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四 (1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5)

1. 黃苔證治圖說

必得苔退脈靜身涼,舌之兩旁生白薄新苔,方為邪盡。

黃苔灰尖舌(第五十三)

圖說:舌根黃,中淡紅,尖灰色。

《舌鑑》:舌乃心位,今見根黃尖灰,是胃土來侮心火。不吐不利、心煩而渴者,乃胃中有鬱熱邪火,甚則上乘客位,或渴甚有轉矢氣者,調胃承氣湯加黃連下之乃安。

《辨正》:《舌鑑》治法亦是。因舌尖屬心,灰色在尖,故兼清心。(吳坤安云:黃苔中心絳者,心受胃火蒸灼也,於清胃藥中加清心之品,其勢必孤矣。)

黃苔灰根舌(第五十四)

圖說:舌根灰色,而中尖黃滑。

《舌鑑》:舌根灰色而尖黃,雖比黑根稍輕,再過二三日亦黑根,也難治。無煩躁直視,脈沉有力者,宜大柴胡加減治之。如煩躁直視,宜大承氣湯下之。

《辨正》:《舌鑑》治法甚是,惟只舉一端耳。

黃苔黑點舌(第五十五)

圖說:全舌黃苔,上間生黑點。

《舌鑑》:黃苔黑點舌,乃臟腑俱熱也。宜先投調胃承氣湯,後進雙解散。

《辨正》:黃苔黑點,為臟腑實熱也。如傷寒傳裡化火,或感暑熱邪逼里,及雜病實熱里證,皆有此舌。均宜白虎湯與大承氣湯間服,不次即投。候黑點退淨方愈。《舌鑑》治法,尚非妥當。

黃苔黑斑舌(第五十六)

圖說:全舌黃燥,間生黑斑無津。

《舌鑑》:黃苔中亂生黑斑者,必大渴譫語,身不發斑,大承氣湯下之。如脈澀譫語,循衣摸床,身黃斑黑者,俱不治。下出稀黑糞者死,見黃糞者生。(《正義)云:舌見黃苔而中有斑者,此身有斑也,化斑湯合解毒湯治之。無斑者,大承氣湯下之,次進和解散,十中可救四五)。

《辨正》:黃苔黑斑舌,在雜病為臟腑實熱。在傷寒為邪傳陽明,轉入三陰,其症或大熱大渴,譫語狂亂,口燥咽乾,循衣摸床,身熱黃黑斑不等,醫書多雲不治。如見此舌,即用十全苦寒救補湯倍加生石膏,限定時刻,不次急投。服至黃黑苔漸退,則病立愈。《舌鑑》治法未周到。

黃苔膈瓣舌(第五十七)

圖說:舌黃乾澀,中隔有花瓣形。

《舌鑑》:舌黃乾澀而有隔瓣者,乃邪熱入胃。毒結已深,煩躁而渴者,大承氣湯。發黃者,茵陳蒿湯。(《舌辨》加大黃下之。)少腹痛、小便利者,有瘀血也,抵當湯;結胸頭汗,大陷胸湯;水在兩脅作痛,十棗湯。

《辨正》:黃苔生瓣舌,苔黃而澀,中有花瓣形者,熱入胃府,邪毒深矣。心火煩渴,宜大承氣湯急下之。身黃如橘,目黃如金者,宜茵陳蒿湯。如下焦蓄血者,宜桃仁抵當湯;熱在下焦,少腹鞕,瘀血在裡,小便自利,屎硬,如狂善忘諸症,宜通瘀湯。(大黃、生地、歸尾、桃仁、穿山甲、元明粉、猺桂心。

)蓄血在脅內腫脹者,宜十棗湯,(莞花醋炒,甘遂麵煨,大戟蒸曬,大棗先煮。)結胸甚者,宜大陷胸湯。(傷寒當表,而誤下之,脅痛煩躁,心下鞕癰者,為結胸。方用大黃、芒硝、甘遂、先煮大黃。有瘀血者,宜大黃瀉心湯。《舌鑑》盡善。凡用諸方,皆須重劑,勿妄用。

白話文:

黃苔證治圖說

必須要等到舌苔消退、脈象平靜、身體涼爽,而且舌頭兩側開始長出薄薄的白色新苔,才能算是病邪完全消除。

黃苔灰尖舌

圖示:舌根部呈現黃色,中部呈現淡紅色,舌尖呈現灰色。

《舌鑑》認為:舌頭代表心臟的部位,現在看到舌根黃而舌尖灰,是胃土的邪氣侵犯了心火。如果出現不吐也不拉、心煩口渴的症狀,是胃裡有鬱積的熱邪火,嚴重的話熱邪還會向上侵犯心臟的部位,或者口渴到極點還會放屁,這種情況應該用調胃承氣湯加上黃連來攻下,這樣才能平安。

