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8)

1. 白苔證治圖說

蓋辨色未明,懵然施治,而偶中者也。

白苔積粉舌(第三十)

圖說:白苔厚膩如積粉,邊沿紅者。

《舌鑑》:此瘟疫初犯膜原舌,宜達原飲。見三陽表證。隨經加柴胡、葛根、羌活,見里證加大黃。

《辨正》:吳坤安云:凡時疫初起,苔形粉白而厚,四邊紅絳者,此疫症初入膜原未歸胃腑,其勢最雄,頃刻傳變。吳又可用達原飲加引經表藥,透之達之。如兼太陽加羌活,陽明加葛根,少陽加柴胡。章虛谷云:瘟疫白苔如積粉之厚,其穢濁重也。若舌本紅絳,則邪熱為濁所閉,故當急急透解。

此五疫中之濕疫,又可主以達原飲。梁特岩云:倘舌白如積粉遍布,滑而不黃者,乃寒滯也,宜溫中行滯,表證無此舌。《舌鑑》云:邪在胃家,又三陽表證,用柴葛羌活湯,里證加大黃,俱謬。余師愚云:疫證苔如膩粉,此火極水化,誤認為寒,妄投溫燥,病反增劇,其苔愈厚,津液愈耗,水不上升,二火煎熬,變白為黑,其堅如鐵,其厚如甲,言語不清,非舌短也。宜甘露消毒飲增石膏、元參、犀、連、知、翹,加花粉等味。

白苔燥裂舌(第三十一)

圖說:舌苔白厚,甚燥而裂。

《舌鑑》:傷寒胸中有寒,丹田有熱,所以心煩。舌白因過汗傷營,血不能上榮於舌,故滿舌無津燥裂。胃無實結上熏,故舌不黃黑也。宜小柴胡湯加芒硝微利之。脈不沉數,急宜清熱養津。

《辨正》:白苔燥裂舌。《舌鑑》用小柴胡加芒硝微利之,此說似是而非,此方罕效。白苔燥裂,多因誤服溫補,灼傷真陰所致,非傷寒過汗所致也。無黃黑色者,真陰將枯竭。舌上無津,苔已乾燥,故不能變顯他色。臟腑有逼壞處,故舌形罅裂也,治宜大承氣湯合增液湯,急下以救其陰,歷試良效。

白苔乾硬舌(第三十二)

圖說:白苔乾硬舌,有似砂皮,或燥如白砂。

《舌鑑》:白苔乾硬舌,一名水晶苔。凡厚白苔本能變黃色,若此苔當其白時,津液已干,燥邪雖入胃,不能變黃,宜即下之。然白苔潤澤者,邪在膜原也。邪微苔亦微。邪毒既盛,苔如積粉滿布,此時未敢遽下。而苔色不變、口渴喜飲冷者,宜服三消飲,(即達原飲加大黃、羌活、柴、葛、薑、大棗。)次早即顯黃色苔。梁氏《辨正》亦云如是。

《辨正》:石芾南云:其有初起白苔即燥如白砂者,亦名白砂苔。此溫燥之邪過重,宜速下之,佐以甘涼救液。亦有苔至黑而不燥者,或黃黑苔中,有一二條白者。或舌前雖燥,舌根苔白厚者。皆夾濕、夾痰飲之故。亦有苔雖黃色,澆薄無地質者,胃陰虛故也。

珍珠白泡舌(第三十三)

圖說:舌質紅或紫。起粉白薄苔,間雜白泡如珍珠。

《舌鑑》:舌上白泡如珍珠,乃火極水化之象,較之紫赤黃黑,古人謂之芒刺者更重。宜甘露消毒飲增石膏、犀、連、元參、連翹,加花粉、銀花、金汁水之類。亦有舌見白苔,組成欄圈子者,曾見冬月傷寒嘔惡誤服白虎湯,脈伏、舌苔成圈如白豹紋,用正氣散加肉桂、丁香、炮姜,數服愈。

白話文:

白苔證治圖說

白苔積粉舌

指的是舌苔像積了一層厚厚的白粉,而且舌頭邊緣是紅色的。

有的人認為這是溫疫初期病邪侵入膜原的表現,應該用達原飲來治療。如果同時有三陽表證的,要加上柴胡、葛根、羌活;如果有裡證,就要加大黃。

還有人說,這種舌苔是時疫剛開始,病邪還沒進入胃腑,這時候病勢最猛,變化很快。可以用達原飲加上一些引導藥物,把病邪透發出來。如果是太陽經受邪,加羌活;陽明經受邪,加葛根;少陽經受邪,加柴胡。也有人認為,這種舌苔說明穢濁之氣很重,如果舌頭根部是紅色的,表示邪熱被濁氣阻礙,要趕快疏通。

