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第四章 辨舌察臟腑之病理

蓋心者,生之本,形之君,至虛至靈,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其竅開於舌,其經通於舌。故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望舌可測其臟腑經絡寒熱虛實也。屠漸齋云:辨舌欲知臟病,當先觀其舌形,如舌瘦而長者為肝病;短而尖者為心病;厚而大者為脾病;圓而小者為肺病;短闊而動如波起伏者為腎病,此大要也。而尤以察胃氣為至要,有胃氣則舌柔和,無胃氣則舌板硬。

如中風入臟,則舌難言;傷寒舌短,即為死症;皆板硬而無胃氣也。

不但病時之舌,能辨內臟寒熱虛實,且無病之舌,亦能察人之性情。假如長舌之人快活而具勇敢之氣;長舌而闊,雄辯之才;長舌而細,居心狹窄;短舌之人,憂鬱而有偽善之性;廣舌之人,多辯,不堪勝任大事;舌廣而厚,氣度軒昂;舌大且闊,中心坦直;狹長之舌,臨事而泛誠意;短廣之舌,虛偽而放大言;舌形短小,中心多偽;舌形短窄,非侫即妄;尖舌之人,發言銳利而聳人聽聞;薄舌之人,多言而利;舌形尖細,喜談鬼怪。此無病之舌關於為人性情之鑑別也。

其他如過啖五味,內傷臟氣,則舌亦現特徵。《千金方》云:心欲苦,多食苦,則舌皮槁而外毛焦枯;肺欲辛,多食辛,則舌筋急而爪乾枯;肝欲酸,多食酸,則舌肉肥而唇揭;脾欲甘,多食甘,則舌根痛而外發落;腎欲咸,多食鹹,則舌脈短而變色。此五味內合五臟,本其所欲,然太過於常,皆能致病,而舌也能發現各種特徵矣。

又如舌通各經內臟,內臟有病,無論屬寒屬熱,與舌之味覺,亦有特殊徵象,可辨寒熱虛實,亦宜知之。如胃虛,則舌淡;膽熱,則舌苦;脾疸,則舌甘;宿食,則舌酸;寒勝,則舌咸;脾腎虛留濕,亦咸;風熱,則舌澀;鬱熱,則口臭;凝滯,則生瘡;心火鬱,則舌出血;上焦熱,則舌尖裂;風火兼痰,則舌胖短;風痰濕熱,則舌本強;臟熱,則舌生瘡,引唇揭赤;腑寒,則舌本縮,口噤唇青;肝壅,則舌出血如湧;脾閉,則舌白如雪;三經為四氣所中,則舌卷不能言;七情氣鬱,則舌腫不能語;舌下有小舌者,心脾壅熱;舌出數寸者,因產後中毒及大驚;舌腫者,病在血;舌痿者,病在肉;舌偏斜者,病在經,舌缺陷者,病在臟;舌顫動者,病在脾;舌縱舌縮者,病在肝;舌裂舌爛者,病在脈;舌捲舌短者,心肝之證候;舌強舌硬者,心脾之病形;弄舌者,太陰之形證;齧舌者,少陰之氣逆,此即病在內而顯現於舌之證據也。

薛己云:舌雖為心苗,以證言之,五臟皆有所主。如口舌腫痛,或狀如無皮,或作熱作渴,為中氣虛熱。若眼如煙觸,體倦少食,或午後益甚,為陰血虛熱。若咽痛舌瘡,口乾足熱,日晡益甚,為腎經虛火。若四肢逆冷,惡寒不食,或痰甚眼赤,為命門火衰。若發熱作渴,飲冷便閉,為脾胃實火。

白話文:

[第四章 心舌相連,臟腑健康一目瞭然]

心臟是生命的源頭,身體的主宰,極其虛靈,具有無窮的智慧和能力去應對萬事萬物。它通過舌頭與外界溝通,舌頭正是心臟的外部表現。因此,觀察舌頭可以判斷臟腑、經絡的寒熱虛實。

古醫學家屠漸齋提到,辨識舌頭形態有助瞭解臟腑疾病:舌瘦而長可能是肝臟問題;舌短而尖可能與心臟相關;舌厚而大可能反映脾臟疾病;舌圓而小可能是肺部問題;舌短闊且像波浪般起伏,可能代表腎臟狀況。然而,最重要的是判斷胃氣是否充足,有胃氣的舌頭柔軟,缺乏胃氣的舌頭則會僵硬。

例如,中風影響到腦部,舌頭可能會失去語言功能;感冒導致舌頭縮短,這可能是生命垂危的跡象,都是因為舌頭僵硬且缺乏胃氣。

不僅如此,舌頭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也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長舌的人通常樂觀且勇於表達;長而寬的舌頭表示此人善於雄辯;長而細的舌頭可能代表心思縝密;短舌的人可能較憂鬱且表面善良;舌頭寬大的人能言善辯,但可能不適合承擔重任;舌頭大且寬的人性格坦率;舌頭狹長的人在處理事情時誠實;舌頭短而寬的人可能虛偽且愛說大話;舌頭短小的人可能心機深沉;舌頭短窄的人可能奸詐或輕浮;尖舌的人說話犀利;薄舌的人愛說話且伶俐;舌頭尖細的人喜歡講述鬼怪故事。

另外,過度食用五味,也會對臟腑造成影響,舌頭會呈現特定的特徵。《千金方》指出:心臟偏好苦味,但過量食用苦味食物,舌頭皮膚會乾燥且毛髮枯萎;肺部偏好辛辣,過量食用辛辣食物,舌頭的肌肉緊繃且指甲乾枯;肝臟偏好酸味,過量食用酸味食物,舌頭的肌肉會肥厚且嘴脣乾裂;脾臟偏好甜味,過量食用甜味食物,舌頭根部會疼痛且頭髮掉落;腎臟偏好鹹味,過量食用鹹味食物,舌頭的血管會收縮且顏色改變。

舌頭與身體各臟器相連,臟器生病,無論是寒是熱,都會影響舌頭的味覺,產生特定的徵兆,可以辨別疾病的寒熱虛實。

薛己醫師進一步說明:舌頭雖然與心臟關係密切,但根據臨牀經驗,五臟六腑都與舌頭有關。例如,口舌腫痛,或是無皮,或是感覺熱或渴,可能與中氣虛弱和熱毒有關。如果眼睛像被煙燻過,感到疲倦且食慾不佳,尤其是下午更嚴重,可能是陰血不足導致的虛熱。如果咽喉疼痛,舌頭潰瘍,口乾腳熱,特別是在傍晚更嚴重,可能是腎臟虛火。如果四肢冰冷,怕冷不想吃東西,或是痰多眼睛紅,可能是生命之門的火氣衰退。如果發燒口渴,想喝冷飲且便祕,可能是脾胃實火。如果發燒怕冷,口乾口渴,食慾不振且疲倦,可能是脾臟虛熱。如果舌頭僵硬,臉頰腫痛,可能是脾臟濕熱。如果痰多口渴,口舌腫痛,可能是上焦有熱。如果思慮過度,口舌生瘡,咽喉不適,可能是脾臟血傷火動。如果憤怒過度,寒熱交加,口苦且舌頭腫痛,可能是肝臟血傷火動。病因複雜多樣,應根據當時情況適時調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