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舌指南》~ 卷四 (11)
卷四 (11)
1. 黃苔證治圖說
深黃尚滑舌(第三十八)
圖說:苔色深黃而滑,邊尖淡白微紅。
《舌鑑》:邪熱失汗,迫於中宮,故見此舌。急宜涼解以發泄之,不致斑黃狂亂耳。
《辨正》:凡舌見黃滑苔,外證身目俱黃,小便亦黃,宜用茵陳梔子湯,如便閉,加大黃下之。(《舌辨》。)舌見黃苔而滑者,此身已發黃,茵陳梔子湯、茵陳五苓散。(《正義》。)黃滑而濕者,為熱未盛,結當未定,不可便攻。(石頑。)黃苔不甚厚而滑者,熱未傷津,猶可清熱透表。
苔雖薄而乾者,邪雖去而津受傷也,苦重之藥當禁,宜甘寒輕劑可也。(葉天士。)
純黃微干舌(第三十九,無圖)
圖說:全舌純黃,微干少津。
《舌鑑》:舌見黃苔,胃熱迫於內,黃色見於舌,火灼津干,急宜調胃承氣湯下之。勿令變黑致危耳。(《舌辨》)云:舌見純黃苔,胃熱已板,宜急下之,遲恐由黃老變黑色,為惡證,調胃承氣湯下之。張石頑云:苔黃厚而燥者,為熱已盛,下之無疑。厚苔漸退,而底見紅舌如豬肝者,火灼水虧,津液枯竭也。)
《辨正》:純黃微干舌。傷寒傳經至陽明府,寒邪已化火,故舌中猶黃。其症多大熱、大渴、譫語不等,宜白虎湯,不次急投,至黃苔漸退乃愈。如雜病里證見此舌者,是臟腑皆熱極,宜三黃、承氣酌用。(吳坤安曰:舌苔黃而兼燥,外證不惡寒反惡熱,是傷寒外邪初入陽明之裡,或濕熱內邪欲出陽明之表。斯時胃家熱而來實,宜梔豉白虎湯清之可也。
又云:苔雖黃,而未至焦老裂紋起刺,大便雖秘而未至痞滿鞕痛,尚屬胃家熱而來實,宜清不宜攻。必再驗其舌形黃厚焦老、中心裂紋,或起刺,腹中鞕滿脹癰,方用承氣下之則安。)
黃干舌(第四十)
圖說:全舌乾黃。
《舌鑑》:舌見干黃,裡熱已極,急下勿緩。下後脈靜身涼者生,反大熱而喘、脈躁者死。(《正義》云:舌中心黃苔者,此太陽陽明也,必作煩渴嘔吐之症。兼有表者,五苓散合益元散。表證已罷,調胃承氣湯下之。)
《辨正》:黃干舌,全舌乾黃,臟腑均大熱,有病皆屬裡證。不論傷寒、雜證見此舌,即為實熱,宜十全苦寒救補湯,不次急投。雖大熱、喘煩、頻瀉亦不慮。以服至黃退色潤為愈,十無一失。(《舌鑑》云:下後脈靜者生,大熱喘煩者死,是未知舍脈憑舌之法,又不敢連用苦寒,何以望生。)
黃尖舌(第四十一)
圖說:中根淡紅,舌尖苔黃。
《舌鑑》:舌尖苔黃,此熱邪傳入胃腑而元陰素虧也。謂胃承氣湯加入參、生地。脈浮、惡寒,表未盡解,大柴胡加生地、人參。(《正義》云:黃苔在尖者,此太陽合陽明也。表未罷者,雙解散;表證已罷者,調胃承氣湯。其根紅者為太陽;其根白者為少陽;其根黑者,死候也。)
白話文:
深黃尚滑舌
舌苔呈現深黃色,而且表面濕潤滑膩,舌頭邊緣和尖端顏色會稍微呈現淡白色或淡紅色。這種情況代表身體受到熱邪侵襲,但沒有發汗排出,熱邪積聚在身體中間部位,所以舌頭會呈現這種樣子。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趕快用清涼解熱的方法,讓熱邪排出,以免病情惡化,出現黃疸、精神錯亂等嚴重狀況。
如果舌苔出現黃色且濕滑,身體同時有黃疸,眼睛和小便也呈現黃色,適合使用茵陳梔子湯來治療;如果同時有便秘的情況,則需要加入大黃來幫助排便。如果舌苔黃色濕滑,代表身體已經出現黃疸現象,這時可以使用茵陳梔子湯或茵陳五苓散。如果舌苔呈現黃色而且濕潤,代表熱邪還沒有達到極盛的程度,病邪還沒有完全固定,不適合馬上用攻下的藥物。如果黃苔不厚但濕潤,代表熱邪還沒有傷害到體內的津液,可以考慮使用清熱透表的藥物。如果舌苔雖然薄但乾燥,代表熱邪雖然退去,但津液已經受到損傷,這時候不適合使用藥性強烈的苦味藥,應該使用甘涼滋潤的藥物。