也有人認為這是濕疫,可以用達原飲。但如果舌苔像積粉一樣遍佈整個舌頭,而且是滑的而不是黃的,那是因為寒氣停滯,應該用溫熱藥來疏通行氣,這種情況不會有表證。還有說法認為,病邪在胃,又兼有三陽表證,用柴葛羌活湯,或者有裡證加大黃都是錯誤的。另有人說,這種舌苔是火熱到了極點水氣被化的表現,如果誤認為是寒症而用溫熱藥,病情會加重,舌苔會更厚,津液會更少,水氣不能上升,兩方面的火熱煎熬,舌苔就會從白色變成黑色,而且變得像鐵一樣堅硬,像盔甲一樣厚,說話都說不清楚,這不是舌頭變短了。應該用甘露消毒飲,再加石膏、玄參、犀角、黃連、知母、連翹、花粉等藥。

白苔燥裂舌

指的是舌苔白而厚,而且很乾燥,甚至出現裂紋。

有的人認為,這是因為傷寒時胸部有寒氣,丹田有熱,所以才會心煩。舌苔白是因為出汗太多損傷了營血,血不能滋養舌頭,所以舌頭才會沒津液而且乾裂。胃裡沒有實熱上涌,所以舌頭不會發黃發黑。應該用小柴胡湯加芒硝來稍微通便。如果脈象不沉數,就要趕快清熱養陰。

但也有人認為,這種說法似是而非,小柴胡湯加芒硝效果不好。這種舌苔多是因為誤服溫補藥,灼傷了陰液,而不是因為傷寒出汗太多。沒有發黃發黑是因為陰液快要枯竭了。舌頭沒有津液,舌苔很乾燥,所以不會變成其他顏色。臟腑有損傷的地方,所以舌頭才會出現裂紋。應該用大承氣湯合增液湯來治療,趕快攻下,才能保住陰液,效果很好。

白苔乾硬舌

指的是舌苔白而且乾燥堅硬,像砂紙一樣,或者像白沙一樣乾燥。

有的人認為,這種舌苔又叫水晶苔。一般來說,厚的白苔會變成黃色,但是這種舌苔在白色時,津液已經乾了,燥邪進入胃裡也不能讓舌苔變黃,應該馬上攻下。但是,如果白苔是潤澤的,那是因為病邪在膜原。病邪輕微,舌苔也輕微。如果病邪很嚴重,舌苔像積粉一樣遍佈整個舌頭,這時候還不能馬上攻下。如果舌苔顏色不變,而且口渴喜歡喝冷飲,應該用三消飲,(就是達原飲加大黃、羌活、柴胡、葛根、生薑、大棗),第二天早上舌苔就會變成黃色。也有人認同這種看法。

還有人說,如果剛開始舌苔就像白沙一樣乾燥,也叫白砂苔。這是因為溫燥之邪太厲害,應該趕快攻下,再用一些甘涼的藥物來滋養陰液。也有舌苔發黑但不乾燥的,或者黃黑色的舌苔中有一兩條是白色的,或者舌頭前面很乾燥,但舌根的舌苔是白色而且厚的,這些都是因為夾雜著濕氣或痰飲的緣故。還有舌苔雖然是黃色的,但是很薄,沒有舌苔底質的,那是因為胃陰虛。

珍珠白泡舌

指的是舌頭的顏色是紅色或紫色,舌頭上有一層薄薄的白色舌苔,而且夾雜著像珍珠一樣的白色小泡。

有的人認為,這種舌苔是火熱到了極點,水液被化成泡的表現,比紫赤黃黑的芒刺舌更嚴重。應該用甘露消毒飲,再加石膏、犀角、黃連、玄參、連翹、花粉、銀花、金汁水等藥。也有人的舌苔是白色的,而且形成像欄杆一樣的圈狀。曾經有人冬天患傷寒,嘔吐不止,誤服了白虎湯,結果脈象沉伏,舌苔變成像白豹紋一樣的圈狀,後來用正氣散加肉桂、丁香、炮姜,服用幾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