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三 (1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8)

1. (乙)舌之功用病

有風痰者,宜清心導痰丸,(白附子、天花粉各一兩,制南星、製半夏各二兩,炒川連、黃鬱金各七錢五分,殭蠶、羌活、天麻各五錢,制川烏二錢,共為末,薑汁糊為丸。)若舌縱語塞不語者,用薄荷油一滴,和白蜜、薑汁搽之;若流涎不止,喜笑舌暗,脈洪大,用芩連柏梔蒼朮半夏竹瀝薑汁,服五日,涎止笑息。凡流涎者,息然流出也,氣虛則舌縱而麻。

第六節,舌齧

《經》云:此厥氣逆上,脈氣皆至也。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唇,視主病者,則補之,宜東垣復氣湯,(柴胡、歸身各六分,羌活、藁本、甘草各八分,半夏、升麻各七分,白葵花五朵去心,人參、防風、陳皮、李仁、桃仁各五分,蔓荊子三分後下,黃耆、草蔻各一錢,再下川柏、川連、枳殼、生地、川芎、北細辛各三分,)主之。此方專治咬頰、咬唇、咬舌,及舌根強硬如神。

若舌黑而頻齧者,心燜至根而死也。舌色灰黑,時時自欲齧舌者,少陰氣逆之死證也。

第七節,舌吐

舌吐長不能收者,名曰陽強;舌短縮不能言者,名曰陰強。陽強之證,如仲景言傷寒熱病,後犯房事得病,為陰陽易,舌出數寸而死。如《醫說》言:傷寒熱病愈後,不能調攝,舌出寸余,累日不收,必以梅冰為末摻舌上,應手而縮,須用多方效。(吳昆云:舌出者,熱實於內,而欲吐舌泄氣也;不能入者,邪氣久居,舌強而不柔和也,以冰片辛熱,而氣清香,可以利竅,可以柔筋,可以泄氣,故得之而舌即入矣。若熱病舌腫,舒出口外,以蓖麻子油蘸紙作燃,燒煙燻之。

(吳昆云:此心脾熱勝則腫也。《本草》云:蓖麻主浮腫惡氣,取油熏之、塗之;葉主風腫不仁,搗蒸敷之,則其能解風腫內熱也明矣。然用煙亦有妙義,煙乃輕清之物,一入於口,呼吸傳變,可使徑達心脾,非惟治標,亦可治本。)《醫通》云:舌暴腫出口,用巴豆霜(一分)以紙捻卷之,納入鼻中,舌亦即收,此亦取其辛烈,開竅散火,引毒流散之意,與小兒口疳貼囟同法。

李梴云:一婦因產子受驚,舌出不收,醫以硃砂敷其舌,今仍作產子狀,以兩女扶掖之,乃於壁外擲瓦盆於地作聲,聲聞而舌即收矣。(《經》云:舌者,心之苗,國產心驚。《夢溪醫案》云:吐舌不收,仍驚之則自收矣。)一人中蜈蚣毒,亦舌出口外寸余,他醫以前各法治,皆不效,李梴命取雞冠血塗之,使人持銅鏡立其後,擲鏡於地,聲大出騰,病者愕顧而舌收矣。

張杲《醫說》云:人有中仙茅毒,舌脹出口外,漸大與唇齊,因以小刀□之,隨破隨合,□至百數,始有血一滴出,曰可救矣,隨煮大黃、朴硝(各五錢)與服,外以藥摻之,應時消縮。此火盛性淫之人,過服仙茅之害也。

白話文:

(乙)舌頭的功能與疾病

有風痰的人,應該服用清心導痰丸。(配方是:白附子、天花粉各一兩,製南星、製半夏各二兩,炒黃連、鬱金各七錢五分,殭蠶、羌活、天麻各五錢,製川烏二錢,全部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和做成藥丸。)如果舌頭鬆弛,說不出話,可以用薄荷油一滴,混合白蜂蜜、薑汁塗抹;如果口水流不停,喜歡傻笑,舌頭顏色暗沉,脈象洪大,可以用黃芩、黃連、黃柏、梔子、蒼朮、半夏、竹瀝、薑汁等藥材煎服,服用五天,口水就會停止,傻笑也會消失。凡是流口水的情況,都是自然流出來的,這是因為氣虛導致舌頭鬆弛和麻木。