純黃微乾舌
整個舌頭呈現純黃色,而且稍微乾燥,津液較少。這種情況代表胃部有熱,而且熱邪已經深入體內,導致舌頭呈現黃色,熱邪也會灼傷體內的津液,所以舌頭會乾燥。這時應該趕快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攻下熱邪,以免病情惡化,舌苔轉為黑色,那樣就危險了。如果舌苔呈現純黃色,代表胃熱已經很嚴重,應該立刻攻下,否則舌苔可能從黃色轉為黑色,變成危重症。如果舌苔黃色厚而且乾燥,代表熱邪已經達到極盛,必須要用攻下的藥物。如果厚厚的舌苔逐漸消退,舌頭的底部呈現紅色,像豬肝一樣,代表熱邪已經灼傷體內的津液,導致津液枯竭。
如果舌頭呈現純黃色且稍微乾燥,是傷寒傳到陽明腑的階段,代表寒邪已經轉化成火熱,所以舌頭會呈現黃色。這種情況通常會出現發高燒、口渴、胡言亂語等症狀,適合使用白虎湯來治療,而且要趕快用藥,直到黃苔消退病情才會好轉。如果雜病(非傷寒引起的疾病)也出現這種舌象,代表內臟的熱邪已經達到極點,可以考慮使用三黃或承氣湯來治療。如果舌苔黃色而且乾燥,身體沒有怕冷的感覺,反而怕熱,代表傷寒外邪剛侵入陽明經的裡面,或者是體內濕熱之邪要從陽明經發出。這時候胃部的熱邪比較實在,適合使用梔豉白虎湯來清熱。如果舌苔雖然是黃色,但還沒有到焦黑乾裂、出現芒刺的地步,而且大便雖然不通暢,但還沒有到腹部脹痛的程度,就代表胃熱還沒有嚴重到需要攻下的地步,適合用清熱的方法。必須要觀察到舌苔黃厚焦黑、中心出現裂紋,甚至出現芒刺,腹部脹滿疼痛,才能考慮使用承氣湯來攻下。
黃乾舌
整個舌頭呈現乾燥的黃色。這種情況代表體內的熱邪已經達到極點,必須要趕快用攻下的藥物,不能拖延。如果用藥後脈象平靜,身體也退熱,就表示病情好轉;如果用藥後反而出現高燒、喘氣、脈象急促等症狀,就代表病情危險。如果舌苔中心呈現黃色,代表病邪在太陽經和陽明經,通常會出現煩躁口渴、嘔吐等症狀。如果同時有表證(怕冷發熱等),可以使用五苓散合益元散來治療;如果表證已經解除,則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攻下。
如果整個舌頭都呈現乾燥的黃色,代表體內的臟腑都有很嚴重的熱邪,不論是傷寒還是其他疾病,只要出現這種舌象,都屬於實熱證,應該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救治,而且要趕快用藥。即使出現高燒、喘氣、煩躁、腹瀉等症狀也不用擔心,只要服藥到舌苔顏色退去、變得濕潤,病情就會好轉。如果用藥後脈象平靜,病情就會好轉;如果用藥後反而出現高燒、喘氣等症狀,病情就會惡化,這是因為不懂得看舌頭來判斷病情,反而只看脈象,不敢使用苦寒的藥物,這樣就沒辦法救治病人。
黃尖舌
舌頭中間和根部顏色是淡紅色,只有舌尖呈現黃色。這種情況代表熱邪侵入胃腑,同時體內的陰液不足。可以用胃承氣湯,加入人參和生地黃來治療。如果脈象浮、怕冷,代表表證還沒有解除,可以使用大柴胡湯加入生地黃和人參來治療。如果舌尖出現黃苔,代表病邪在太陽經和陽明經。如果表證還沒有解除,可以使用雙解散;如果表證已經解除,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如果舌根呈現紅色,代表病邪在太陽經;如果舌根呈現白色,代表病邪在少陽經;如果舌根呈現黑色,則代表病情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