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舌指南》~
1. 第二十四章 黑苔類診斷鑑別法
2. 黑苔總論三
《舌鑑》:傷寒五七日,舌見黑苔者,最為危候。熱在表無此舌。如兩感一二日間,偶見黑舌,此心腎之氣敗絕於內,臟色外見於舌,黑獨見而赤不見者,水能滅火,為必死也。若白苔上漸漸中心黑者,是傷寒邪熱傳裡之候。紅舌上漸漸有黑心者,乃濕熱疫癘傳變,壞證將至也。
蓋舌色本赤,今反見黑者,是水來剋火,水極似火,火過炭黑之理。然有純黑,有黑暈,有芒刺不隔瓣,更有瓣底紅、瓣底黑之不同。(舌苔雖黑,苔底色紅,外證雖危,尚可救治。)大抵尖黑猶輕,根黑最重,如全黑而舌底亦黑者,雖有神丹,亦難救治也。
《辨正》:凡舌苔見黑色,病必不輕,寒熱虛實各證皆有之,均屬裡證,無表證也。在傷寒病,寒邪傳裡化火,則舌苔變黑。自舌中黑起延及根尖者多,自根尖黑起者少。熱甚則芒刺干焦罐裂,其初必由白苔變黃,由黃變黑,甚至刮之不脫、濕之不潤者,熱極傷陰也。病重脈亂,舍脈憑舌,宜用苦寒以瀉陽,急下以救真陰。
在雜病見黑苔,皆因實熱傳裡也,亦惟連瀉熾火,毋使枯竭。若虛寒而舌黑者,則必濕滑無苔,多津口不苦,唇不燥,無朱點,無芒刺,無罅裂,刮之明淨如水浸豬腰,有淡淡融融之形,是臟腑極寒之舌也,宜用十全辛溫救補湯。亦有真寒假熱證而見黑舌者,其舌必全黑而不分經,且必由淡白之時忽然轉黑,其初無變黃之一境,約略望之,似有焦黑芒刺干裂之狀,然刮之必淨,濕之必潤。
環唇皆白而不紅焦,寒結在臟也,其症亦周身大熱,煩躁,惡衣被,與實熱邪火證相似,實則中宮寒極,陽氣盡發於外也。口大渴,喜飲冷水,且不多,與實熱諸證略異,外假熱內極寒也。患此假證之人,必煩亂昏沉,六脈必遲弱無力,大便結,常欲下而不下,宜甘溫救補湯。
更有腎陰水虧而舌黑者,頗似寒舌之光亮無苔,又似熱舌之焦乾無津,宜六味地黃湯加減即投。(然陰虛內陽之舌,大都絳色無苔。)若腎虛絕,則舌黑過尖,言歸於命,別無治法。(舌色全黑,當即死。而有遲延未死者,非臟腑熱極,即為極寒,尚留一線生機,苟能辨准,且可不死。
亦有煙癮舌黑,與誤食物而染黑,看法當比平常病人之黑舌減二等推算。按舌現黑色者,因肺不能改換炭氣,漸侵營分而入血分。黑色者,血分火爍,瘀濁之極也。若燥硬而隱隱見紫者,是因血分受熱蒸灼,以致血絡中被酸素燃燒,放出發酸二空質於舌上,故舌呈黑色之苔。熏蒸日久,則血敗壞,故舌質亦黑,為不治證也。
若舌柔潤,隱隱淡黑者,水飲結而氣不流行,以致血瘀也。若苔燥黑,為熱邪深入少陰,陰液全乾,血瘀氣濁,發見枯滯之死色也。)
白話文:
《舌鑑》指出:在傷寒病五至七天期間,如果舌頭出現黑色苔,這是最危險的徵兆。若病情在表面階段,不會有這種舌象。倘若在一兩天內就出現黑舌,這代表心和腎的氣息在內部衰敗,臟腑的顏色透過舌頭表現出來。如果只有黑色出現而沒有紅色,表示水能克火,情況極為危險。如果白苔逐漸從中心變黑,這是傷寒邪熱進入體內的跡象。紅舌上逐漸出現黑心,代表濕熱疫病正在轉變,嚴重的併發症將要來臨。
舌頭原本應該是紅色,現在反而出現黑色,這表示水克火,水極致的情況下會類似火,就像木炭經過火烤後變黑的道理一樣。然而,黑色可以純粹呈現,也可以伴隨著黑色光暈,或是有芒刺但沒有瓣紋,更有可能瓣底是紅色或黑色。舌苔雖然黑色,但如果苔底還是紅色,即使病情看起來危險,仍有治療機會。