第六節,咬舌頭

《內經》說:這是因為厥氣逆向上衝,脈氣都到了頭部。少陰經的氣上衝就會咬到舌頭,少陽經的氣上衝就會咬到臉頰,陽明經的氣上衝就會咬到嘴唇。要看是哪條經脈引起的疾病,就用補法治療。可以用東垣復氣湯來治療。(配方是:柴胡、當歸身各六分,羌活、藁本、甘草各八分,半夏、升麻各七分,白葵花五朵去心,人參、防風、陳皮、李仁、桃仁各五分,蔓荊子三分後下,黃耆、草蔻各一錢,再下黃柏、黃連、枳殼、生地、川芎、北細辛各三分。)這個方子專門治療咬臉頰、咬嘴唇、咬舌頭,以及舌根僵硬等問題,效果很好。

如果舌頭發黑而且頻繁咬舌頭,表示心臟的熱氣悶塞到根部,就會死亡。舌頭顏色灰黑,時不時想要咬舌頭,這是少陰經的氣逆行的死症。

第七節,吐舌頭

舌頭伸出很長無法收回去,叫做「陽強」;舌頭縮短無法說話,叫做「陰強」。陽強的病症,就像張仲景說的,傷寒熱病之後,又犯了房事而得的病,叫做陰陽易,舌頭伸出好幾寸就會死亡。像是《醫說》提到的:傷寒熱病痊癒後,沒有好好調養,舌頭伸出一寸多,連續好幾天都收不回去,一定要用梅冰磨成粉末灑在舌頭上,就能立刻收回,需要用多種方法才能有效。(吳昆說:舌頭伸出來,是因為體內熱邪過盛,想要吐舌頭來洩熱;不能收回去,是因為邪氣久久停留,舌頭僵硬而不柔軟。冰片辛溫,氣味清香,可以開竅、舒筋、洩熱,所以能讓舌頭收回。如果是熱病導致舌頭腫大,伸出口外,可以用蓖麻子油浸濕紙,點燃後用煙薰。

(吳昆說:這是因為心脾的熱氣過盛導致腫脹。《本草》說:蓖麻子主要治療浮腫和惡氣,可以用油來薰或塗抹;蓖麻葉主要治療風腫和麻木,搗爛蒸熟後敷在患處,這樣就能說明它能解除風腫和內熱。而用煙熏也有其奧妙之處,煙是輕清之物,一進入口中,透過呼吸傳導,可以直達心脾,不只是治標,也能治本。)《醫通》說:舌頭突然腫大伸出口外,可以用巴豆霜(一分)用紙捲起來,塞入鼻孔,舌頭也能立刻收回,這是因為巴豆辛烈,可以開竅散火,引導毒氣排出,和治療小孩口瘡用貼囟門的方法一樣。

李梴說:有個婦人因為生孩子受到驚嚇,舌頭伸出無法收回,醫生用朱砂塗在她的舌頭上,但她仍然像剛生產完的樣子,就找來兩個女子扶著她,然後在牆外摔破瓦盆發出聲響,她聽到聲音後,舌頭就收回去了。(《內經》說:舌頭是心臟的苗,驚嚇會影響心臟。《夢溪醫案》說:吐舌頭收不回去,再驚嚇一下就會自己收回去。)有個人中了蜈蚣的毒,舌頭也伸出了一寸多,其他醫生用之前各種方法治療都沒有效果,李梴叫人用雞冠血塗在舌頭上,讓人拿著銅鏡站在他後面,把鏡子摔在地上,發出很大的聲音,病人驚訝地看著,舌頭就收回去了。

張杲《醫說》說:有個人中了仙茅的毒,舌頭腫脹伸出口外,越來越大,和嘴唇一樣長,就用小刀割它,隨割隨合,割了一百多下,才流出一滴血,說可以救了,然後煮大黃、芒硝(各五錢)給他服用,外用藥塗抹,很快就消腫縮回。這是因為火氣旺盛性慾強的人,過度服用仙茅的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