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二 (2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0)

1. 第一節,白苔肺經

上二條錄之,以反復探察白苔之實熱虛寒也,因症狀疑似難明,故特列專條以申辨之。

白兼黃,凡白苔由白轉黃者,風熱從火化也,治宜清泄。有苔而黃白者,熱滯胃脘也,宜枳實、厚朴、元明粉之類。舌苔白中帶黃,或微黃而薄者,邪初入陽明也;如兼微惡寒,猶帶表證也,宜涼散之。舌苔由白而黃者,白苔主表,黃苔主裡,但看舌苔帶一分白,病亦帶一分表,必苔純黃無白,邪方離表而入里。苔黃白相兼,而脘悶者,外邪未解而里先結也,宜輕苦微辛,如杏蔻桔橘等以宣氣滯。舌尖白根黃不甚干,而短縮不能伸出者,痰挾宿食也,宜下之。

白兼紅,凡舌苔先白後紅者,溫邪從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邪,先入氣分而後入營分也。白中帶紅,外症初起微寒,繼即發熱不已。口渴者,此濕邪之輕症也,宜芩梔翹赤等清解之。紅中兼有白苔者,更感非時之寒也。舌白無苔而兼淡紅者,肺胃虛寒也。苔白底紅,脈形弦細者,陰虛而挾濕熱也。四邊色紅,中心干或白燥,外症煩渴煩熱者,乃上焦氣熱爍津,宜急散無形之熱,此非邪入血分,勿用血分藥。左半邊光紅,右半邊白苔,濕滑如水晶粉團之色者,此肝營被劫,而痰濁又變於胃也。

白兼絳,凡舌苔白而底色絳者,濕熱自氣分傷營也,及濕遏熱伏也,當先泄濕透熱,防其即干也,從里而透於表則變潤矣。舌苔白膩,底絳尖紅者,濕遏熱伏之徵也。色絳而白苔滿布者,肺胃熱也,宜清肅肺胃。若兼神氣昏普者,伏痰內盛也,宜兼開其痰熱。舌底絳,望之黏膩,獨舌心有苔,白厚如豆大一瓣者,伏暑內挾痰飲也。深絳而苔白厚膩者,溫邪入營而兼伏濕也。

白兼灰,舌白滑灰者,寒濕也,灰白不濁者,寒兼痰濕也。為陽氣不化,陰邪奎滯,不可亂投苦寒滑泄以傷陽。從根至尖白,中直紋兩條,灰色而潤者,濕熱兼夾陰寒食也。舌白半邊苔灰而滑者,傷寒半表半裡證也。

白兼黑,凡白苔帶黑點,或苔見黑紋而黏膩者,太陰氣分之濕也,宜行濕和脾。黑苔望之雖燥而生刺,但渴不多飲,或不渴,或邊有白苔,其舌本淡紅而潤者,假熱也,治宜溫補。全黑由淡白忽然轉色,其間無變黃之一境,望之似焦黑芒刺干裂,刮之必淨,濕之必潤,外症唇白不紅,為寒結在臟,真寒假熱也。從根至尖白,中直紋兩條黑潤者,夾陰寒證也。尖白根黑者,傷寒半表半裡也。

白兼青,凡舌色㿠白兼青者,中焦生氣已絕也,不治。

白兼黃紅,凡絳色中兼黃白苔者,為熱初傳營分,氣分之邪未盡也,泄衛透營兩和之。

白兼黃黑,凡白苔變黃,由黃變黑,刮之不脫,濕之不潤者,為寒邪傳裡,化火熱極傷陰也;甚則芒刺干焦罅裂,宜用苦寒以瀉陽,急下以救陰。中間一拇指大黑潤浮苔,兩邊或黃或白者,兩感證也。由白苔漸黃而灰黑者,傳經證也,或生刺點燥裂,不拘在根在尖,皆宜急下。若苔黃黑白雜見,或中燥邊滑,或尖干根潤,皆並病合病,寒熱不和之候。

白話文:

第一節,白苔肺經

以上兩段文字記錄,是用來反覆探究白苔所呈現的實熱或虛寒情況,因為症狀有時相似難以分辨,所以特別列出專門條款來詳細說明。

白兼黃(白苔兼黃色):凡是白苔轉變成黃苔,表示風熱已經轉化為火熱,治療上應該清熱瀉火。如果舌苔呈現黃白相間的顏色,表示熱邪滯留在胃脘,應該使用枳實、厚朴、元明粉等藥物來治療。舌苔呈現白色中帶有黃色,或是稍微黃色且薄的情況,表示邪氣剛進入陽明經,如果同時有輕微怕冷的症狀,仍然屬於表證,應該使用清涼散邪的藥物。如果舌苔從白色轉變成黃色,表示白苔主表,黃苔主裡,但是只要舌苔還帶有一分白色,疾病就帶有一分表證的特性,必須等到舌苔完全變成黃色沒有白色時,邪氣才算離開表而進入裡。舌苔黃白相間,同時感到胃脘悶脹,表示外邪尚未解除,體內已經開始鬱結,應該使用輕微苦味和辛味的藥物,例如杏仁、豆蔻、橘皮等來疏通氣滯。如果舌尖白色,舌根黃色,且舌頭不太乾燥,而且短縮不能伸出來,表示痰和宿食積聚,應該使用瀉下的藥物。

