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白苔證治圖說

白苔尖灰刺舌(第十八)

圖說:白滑苔尖微黃,而有灰刺(圖上白苔下多一黃字)。

《舌鑑》:夾食傷寒,胃冷膈熱。脈長者,小承氣加黃芩、淡豉。脈弦者死。

《辨正》:如濕潤,刮之即淨者,真寒假熱也。表裡證均有,宜辛溫燥濕。若干厚刮不淨者,是脾胃為濕熱所困,心肺熱極,里證也,宜苦寒藥。若傷寒見此舌而乾厚者,亦邪熱入里,熱逼心肺矣。不必論脈之長短,即用大承氣湯,不次即下,以灰刺退淨為止,十不失一。若服藥限於一日一劑,則非救急之法。

《舌鑑》指為陽明兼少陽舌,脈弦數者死。拘定舊法,不能急瀉裡熱,宜其死也。(《脈理正義》云:舌見白苔,尖微有刺者,此少陽陽明也。表未罷者,柴葛湯;表已罷者,承氣下之。津潤者生,乾枯者死。)

白苔尖中灰根黃舌(第十九)

圖說:全舌苔白,尖中兼灰,根黃色。

《舌鑑》:此太陽經濕熱並於陽明也。舌根黃潤,面黃、目黃、小便黃,宜茵陳蒿湯加淡豆豉、紫背浮萍。

《辨正》:此舌太陽經濕熱並於陽明也。如根黃色間白,目黃、小便黃者,宜茵陳蒿湯加減。如《舌鑑》之說是也。

白苔雙灰舌(第二十)

圖說:全舌白苔,雙路灰色。

《舌鑑》:此傷寒夾冷食舌,七八日後見此舌,而有津者可治。枳實理中湯,(一本理中、四逆選用,)加淡豉、蔥白。無津者不治。如干厚見里證者下之,得瀉後次日灰色去者生。

《辨正》:白苔雙灰舌,如潤滑一刮即亮淨者,中寒鬱滯也,宜薑、桂、附、厚朴、春砂、香附等藥。如干厚無津、刮不淨者,乃傷寒化火、鬱熱攻裡也,宜大承氣急下,灰色退淨乃愈。《舌鑑》云「無津者不治」,非也。

白苔尖紅舌(第二十一)

圖說:滿舌白苔,而尖色鮮紅。

《舌鑑》:此乃熱邪內盛而復感客寒入少陽經也。小柴胡湯加淡豆豉。

《辨正》:若舌根白,舌尖紅,濕漸化熱,余濕猶滯,宜辛泄佐清熱,如蔻仁、半夏、豆卷、連翹、菖蒲、焦梔子、綠豆衣、六一散。若舌邊尖紅、中心燥白,乃上焦氣分無形之熱,其邪不在血分。切勿妄投滋膩血分之藥,宜輕清涼解為治。

白苔中紅舌(第二十二)

圖說:白苔舌中輪紅,尖亦兼白。

《舌鑑》:此太陽經初傷寒邪之舌。乃元津內虧,亦有少陽受寒、經血素虛而鬱熱俱不能解者,均宜小柴胡湯去半夏加淡豆豉。(又云:有汗者解肌,無汗者發汗。)

《辨正》:白苔中紅舌,太陽經初傳也。無汗發汗,有汗解肌。亦有在少陽者,小柴胡湯加減治之。《舌鑑》之說是也。

白苔尖紅根舌(第二十三)

圖說:舌尖苔白,根里紅潤。

《舌鑑》:此邪居半表半裡。經血內虧,而鬱熱不解,小柴胡湯去半夏加淡豆豉。

白話文:

白苔尖灰刺舌

舌苔呈現白色且光滑,舌尖微微發黃,上面還帶有灰色的芒刺(圖上白色苔下面多了一個黃字)。

《舌鑑》認為:這是飲食不當導致的傷寒,表現為胃部寒冷但胸膈有熱。如果脈象長而有力,可以用小承氣湯加上黃芩、淡豆豉來治療;如果脈象呈現弦狀,則病情危急。

《辨正》認為:如果舌苔濕潤,刮一下就乾淨,這是真正的寒症表現出的假熱現象。表裡都有問題,應該用辛溫燥濕的藥物來治療。如果舌苔又乾又厚,刮不乾淨,那是脾胃被濕熱困住,同時心肺熱到極點的內在症狀,應該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傷寒病人出現這種舌苔,而且舌苔乾燥厚重,也表示邪熱已經進入體內,熱邪逼迫心肺。不必考慮脈象是長是短,可以直接用大承氣湯,多次服用,直到灰色芒刺退去為止,這樣治療十有八九會有效。如果服藥限制為一天一劑,就不是緊急救治的方法。

