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舌指南》~ 卷二 (3)
卷二 (3)
1. 第六節 吐弄
脾主舌本,脾熱則吐舌、弄舌。舌伸長而收緩者,為吐舌,乃心脾積熱,水不上濟。舌微出口外而即收者,為弄舌,屬心脾虧損,兼有微熱。若心火亢盛,腎陰不能上制,所以舌往外舒,肝火助焰,風主動搖,胃熱相煽,舌難存放,故舌如蛇舔,左右上下,伸縮動搖,謂之弄舌。
《小兒總微論》云:弄舌者,其證有二,一者心熱,心系舌本,熱則舌本乾澀而緊,故時時吐弄舒緩之;二者脾熱,脾絡連舌,亦乾澀而緊,時時吐弄舒緩之,皆欲飲水,因心熱發渴,脾熱則津液耗。二證雖引飲相似,惟心熱面赤,睡即口中氣熱,時時煩躁,喜冷咬牙,治宜清心經之熱。
白話文:
舌頭的根部由脾臟所主,脾臟有熱就會導致吐舌或弄舌。舌頭伸出很長卻收縮緩慢,稱為吐舌,代表心脾積熱,水氣無法上達。舌頭稍微伸出嘴巴就馬上縮回去,稱為弄舌,代表心脾虧損,同時伴隨輕微的熱氣。如果心火過盛,腎陰無法制約,就會導致舌頭伸出,肝火助長火勢,風氣引發搖動,胃熱助燃,舌頭無法安放,因此舌頭像蛇一樣舔動,左右上下伸縮搖晃,稱為弄舌。
《小兒總微論》中提到,弄舌症狀有兩種原因:一是心熱,心臟與舌根相連,心熱就會導致舌根乾燥緊繃,因此不斷伸出舌頭舒緩;二是脾熱,脾臟經絡與舌頭相連,也會導致舌根乾燥緊繃,因此不斷伸出舌頭舒緩,兩種情況都會讓人想喝水,因為心熱導致口渴,脾熱則耗損津液。雖然兩種情況都表現出想喝水的症狀,但心熱會伴隨臉紅、睡覺時口中氣熱、經常煩躁不安、喜歡冷的東西、咬牙等症狀,治療應以清心經熱為主。
脾熱者,身面微黃,大便稠硬,赤黃色,治宜微導之,不可用涼藥,又不可用下法。若誤下之,則脾胃虛,津液耗,又加五心煩熱,面黃肌瘦,變為疳也。馮楚瞻曰:凡舌出長而收緩者,名曰舒舌,微露即收;舌乾腫澀者,名曰弄舌。又曰弄舌者,是心脾結熱,舌絡微緊,時時舒舌,宜瀉黃散徐徐服之;若大病後弄舌者,大凶。舌如蛇舔,伸縮動搖,唇焦舌乾,煩躁便穢,名曰弄舌,心脾熱也。
慎齋用黃連湯,緩緩與服。凡弄舌搖頭者,癰病也;病人喜揚目吐舌者,羊癰也。
白話文:
脾胃有熱的人,臉色略黃,大便乾燥且呈深黃色,治療時應該以溫和的方法引導熱氣排出,不能用寒涼的藥物,也不能使用泻下藥。若誤用泻下藥,則會傷脾胃,損耗津液,進一步出現心煩熱、面色發黃、消瘦等症狀,最終發展成疳積。馮楚瞻說:舌頭伸出較長但收回緩慢的,稱為舒舌,舌頭輕微露出就收回去的,稱為弄舌。弄舌是心脾積熱導致舌絡緊縮,舌頭經常伸出,可以用瀉黃散慢慢服用。若大病後出現弄舌,預兆不佳。舌頭像蛇一樣舔舐,伸縮搖擺,嘴唇乾裂,舌頭乾燥,煩躁不安,大便臭穢,稱為弄舌,也是心脾熱的表現。慎齋建議用黃連湯慢慢服用。凡是出現弄舌搖頭的,是癰病;病人喜歡睜大眼睛吐舌頭的,是羊癰。
2. 第十一章 辨舌之質本
質者舌肉也,本者舌本也。《經》云:唇舌者,肌肉之本也。平人察舌本即知其脾之氣血,故無苔則審舌之本色,有苔則憑舌之苔也。皆無苔之謂也,如舌質生點刺,舌生瓣暈,舌生星斑,舌生裂紋及舌中凹如剝去,及舌生凹塊,舌苔之直橫,皆燥熱傷陰,盲腸有燥矢久留不去,其證多陰。茲將各狀匯辨如下。
白話文:
