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一 (9)
卷一 (9)
1. 第四章 辨舌察臟腑之病理
若發熱惡寒,口乾而渴,食少倦怠,為脾經虛熱。若舌本作強,囟頰腫痛,為脾經濕熱。若痰盛作渴,口舌腫痛,為上焦有熱。若思慮過度,口舌生瘡,咽喉不利,為脾經血傷火動。若恚怒過度,寒熱口苦,而舌腫痛,為肝經血傷火動。病因多端,當因時制宜耳。
白話文:
如果發燒怕冷,口乾舌燥想喝水,吃不下東西又疲倦,這是脾經虛弱導致的虛熱。如果舌頭變得僵硬,前額和臉頰腫痛,這是脾經有濕熱。如果痰很多又口渴,嘴巴和舌頭腫痛,這是上焦有熱。如果思慮過度,嘴巴和舌頭長瘡,喉嚨不舒服,這是脾經的血受損,導致火氣上升。如果過度生氣,時而發冷時而發熱,嘴巴發苦,而且舌頭腫痛,這是肝經的血受損,導致火氣上升。病因有很多種,應該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做適當的處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