通常舌頭前端黑較輕,根部黑則更重。如果舌頭整體和舌底都是黑色,即使有神藥,也難以救治。
《辨正》提到:舌苔出現黑色,病情肯定不輕,無論是寒熱虛實各種病症都有可能出現,都屬於內在的病證,不是表面的問題。在傷寒病中,寒邪進入體內化作火,舌苔就會變成黑色。大多數情況是從舌中開始黑,然後延伸到舌根或舌尖,很少從舌尖或舌根開始黑。熱度高時,芒刺會乾枯,舌苔會像罐子一樣裂開。舌苔最初一定是由白色變黃,再由黃色變黑,甚至刮除不掉,濕潤不起作用,這是極度熱度損傷陰液的表現。當病情嚴重,脈搏紊亂,醫生應依賴舌診而非脈診,使用苦寒藥物來降低陽氣,迅速排便以挽救真陰。
對於非傷寒的疾病,如果出現黑苔,也是因為實熱進入體內。同樣地,必須連續排泄熱度,避免身體乾涸。若是虛寒導致舌頭變黑,舌苔會濕滑,舌面無苔,口內有多量唾液且不苦,嘴脣不乾燥,舌頭上沒有紅點,沒有芒刺,沒有裂縫,刮除後舌頭像水浸泡的豬腰一樣清澈明亮,有淡淡的融化感,這是極度寒冷的臟腑舌象,適合使用十全辛溫救補湯。
也有真寒假熱的病症出現黑舌,舌頭一定是整體黑而沒有區分部位,並且會從淡白色突然轉為黑色,最初不會經過黃色的階段。遠看似乎有焦黑的芒刺和乾裂的樣子,但是刮除後舌頭會很清潔,濕潤後也會恢復。環繞嘴脣的地方都是白色而不是紅色或焦色,這是寒氣在臟腑凝結的表現。患者全身高熱,煩躁不安,不願穿衣服或蓋被子,看起來和實熱邪火的病症相似,實際上是因為中宮(脾胃)極度寒冷,陽氣全部發散到體外。患者口渴,喜歡喝冷水,但並不多喝,和實熱的病症略有不同,這是體外假熱而體內極度寒冷的表現。患有這種假熱病症的人,會感到煩亂和昏沉,脈搏一定緩慢且無力,大便會阻塞,常常想排便卻排不出,適合使用甘溫救補湯。
另外,腎臟陰虛水虧也可能導致舌頭變黑,這種舌象類似寒冷舌頭的光滑無苔,又類似熱舌頭的焦乾無津,適合使用六味地黃湯加減調配。然而,陰虛內熱的舌頭,通常是絳色無苔。如果腎虛到極點,舌頭會從舌尖開始變黑,表示生命快要結束,沒有其他治療方法。
如果舌頭整體黑色,患者即將死亡。然而,有些患者雖然舌頭黑色,卻沒有立即死亡,這可能是因為臟腑極度熱或極度寒冷,還有一線生機,如果能夠準確判斷,還有機會活下來。
此外,吸煙者的舌頭也可能變黑,或者因為誤食某些食物而染黑,這種情況的黑舌程度比一般病人的黑舌輕兩級。根據研究,舌頭出現黑色是因為肺部無法有效排除炭氣,炭氣逐漸侵入營養系統和血液。黑色表示血液受到極度燒灼,導致血液混濁。如果舌頭乾燥堅硬,隱約呈現紫色,表示血液受到熱度蒸煮,導致血液網絡中的酸素燃燒,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到舌頭上,所以舌頭呈現黑色的苔。如果長時間受到熱氣燻蒸,血液會敗壞,所以舌頭本身也會變黑,這是無法治癒的病症。
如果舌頭柔軟濕潤,隱約呈現淡黑色,表示水飲在體內凝結,氣血不暢,導致血液瘀滯。如果舌苔乾燥且黑色,表示熱邪深入少陰經脈,陰液完全乾燥,血液瘀滯,氣血混濁,呈現出枯萎和滯澀的死亡色澤。
3. 黑苔證治圖說
純黑苔舌(第六十)
圖說:全舌純黑,有潤有燥。
《舌鑑》:全舌黑苔,火極似水也,臟氣已絕也,脈必代結,一二日必死。
《辨正》:滿黑舌。凡舌色純黑本為陰絕,當即死,而有遲延未死者,非臟腑極熱,即為極寒,尚留一線生機。苟能辨准寒熱,卻可不死。如全黑無苔,而底紋粗澀乾焦,刮之不淨者,極熱也,不論何證何脈,皆宜十全苦寒救補湯,數倍生石膏,急投必愈。如全黑無苔,而底紋嫩滑濕潤,如浸水腰子,淡淡融融,洗之不改色者,極寒也,不論何證何脈,宜十全辛溫救補湯,重加薑桂,急投可愈。《舌鑑》有謂水來剋火,百無一生,則迂甚矣。