舌頭的肉體叫做舌質,舌根叫做舌本。《經》上說:「嘴唇和舌頭是肌肉的根本。」普通人觀察舌根就能了解脾臟的氣血狀況,所以舌頭上沒有苔的時候,就觀察舌頭本來的顏色;如果有苔,就看舌苔。如果沒有苔,就觀察舌頭的狀況,像是舌頭上長出小刺、舌頭上有斑點、舌頭上有裂紋、舌頭中間凹陷像被剝掉一樣、舌頭上有凹塊、舌苔直或橫等等,這些都是因為燥熱傷陰,盲腸里有乾硬的糞便久留不下去,症狀多為陰虛。以下將這些舌頭的狀態分別說明。
3. 第一節 點刺
苔點凹而起瘰者,梟毒內伏也;凹而缺陷者,臟形委頓也。苔點如粞者,內有蟲蝕也;若苔現檳榔紋,隱隱有點者,亦屬蟲蝕也,皆宜祛積殺蟲。亦有紅舌中更有紅點如蟲碎之狀者,熱毒熾甚也,宜苦寒清泄之。若舌絳碎而有黃腐點者,此溫熱邪火,蘊久不宣,蒸腐氣血,化為淤濁。
葉氏云:舌絳而有碎點白黃者,當生疳也,黃連、金汁皆可用,即此證也;滿舌紅點墳起者,心火燔灼也,宜即清之。若舌紫腫而起大紅點者,乃熱毒乘心,以導赤加犀連金汁,舌紅而有大紅點者,營熱甚也。苔白而帶黑點者,亦胃熱也。舌苔青藍雜色,如斑如點者,此疫癘穢邪也。
白話文:
舌苔與舌質觀察
舌苔
- 苔點凹陷且隆起如瘰癧者,是梟毒內伏之象。
- 苔點凹陷且有缺损者,则是臟腑功能衰弱之征兆。
- 苔点如米粒状者,体内可能有虫蚀。
- 苔点呈现槟榔紋,隐隐约约可见点状者,也是虫蚀的迹象。以上情况都需祛除积滞,杀灭虫害。
- 舌头泛红,且有红色斑点如碎屑状者,是热毒炽盛的表現,宜用苦寒清泄之法。
- 舌头泛红,且有黄色腐败点者,是溫热邪气郁积不散,蒸灼气血,化成淤濁之象。
叶氏云:
- 舌头泛红,并有碎点状的白黄色斑点,是即将生疳的预兆,可用黄连、金汁等藥物治疗,此即此病症也。
- 舌头满布红色斑点且隆起者,是心火燔灼的表現,应及时清热。
- 舌头紫色肿胀,并有红色大斑点者,是热毒侵犯心脏,需用导赤藥物,并加入犀角、金汁等藥物治疗。
- 舌头泛红,并有红色大斑点者,是营血热盛之象。
- 舌苔白色,并带黑色斑点者,也屬胃热。
- 舌苔青蓝色杂色,如斑如点者,是疫癘穢邪侵袭的象征。
解释
这段文字是古人观察舌苔与舌质,并结合中医理论对人体状况进行诊断的描述。它详细描述了不同舌苔颜色、形状、斑点等的意义,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医学对于舌苔与舌质的观察,主要用于辅助诊断,并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
舌本不紅,苔滑者為虛寒;舌本赤而乾燥者,為實熱。面赤舌紅,舌邊有一點紫疱如黃豆大,或舌邊缺曲如鋸齒者,在左(屬肝膽)者重,在右者輕,在中間者更輕。舌赤起紫疱者,心經熱極也。又有舌根白苔板厚,如水泡形,而兩邊現紅肉兩點者,是下焦寒水甚結,真陽不宣也。
如舌黑而灰,或黃而發泡,生蟲蝕腐爛,雖為濕熱,亦屬肝傷,俱為危候。
舌常有刺也,無刺者氣衰也。刺大刺多者,邪氣實;刺微刺少者,正氣虛。葉天士云:舌上生芒刺者,皆上焦熱極也,當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輕,旋即生者險矣。章虛谷云:凡舌生芒刺者,苔必焦黃或黑,無苔者舌必深絳。其苔白或淡黃者,胃無大熱,必無芒刺,或舌尖或舌邊有赤小瘰,是營熱鬱結,當開泄氣分,以通營清熱也。
