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舌指南》~ 卷四 (20)
卷四 (20)
1. 黑苔證治圖說
白滑黑心舌(第六十八)
圖說:邊白苔,中心黑苔。
《舌鑑》:白苔中黑,為表邪入里之候。若太陽不解,大熱譫語,承氣等加淡豉、鮮生地下之。倘食復發熱不止、下利者死。
《辨正》:白滑苔黑心舌,若刮之即淨而濕潤者,真寒假熱舌也,宜十全辛溫救補湯。(附子、乾薑、肉桂、半夏、豆蔻、川椒、丁香、藿香。)若刮不淨,而膩澀粗燥者,實熱里證也,宜平陽清裡湯。(生石膏、知母、黃芩、黃連、黃柏、犀角、羚羊(角)、生甘草。)表邪入里者亦有之,大熱譫語或食復發熱不止者,皆宜十全苦寒救補湯加減,不次急投。
(凡言不次急投者,皆當循環連進,此余歷代家傳經驗者也。)服至黑苔退淨為準,遲疑難治。
乾白黑心舌(第六十九)
圖說:舌心燥黑,邊乾白無神。
《舌鑑》:舌苔邊白,中心乾黑,太陽汗出不徹,熱已入府也。頭汗者可下之,調胃承氣湯少加淡豉,多加鮮生地,二三日未汗者死。
《辨正》:乾白苔黑心舌,其黑苔濕潤,一刮即淨者,里證真寒假熱舌也,當以十全甘溫救補湯,(人參、黃耆、白朮、大熟地、川芎、歸身、鹿茸、白芍、茯神、甘草。)若干黑刮不淨,是傷寒邪已化火,傳陽明胃腑證。常發熱譫語,口乾渴,不惡寒或自汗,從頭面出至頸而止者不等,宜白虎湯。
不次急服,至黑苔漸退,周身出汗透徹,燒退即愈矣。倘服白虎數劑,而中苔仍乾黑,燒熱未退,大便閉結,繼以大承氣湯,間用破格白虎三黃湯,不次急投,必俟乾者濕,黑者退,則病愈。若不明利害,偏執臆斷之書,忌用苦寒,自誤其生,別無補救之法。如《舌鑑》云二三日未汗,有此舌必死。
皆因臨證少,未能憑舌求治耳。辨傷寒舌,必拘幾日見某色,是食古不化,以耳為目,誤已誤人矣。
白苔尖根黑舌(第七十)
圖說:中邊白苔,尖根黑苔。
《舌鑑》:根尖俱黑而舌中尚白者,金水交衰,火土氣絕於內也。傷寒得之,雖無凶證,終不可治。
《辨正》:白苔尖根俱黑舌,乾厚刮不淨者,乃心腎熱極,脾胃真熱假寒也。其症多發熱譫語,呃逆乾嘔,食物即吐,昏迷似睡,而卻非睡,惟十全苦寒救補湯,不次急投,勿稍遲緩,黑色退淨方愈。《舌鑑》謂金水太過、火土氣絕,乃臨證少、治法窮之論也。
邊白中黑滑苔舌(第七十一)
圖說:中黑滑,邊尖白滑。
《舌鑑》:舌中心黑滑舌,邊尖白滑,此表裡虛寒,夾濕相搏之候,脈必微弱,症必畏冷,附子理中湯溫之。夏月過食生冷,而見此舌,則宜大順、冷香二方選用。(張石頑云:黑而滑潤或邊白者,必夾寒食,古法用大順散,然不若理中合小陷胸湯最當。若挾痰者,多見灰色之苔,多由邪熱關及血分致此。余如蓄血一證,亦有寒有熱,亦辨於苔之燥潤也。)
白話文:
白滑黑心舌
舌頭邊緣是白色苔,中心是黑色苔。
《舌鑑》認為,舌苔由白轉黑,表示表面的邪氣已經進入體內。如果太陽經的病沒有解除,出現高熱、胡言亂語等症狀,應該使用承氣湯類的藥,並加入淡豆豉、新鮮生地黃。如果吃了東西後再次發熱不止、腹瀉,就會死亡。