《舌鑑》認為這種舌苔是陽明和少陽經同時出現問題的表現,如果脈象弦而數,則病情危急。如果拘泥於舊的治療方法,不能快速清除體內的熱邪,就容易導致死亡。《脈理正義》說:舌頭出現白苔,舌尖微微帶有芒刺,這是少陽和陽明經的問題。如果表症還沒解除,可以用柴葛湯;如果表症已經解除,可以用承氣湯來瀉下。舌頭如果滋潤就有希望治好,如果乾燥枯萎就難以治癒。

白苔尖中灰根黃舌

整個舌頭覆蓋白苔,舌尖和舌中帶有灰色,舌根呈現黃色。

《舌鑑》認為:這是太陽經的濕熱和陽明經的問題同時出現的表現。如果舌根黃潤,並且臉色發黃、眼睛發黃、小便發黃,應該用茵陳蒿湯加上淡豆豉、紫背浮萍來治療。

《辨正》認為:這種舌頭是太陽經的濕熱和陽明經的問題同時出現的表現。如果舌根黃色中夾雜著白色,並且出現臉色發黃、眼睛發黃、小便發黃的情況,應該用茵陳蒿湯加減來治療,和《舌鑑》的說法一致。

白苔雙灰舌

整個舌頭覆蓋白苔,並且有兩條灰色的區域。

《舌鑑》認為:這是傷寒夾雜著寒冷食物導致的舌苔,如果生病七八天後出現這種舌苔,而且舌頭有津液,就可以治療。可以用枳實理中湯(也有書上說用理中湯或四逆湯),加上淡豆豉、蔥白來治療。如果舌頭沒有津液,就難以治癒。如果舌苔乾燥厚重,是內在症狀,可以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瀉下後第二天灰色退去,就可以痊癒。

《辨正》認為:白苔雙灰舌,如果舌頭濕潤光滑,刮一下就很乾淨,這是體內寒邪鬱結的表現,應該用薑、桂、附子、厚朴、春砂、香附等藥物來治療。如果舌苔乾燥厚重,沒有津液,刮不乾淨,那是傷寒轉化為火熱,熱邪鬱結並向內攻,應該用大承氣湯來緊急瀉下,直到灰色退去才能痊癒。《舌鑑》說“沒有津液就難以治癒”是不對的。

白苔尖紅舌

整個舌頭覆蓋白苔,但舌尖呈現鮮紅色。

《舌鑑》認為:這是熱邪在體內盛行,又感受了外來的寒邪,進入了少陽經。可以用小柴胡湯加上淡豆豉來治療。

《辨正》認為:如果舌根是白色的,舌尖是紅色的,說明濕邪逐漸轉化為熱,但還殘留著一些濕氣,應該用辛散的藥物來幫助清熱,例如蔻仁、半夏、豆卷、連翹、菖蒲、焦梔子、綠豆衣、六一散。如果舌頭邊緣和舌尖是紅色的,舌頭中心乾燥且呈現白色,那是上焦氣分出現無形的熱,邪氣不在血液中。千萬不要隨意使用滋膩血液的藥物,應該用清淡涼爽的藥物來治療。

白苔中紅舌

舌頭覆蓋白苔,舌頭中間呈現紅色,舌尖也帶有白色。

《舌鑑》認為:這是太陽經初期感染傷寒的舌苔。是體內元氣不足,也可能是少陽經受寒、經血本來就虛弱而導致鬱熱難以消散,都應該用小柴胡湯去除半夏,加上淡豆豉來治療(還說:如果出汗應該用解肌的方法,如果不出汗應該用發汗的方法)。

《辨正》認為:白苔中間紅色,是太陽經初期傳變的表現。沒有汗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有汗應該用解肌的方法。也有可能是少陽經的問題,可以用小柴胡湯加減來治療。《舌鑑》的說法是對的。

白苔尖紅根舌

舌尖覆蓋白苔,舌根內部紅潤。

《舌鑑》認為:這是邪氣停留在半表半裡之間,體內經血不足,導致鬱熱無法消散,應該用小柴胡湯去除半夏,加上淡豆豉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