《證類本草》~ 卷第十二 (27)
卷第十二 (27)
1. 柏木(黃柏也)
十全博救:治小兒熱瀉。用黃柏削皮後,焙杵為末,用薄米飲為丸如粟大。每服十丸,米飲下。深師方:療傷寒熱病口瘡。黃柏皮削去上粗皮,取里好處薄削,以崖蜜漬之一宿,唯欲令濃,含其汁良久吐,更含。若胸中熱,有瘡時,飲三、五合尤佳。《聖惠方》同。子母秘錄:小兒臍瘡不合,黃柏末塗之。
衍義曰:柏木,今用皮,以蜜勻炙,與青黛各一分,同為末,入生龍腦一字,研勻,治心脾熱。舌頰生瘡,當摻瘡上,有涎即吐。又張仲景柏皮湯,無不驗。《傷寒論》中已著。
白話文:
柏木(也稱黃柏)
十全博救提到:治療小兒因熱引起的腹瀉。將黃柏削去外皮後,烘乾搗成粉末,用稀米湯將藥粉做成小米粒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
深師的藥方:治療傷寒發熱引起的口瘡。取黃柏的內層好皮,薄薄地削下來,用崖蜜浸泡一整夜,要浸泡得濃稠一點。將汁液含在口中良久再吐掉,反覆含服。如果胸口發熱,或是有瘡時,飲用三、五合(古代的容量單位)的汁液,效果更好。《聖惠方》也有相同的記載。
《子母秘錄》記載:小兒肚臍瘡口不癒合,用黃柏粉塗抹在傷口上。
衍義說:現在使用柏木的樹皮,用蜂蜜調勻炙烤後,與青黛各取一份,一起磨成粉末,加入少許生龍腦,研磨均勻,可以治療心脾熱。舌頭、臉頰長瘡時,可以將藥粉敷在瘡上,如果有口水就吐掉。另外,張仲景的柏皮湯,效果非常好。《傷寒論》中已有記載。
2. 楮實
味甘,寒,無毒。主陰痿,水腫,益氣充肌膚,明目。久服不飢不老,輕身。生少室山。一名谷實。所在有之。八月、九月採實,曬乾,四十日成。
葉,味甘,無毒。主小兒身熱,食不生肌,可作浴湯。又主惡瘡,生肉。
樹皮,主逐水,利小便。
莖,主癮疹癢。單煮洗浴。皮間白汁,療癬。
陶隱居云:此即今谷(音構)樹也。仙方採搗取汁和丹用,亦干服,使人通神見鬼。南人呼谷紙,亦為楮紙,武陵人作穀皮衣,又甚堅好爾。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樹有二種,取有子葉似葡萄者佳。八月採實,所在皆識也。藥性論,谷木皮亦可單用。味甘,平,無毒。能治水腫氣滿。
葉乾炒末,搜面作䬪飥食之,主水痢。段成式酉陽雜俎云:構,谷田久廢必生構。葉有瓣曰楮,無曰構。日華子云:楮實,壯筋骨,助陽氣,補虛勞,助腰膝,益顏色,皮斑者是楮,皮白者是谷。又云楮葉,涼,無毒。治刺風身癢,此是斑谷樹。又云谷樹汁,敷蛇蟲蜂犬咬,能合硃砂為團,名曰五金膠漆。
圖經曰:楮實,生少室山,今所在有之。此有二種:一種皮有斑花文,謂之斑谷,今人用為冠者;一種皮無花,枝葉大相類。但取其葉似葡萄葉作瓣而有子者為佳。其實初夏生,如彈丸,青綠色,至六、七月漸深紅色,乃成熟。八月、九月採,水浸去皮、穰,取中子。曬乾。
仙方單服其實。正赤時收取中子,陰乾。篩末,水服二錢匕,益久乃佳。俗謂之谷。一說:谷田久廢必生構,葉有瓣曰楮,無曰構。《詩·小雅》云:爰有樹檀,其下唯谷。陸機疏云:幽州謂之谷桑,或曰楮桑。荊、楊、交、廣謂之谷。江南人績其皮以為布。又搗以為紙,長數丈,光澤甚好。
