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回本書目錄

1. 卷五

2. 第二十五章 灰舌類診斷鑑別法

3. 灰舌總論四

《舌鑑》:灰色舌苔,有陰陽之異,寒熱之辨。直中陰濕,即時舌便灰色而無積苔。熱傳三陰,必四五日表證罷,而舌變灰色黑苔也。有在根、在尖、在中之分,亦有渾舌俱灰色者。大抵傳經熱證則有灰黑乾薹,法當攻下泄熱,以存其陰。若直中三陰,見灰色無苔之舌,又當溫經散寒,以扶其陽。

更有蓄血證,其人如狂,或瞑目譫語。亦有不狂不語,不知人事,而面黑舌灰者,當分輕重,以治其血。切勿誤與冷水,引領敗血入心,而致不救也。

《辨正》:灰色不列五色,乃色不正也。舌見灰色,病概非輕,均里證,無表證。有實熱證,無虛寒證。有邪熱傳裡證,有時疫流行證,鬱積停胸症,蓄血如狂證。其證不一,而治法不外寒涼攻下。(寒涼以救真陰,攻下以除穢毒。在當用之時,不得訾為戕伐焉。)《舌鑑總論》為熱傳三陰,則有灰黑乾薹,皆當攻下泄熱也是。

又謂直中三陰,見灰黑無苔者,當溫經散寒,此說甚謬。蓋灰黑與淡黑色頗相似,惟灰則黑中帶紫,淡則黑中帶白之殊耳。若寒邪直中三陰者,其舌淡黑無苔,宜溫經散寒。如熱邪直中三陰者,其舌灰黑無苔,宜三黃白虎大承氣湯,並用連投。失出失入,其害非輕。故望舌者,小心謹慎焉。

(石頑云:灰黑舌者,足三陰互病。如以青黃和入黑中,則為灰色也。為痰水注於脈中,致血微停瘀也。然有傳經、直中之殊。蓋傳經熱邪,始自白苔而黃,黃而灰黑,或生芒刺黑點,不拘在根在尖,俱宜攻下泄熱。灰色之苔,據化學原子分析之,由炭尼酸與鐵化合而呈此灰色苔也。

白話文:

【灰舌總論四】

根據《舌鑑》所述,灰色舌苔的出現有陰陽之差異,可辨別寒熱之不同。如果身體直接遭受陰濕侵襲,舌頭會迅速轉為灰色,且沒有其他積苔。當熱邪傳至三陰經絡,通常在四五天後,表面的病徵消退,舌頭會轉變成灰色伴有黑色苔。灰色可能出現在舌頭的根部、尖端或是中間,也有整片舌頭都呈現灰色的情況。一般而言,如果是經絡熱證導致舌苔灰黑且乾燥,應採取攻下泄熱的方法,以保護體內陰液。然而,若是直接影響三陰經絡,看到灰色無苔的舌象,應該採用溫經散寒的方式,以增強陽氣。

再者,對於蓄血的症狀,患者可能表現出類似瘋狂的行為,或者閉眼胡言亂語。也有一些患者既不瘋狂也不說話,失去知覺,臉色發黑,舌頭呈現灰色,這時應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針對血液進行治療。千萬不要誤以為是高熱而給予冷水,這樣會使血液進入心臟,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辨正》中指出,灰色不在五色之列,代表這種顏色並不正常。一旦舌頭出現灰色,病情往往不會輕微,且多屬內部病證,而非表面病證。通常是有實熱證,而無虛寒證。可能有邪熱傳入體內的病證,也可能有時疫流行的病證,還有鬱積停滯於胸腔的病證,以及蓄血如狂的病證。這些病證雖然各不相同,但治療方法大多離不開寒涼攻下的原則。(寒涼用於補充真陰,攻下用於清除污濁毒物。在適當時機使用這些方法,不應被批評為過度傷害。)《舌鑑總論》提到,熱邪傳至三陰經絡,舌苔會呈現灰黑且乾燥,都應採取攻下泄熱的治療方式。

另一方面,對於直接影響三陰經絡,看到灰黑無苔的舌象,應該採用溫經散寒的治療方法,這種說法存在著很大的誤解。事實上,灰黑與淡黑色非常相似,區別在於灰色中帶有紫色,而淡黑色中帶有白色。如果寒邪直接影響三陰經絡,舌頭會呈現淡黑無苔,適合採用溫經散寒的治療。然而,如果熱邪直接影響三陰經絡,舌頭會呈現灰黑無苔,應該使用三黃白虎大承氣湯,並且多次投藥。如果治療不當,後果將非常嚴重。因此,在觀察舌象時,必須小心謹慎。