純黑無苔舌(第六十一)
圖說:全黑無苔無點刺。
《舌鑑》:全舌無苔,而中心淡黑冷而滑者,少陰寒證也。四逆湯主之。
《辨正》:全黑無苔舌,如無點、無罅、濕滑多,如水浸腰子淡淡融融者,極虛寒也。宜十全辛溫救補湯。如無點無罅、乾燥少津、光亮似錢者,即絳舌之變,陰虛腎水涸也。妊娠者亦有之,宜十全甘寒救補湯,(生地、麥冬、天冬、生玉竹、元參、北沙參、山藥、丹皮、地骨皮、澤瀉)加減酌用。
如有點有罅、乾燥無津、澀指如銼者,極實熱也,宜十全苦寒救補湯,數倍生石膏,不次急投,服至黑色轉紅則痊。如黑色暗淡,無苔無點無罅、非濕非干、似亮不亮者,陽虛氣血虧也,久病見之不吉,宜十全甘溫救補湯。凡見此舌,皆危證也,寒熱虛實,務當詳辨,稍有不明,便易取禍。
純黃黑苔舌(第六十二,無圖)
圖說:純黃舌質,滿黑苔垢滑潤者。
《舌鑑》:舌黃而苔黑滑者,陽明裡證全也,宜下之。下後身涼脈靜者生,仍大熱煩躁者死也。
《辨正》:純黃黑苔舌,乃實熱已極,逼傷真陰也。不論何病何脈,(均里證,無表證。病人氣血不舒,脈多伏亂難憑,)確見其舌純黃兼黑苔厚乾澀,刮不淨,(謂底子不)清潔光明,(不顯淡紅潤澤之色也,)或刮不脫者,即用破格三黃白虎湯,(黃芩、黃連、黃柏、生石膏、知母,破格重用也,與承氣湯,大黃、芒硝、川樸、枳實,)循環間服。不次即投,服至黑苔退淨則愈。
中心黑苔舌(第六十三)
圖說:邊黃白色,中心黑苔。
《舌鑑》:中心黑苔舌,若身熱、溲短、便閉者,宜承氣湯酌下之。
《辨正》:中心黑苔舌,若刮之即淨,濕潤多津者,真寒假熱也,治宜十全辛溫救補湯,不次急投,至舌色不黑則病愈。若刮之不淨、乾焦膩厚者,脾胃熱極也,不論何症何脈,宜破格苦寒救補湯加石膏,不次急投,服至黑淨則愈。《舌鑑》但知用承氣下之,而不兼涼脾胃,勢難全愈也。
黑燥厚心苔舌(第六十四,無圖)
圖說:舌中心黑厚,苔乾燥,而邊尖紅色。
《舌鑑》:中心黑厚乾燥邊紅者,此邪熱灼爍津液枯槁之候,宜生脈散合黃連解毒湯、黃龍湯以下之。
《辨正》:中心黑厚苔,舌苔燥厚,脾胃熱極也,宜破格三黃白虎、大承氣湯相間連服,至黑淨乃愈。《舌鑑》用生脈散合黃連解毒湯,雖無大誤,然病難愈。(吳坤安曰:舌苔黑燥,為陽明之熱,腹無痞滿硬痛,非承氣證,只宜清解。若清之不應,是腸中有燥矢與熱固結。
胃土過燥,腎水不支,胃中陰液已干,宜大小甘露飲以救胃汁,陰液充溢,陽邪自解,二便自通也。)
中黑無苔乾燥舌(第六十五,無圖)
圖說:舌黑無苔,邊紅乾燥。
《舌鑑》:此津液受傷而虛火用事也。脈必細數,證必昏沉。急宜生脈散合附子理中湯主之。
《辨正》:中黑無苔乾燥舌,此舌宜詳辨。如中黑無苔,而舌底乾燥有小點紋可見者,乃胃經實熱,並無六氣侵擾也。宜破格白虎三黃湯治之;如中黑無苔,而舌底濕嫩光滑,無苔無點紋者,乃胃經虛寒,亦非六氣所擾也,宜附子理中湯加肉桂、黃耆治之。《舌鑑》不辨寒熱,專用生脈散合附子理中湯,誤人不少。
中黑無苔枯瘦舌(第六十六)
圖說:舌形枯瘦,質不甚赤,色黑無苔。
《舌鑑》:傷寒八九日,過汗津枯血燥,舌黑無苔而枯瘦。大便五六日不行,腹中不硬滿,神昏不得臥,或時呢喃嘆息者,炙甘草湯減桂,加當歸、知母主之。