又食其嫩芽,以當菜茹。主四肢風痹,赤白下痢。其葉主鼻洪。《小品》云:鼻衄數升不斷者,取楮葉搗取汁飲三升,不止再三飲,神良。久衄亦瘥。紙亦入藥。見劉禹錫《傳信方》治女子月經不絕,來無時者。取案紙三十張,燒灰,以清酒半升和調服之,頓定。如冬月即暖酒服。
蓐中血暈,服之立驗。已斃者,去板齒灌之,經一日亦活。今楮紙用之最博,或用其灰,止金創出血,甚效。楮布不見有之,醫方但貴楮實,余亦稀用。俚俗或取其木枝中白汁,塗癬甚效。楊炎《南行方》治瘴痢無問老少,日夜百餘度者,取干楮葉三兩,熬搗為末,煎烏梅湯服方寸匕,日再服,取羊肉裹末,納穀道,痢出即止。
雷公云:凡使,採得後用水浸三日,將物攪旋投水,浮者去之,然後曬乾,卻用酒浸一伏時了,便蒸,從巳至亥,出,焙令乾用。聖惠方:治癬濕癢。用楮葉半斤,細切搗爛,敷癬上。外臺秘要:近效。天行後兩脅脹滿,臍下如水腫,以谷枝汁隨意服,愈。又方:有人虛肥積年,氣上如水病,面腫腳不腫。
白話文:
楮實味甘、性寒,無毒。主治陽痿、水腫,能滋養氣血、使肌膚豐滿、明目。長期服用,可使人不飢不老、身體輕盈。生長在少室山,也叫谷實,各地都有。八月、九月採收果實,曬乾,四十天即可。
楮葉味甘,無毒。主治小兒發熱、消化不良,可作為沐浴藥湯。也可治療惡瘡,促進傷口癒合。
楮樹皮主治水腫,利尿。
楮莖主治癮疹瘙癢,單獨煎煮後洗浴。樹皮中的白色汁液,可治療癬。
陶弘景說:這就是現在的構樹。道家仙方用其搗碎的汁液和丹藥一起服用,或直接曬乾服用,能使人通靈、見鬼。南方人稱之為谷紙,也就是楮紙,武陵人用其樹皮製作衣物,非常堅韌耐用。據《蜀本圖經》記載,構樹有兩種,果實和葉子像葡萄的較好。八月採收果實,各地人都知道。藥性論中記載,構樹皮也可單獨使用,味甘、性平,無毒,能治療水腫、氣脹。
楮葉曬乾研磨成粉末,與麵粉混合做成餅食用,主治水痢。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構樹在荒廢的田地裡久而久之就會長出來,葉子有裂片的叫楮,沒有裂片的叫構。日華子記載:楮實能強筋骨、壯陽氣、補虛勞、益腰膝、美容顏,皮上有斑點的是楮樹,皮是白色的則是構樹。又說楮葉性涼、無毒,能治療風疹引起的瘙癢,這是指有斑點的構樹。又說構樹汁液,能治療蛇蟲蜂犬咬傷,能與硃砂混合製成藥丸,叫做五金膠漆。
《圖經》記載:楮實生長在少室山,現在各地都有。有兩種:一種樹皮上有斑點花紋,叫做斑谷,現在人用它來製作帽子;另一種樹皮沒有花紋,枝葉都很相似。但以葉子像葡萄葉,有裂片且結果實的為佳。果實初夏生長,像彈珠一樣大小,青綠色,到六、七月漸漸變成深紅色,就成熟了。八月、九月採收,用水浸泡去除果皮和果肉,取中間的種子曬乾。