《辨正》則認為,舌苔是白而滑的,但舌頭中心是黑色的,如果刮一下就乾淨而且濕潤,這是屬於「真寒假熱」的舌象,應該用十全辛溫救補湯來治療(藥材包含:附子、乾薑、肉桂、半夏、豆蔻、川椒、丁香、藿香)。如果刮不乾淨,而且舌苔膩、粗糙,則是屬於實熱的內在病症,應該用平陽清裡湯來治療(藥材包含:生石膏、知母、黃芩、黃連、黃柏、犀角、羚羊角、生甘草)。也有可能是表面的邪氣進入體內,出現高熱、胡言亂語,或吃了東西又發熱不止,這些情況都應該用十全苦寒救補湯來治療,而且要立即使用,不能拖延。
(凡是說要立即使用的,都應該連續不斷地服用,這是作者歷代家傳的經驗。要服用到黑苔退乾淨為止,如果遲疑不決,就難以治好。)
乾白黑心舌
舌頭中心乾燥發黑,邊緣是乾燥的白色,沒有光澤。
《舌鑑》認為,舌頭邊緣是白色苔,中心是乾燥的黑色,這是因為太陽經的汗沒有完全發出,熱已經進入體內。如果頭部出汗,可以用調胃承氣湯加上少量的淡豆豉、多量的新鮮生地黃來治療。如果兩三天都沒出汗,就會死亡。
《辨正》則認為,舌苔乾燥發白,中心發黑,如果黑苔濕潤、一刮就乾淨,這是屬於「裡證真寒假熱」的舌象,應該用十全甘溫救補湯來治療(藥材包含:人參、黃耆、白朮、大熟地、川芎、當歸、鹿茸、白芍、茯神、甘草)。如果黑苔乾燥刮不乾淨,則是傷寒邪氣已經化為火,傳入陽明胃腑的病症。常常會發熱、胡言亂語、口渴、不畏寒或自汗,汗從頭面出到頸部就停止,程度不一,應該用白虎湯來治療。
要立即服用,直到黑苔逐漸消退,全身出汗透徹,發燒退去,病就好轉了。如果服用白虎湯幾劑,而中間的舌苔仍然乾燥發黑,發燒沒有退,大便不通,就應該接著用大承氣湯,間或使用破格白虎三黃湯,要立即使用,直到舌苔從乾燥變濕潤,從黑色退去,病才會好。如果不明道理,偏執於某些書的說法,忌諱使用苦寒藥,會耽誤治療,沒有補救的辦法。正如《舌鑑》所說,如果二三天沒有出汗,出現這種舌象就必死無疑。
這都是因為臨床經驗不足,不能根據舌象來治療的緣故。判斷傷寒的舌象,如果拘泥於幾天出現什麼顏色,就是食古不化、以耳代目,會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白苔尖根黑舌
舌頭中間和邊緣是白色苔,舌尖和舌根是黑色苔。
《舌鑑》認為,舌尖和舌根都是黑色,而舌頭中間還是白色,這是因為金水衰竭,火土之氣在體內衰竭。如果傷寒出現這種情況,雖然沒有凶險的症狀,最終也是無法治療的。
《辨正》則認為,舌苔是白色,舌尖和舌根都是黑色,而且乾燥厚重刮不乾淨,這是心腎熱到極點,脾胃是真熱假寒的表現。這種病症大多會出現發熱、胡言亂語、打嗝、噁心嘔吐,吃了東西就吐,昏迷但又不是真的睡著,只有用十全苦寒救補湯來立即治療,不能稍微遲疑,等到黑色退乾淨才能好。《舌鑑》說金水過於衰竭、火土之氣衰竭,是臨床經驗少、治療方法不足的論點。
邊白中黑滑苔舌
舌頭中心是黑色而且滑潤的苔,邊緣和舌尖是白色而且滑潤的苔。
《舌鑑》認為,舌頭中心是黑色而且滑潤的苔,邊緣和舌尖是白色而且滑潤的苔,這是體內虛寒,夾雜濕氣的表現。脈象一定很微弱,症狀一定是怕冷,可以用附子理中湯來溫補。如果夏天吃太多生冷食物,出現這種舌象,可以用大順散、冷香二方來選擇使用。(張石頑說,舌苔黑色而滑潤,或者邊緣是白色的,一定是夾雜了寒冷的食物,古代用大順散,但不如用理中湯合小陷胸湯最合適。如果夾雜痰,則多見灰色苔,多由邪熱影響血分所致。其他如蓄血症,也有寒熱之分,也可以從苔的乾燥和濕潤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