《辨正》:《舌鑑》治法是也。若雜病里證見此舌者,乃脾胃素熱而又誤服溫補,辛燥藥傷其真陰也,宜大承氣湯下之。(張石頑曰:中黑而枯,或略有微刺,色雖黑而中無積苔,舌形枯瘦,舌質而不甚赤,其證煩渴、耳聾、身熱不止,大便五六日或十餘日不行,腹不硬滿,按之不病,神識不昏,晝夜不得睡,稍睡或呢喃一二句,或常笑或嘆息,此為津枯血燥之候,急宜炙甘草湯或生料六味地黃丸,換生地,合生脈散,加桂滋其化源,庶可獲生。誤與承氣必死;誤與四逆亦死。
亦有直中少陰真寒,始病不發熱,舌心便黑色,非由黃白而變黑,其苔雖黑而滑,舌亦瘦小,此真臟寒,外證必厥冷昏沉,自利嘔吐,脈沉遲,四逆附子輩急溫之,稍緩則不救。吳坤安云:若苔黑而堅斂焦刺,如荔子形者,乃陽亢陰竭,胃汁、腎液俱竭也,不治。
黑干短舌(第六十七)
圖說:舌乾、焦黑、短縮。
《舌鑑》:黑干短舌,乃手厥陰三焦、足厥陰肝經二經熱勢已深至危症也。或食鬱熱極舌腫所致。宜急大承氣湯(《舌辨》加芒硝)下之。服後糞黃,熱退則生,糞黑熱不止者,雖下亦死。
《辨正》:黑干短舌,《舌鑑》謂厥陰熱極,或食填中脘,腫脹所致,急用大承氣下之,所論甚是。又云十中可救一二,服後糞黃熱退則生,否則死者,此識見未透。僅知試用承氣,而不敢多投,若能連服,十中必能救八九也。
白滑黑心舌(第六十八)
圖說:邊白苔,中心黑苔。
《舌鑑》:白苔中黑,為表邪入里之候。若太陽不解,大熱譫語,承氣等加淡豉、鮮生地下之。倘食復發熱不止、下利者死。
《辨正》:白滑苔黑心舌,若刮之即淨而濕潤者,真寒假熱舌也,宜十全辛溫救補湯。(附子、乾薑、肉桂、半夏、豆蔻、川椒、丁香、藿香。)若刮不淨,而膩澀粗燥者,實熱里證也,宜平陽清裡湯。(生石膏、知母、黃芩、黃連、黃柏、犀角、羚羊(角)、生甘草。)表邪入里者亦有之,大熱譫語或食復發熱不止者,皆宜十全苦寒救補湯加減,不次急投。
(凡言不次急投者,皆當循環連進,此余歷代家傳經驗者也。)服至黑苔退淨為準,遲疑難治。
乾白黑心舌(第六十九)
圖說:舌心燥黑,邊乾白無神。
《舌鑑》:舌苔邊白,中心乾黑,太陽汗出不徹,熱已入府也。頭汗者可下之,調胃承氣湯少加淡豉,多加鮮生地,二三日未汗者死。
《辨正》:乾白苔黑心舌,其黑苔濕潤,一刮即淨者,里證真寒假熱舌也,當以十全甘溫救補湯,(人參、黃耆、白朮、大熟地、川芎、歸身、鹿茸、白芍、茯神、甘草。)若干黑刮不淨,是傷寒邪已化火,傳陽明胃腑證。常發熱譫語,口乾渴,不惡寒或自汗,從頭面出至頸而止者不等,宜白虎湯。
不次急服,至黑苔漸退,周身出汗透徹,燒退即愈矣。倘服白虎數劑,而中苔仍乾黑,燒熱未退,大便閉結,繼以大承氣湯,間用破格白虎三黃湯,不次急投,必俟乾者濕,黑者退,則病愈。若不明利害,偏執臆斷之書,忌用苦寒,自誤其生,別無補救之法。如《舌鑑》云二三日未汗,有此舌必死。
皆因臨證少,未能憑舌求治耳。辨傷寒舌,必拘幾日見某色,是食古不化,以耳為目,誤已誤人矣。
白苔尖根黑舌(第七十)
圖說:中邊白苔,尖根黑苔。
《舌鑑》:根尖俱黑而舌中尚白者,金水交衰,火土氣絕於內也。傷寒得之,雖無凶證,終不可治。
《辨正》:白苔尖根俱黑舌,乾厚刮不淨者,乃心腎熱極,脾胃真熱假寒也。其症多發熱譫語,呃逆乾嘔,食物即吐,昏迷似睡,而卻非睡,惟十全苦寒救補湯,不次急投,勿稍遲緩,黑色退淨方愈。《舌鑑》謂金水太過、火土氣絕,乃臨證少、治法窮之論也。
邊白中黑滑苔舌(第七十一)
圖說:中黑滑,邊尖白滑。