仙方單獨服用楮實。在果實完全成熟呈紅色時採收種子,陰乾,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長期服用效果更好。俗稱谷實。一種說法是:荒廢的田地久而久之就會長出構樹,葉子有裂片的叫楮,沒有裂片的叫構。《詩經·小雅》記載:「爰有樹檀,其下唯谷。」陸機疏解說:幽州稱之為谷桑,或稱楮桑。荊州、揚州、交州、廣州稱之為谷。江南人用其樹皮編織布匹。又將其搗碎製成紙張,長達數丈,光澤很好。
也可食用其嫩芽當作蔬菜。主治四肢風濕痺痛、赤白痢疾。其葉子主治鼻出血。《小品方》記載:鼻出血不止者,取楮葉搗汁服用三升,若仍不止,可再次服用,效果神奇。久治不愈的鼻出血也能痊癒。楮紙也可入藥,見劉禹錫《傳信方》,用於治療女子月經不調。取案紙三十張燒成灰,用半升清酒調和服用,能立即止血。冬天可用溫酒服用。
產後出血昏厥,服用此藥療效顯著。已經死亡的,去除牙齒灌服此藥,一天後也能復活。現在楮紙用途最廣泛,或用其灰燼止血,效果很好。楮布很少見,醫方只重視楮實,其他部分較少使用。民間常取其樹枝中的白色汁液,塗抹治療癬,效果很好。楊炎《南行方》記載,治療瘴痢,不論老少,每天腹瀉一百多次者,取乾楮葉三兩,研磨成粉末,用烏梅湯送服,每日服用兩次,並用羊肉包裹藥末塞入肛門,瀉下後即可止痢。
雷公說:使用楮實時,採收後用水浸泡三天,攪拌,將浮起來的去除,然後曬乾,再用酒浸泡一伏時(約12小時),然後蒸,從巳時到亥時(上午九點到晚上九點),取出,焙乾後使用。《聖惠方》記載,治療濕疹瘙癢,用楮葉半斤,切碎搗爛,敷在患處。《外臺秘要》記載:近期有效的方子:天行後兩脅脹滿,臍下像水腫一樣,服用構樹枝汁液,即可痊癒。又一方:有人虛胖多年,氣往上走像水腫一樣,臉腫但腳不腫,用構樹葉八兩,加水一斗,煮成六升,去除渣滓,加米煮粥食用。又一方:治療眼翳,取楮樹白皮曬乾,搓成像髮簪一樣粗的繩子,燒成灰,待冷卻後研磨成粉末。每次少量點在眼翳上,每日三次到五次,逐漸消退。又一方:治療頭皮屑像麩糠一樣,用楮樹木頭橫著切成枕頭,六十天換一個新的。《肘後方》記載:治療中風不能說話,將構樹枝葉切碎,用酒煮熟,取其泡沫,根據病情多少服用。
又一方:治療兒童鼻出血,稍作勞動就出血,取楮樹葉搗汁服用三升,若仍不止,可服用四、五次,效果很好。這個方子,久治不愈的鼻出血也能痊癒。《經驗後方》記載,煉製楮實的方法:取楮實五升,在六月六日採收,加水一石,煮成五升,去除渣滓,用小火煎熬成膏狀即可使用。《廣利方》記載:治療蠍子蜇人疼痛不止,用構樹白汁塗抹,立即痊癒。《子母秘錄》記載:小兒赤白痢疾,口渴且喝水後又嘔吐,用構葉炙烤至金黃色,用半升飲用水浸泡構葉,使水變成綠色,然後去除構葉,加入切好的木瓜一個,煮沸兩三次,去除木瓜,溫熱後細細服用,可止渴。《抱朴子》記載:服用紅色的楮實,老年人可以返老還童,使人夜間視力清晰,能看見鬼神。
道士梁頓,七十歲時服用,變得更加年輕,活到一百四十歲,晚上也能出行和騎馬。楊堯輔說:患嗜睡症的人,搗碎斑谷葉服用,有效。《修真秘旨》記載:服用楮實的人,容易患上骨軟症。《丹房鏡源》記載:構樹汁液,用於提煉藥用硃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