(石頑先生表示,灰黑舌象代表足三陰經絡同時受病。當青黃色混入黑色中,就會形成灰色。這可能是因為痰水流入脈絡中,導致血液略微停滯瘀積。然而,傳經和直接影響三陰經絡的情況有所差別。對於傳經熱邪,舌苔從白色開始轉為黃色,再轉為灰黑,可能會產生芒刺或黑點,無論是在舌根還是舌尖,都應採取攻下泄熱的治療方式。根據化學原子分析,灰色舌苔是由炭酸和鐵元素結合而成的。)

4. 灰舌證治圖說

純灰色舌(第九十二)

圖說:全舌灰色,或潤或燥。

《舌鑑》:舌灰滑無苔者,直中三陰而夾冷食也,脈必沉細而遲,不渴不煩者,附子理中、四逆湯酌治之。次日舌變,灰中有微黃色者生;如漸漸灰黑干縮者必死。吳坤安曰:舌苔灰黑而滑潤,此寒水侮土,太陰中寒證也。外證必腹痛吐利,手足指冷,六脈沉細。宜理中湯,甚則加附子。

《辨正》:純灰舌,全舌無苔而少津者,乃火邪直中三陰證也。外證或煩渴,或二便閉,或昏迷不省人事,脈必散亂、沉細、伏代不等。舍脈憑舌,均屬裡證。(凡灰舌無表證。)治宜三黃、白虎、大承氣並用,急連投服,至灰色轉黃轉紅為止,病則立愈。《舌鑑》專指為寒,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安得不致漸漸灰縮乾黑而死乎。

(張石頑云:凡直中三陰,始病無燥熱,便見灰色,舌潤無苔,更不變別色,此必內挾寒食及冷痰水飲,或蓄血如狂等證,當隨證治之。又有感冒夾食,屢經汗下消導,二便已通,而舌上灰黑未退,或濕潤、或雖不濕亦不幹燥者,不可因其濕誤認為寒,妄投姜附。亦不可固其不潤誤與硝黃。

此固汗下過傷津液,虛火上炎所致,其脈必虛微少力,治宜救陰為急,雖無心悸脈代,亦當用炙甘草湯主之,內有生地、阿膠、麻仁、麥冬之甘潤,可以滋陰潤燥。蓋陽邪亢盛,則用硝黃以救陰;陰血枯涸,則宜生地以滋陰,可不辨乎。)

灰尖舌(第九十三)

圖說:舌尖灰黑,中漸漸紅至根。

《舌鑑》:已經汗解,舌尖見灰色者,宿食在胃口,或又傷飲食,熱邪盛膈於內也,調胃承氣湯下之。此釜底抽薪法也。

《辨正》:灰黑尖舌,傷寒已經汗解,而見舌尖灰黑,有宿食未消或又傷飲食,熱邪復盛之故也。以調胃承氣下之,《舌鑑》是也。若雜病裡熱見此舌,宜大承氣湯重加黃連。

灰多黃少舌(第九十四)

圖說:中尖灰多,惟根黃色苔。

《舌鑑》:舌灰色而根黃,乃熱傳厥陰,膈熱盛而胃有食停也,調胃承氣湯下之。苔去後發熱、下利、汗出不止者死,正氣脫也。

《辨正》:灰黑根黃舌,如苔厚乾燥,刮之不淨者,乃熱入厥陰,臟腑實熱而脾胃之火尤熾也。其證多胃有積滯,二便閉,發燒熱,大渴消水,自汗不止(出至頸以下不出者,)諸病急宜十全苦寒救補湯以收汗,服至二便利,則熱渴自汗必止,待舌色明淨則愈。《舌鑑》謂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渴,汗出不止者,正氣脫必死,其說未盡然也。

心灰弦黃舌(第九十五)

圖說:舌心中根灰色,邊弦皆淡黃。

《舌鑑》:灰舌中,邊有微黃色者,是陰回陽復,胃土有氣。即宜調理胃氣,不可輕忽,否則不治。當隨現症治。中虛邪少者,補中益氣湯加溫暖藥治之。

《辨正》:心灰弦黃舌,臟腑本熱,疫毒復中脾胃也,宜三黃、大承氣急下之則愈。或傷寒證誤服補中藥,燥傷脾胃者,宜大柴胡湯下之。如下見黑糞,急以破格苦寒救補湯,不次急投,至舌淨必愈。《舌鑑》云否則不治者,誤也。