《舌鑑》:舌中心黑滑舌,邊尖白滑,此表裡虛寒,夾濕相搏之候,脈必微弱,症必畏冷,附子理中湯溫之。夏月過食生冷,而見此舌,則宜大順、冷香二方選用。(張石頑云:黑而滑潤或邊白者,必夾寒食,古法用大順散,然不若理中合小陷胸湯最當。若挾痰者,多見灰色之苔,多由邪熱關及血分致此。余如蓄血一證,亦有寒有熱,亦辨於苔之燥潤也。)
《辨正》:中黑邊白滑舌,《舌鑑》謂表裡俱虛寒,脈必遲弱,外證畏寒,附子理中湯,(人參、白朮、附子、乾薑、甘草。)夏月過食生冷而見此舌者,則酌用大順散(肉桂、杏仁、乾薑、甘草。治虛寒人,夏月停冷食呃嘔者。)冷香散(生附片、草果仁、橘紅、甘草、生薑。
治同上。)然此舌必當慎辨。若黑色潤澤光滑無苔,刮之平靜者,是寒也。可遵《舌鑑》治之。若黑苔微厚粗膩,雖滑而刮之不淨,(口苦唇燥,)外無寒證,脈非遲弱者,則是實熱,宜用清涼脾胃藥。寒熱之判,勢如冰炭。(吳坤安云:如白苔而兼灰黑色,更有黏膩浮滑者,此太陰在經之濕邪,是從雨霧中得之,宜解肌滲濕,五苓散加羌、防之類。如雜病而現黑滑苔者,必是濕飲傷脾,宜溫中和脾逐飲治之。
)
沿白黑心舌(第七十二)
圖說:弦邊白燥,中根黑苔。
《舌鑑》、《辨正》:弦白黑心舌,在傷寒為邪入陽明,化火已久,熱逼太陰少陰也。宜破格白虎湯及大承氣湯輪服,不次急投,黑心退淨則愈。在雜病為實熱證,如吐血者,宜三黃白虎湯加犀角;大便閉者,宜大承氣湯;大熱大渴者,宜白虎湯。若據於弦白為寒,而不用苦寒藥,則無救法。
《舌鑑》用五苓散,大謬。凡寒證,舌底光滑濕潤,刮之明淨,無點罅絲紋者是也。
通尖乾黑邊白舌(第七十三)
圖說:兩邊白燥厚苔,中心黑干通尖。
《舌鑑》:兩感是少陰先傷,一二日間便見中黑邊白厚苔者,雖用黑膏湯合調胃承氣湯,恐終無濟於病矣。(《正義》云:此少陰瘟也。五六日見之,大柴胡湯、涼膈散下之。無下證者,付葉石膏湯。又云:舌尖白二分,根黑一分,外證身熱惡寒,曾飲水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湯。下利者,解毒湯。)
《辨正》:通尖黑干邊白舌,是臟腑實熱獨盛,火燥煩躁熏蒸濕氣,故邊白也。其症多大熱大渴、譫語煩躁、便閉、咽乾不等,宜白虎湯、大承氣湯合用連服,以黑退為度。如《舌鑑》指為陰陽兩感傷寒,用大羌活湯,(羌活、獨活、防風、細辛、知母、生地、防已、黃芩、黃連、蒼朮、白朮、川芎,)及沖和靈寶飲,(即大羌活湯去獨活、防已、黃連、蒼朮、白朮、加柴、葛、白芷、石膏,)誤人多矣。蓋拘定白黑判陰陽,而不知黑舌均里證無表證。
況既干而通尖,裡急已極,尚可雜投驅風燥藥乎。
黑苔灰紋舌(第七十四)
《圖說》:中心黑,兩畔起灰紋重暈者。
《舌鑑》:中黑灰紋舌,若脈實者,急用大承氣湯下之;若脈浮,渴飲水者,涼膈散。十人可救一二。
《辨正》:前人治法,不過如斯而已。實則見此舌,不論何症何脈。用十全苦寒救補湯,不次急投,服至黑灰退淨則立愈。非臨證多者,不知其妙也。(亦有淡灰色中起深黑重暈者,為瘟疫熱毒攻裡,急用涼膈散、雙解散等清中逐邪。《舌辨》云:灰黑重暈舌,乃邪毒傳於手足少陰經也,宜即下之。解毒湯用大黃(酒浸),攛芒硝,量輕重大小治之。)
黑苔瓣底黑舌(第七十五)
圖說:全舌黑苔,撥開瓣,底黑色。
《舌鑑》:凡黑苔瓣底黑者,不可用藥,雖無惡候,脈必暴絕,死不可救。
《辨正》:黑苔瓣底黑舌,此乃臟腑實熱已極,或因六氣之燥火侵淫,或因百藥之燥火逼迫,燥火與陽火(病人素有,實火曰陽火,虛火曰陰火是也)交戰於中,熏蒸於上,而成此舌。猶之當暑炎熱,土木生菌,惟大雨時行,即自消滅。可知舌有黑瓣,非大寒涼藥,斷難起死回生。
