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卷五

2. 第二十五章 灰舌類診斷鑑別法

3. 灰舌總論四

《舌鑑》:灰色舌苔,有陰陽之異,寒熱之辨。直中陰濕,即時舌便灰色而無積苔。熱傳三陰,必四五日表證罷,而舌變灰色黑苔也。有在根、在尖、在中之分,亦有渾舌俱灰色者。大抵傳經熱證則有灰黑乾薹,法當攻下泄熱,以存其陰。若直中三陰,見灰色無苔之舌,又當溫經散寒,以扶其陽。

更有蓄血證,其人如狂,或瞑目譫語。亦有不狂不語,不知人事,而面黑舌灰者,當分輕重,以治其血。切勿誤與冷水,引領敗血入心,而致不救也。

《辨正》:灰色不列五色,乃色不正也。舌見灰色,病概非輕,均里證,無表證。有實熱證,無虛寒證。有邪熱傳裡證,有時疫流行證,鬱積停胸症,蓄血如狂證。其證不一,而治法不外寒涼攻下。(寒涼以救真陰,攻下以除穢毒。在當用之時,不得訾為戕伐焉。)《舌鑑總論》為熱傳三陰,則有灰黑乾薹,皆當攻下泄熱也是。

又謂直中三陰,見灰黑無苔者,當溫經散寒,此說甚謬。蓋灰黑與淡黑色頗相似,惟灰則黑中帶紫,淡則黑中帶白之殊耳。若寒邪直中三陰者,其舌淡黑無苔,宜溫經散寒。如熱邪直中三陰者,其舌灰黑無苔,宜三黃白虎大承氣湯,並用連投。失出失入,其害非輕。故望舌者,小心謹慎焉。

(石頑云:灰黑舌者,足三陰互病。如以青黃和入黑中,則為灰色也。為痰水注於脈中,致血微停瘀也。然有傳經、直中之殊。蓋傳經熱邪,始自白苔而黃,黃而灰黑,或生芒刺黑點,不拘在根在尖,俱宜攻下泄熱。灰色之苔,據化學原子分析之,由炭尼酸與鐵化合而呈此灰色苔也。

白話文:

【灰舌總論四】

根據《舌鑑》所述,灰色舌苔的出現有陰陽之差異,可辨別寒熱之不同。如果身體直接遭受陰濕侵襲,舌頭會迅速轉為灰色,且沒有其他積苔。當熱邪傳至三陰經絡,通常在四五天後,表面的病徵消退,舌頭會轉變成灰色伴有黑色苔。灰色可能出現在舌頭的根部、尖端或是中間,也有整片舌頭都呈現灰色的情況。一般而言,如果是經絡熱證導致舌苔灰黑且乾燥,應採取攻下泄熱的方法,以保護體內陰液。然而,若是直接影響三陰經絡,看到灰色無苔的舌象,應該採用溫經散寒的方式,以增強陽氣。

再者,對於蓄血的症狀,患者可能表現出類似瘋狂的行為,或者閉眼胡言亂語。也有一些患者既不瘋狂也不說話,失去知覺,臉色發黑,舌頭呈現灰色,這時應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針對血液進行治療。千萬不要誤以為是高熱而給予冷水,這樣會使血液進入心臟,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辨正》中指出,灰色不在五色之列,代表這種顏色並不正常。一旦舌頭出現灰色,病情往往不會輕微,且多屬內部病證,而非表面病證。通常是有實熱證,而無虛寒證。可能有邪熱傳入體內的病證,也可能有時疫流行的病證,還有鬱積停滯於胸腔的病證,以及蓄血如狂的病證。這些病證雖然各不相同,但治療方法大多離不開寒涼攻下的原則。(寒涼用於補充真陰,攻下用於清除污濁毒物。在適當時機使用這些方法,不應被批評為過度傷害。)《舌鑑總論》提到,熱邪傳至三陰經絡,舌苔會呈現灰黑且乾燥,都應採取攻下泄熱的治療方式。

另一方面,對於直接影響三陰經絡,看到灰黑無苔的舌象,應該採用溫經散寒的治療方法,這種說法存在著很大的誤解。事實上,灰黑與淡黑色非常相似,區別在於灰色中帶有紫色,而淡黑色中帶有白色。如果寒邪直接影響三陰經絡,舌頭會呈現淡黑無苔,適合採用溫經散寒的治療。然而,如果熱邪直接影響三陰經絡,舌頭會呈現灰黑無苔,應該使用三黃白虎大承氣湯,並且多次投藥。如果治療不當,後果將非常嚴重。因此,在觀察舌象時,必須小心謹慎。

