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三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7)

1. (乙)舌之功用病

第一節,舌強

舌強者,舌質堅硬,不能運動,語言不清之謂也。則第九對腦筋功用有欠缺之因,當察其所因之故,方有治法。《內經》謂:舌強不能言者,足少陰之病也。如卒中風則舌強不能言,神不清,大概用小續命湯;寒用理中湯;熱用甘桔湯加防風、枳殼、黃芩。

如風寒濕痰舌強不能語者,用礬石散,(枯硯、桂心等分為末,)每一錢,按舌下,或正舌藥;痰熱舌強,臃腫或短,外治亦用礬石散,或牙皂末按舌下,內服甘露飲加化痰藥,或牛黃散,(方見《醫書匯參》,)或用蛇蛻(燒)、全蠍(焙)等分為末敷之。風懿舌強不能言,奄忽不知人,喉中噫噫然有聲,發其汗身轉軟者生,汗不出身直者七日死。若咽嗌不能言,邪結於舌根者,死不治。

舌卷不能言者亦死。小兒撮口臍鳳舌亦強直者死證也。若舌硬外生膜衣,用犀黃、硃砂(各一分)、元精石(二錢)共為末,將舌尖刺出紫血,用此藥摻之。

第二節,舌喑

舌喑者,中風而舌不轉運,舌強不能言者是也。馮楚瞻曰:足四經之脈,皆止於舌,邪中其經,則痰涎閉其脈道,舌不能轉運而為之喑矣。有喉喑者,勞嗽失音,即喉嚨聲啞是也。故喉喑者,喉中之聲嘶,而舌本能言。舌喑者,舌本不能言,而喉中之聲音如故。中風而舌喑者,舌與喉俱病而音不能發於會厭也。

有因外感實火上炎則暴喑;有因內傷心肺腎以致壅塞上竅而為喑;有因氣血兩虛不能上榮,則舌機不動,亦為喑;有因腎虛而氣不歸原,不能上接清陽之氣而為喑。然中風不語之症有六,有失音不語者,有神昏不語者,有口禁不語者,有舌強不語者,有舌縱語塞不語者,有舌麻語蹇不語者,可不詳辨歟。

第三節,舌痹

舌痹者,強而麻也。乃心緒煩擾,優思暴怒,氣凝痰火而成。用荊芥、雄黃(各等分),木通煎湯調下。有痰壅舌麻痹者,宜生礬研末摻之,或牙皂末摻之。若舌蹇語聲遲重者,脾竅在舌,濕邪阻竅也。亦有舌無故常自痹者,由心血不足,不可作風熱治,宜理中湯加附子、當歸,或歸脾湯加炮姜服之。

第四節,舌麻

舌麻者,血虛也。麻木而伸不出者,內風挾痰也。若舌麻木連口,延及嘴角頭面,證見嘔吐痰涎者,痰多氣滯也。有因風依於木,木鬱則化風,肝風震動而舌麻也;也有因五志過極,陽亢陰衰,風從火出而舌麻也,皆宜柔潤養血熄風;挾痰者,兼豁痰宣痰。

第五節,舌縱

涎下者,多唾也。《經》云:飲食者,皆入於胃,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廉泉開故涎下,補足少陰。若口角流涎不止,口眼歪斜,手足痿軟,宜神龜滋陰丸,(龜板四兩、川柏炒、知母炒、枸杞子各二兩,五味子、鎖陽各一兩,乾薑五錢,共為末,豬脊髓為丸。)每服三錢,服至中病則止。

白話文:

(乙)舌頭的功能與疾病

第一節,舌頭僵硬

舌頭僵硬是指舌頭質地堅硬,無法靈活運動,導致說話不清楚的狀況。這可能是第九對腦神經功能不足所造成的,應該仔細檢查病因,才能對症下藥。《內經》提到:「舌頭僵硬不能說話,是足少陰經的病變。」如果突然中風導致舌頭僵硬不能說話,意識不清,大概可以使用小續命湯治療;若是寒邪引起的,則用理中湯;若是熱邪引起的,則用甘桔湯,並加入防風、枳殼、黃芩等藥材。