此證多熱、大渴,口開吹氣或絞腸痛絕;或頭眼脹痛求死;或口噤不言;或渾身發臭難聞;或卒然仆地,不省人事,雙目直視不等。不論見何怪脈,舍脈憑舌,看黑瓣尚未敷滿,仍可救治。急用十全苦寒救補湯,(生石膏八兩、知母六錢、川柏四錢、黃芩錢半、犀角四錢,)四倍石膏,(或分為三黃白虎湯及大承氣湯,分二罐主之。)不拘時刻,不次急投(凡言不次急投,皆不限定劑數,須輪流急灌。
)服至黑瓣退淨,舌底漸紅則病愈。知此法者,雖危不死。倘不明利害,忌服苦寒或不敢多服,必死無疑,別無救法也。如《舌鑑》云,見此舌「不可用藥,雖無惡候,脈必暴絕不治」。此拘於切脈,無知妄斷,醫家卸肩之積習耳。
黑苔瓣底紅舌(第七十六)
圖說:舌根淡紅,全舌黑苔夾瓣,瓣底舌紅。
《舌鑑》:黃苔失治,久而變黑,乃實熱亢極之候,而又未經服藥,肆意飲食,而脈亦伏,目閉口開,譫語或自語。如伏脈男見左,女見右主脈者,宜大承氣湯下之。燥糞必黑,蛔蟲必死。醫見此舌,必撅而視之,瓣底紅者生,瓣底黑者死。
《辨正》:黑苔瓣底紅舌,臟腑熱甚,灼血爍津也。多因實熱,人誤服溫藥燥藥,逼傷陰血,故瓣底見淡紅。其症口開目閉,煩躁譫語,狂妄便閉不等。勿論脈之伏、代、怪、奇,即用破格三黃白虎湯加犀角,與大承氣湯循環間服,不次急投,黑瓣脫淨方愈。若《舌鑑》僅以承氣下之,而不敢重用苦寒急涼血分,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安能救人乎。
滿黑刺底黑舌(第七十七)
圖說:滿舌黑苔黑刺,芒刺底肉色亦黑。
《舌鑑》:滿黑舌起刺,芒刺底亦黑。凡見此舌,不必辨其何脈何經。雖無惡候,必死不治。
《辨正》:刺底黑舌,刮開芒刺底下,舌色俱黑也。用(第七十五舌)黑苔瓣底黑舌苦寒急救之法,尚有可醫。《舌鑑》謂不必辨其何經何脈,雖無惡候,必死勿治。此固醫家搪飾之常法。然病家往往見重證,安於必死,執定勿用苦寒,亦足以釀成時醫之惡習也。
滿黑刺底紅舌(第七十八)
圖說:滿舌黑苔乾燥而生大刺,揉之鯊魚皮,觸手而響,撥開黑刺瓣底紅者。
《舌鑑》:滿黑燥苔起刺,撥開刺底紅者,心神尚在,下之可生。凡肥盛多濕熱人,感冒發熱,痞脹悶亂,一見此舌,急用大陷胸丸攻下之,後與小陷胸湯調理。《舌辨》云:下之熱退、脈靜者生。
《辨正》:滿黑刺底紅舌,全舌黑苔乾燥而生大刺,手揉之有聲,掘開刺底尚見紅色,不論何病,皆里證臟腑熱極。宜合用破格三黃白虎湯、大承氣湯,不次急投,以黑刺退淨為止,病必愈。《舌鑑》但知以大陷胸湯下之,而不知寒涼急投,其黑刺必不退。倘能十救一二,亦幸事也。
弦紅中微黑舌(第七十九)
圖說:舌心淡黑,邊沿淡紅多津。
《舌鑑》:弦紅中微黑舌,外淡紅淡黑者,惡風則表證未罷,用解毒湯、雙解散各半,以微汗之,汗罷即下之。下後熱不退者,不治。
《辨正》:《舌鑑》治法甚是。如結胸煩躁,目直視者,宜大陷胸湯及大承氣間服。《舌鑑》云不治者,非也。
紅邊黑心滑苔舌(第八十)
圖說:舌心黑滑有津,邊紅潤不燥。
《舌鑑》:紅邊中黑滑舌,必表熱裡寒。證見譫語者,因邪在表時,未曾服藥,不戒飲食,冷物結滯於胃而相搏也。虛人黃龍湯去朴硝,加乾薑或枳實理中湯合小陷胸湯。壯實者,備急丸熱下之。夏月中暍,亦多此舌,以人參白虎湯主之。林慎庵云:此等舌屬大虛之候,宜合脈證,審慎而施也。