灰根中赤黃尖舌(第九十六)

圖說:舌根灰色,中紅,尖黃色。

《舌鑑》:灰根黃尖中赤舌,乃腸胃燥熱、真水涸竭之候,必大渴、譫語、五六日不大便轉矢氣者,急下以存真陰。如溫病熱病惡寒脈浮者,涼膈散、雙解散兩下之。

《辨正》:灰根黃尖中赤舌,乃腸胃燥熱也。如大渴、譫語、五六日不大便者,以大承氣湯急下之;如瘟疫證、熱證、惡寒脈浮者,酌用涼膈散、雙解散,《舌鑑》之說是也。

灰色重暈舌(第九十七)

圖說:淡灰舌中,起灰黑重暈一二層,或灰舌黑暈。

《舌鑑》:此瘟疫熱毒傳遍三陰也。熱毒傳內一次,舌增灰暈一層,最危之症,急用涼膈散或雙解散,黃連解毒湯、大承氣湯酌用之。一暈尚輕,二暈為重,三暈必死。亦有橫紋二三層者,與此重暈不殊。《舌辨》云:如有表邪,先宜解表,表邪盡,宜再攻裡,下黃糞者生,下黑糞者危。

《辨正》:《舌鑑》之論尚合理。惟熱毒傳裡已深,涼膈、雙解二方,嫌有表藥,亦不宜。解毒湯太輕,大承氣僅能利下,而不能涼透臟腑之熱,不如用十全苦寒救補湯,四倍加生石膏,不次急投,服至灰暈退淨為止。雖見二三重暈,均能救治。(周澂之云:此由病久寒熱互結,夙有痰飲蓄血,又新加停滯也。

若因內傳一次,即見一重,於理難通。或者邪氣化寒化熱,化燥化濕,轉變一次,即增一重。又或傷寒傷熱,傷食傷飲,多傷一次,即增一重也。又有灰舌黑暈舌,乃熱毒中臟腑,大氣交攻,故令舌灰色,內兼黑暈,為時疫熱毒內中脾胃,逼及於腎,多見此舌。傷寒救治失宜,邪陷厥陰,亦有此舌。

不論何證何脈,將十全苦寒救補湯分為二劑,先服大承氣湯,後服三黃白虎湯等藥,循環急投,至黑暈灰苔漸退則愈。若用酒泡大黃,(舊說有此法,)則誤矣。(凡治實熱及疫證,宜用生大黃,專瀉陽明之火。治陰虛證,宜酒浸九蒸九曬之熟大黃。治傷寒證,宜酒洗大黃,以一洗為度,若炮製太過,失其生氣,凝而不走,潤而不涼,投之實熱人,必將陽分之病引入陰分,更難治也。)

附:灰暈微紅舌

圖說:舌邊圍灰黑暈,中心有紅暈者。

《舌鑑》:此邪熱入心包之候,灼爍血分也。脈必數大,症必昏妄,宜涼膈散、承氣湯下之。《正義》云:舌苔黑暈二重,而中心紅者,陽明傳厥陰,熱入心包也,大承氣湯下之。

《辨正》:凡黑舌偶有寒者,紅舌則無寒證,故黑暈間紅,可斷為熱也。

灰黑沿紅舌(第九十八)

圖說:舌心灰黑,邊沿與尖皆紅。

《舌鑑》:此乃傷寒化火傳入陽明而逼太陽,宜承氣湯下三四次方退,若五六次下之不退者,不治。

《辨正》:灰黑沿紅舌,乃脾胃實火鬱結,不得流通也。傷寒化火傳入陽明而逼太陽者亦有之。不論何證何脈,大承氣湯,不次急投。服至灰黑色退淨則必愈。《舌鑑》云:三四次下之方退,若五六次下之不退不治者,此未徹底明白之談也。

灰中帶紫舌(第九十九)

圖說:邊圍淡灰,中根淡紫。

《舌鑑》:舌邊灰色,舌中淡紫,時時自齧其舌尖,為夾陰證也。乃少陰厥氣上逆,不自知其痛苦也,不治。

《辨正》:淡灰中紫舌,瘟疫中藏者居多,傷寒邪傳手少陰,熱逼心營者亦有之。其症多卒然倒地,不省人事,或狂妄昏迷,或疾呼大叫,或自齧舌尖,或拍胸嗟恨不等。治宜三黃瀉心湯加黃柏、連翹、木香、甘草,不次急投,服至舌色漸淨則必愈。若稍涉遲疑,則淡灰轉黑,淡紫轉蘭,為邪毒攻心己甚,而傷腐脾胃,則不治矣。

