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六 (1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1)

1. 第六節,溫散之劑

理中湯(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人參,焦冬朮,炙甘草,乾薑(各三錢),水煎溫服,嘔者冷服。

枳實理中湯,即理中湯加枳實錢半、茯苓三錢。

四逆湯,淡附子(三錢),乾薑(四錢),炙甘草(二錢),水煮溫服。嘔者冷服。

回陽救急湯,淡附子(半錢),淡乾薑(三錢),炙甘草(二錢),西黨參(三錢),焦白朮(三錢),浙茯苓(三錢),肉桂(五分),半夏(三錢),五味子(五分),新會皮(錢半),水煎冷服。

吳茱萸湯,治胃氣虛寒,中有寒飲者。

淡吳萸(一錢),西黨參(三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水煎溫服。

大建中湯,炎黃耆(三錢),全當歸(三錢),桂心(六分),炒白芍(三錢),西黨參(三錢),炙甘草(錢半),制豐夏(三錢),淡附片(一錢),薑棗煎。

烏梅丸,此丸又治寒痢。

烏梅肉,細辛,乾薑,當歸,黃連,附子,川椒,桂枝,人參,黃柏,為末,蜜丸。

大順散,甘草(炙,錢半),乾薑(一錢),杏仁(三錢),肉桂心(六分),水煎,溫服。

冷香飲子,淡附子,陳皮,草果(各一錢),靈甘草(錢半),生薑(五片),水煎冷服。

王士雄云:此方與大順散,皆治陰寒冷濕之氣容於太少二陰,而為霍亂吐下之方也。多由畏熱而浴冷臥風,過啖冰瓜所致。乃暑月之中寒證,非病暑也。

十全豐溫救補湯,淡附片(一錢),乾薑,肉桂心,白豆蔻,木香(各一錢),陳皮(錢半),川椒,公丁香(各六分),半夏(三錢),藿香(錢半),水煎溫服。

白話文:

[第六節,溫暖散寒的藥方]

理中湯(加入附子後,稱為附子理中湯) 成分有人參、炒白朮、炙甘草、乾薑(各約9克)。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若出現嘔吐現象,則需冷卻後服用。

枳實理中湯,即是理中湯再加入枳實1.5克和茯苓9克。

四逆湯 成分有淡附子(約9克)、乾薑(約12克)、炙甘草(約6克)。用水煮後溫熱服用。若出現嘔吐現象,則需冷卻後服用。

回陽救急湯 成分有淡附子(約3克)、淡乾薑(約9克)、炙甘草(約6克)、西洋參(約9克)、炒白朮(約9克)、茯苓(約9克)、肉桂(約1.5克)、半夏(約9克)、五味子(約1.5克)、新會皮(約4.5克)。用水煎煮後冷卻服用。

吳茱萸湯,用於治療胃氣虛弱且有寒飲的人。 成分有淡吳茱萸(約3克)、西洋參(約9克)、生薑(約9克)、大棗(約3顆)。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大建中湯 成分有黃耆(約9克)、全當歸(約9克)、桂心(約1.8克)、炒白芍(約9克)、西洋參(約9克)、炙甘草(約4.5克)、豐夏(約9克)、淡附片(約3克)、薑棗煎。

烏梅丸,這丸藥也能治療因寒引起的痢疾。 成分有烏梅肉、細辛、乾薑、當歸、黃連、附子、川椒、桂枝、人參、黃柏。研磨成粉後,加入蜂蜜製成丸狀。

大順散 成分有炙甘草(約4.5克)、乾薑(約3克)、杏仁(約9克)、肉桂心(約1.8克)。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冷香飲子 成分有淡附子、陳皮、草果(各約3克)、炙甘草(約4.5克)、生薑(約5片)。用水煎煮後冷卻服用。

王士雄說:這個方子和大順散都是治療陰寒和冷濕之氣進入少陰和太陰經脈,導致霍亂吐瀉的方子。通常是由於害怕熱氣而在冷水中洗澡或睡在風中,或過度食用冰冷的食物如冰塊和瓜類所導致。這是夏季中的寒症,並不是暑熱病。

十全豐溫救補湯 成分有淡附片(約3克)、乾薑、肉桂心、白豆蔻、木香(各約3克)、陳皮(約4.5克)、川椒、公丁香(各約1.8克)、半夏(約9克)、藿香(約4.5克)。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2. 第七節,補益之劑

十全甘溫救補湯,黃耆,人參,白朮,熟地,川芎,歸身,鹿茸,白芍(炒),茯神,甘草,水煎溫服。

參附養榮湯,西潞黨,淡附片,焦白朮,浙茯苓,炙義耆,全當歸,熟地,炒白芍,五味子,新會皮,遠志肉,肉桂心,加薑棗煎。

清燥養榮湯,凡陰枯血燥者,宜此湯。

生地黃,金當歸,炒白芍,新會皮,肥知母,天花粉,生甘草,燈心,水煎溫服。

按:疫為熱病,暴攻之後,餘邪來盡,陰血未復,不可遽補,致生異症。宜此方。

蔞貝養榮湯,如痰中帶血,加藕節、鮮茅根。

肥知母,天花粉,川貝母,瓜蔞霜,橘紅,炒白芍,全當歸,蘇子,生薑,水煎溫服。

十全大補湯,大熟地(三錢),炒白芍(錢半),全當歸(半錢),川芎,肉桂(各五分),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炙黃耆(各錢半),水煎溫服。