《辨正》:紅邊中黑滑舌,是脾胃肝膽俱熱而夾有濕邪也。若傷寒證見譫語者,為初傳陽明,宜白虎湯發汗自愈,大渴大熱則倍用之。《舌鑑》謂冷食結滯,虛人用黃龍湯,(即大承氣加黨參、甘草、當歸、桔梗、薑棗。邪熱傳裡,譫語發渴,身熱,心下硬痛,下利皆清水,此名結熱利證,非內寒而利也,宜此湯。
若年已表老者,去芒硝,)壯實人用備急丸(巴豆霜一錢、乾薑三錢、大黃三錢,共研細末,米糊為丸,如豆大。治熱邪暴死。)夏月中暍者,用人參白虎湯。三法雖不甚謬,然難見效。(吳坤安云:若全舌黑滑,為太陰之寒,理中證也。若兼黏膩浮胖,是濕痰寒飲伏於太陰,當用溫藥和脾,如二陳、厚朴、薑汁合五苓之類,開之逐之,痰飲自去。《舌辨》云:若邊紅中黑而津滑者,必譫語。
因寒傷於營,營傷則惡寒而汗,頭疼表證時,未曾服藥,只以飲食為主,因而食勝,內外俱傷,輕而變重,重而致此。急下之,再不可食,如犯之,不可救也。)
邊紅通尖黑干舌(第八十一)
圖說:舌邊紅,中心黑干通尖。
《舌鑑》:瘟疫內熾,宿食不消,故乾黑通尖而邊紅也。急下一二次,稍解再下之,以平為期。
《辨正》:邊紅通尖黑干舌,臟腑實熱,而心肺脾胃尤亟也。傷寒傳少陰證,燥暑中少陰證,瘟疫症、雜病實熱皆有之。不論何病何脈,宜十全苦寒救補湯,不次連服,則必愈。《舌鑑》急下再下,以平為期是也。
里黑舌(第八十二)
圖說:外見純紅色,內有乾硬黑色如小長舌形,甚則其上有刺。
《舌鑑》:里黑舌,外見紅色,內有乾硬黑苔,似小長舌,其上有刺者,熱毒盛熾,為實熱堅結大腸。急用調胃承氣湯下之。
《辨正》:《舌鑑》治法雖是,然不如用白虎湯、大承氣湯,相間連服必愈。(張石頑云:亦有因中暑誤認外感而加溫覆,多致中黑邊極紅而潤,脈必虛大,急用白虎湯清之,虛者加人參、竹葉。如更誤認陰寒而與熱藥,必致煩躁不救也。夏月中暑多有黑舌,黑而中乾者,白虎無疑。
中焙舌(第八十三)
圖說:舌色純紅,中心黑厚而干,形似小舌。
《舌鑑》:舌苔中心黑厚而干,形如小舌,邊畔純紅,名中焙舌。乃邪熱結里,心火熾甚。宜涼膈散、大柴胡湯。又云:此舌為熱盛津枯之候,急用生脈散合黃連解毒湯以解之。林慎庵以甘露飲加人參、黃連,或生料人參固本丸加牛膝、元參、知母、地骨皮。
《辨正》:張三錫云:余常見外感挾內傷,宿食重而結於心下者,五六日舌漸黃,或中乾厚而邊潤,名中焙舌。此則裡熱尚淺。若全舌乾,無論黃黑,皆屬裡證,分輕重下之。若曾經下或屢下不減,乃宿滯結於中宮也。診其脈之虛實及中氣如何。實者,潤而下之。虛者,神氣不足,當生津固中氣,有用生脈對解毒湯而愈者;有用附子理中湯冷服而愈者。
一則陰極似陽,一則陽極似陰,不可不辨而正之。
里圈舌(第八十四)
圖說:舌根至中淡紅,中夾紅暈,而尖沿皆純黑。
《舌鑑》:里圈舌,淡紅中有紅暈,而弦又純黑,乃心包絡蘊熱,復受邪火侵入,二火相逼,故顯此舌,宜大承氣湯下之。
《辨正》:《舌鑑》治法甚是。炳章按:此包絡熱甚,宜清包絡之熱,如犀角、連翹、鮮生地、黑元參,合承氣下之,則更妥當。
黑尖紅舌(第八十五)
圖說:中根紅,舌尖黑,而有紫黑刺。
《舌鑑》:瘟疫汗後食復,而見紅尖紫黑刺,證甚危殆。急宜梔子枳實豉湯加大黃下之。刮去芒刺,不復生者安,再生則更危。
《辨正》:紅尖紫黑刺舌,乃心經極熱而又受邪熏蒸也。宜大承氣湯加黃連(五錢)、連翹(三錢),急服則愈。《舌鑑》用枳實、梔子豉湯加大黃,雖下而不甚涼。芒刺再生,又不敢連投,安得不危。
紅根黑尖舌(第八十六)
圖說:舌中根紅,而尖黑燥。