《舌鑑》云:自齧舌尖,少陰厥氣逆上,非藥可治者,蓋誤於遲疑耳。

灰中紅底舌(第一百,無圖)

圖說:全舌紅底,中央灰色。

《舌鑑》:凡灰色見舌中央,而消渴氣上衝心,飢不欲食,食即吐蛔者,此熱傳厥陰、寒傷胃口之候,烏梅丸主之。《舌辨》云:下之利不止,六七日來又當入府,胃虛客熱,飢不欲食,蛔聞食則出而吐,年壯者生,老弱者恐不治也。

《辨正》:灰中舌,乃傷寒證熱邪傳入厥陰。舌中央灰色,其症消渴,氣上衝心,飢不欲食,食則吐蛔者,宜烏梅丸,(烏梅、細辛、乾薑、當歸、黃連、附子、川椒、桂枝、人參、黃柏。此丸能治寒痢,)《舌鑑》是也。若雜病見此舌,為實熱里證,宜大承氣與白虎湯合用。

灰苔黑滑點舌(第一百零一)

圖說:舌淡灰色,中間有滑苔點子四五點,深黑如墨汁。

《舌鑑》:此邪熱傳裡,內夾宿食不化也,大柴胡湯加乾薑、芒硝少許下之。(《舌辨》云:余見一人有此舌,墨滑數點。余用大柴胡湯加減下之,次早則舌滑俱無,而見少微紅色,後調理而愈。)

《辨正》:灰中黑滑舌,淡淡灰色,中間有滑苔四五點如墨汁,此熱邪傳裡而腹有宿食未化。宜大柴胡湯,《舌鑑》是也。

微灰生刺舌(第一百零二)

圖說:全舌微灰,燥生芒刺。

《舌鑑》:此乃疫邪實熱中脾胃也。宜三消飲,老人生脈散主之。

《辨正》:微灰生刺舌,乃疫邪中脾胃居多,或實熱人誤服溫補辛燥藥所致。不論老少,何證何脈,見此舌者,即宜十全苦寒救補湯分兩劑,(先大承氣,後三黃白虎,)不次急投,至苔刺退盡乃愈。《舌鑑》用三消飲,則兼有表藥。(灰舌色屬裡證,不宜表藥。如羌、葛、柴胡,溫燥皆忌,檳榔、草果、薑、棗等溫藥皆忌。

)老人用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甘補酸斂,熱邪不解矣,)皆誤,不可從也。

灰尖干刺舌(第一百零三)

圖說:舌尖灰黑,乾燥有刺。

《舌鑑》:此乃熱極津枯,得病後又加飲食之故,是宿食不消也。雖症見耳聾、脅痛、發熱口苦,不得用小柴胡,必用大柴胡湯或調胃承氣湯下之,或解毒湯加消導藥,方可取效。

《辨正》:如《舌鑑》治法甚是。

全灰干刺舌(第一百零四,無圖)

圖說:全舌灰黑,滿生干刺。

《舌鑑》:灰黑舌中,又有干刺滿舌,而見咽乾口燥,喘滿昏妄。乃邪熱結於手足少陰,腎水涸極之候。不下必死,調胃承氣下之。又云:然必待其轉矢氣者方可下,若下之早,令人小便難。

《辨正》:灰黑干刺舌,傷寒邪傳少陰,口燥咽乾症,偶見此舌。宜大承氣湯下之。或臟腑實熱己極,煩躁大渴,胸中脹滿肉痛,飲食不進,一食即吐,常作乾嘔等症。宜十全苦寒救補湯,不次急投,服至灰黑色退淨則愈。《舌鑑》:必待其轉矢氣乃下之,遲疑誤人矣。(《傷寒·陽明篇》云:少與承氣湯,腹中轉矢氣者,有燥屎也,乃可攻之。

彼以熱邪初傳陽陰,故用探試之法。今見灰黑舌,且有干刺,是熱邪已結陰分,無可疑矣。)若灰黑舌起裂紋者,血液灼枯也。內熱失治,邪火毒熾者有之,宜增液承氣湯,(鮮生地、黑無參、麥冬、小枳實、生錦紋、芒硝,)急下以救真陰,則裂紋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