白話文:
舌頭根部不紅,舌苔光滑的,是虛寒;舌頭根部發紅且乾燥的,是實熱。臉色發紅、舌頭發紅,舌頭邊緣有一點紫色水泡,大小像黃豆,或者舌頭邊緣凹凸不平像鋸齒一樣,位於左側(屬於肝膽)的病情較重,位於右側的較輕,位於中間的更輕。舌頭發紅並出現紫色水泡,是心經熱氣太盛。還有一種情況是舌頭根部有白色舌苔,厚實如同水泡狀,兩側露出紅色的肉點,這表示下焦寒水積聚嚴重,陽氣不能正常運行。
如果舌頭呈黑色伴有灰色的苔,或者黃色且起泡,甚至有蟲子啃食腐爛,雖然是濕熱,但也屬於肝臟受損,都是危險的徵兆。
舌頭上經常有刺,沒有刺的人氣虛。刺大數量多的,邪氣盛;刺小數量少的,正氣虛。葉天士說:舌頭上長出芒刺,都是上焦熱氣太盛,可以用冷卻的薄荷水蘸著青布擦拭,擦完就消失的,病情較輕;擦完馬上又長出來的,就比較危險。章虛谷說:凡是舌頭上長出芒刺的人,舌苔一定是焦黃色或黑色,沒有苔的,舌頭一定是深紅色。如果舌苔是白色或淡黃色,胃部沒有嚴重的熱氣,一定不會長出芒刺,或者舌尖或舌邊有紅色的小疙瘩,是營氣熱氣鬱結,應該疏通氣分,以通暢營氣、清熱。
如白滑灰刺,如濕潤刮之即淨,為真寒假熱;乾厚刮不淨,是脾胃濕熱困心肺,里證熱極也。白苔黑刺滿舌者,如刮之黑刺即淨,光潤不幹,渴不多飲,在雜病為真寒假熱;若刮之不淨,乾燥粗澀,乃表經皆熱極,傳人陽明,里證始有此舌。又有白苔滿布,中有硃砂點子者,是暑疫失解,抑鬱心陽,宜涼透開泄之。
如厚黃苔燥刺,或邊黃,中心焦黑起刺,臍腹脹滿硬痛,乃陽明裡證也。若純紅、鮮紅起刺,此膽火熾,營分熱,即用犀角、知、丹等清解之;如舌尖獨赤起刺,心火上炎之故,犀角合導赤散以涼散之;若舌紅極而有黃黑芒刺者,熱毒入府也,調胃承氣湯下之;若舌起紅紫刺,心經極熱而又受疫邪熏蒸而發也;若舌尖灰黑乾燥起刺,是得病後如常飲食,乃熱極津枯,宿食不消也,宜調胃承氣湯下之;若黑而燥刺,是熱邪已入太陰,宜清火解毒,津液枯涸,宜甘露飲;黃而生芒刺黑點者,為熱勢極;黃而瓣裂者,為胃液干,下證尤急也;舌中紅赤點,目黃、頭汗、小便不利者,將發黃也。
白話文:
舌苔白滑灰刺,摸起來濕潤,刮一下就乾淨,這是真寒假熱;如果苔厚乾,刮不乾淨,說明脾胃濕熱困住心肺,是內熱的表現。舌苔白而黑刺滿舌,刮一下黑刺就乾淨,光滑不幹,口渴不愛喝水,在雜病中也是真寒假熱;如果刮不乾淨,乾燥粗糙,說明表面的經絡都熱極了,傳到了陽明經,內熱才出現這種舌苔。還有一種情況是舌苔滿布白色,中間有紅色點,這是暑疫沒有消解,抑鬱心陽,需要用涼藥透開泄散。
舌苔厚黃燥刺,或者邊緣黃,中心焦黑起刺,臍腹脹滿疼痛,這是陽明經內熱的表現。如果舌頭純紅或鮮紅起刺,說明膽火熾盛,營分有熱,需要用犀角、知母、丹皮等清熱解毒;如果舌尖獨自發紅起刺,是心火上炎,需要用犀角和導赤散清熱散火;如果舌頭非常紅,還有黃黑色芒刺,說明熱毒已經進入內臟,需要用調胃承氣湯瀉下;如果舌頭出現紅紫色刺,說明心經熱極,而且還受到了疫邪的熏蒸;如果舌尖灰黑乾燥起刺,說明生病後還像平常一樣飲食,這是熱極津液枯竭,宿食不消,需要用調胃承氣湯瀉下;如果舌苔黑而乾燥起刺,說明熱邪已經進入太陰經,需要清熱解毒,同時也要滋補津液,可以用甘露飲;如果舌苔黃色,長出芒刺和黑點,說明熱勢很嚴重;如果舌苔黃色,並且出現裂紋,說明胃液枯竭,病情十分危急;如果舌頭中間出現紅赤點,眼睛發黃、頭部出汗、小便不順暢,說明快要發黃疸了。