《舌鑑》:舌本紅而尖黑者,足少陰溫熱乘於手太陰也,竹葉石膏湯。
《辨正》:紅內黑尖舌,為臟腑皆熱而心經尤熱也。傷寒邪火逼手少陰,溫熱直中手少陰,誤服補心藥,心血熱者有之。宜大承氣湯加川連(三錢)、連翹、黃芩、黃柏(各二錢),服至黑尖退淨則愈。《舌鑑》謂足少陰溫熱乘手太陰,用竹葉石膏湯,未妥。
紅尖黑根舌(第八十七)
圖說:中尖純紅,舌根黑色或灰黑。
《舌鑑》:瘟疫二三日,舌根黑色,熱邪熾甚而宿食不消也。涼膈、雙解微下之。至四五日火極似水,漸變深黑,少陰腎氣己絕,下亦無濟矣。若邪結咽嗌、目瞑脈絕、油汗者,一日夜必死。
《辨正》:紅尖黑根舌,心腎火熾,脾胃受困也。傷寒邪入陰分,瘟疫毒中陰經,實熱鬱傷陰分皆有之。不論何證何脈,用大承氣湯急下以去其毒,用三黃白虎急涼以救其陰,二方連環服至黑退則愈。《舌鑑》治法未善。彼謂瘟疫二三日可微下之,四五日後舌變深黑,下無濟矣。
若邪結於咽,目瞑脈絕油汗者,一二日死。蓋微下則不能去毒,僅一下之而不間大涼藥,則不能挽回已傷之陰,又偶爾嘗試。無膽無識,安得不死耶。
紅中淡黑舌(第八十八)
圖說:紅舌中見淡黑心,苔滑潤者。
《舌鑑》:乃溫熱發於太陽也。如有表證惡寒,雙解散合解毒湯微微汗之,汗罷急下。若結胸、煩躁、直視者,不治。(章虛谷云:紅中有黑苔者,熱毒入少陰也。大承氣合白虎湯治之。)
《辨正》:紅中淡黑舌,臟腑實熱也。不論何病何脈,皆里證。傷寒傳裡,大發燒熱,結胸煩躁二便閉,雙目直視,或疫毒中三陰,均有此舌,宜十全苦寒救補湯,不次急投,舌淨必愈。《舌鑑》說先汗後下,又以結胸為不治,殊未當也。
紅中焦黑心舌(第八十九,無圖)
圖說:舌紅色,中有焦黑厚苔,形如小舌。
《舌鑑》:乃瘟疫之毒內結於胃,火極反兼水化也,宜涼膈散。若黑而乾硬,指甲剔之有聲,急用調胃承氣湯下之,遲則不救。
《辨正》:紅中焦黑舌,臟腑俱熱而脾胃尤熱也,誤服補劑及中時疫者有之。不論何脈,皆屬裡證,宜十全苦寒救補湯倍加生石膏,不次急投,勿稍遲疑,以服至焦黑退淨為準,則必愈。《舌鑑》近是,尚嫌姑息。
黑爛自齧舌(第九十)
圖說:舌苔黑爛,頻欲自齧。
《舌鑑》:乃心腎火灼,無以自安也,必爛至舌根而死。切勿用藥。(《正義》云:舌黑而中爛者,死候也,不治。《舌辨》云:白爛瘡堪治。黑舌齧爛根,言黑爛無治法也。)
《辨正》:黑爛自齧舌,臟腑極熱,兼受穢毒也,患楊梅瘡者多有之,他症罕見,宜三黃銀花承氣湯等劑,土茯苓作茶飲。治如不效,則將如《舌鑑》所云:黑爛而頻欲自齧,必爛至舌根而死也。
孕婦黑苔(第九十一,無圖)
圖說:孕婦舌黑,有微黑、深黑,大不同。
《舌鑑》:孕婦傷寒發熱,舌苔黑,此邪入少陰,熱傷胎元也。其子必死,當下死胎,以救其母。凡孕婦面舌俱黑,不必問其月數,子母俱死。面赤、舌微黑者,還當保胎。如見灰黑,乃邪熱入子宮,其胎必不能固。若面赤者,為根本未傷,當急下以救其母。
《辨正》:孕婦傷寒灰黑舌,乃熱逼三陰之候,不論傷寒傳陰、實火傷陰,必須苦寒急涼,宜三黃白虎湯,生大黃、元明粉、川樸、生枳殼等酌用。熱清則胎安,慎勿妄用安胎補藥,致益熱而胎上衝。《舌鑑》謂面舌俱黑,水火相刑,子母俱死(下略)云云,此皆醫家相傳粉飾之談耳。
(《舌辨》云:面赤舌黑,如舌微黑,還可保胎。如黑甚必墜。用井底泥固臍內,服清熱安胎藥,如黃芩、知母、竹茹、柴胡、梔子等藥治之。若胎安則穩,不然必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