(石頑先生表示,灰黑舌象代表足三陰經絡同時受病。當青黃色混入黑色中,就會形成灰色。這可能是因為痰水流入脈絡中,導致血液略微停滯瘀積。然而,傳經和直接影響三陰經絡的情況有所差別。對於傳經熱邪,舌苔從白色開始轉為黃色,再轉為灰黑,可能會產生芒刺或黑點,無論是在舌根還是舌尖,都應採取攻下泄熱的治療方式。根據化學原子分析,灰色舌苔是由炭酸和鐵元素結合而成的。)

4. 灰舌證治圖說

純灰色舌(第九十二)

圖說:全舌灰色,或潤或燥。

《舌鑑》:舌灰滑無苔者,直中三陰而夾冷食也,脈必沉細而遲,不渴不煩者,附子理中、四逆湯酌治之。次日舌變,灰中有微黃色者生;如漸漸灰黑干縮者必死。吳坤安曰:舌苔灰黑而滑潤,此寒水侮土,太陰中寒證也。外證必腹痛吐利,手足指冷,六脈沉細。宜理中湯,甚則加附子。

《辨正》:純灰舌,全舌無苔而少津者,乃火邪直中三陰證也。外證或煩渴,或二便閉,或昏迷不省人事,脈必散亂、沉細、伏代不等。舍脈憑舌,均屬裡證。(凡灰舌無表證。)治宜三黃、白虎、大承氣並用,急連投服,至灰色轉黃轉紅為止,病則立愈。《舌鑑》專指為寒,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安得不致漸漸灰縮乾黑而死乎。

(張石頑云:凡直中三陰,始病無燥熱,便見灰色,舌潤無苔,更不變別色,此必內挾寒食及冷痰水飲,或蓄血如狂等證,當隨證治之。又有感冒夾食,屢經汗下消導,二便已通,而舌上灰黑未退,或濕潤、或雖不濕亦不幹燥者,不可因其濕誤認為寒,妄投姜附。亦不可固其不潤誤與硝黃。

此固汗下過傷津液,虛火上炎所致,其脈必虛微少力,治宜救陰為急,雖無心悸脈代,亦當用炙甘草湯主之,內有生地、阿膠、麻仁、麥冬之甘潤,可以滋陰潤燥。蓋陽邪亢盛,則用硝黃以救陰;陰血枯涸,則宜生地以滋陰,可不辨乎。)

灰尖舌(第九十三)

圖說:舌尖灰黑,中漸漸紅至根。

《舌鑑》:已經汗解,舌尖見灰色者,宿食在胃口,或又傷飲食,熱邪盛膈於內也,調胃承氣湯下之。此釜底抽薪法也。

《辨正》:灰黑尖舌,傷寒已經汗解,而見舌尖灰黑,有宿食未消或又傷飲食,熱邪復盛之故也。以調胃承氣下之,《舌鑑》是也。若雜病裡熱見此舌,宜大承氣湯重加黃連。

灰多黃少舌(第九十四)

圖說:中尖灰多,惟根黃色苔。

《舌鑑》:舌灰色而根黃,乃熱傳厥陰,膈熱盛而胃有食停也,調胃承氣湯下之。苔去後發熱、下利、汗出不止者死,正氣脫也。

《辨正》:灰黑根黃舌,如苔厚乾燥,刮之不淨者,乃熱入厥陰,臟腑實熱而脾胃之火尤熾也。其證多胃有積滯,二便閉,發燒熱,大渴消水,自汗不止(出至頸以下不出者,)諸病急宜十全苦寒救補湯以收汗,服至二便利,則熱渴自汗必止,待舌色明淨則愈。《舌鑑》謂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渴,汗出不止者,正氣脫必死,其說未盡然也。

心灰弦黃舌(第九十五)

圖說:舌心中根灰色,邊弦皆淡黃。

《舌鑑》:灰舌中,邊有微黃色者,是陰回陽復,胃土有氣。即宜調理胃氣,不可輕忽,否則不治。當隨現症治。中虛邪少者,補中益氣湯加溫暖藥治之。

白話文:

灰舌證治圖說

純灰色舌

全舌呈現灰色,可能濕潤也可能乾燥。

《舌鑑》認為,舌頭灰滑沒有舌苔,是身體直接受寒導致陰寒內盛,加上吃了寒冷的食物。這種情況脈象一定是沉、細、遲緩,而且不會感到口渴煩躁。應該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等藥物來斟酌治療。如果隔天舌頭顏色轉變,灰色中出現一點黃色,是好轉的跡象。但如果舌頭逐漸變成灰黑色並乾縮,則表示病情危重。吳坤安認為,舌苔灰黑而滑潤,是寒冷的水氣侵犯脾胃,屬於太陰中寒的證候。外在表現一定有腹痛、嘔吐、腹瀉、手腳冰冷,脈象沉細。適合用理中湯,嚴重的話還要加入附子。