白兼紅(白苔兼紅色):凡是舌苔先白後紅,表示溫邪從口鼻吸入,上焦心肺先受到邪氣侵襲,先進入氣分,然後進入營分。舌苔白色中帶有紅色,起初外症有輕微怕冷,接著就會不斷發熱,如果口渴,表示濕邪的症狀比較輕微,應該使用黃芩、梔子、連翹、赤芍等藥物來清熱解毒。如果紅色中帶有白色舌苔,表示又感受到季節外的寒氣。如果舌頭白色無苔,但是帶有淡紅色,表示肺胃虛寒。如果舌苔白色,舌底紅色,脈象細而弦,表示陰虛而且夾帶濕熱。如果舌頭四邊紅色,中心乾燥或呈現白色乾燥,外症出現煩躁口渴、發熱的情況,表示上焦氣熱過盛而耗損津液,應該迅速疏散無形的熱邪,這不是邪氣進入血分,不需要使用治療血分的藥物。如果舌頭左半邊光滑紅色,右半邊呈現白色苔,濕潤光滑像水晶粉團的顏色,表示肝臟的營血受到損害,而且痰濁又在胃部產生變化。

白兼絳(白苔兼深紅色):凡是舌苔白色,舌底呈現深紅色,表示濕熱從氣分侵犯到營分,或是濕邪阻礙熱邪,應該先排出濕邪,使熱邪透發出來,防止熱邪轉為乾燥,從內部透發到體表,就會變得濕潤。舌苔白色黏膩,舌底深紅,舌尖紅色,表示濕邪阻礙熱邪。如果舌頭呈現深紅色,而且白色舌苔佈滿,表示肺胃有熱,應該清肅肺胃。如果同時出現神志不清的情況,表示潛伏的痰熱過盛,應該同時開泄痰熱。如果舌底呈現深紅色,看起來黏膩,只有舌頭中心有一片白色厚苔像豆子一樣大,表示潛伏的暑熱內夾痰飲。如果舌頭深紅色,舌苔白色厚膩,表示溫邪進入營分並且夾帶潛伏的濕邪。

白兼灰(白苔兼灰色):如果舌頭呈現白色光滑並且帶有灰色,表示有寒濕。如果灰色白色不混濁,表示寒邪夾帶痰濕,這是因為陽氣不能化生,陰邪停滯,不可以隨便使用苦寒滑瀉的藥物來損傷陽氣。如果舌苔從舌根到舌尖都是白色,中間有兩條直紋,呈現灰色而且濕潤,表示有濕熱同時夾雜陰寒和食物積滯。如果舌頭半邊呈現白色,半邊呈現灰色而且光滑,表示是傷寒的半表半裡證。

白兼黑(白苔兼黑色):凡是白苔帶有黑點,或是舌苔出現黑色紋路而且黏膩,表示太陰經氣分有濕邪,應該使用利濕和脾的藥物。如果黑色舌苔看起來乾燥而且有芒刺,但是口渴不很嚴重,或是根本不渴,或是舌邊有白苔,而且舌頭的本色淡紅濕潤,表示這是假熱的現象,治療上應該溫補。如果舌苔由淡白色突然轉變成黑色,中間沒有經過變黃的過程,看起來像焦黑有芒刺,乾燥開裂,刮一下就會乾淨,沾水就會濕潤,外症表現為嘴唇蒼白不紅潤,表示寒邪鬱結在臟腑,是真寒假熱的現象。如果舌苔從舌根到舌尖都是白色,中間有兩條黑潤的直紋,表示夾雜陰寒證。如果舌尖白色,舌根黑色,表示是傷寒的半表半裡證。

白兼青(白苔兼青色):凡是舌頭呈現蒼白色而且帶有青色,表示中焦的生氣已經衰竭,無法治療。

白兼黃紅(白苔兼黃色和紅色):凡是深紅色中夾雜黃白色舌苔,表示熱邪剛開始傳入營分,氣分的邪氣還沒有完全解除,應該使用疏泄衛氣,透達營分的藥物來調和。

白兼黃黑(白苔兼黃色和黑色):凡是白苔變成黃色,然後由黃色變成黑色,刮不掉,沾水不濕潤,表示寒邪傳入裡,轉化成火熱,而且熱邪過盛損傷陰液,嚴重時會出現芒刺、乾燥焦裂的情況,應該使用苦寒的藥物來瀉火,使用急下攻邪的藥物來保養陰液。如果舌頭中間有一塊大約拇指大的黑色濕潤浮苔,兩邊或是黃色或是白色,表示是兩感證。如果舌苔由白色逐漸變成黃色,然後變成灰色黑色,表示是傳經證,或者出現芒刺、乾燥開裂,無論出現在舌根還是舌尖,都應該急下攻邪。如果舌苔黃色、黑色、白色混雜出現,或是中間乾燥邊緣濕滑,或是舌尖乾燥舌根濕潤,都表示是併病合病,寒熱不調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