若是風寒濕邪或痰濁導致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可以使用礬石散(將枯硯、桂心等量磨成粉末),每次用一錢,塗抹在舌頭下方,或直接服用;若是痰熱導致舌頭僵硬,腫脹或短縮,也可以用礬石散外敷,或是用牙皂末塗抹在舌頭下方,內服則可使用甘露飲並加入化痰的藥材,或使用牛黃散(藥方詳見《醫書匯參》),或是將蛇蛻(燒過)、全蠍(焙過)等量磨成粉末敷用。若是風邪導致舌頭僵硬不能說話,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喉嚨發出「噫噫」的聲音,如果發汗後身體變軟,則表示還有救;如果無法發汗且身體僵直,則會在七天內死亡。若是咽喉腫痛無法說話,邪氣積結在舌根,則屬於不治之症。

舌頭捲曲無法說話也是死症。嬰幼兒出現嘴巴緊縮、臍部呈鳳眼狀、舌頭僵直等情況,也屬於死症。如果舌頭僵硬且表面有膜狀物,可以用犀黃、硃砂(各一分)、元精石(二錢)磨成粉末,先將舌尖刺出血,再塗上此藥粉。

第二節,舌頭失聲

舌頭失聲是指中風後舌頭無法轉動,與舌頭僵硬不能說話的情況類似。馮楚瞻認為,足部四條經脈都與舌頭相連,邪氣侵入經脈,就會導致痰涎阻塞脈道,使舌頭無法轉動而失聲。另外一種是喉嚨失聲,是因為勞累咳嗽導致聲音沙啞,也就是喉嚨聲音嘶啞。所以,喉嚨失聲是喉嚨的聲音嘶啞,但舌頭仍然可以說話;而舌頭失聲則是舌頭無法說話,但喉嚨的聲音仍然正常。中風導致舌頭失聲,是舌頭和喉嚨都生病,導致聲音無法從會厭發出。

有因為外感實火向上燃燒導致的突然失聲;也有因為內傷心肺腎導致阻塞上竅而失聲;也有因為氣血兩虛無法上榮,導致舌頭無法活動而失聲;也有因為腎虛導致氣無法歸原,無法接續清陽之氣而失聲。中風不語的症狀有六種,包括失聲不語、神昏不語、口噤不語、舌強不語、舌縱語塞不語、舌麻語蹇不語,不可不仔細辨別。

第三節,舌頭麻木

舌頭麻木是指舌頭僵硬又麻木。這是因為心緒煩亂,憂思暴怒,導致氣凝結、痰火產生所造成的。可以使用荊芥、雄黃(等量)煎湯服用。若是因為痰液壅塞導致舌頭麻木,則宜用生礬磨成粉末塗抹,或是用牙皂末塗抹。若是舌頭轉動不靈活,說話遲鈍,這是因為脾的開竅在舌頭,濕邪阻礙了脾的竅道。也有舌頭無故常常麻木的,這是因為心血不足,不能當作風熱來治療,應該使用理中湯加入附子、當歸,或是歸脾湯加入炮姜服用。

第四節,舌頭麻痺

舌頭麻痺是因為血虛。麻木而且伸不出來的,是內風夾雜痰液所導致的。若是舌頭麻木連帶口部,甚至延伸到嘴角、頭面,出現嘔吐痰涎的症狀,則是痰多氣滯所致。也有因為風邪依附在木,木氣鬱結化為風,肝風震動導致舌頭麻痺;也有因為情緒過度,陽氣亢盛陰氣衰弱,風從火出導致舌頭麻痺,這些情況都應該使用柔潤養血、平息風邪的方法來治療;若是夾雜痰液,則需要兼顧化痰宣痰。

第五節,舌頭鬆弛

口水直流,表示口水過多。《經》提到:「飲食都會進入胃中,胃裡有熱,就會生蟲,蟲動則胃會鬆弛,胃鬆弛則廉泉穴開,廉泉穴開就會導致口水直流,應該補益足少陰經。」若是口角不斷流口水,口眼歪斜,手腳無力,可以使用神龜滋陰丸(龜板四兩、炒過的川柏、炒過的知母、枸杞子各二兩,五味子、鎖陽各一兩,乾薑五錢,一起磨成粉末,用豬脊髓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服用至病情好轉就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