《辨正》則認為,純灰舌、全舌沒有舌苔且缺少津液,是火熱之邪直接侵入身體陰經的表現。外在症狀可能出現煩躁口渴、大小便不通、神志不清等,脈象一定是散亂、沉細、時有停頓或不規則。單看舌頭就可以判斷是體內有病的表現。(一般出現灰舌時,不會有體表發冷的症狀。)應該用三黃瀉心湯、白虎湯、大承氣湯等藥物一起服用,連續服用到舌頭顏色由灰轉黃轉紅,病就會痊癒。《舌鑑》只認為這種舌象是寒證,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治療,難道不會導致病情加重,讓舌頭越來越乾黑萎縮而死亡嗎?

張石頑認為,凡是寒邪直入陰經,初期不會有燥熱的症狀,舌頭就會出現灰色,而且舌頭濕潤沒有舌苔,也不會變成其他顏色。這一定是體內有寒食、冷痰、水飲,或者有瘀血導致神情狂亂等情況。要根據具體症狀來治療。另外,有些人感冒時吃了東西,經過多次發汗、瀉下、消食導滯後,大小便已經通暢了,但舌頭上的灰黑色還是沒有退去,可能濕潤,也可能不濕潤也不乾燥。不能因為舌頭濕潤就誤認為是寒證,而用薑、附子來治療。也不能因為舌頭不潤就誤以為是熱證,而用芒硝、大黃等藥物。

這都是因為發汗、瀉下過度損傷了津液,導致虛火上炎引起的。這種情況脈象一定是虛弱無力。治療的關鍵是滋陰養液,即使沒有心悸、脈象停頓,也要用炙甘草湯來治療,利用生地、阿膠、麻仁、麥冬等滋潤的藥物來滋陰潤燥。陽邪過盛時,要用硝黃等藥物來保全陰液;陰血枯竭時,則要用生地來滋養陰液。這其中的道理能不辨明嗎?

灰尖舌

舌尖呈現灰黑色,中間逐漸轉紅直到舌根。

《舌鑑》認為,已經發汗解表後,舌尖出現灰色,是胃裡有未消化的食物,或者是又吃了不適合的食物,導致熱邪積聚在胃脘。應該用調胃承氣湯來瀉下。這就像從鍋底抽走柴火一樣。

《辨正》認為,灰黑色舌尖,是因為傷寒已經發汗解表,但舌尖出現灰黑色,是因為體內有未消化的食物,或者又吃了東西,導致熱邪再次旺盛。可以用調胃承氣湯來瀉下,《舌鑑》的說法是對的。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體內熱證出現這種舌象,則應該用大承氣湯,並且要多加黃連。

灰多黃少舌

舌尖和舌中灰色較多,只有舌根部分是黃色舌苔。

《舌鑑》認為,舌頭呈現灰色而舌根是黃色,是熱邪傳入厥陰經,胸膈熱盛而胃中有食物停滯。應該用調胃承氣湯來瀉下。如果舌苔去除後出現發熱、腹瀉、汗出不止的情況,表示正氣已經脫失,屬於危險的信號。

《辨正》認為,灰黑色舌根部發黃,如果舌苔厚而乾燥,刮也刮不乾淨,是熱邪深入厥陰經,體內臟腑有實熱,尤其脾胃的火氣更加旺盛。這種情況多半是胃部有積食,大小便不通,發燒口渴,大量出汗(汗出到脖子以下不出),這些疾病應該趕緊用十全苦寒救補湯來收斂汗液,服用到大小便通暢,發熱口渴自汗的症狀自然會停止,等到舌頭顏色變得清澈就表示痊癒。《舌鑑》認為傷寒六七天排便不順暢,進而發熱口渴,汗出不止是正氣脫失,屬於必死的情況,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心灰弦黃舌

舌頭中間和舌根部呈現灰色,舌頭的兩邊和邊緣都是淡黃色。

《舌鑑》認為,舌頭中間是灰色,邊緣有微黃色,是身體陰氣漸漸恢復,陽氣也開始旺盛,表示脾胃之氣開始恢復。應該調理脾胃之氣,不可輕忽,否則會難以醫治。要根據當前出現的症狀來治療。如果身體虛弱,邪氣較少,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溫暖的藥物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