《辨正》認為:《舌鑑》的治療方法是對的。因為舌尖屬於心臟,灰色出現在舌尖,所以要同時清心火。(吳坤安說:黃苔中心是絳紅色的,是心臟受到胃火的蒸騰燒灼,在清胃火的藥裡加上清心火的藥,反而會讓清心藥的力量孤立無援。)

黃苔灰根舌

圖示:舌根呈現灰色,而中部和舌尖呈現黃色且濕滑。

《舌鑑》認為:舌根灰色而舌尖黃色,雖然比舌根黑色的情況稍微輕一點,但是再過兩三天也會變成舌根黑,那時就難治了。如果沒有煩躁不安、眼睛直視的症狀,脈搏沉而有力,可以用大柴胡湯加減來治療。如果有煩躁不安、眼睛直視的症狀,應該用大承氣湯來攻下。

《辨正》認為:《舌鑑》的治療方法很正確,只是說得不夠全面而已。

黃苔黑點舌

圖示:整個舌頭都被黃苔覆蓋,上面散佈著黑色的點。

《舌鑑》認為:黃苔帶黑點,是內臟都發熱了。應該先用調胃承氣湯,然後再用雙解散。

《辨正》認為:黃苔帶黑點,是內臟有實熱的表現。如果是傷寒病邪傳入內臟化為火,或者感受了暑熱之邪侵入身體內部,以及其他雜病引起的實熱證,都可能出現這種舌象。應該輪流服用白虎湯和大承氣湯,不要按順序,直接服用。等到黑點完全消退才能算痊癒。《舌鑑》的治療方法還不夠完善。

黃苔黑斑舌

圖示:整個舌頭呈現黃色乾燥,夾雜著沒有光澤的黑色斑點。

《舌鑑》認為:黃苔中出現黑斑,必定會出現極度口渴、說胡話的症狀,但身上沒有出皮疹。這種情況要用大承氣湯來攻下。如果脈搏細澀,說胡話,手在空中亂摸、在床上亂抓,而且身上發黃又有黑斑,都是無法治癒的表現。如果拉出稀黑的糞便就代表死亡,如果拉出黃色的糞便還有活下去的希望。(《正義》認為:舌頭出現黃苔且有斑點,是身上也要出現斑疹,應該用化斑湯合解毒湯來治療。如果身上沒有斑疹,就用大承氣湯攻下,然後再用和解散來調理,十個人中有四五個可以救活。)

《辨正》認為:黃苔黑斑舌,在雜病中是內臟有實熱的表現。在傷寒病中是邪氣傳入陽明經,又轉入三陰經,症狀可能是發高燒、極度口渴、說胡話、神志不清、口乾咽燥、手在空中亂摸、在床上亂抓,身上發熱,皮膚出現黃色和黑色斑點,症狀不一,醫書大多認為這種情況無法治療。如果看到這種舌象,應該立即使用十全苦寒救補湯,並且加倍使用生石膏,限定時間,不按順序,立即服用。如果服用後黃黑色的舌苔逐漸消退,病就會很快好轉。《舌鑑》的治療方法不夠周全。

黃苔膈瓣舌

圖示:舌頭呈現黃色乾燥,中間有像花瓣一樣的形狀。

《舌鑑》認為:舌頭黃色乾燥並且有像花瓣一樣的間隔,是邪熱進入胃部,毒素已經深入,如果出現煩躁口渴,用大承氣湯;如果出現黃疸,用茵陳蒿湯。(《舌辨》認為要加大黃攻下。)如果有少腹疼痛,小便順暢,是有瘀血,用抵當湯;如果胸部結塊,頭部出汗,用大陷胸湯;如果水停留在兩脅導致疼痛,用十棗湯。

《辨正》認為:黃苔長出花瓣形狀的舌頭,舌苔黃色而且乾燥,中間有像花瓣一樣的形狀,是熱邪侵入胃腑,邪毒已經很深了。如果出現心煩口渴,應該用大承氣湯緊急攻下。如果身體像橘子一樣黃,眼睛像金子一樣黃,應該用茵陳蒿湯。如果下焦有瘀血,應該用桃仁抵當湯;如果熱邪在下焦,少腹僵硬,體內有瘀血,小便順暢,大便乾硬,而且出現狂躁健忘等症狀,應該用通瘀湯。(藥方包括:大黃、生地、歸尾、桃仁、穿山甲、元明粉、肉桂心。)如果瘀血在脅部導致腫脹,應該用十棗湯。(藥材包括:莞花醋炒、甘遂麵煨、大戟蒸曬、大棗先煮。)如果胸部結塊嚴重,應該用大陷胸湯。(傷寒病邪本來在體表,卻誤用攻下藥,導致脅肋疼痛煩躁,心下堅硬腫痛,就是結胸。藥方包括:大黃、芒硝、甘遂,先煮大黃。如果有瘀血,應該用大黃瀉心湯。《舌鑑》的說法很完善。凡是用以上藥方,都必須用重劑,不要隨意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