歸脾湯,西潞黨,炒白朮,炙黃耆,全當歸,浙茯神,遠志肉(各一錢),炙甘草,炒棗仁,廣木香,龍眼肉(各五分),姜(一片),棗(一枚)

煎服。

復脈湯,肉桂,炙甘草(各五分),大生地(三錢),麥冬,麻子仁(各二錢),阿膠(一錢),加薑棗煎。

人參三白湯,西潞黨(二錢),炒白朮,浙茯苓,炒白芍,生薑(各三錢),大棗(三枚),水煎溫服。

參胡三白湯,即前方加柴胡三錢。

補中益氣湯,清炙耆,陳皮,人參,當歸,炒白朮(各一錢),升麻,柴胡,炙甘草(各五分),水煎溫服。

清暑益氣湯,西黨參,清炙耆,炒白朮,廣皮,神麯,澤瀉(各五分),蒼朮,升麻(各一錢),麥冬,炙甘草,葛根,當歸,黃柏(各二分),青皮(二分半),五味子(九粒),水煎溫服。

人參固本湯,治瘟疫虛極、熱極,循衣撮空,不下必死者。下後神思稍蘇,續得肢體振寒,怔忡驚悸,如人將捕之狀,四肢厥逆,眩暈昏迷,項背強直。此大虛之兆、將危之候也,此方救之。按此等症竟有至十日外,昏迷不醒、四肢冰冷、形如死人而心口微動者,以附子理中回陽,漸蘇,靜養而愈。但不可多用、久用耳,服後虛回即止服。

西黨參,生地(各二錢),熟地(三錢),炒白芍(錢半),天冬,麥冬,五味子,知母,炙甘草,陳皮(各一錢),水煎微溫服。

六味地黃湯,大熟地,炒萸肉,浙茯苓,丹皮,懷山藥,建澤瀉,水煎溫服。

人參八味湯,即六味湯加西黨參、附子、肉桂。

生脈散,北沙參(三錢),破麥冬(二錢),五味子(三分),水煎溫服。

增液湯,大生地(八錢),破麥冬(四錢),黑元參(六錢),水煎溫服。

局方黑錫丹,黑錫,硫磺(各三兩,同炒結砂,研至無聲為度),胡蘆巴,沉香,熟附子,桂心(各五錢),大茴香,破故紙,肉豆蔻,金鈴子(去核),木香(各一兩),上藥研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陰乾,以布袋擦令光澤。

白話文:

[第七節,補益類藥方]

十全甘溫救補湯,使用黃耆、人參、白朮、熟地、川芎、當歸身、鹿茸、炒過的白芍、茯神、甘草,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參附養榮湯,配方包括西潞黨、淡附片、焦白朮、浙茯苓、炙義耆、全當歸、熟地、炒白芍、五味子、新會皮、遠志肉和肉桂心,再加入薑棗一同煎煮。

清燥養榮湯,適用於陰虛血燥的患者。主要成分有生地黃、當歸、炒白芍、新會皮、肥知母、天花粉、生甘草和燈心,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蔞貝養榮湯,對於痰中帶血的情況,可加入藕節和鮮茅根。其主要成分有肥知母、天花粉、川貝母、瓜蔞霜、橘紅、炒白芍、全當歸、蘇子和生薑,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十全大補湯,配方包含大熟地、炒白芍、全當歸、川芎、肉桂、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和炙黃耆,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歸脾湯,成分有西潞黨、炒白朮、炙黃耆、全當歸、浙茯神、遠志肉、炙甘草、炒棗仁、廣木香、龍眼肉,再加上一片薑和一顆棗一起煎煮。

復脈湯,主要成分是肉桂、炙甘草、大生地、麥冬、麻子仁和阿膠,加薑棗一同煎煮。

人參三白湯,成分有西潞黨、炒白朮、浙茯苓、炒白芍和生薑,加上三顆大棗,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參胡三白湯,在上述配方基礎上添加柴胡。

補中益氣湯,配方包括清炙耆、陳皮、人參、當歸、炒白朮、升麻、柴胡和炙甘草,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清暑益氣湯,配方有西黨參、清炙耆、炒白朮、廣皮、神麯、澤瀉、蒼朮、升麻、麥冬、炙甘草、葛根、當歸、黃柏、青皮、五味子,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人參固本湯,適用於瘟疫極虛、極熱的患者,對於出現精神恍惚、四肢冷顫、心悸、四肢厥逆、眩暈昏迷、項背強直的嚴重症狀,此方可作為急救治療。配方有西黨參、生地、熟地、炒白芍、天冬、麥冬、五味子、知母、炙甘草和陳皮,用水煎煮後微溫服用。

六味地黃湯,配方包含大熟地、炒萸肉、浙茯苓、丹皮、懷山藥和建澤瀉,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人參八味湯,在六味地黃湯基礎上添加西潞黨、附子和肉桂。

生脈散,配方有北沙參、破麥冬和五味子,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增液湯,配方有大生地、破麥冬和黑元參,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局方黑錫丹,配方包含黑錫、硫磺、胡蘆巴、沉香、熟附子、桂心、大茴香、破故紙、肉豆蔻、金鈴子和木香,研磨成粉末後,用酒煮麪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陰乾後用布袋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