4. 第二節 瓣暈
苔起瓣暈,由臟腑實火熏蒸,見於溫濕瘟疫等病為多。瓣則黑色為多,暈則灰黑為多。瓣則一二瓣尚輕,三四瓣已重,六七瓣極重而難治。《石室秘錄》云:凡舌見黃苔而隔一瓣一瓣者,乃邪濕已入大腸,即用大黃、茵陳下之。若舌黃而澀,中有花瓣形者,熱入胃府,邪毒甚也。
石頑云:極黃而瓣裂者,為胃液乾涸,宜增液湯即下之。亦有黑苔生芒刺及燥裂紋隔瓣者,先用青布蘸薄荷湯拭潤,以生薑切平擦之,撅去隔瓣,看下瓣底,舌質紅者可治,宜即下之,若舌質俱黑為不治矣。舌黑腐爛者,心腎俱絕,更不治。暈則一暈尚輕,二暈則重,三暈必死。
白話文:
舌苔瓣暈的解讀
舌苔出現瓣狀和暈狀,多是由臟腑實火蒸熏而起,常見於溫濕瘟疫等疾病。
瓣狀苔多呈黑色,暈狀苔多呈灰黑色。
瓣狀苔數量越多,病情越重。一兩瓣尚屬輕微,三四瓣已屬嚴重,六七瓣則極為嚴重且難治。
《石室秘錄》記載: 凡是舌頭出現黃苔,且呈一瓣一瓣分隔的,說明邪濕已經進入大腸,應該用大黃、茵陳等藥物瀉下。如果舌苔黃色且乾燥,中間有花瓣形狀的,表示熱邪侵入胃府,邪毒很重。
石頑指出: 舌苔極黃且裂成瓣狀的,表示胃液乾涸,應立即服用增液湯治療。此外,舌苔出現黑色芒刺和乾裂紋隔成瓣狀的,應該先用青布蘸薄荷湯擦拭潤濕,再用生薑切片擦拭,去除隔瓣,觀察下瓣的舌質。如果舌質呈現紅色,說明可以治療,應該立即用藥;如果舌質也呈黑色,則無法治療。舌頭出現黑色腐爛的,說明心腎俱絕,更無法治療。
暈狀苔數量越多,病情也越重。一暈尚輕,二暈則重,三暈必死。
亦有橫紋二三層者,與此相同,宜急瀉火解毒,急下存陰,服至灰暈紋退淨,則氣津血液漸復可愈。凡灰色苔起深黑重暈者,溫熱疫毒傳遍三陰也。熱毒傳內一次,舌增灰暈一層,最危之證,急用涼膈散、大承氣湯等下之。凡舌有純灰色,中間獨兩暈黑者,亦瘟疫熱毒將入腎也。
亦有舌根淡紅,中有紅暈一圈,而弦又純黑者,乃心包絡蘊熱,後受邪火,二火相逼,故現此舌,宜即下之。亦有舌邊黑暈二重而中心紅者,乃陽明熱毒傳厥陰心包,亦當急下。若舌苔上見圓暈,分二三色者,乃燥熱內結,燥糞不下之候,其證必險。
白話文:
如果舌頭上有兩三層橫紋,跟上面提到的情況一樣,要趕快瀉火解毒,迅速瀉下保陰,服用藥物直到灰色的暈紋消失,氣血津液就會逐漸恢復,就能痊癒。如果舌苔呈灰色,並且出現深黑色的重暈,表示溫熱疫毒已經蔓延到三陰。熱毒侵入體內一次,舌頭上就會增加一層灰色的暈,這是最危險的徵兆,要立即使用涼膈散和大承氣湯等藥物瀉下。如果舌頭上全是灰色,中間卻出現兩個黑色的暈,表示瘟疫熱毒將要侵入腎臟。
如果舌根顏色淡紅,中間有一圈紅色的暈,而且舌苔全部是黑色,表示心包絡蘊熱,後來受到邪火的侵襲,兩種火氣互相逼迫,所以出現這種舌象,應該立即瀉下。如果舌頭邊緣出現兩層黑色的暈,而舌頭中心是紅色,表示陽明熱毒傳到了厥陰心包,也要趕快瀉下。如果舌苔上出現圓形的暈,並且分為兩三種顏色,表示燥熱內結,糞便乾燥無法排出,這種情況非常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