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舌指南》~ 卷五 (19)
卷五 (19)
1. 藍色舌證治圖說
純藍色舌(第一百四十二)
圖說:全舌純藍,如染布三藍之色。
《舌鑑》:舌見純藍,乃中土氣衰、胃陽將絕之候。見之則百不一生矣。
《辨正》:純藍色舌,凡病舌見藍光無苔者,不治。若藍色而有苔者,心肝肺脾胃為陽火內攻,熱傷氣分,以致經不行血也。其症有癲狂、大熱大渴、哭笑怒罵、捶胸驚怪不等。宜十全苦寒救補湯倍生石膏、黃連,急服則愈。若孕婦舌見藍色者,胎死腹中也,宜下之。
藍紋舌(第一百四十三)
圖說:全舌微藍,(如靛花五分、鉛粉五分調和之色也,上有藍色之紋。)
《舌鑑》:舌見藍紋,乃胃土氣衰、肝氣相乘之候,小柴胡湯去黃芩,加炮薑、桑葉,若寒物積滯中宮,急宜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
《辨正》:藍紋舌,有藍色之紋也。在傷寒為胃氣衰微,小柴胡湯去黃芩,加炮姜。若因寒食積滯者,宜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黃耆、當歸、桂心、芍藥、人參、甘草、半夏、附子、薑、棗,)急救。《舌鑑》之法尚合。
葡萄瘟舌(第一百四十四)
圖說:全舌微藍,中兼青、兼紫、兼黃、兼醬等,具有五色雜呈。
《舌鑑》:葡萄瘟疫,乃瘟病中之一。原雜病氣、屍氣與雜氣蘊釀而成。其舌或青、或紫、或醬、或黃、或藍,猶可按法治之。
《辨正》:口舌起疱如葡萄,並有青、黃、紫、黑、綠色罩於舌上,唇腫咽痛,口穢噴人,臂斑或藍或紫,或起紫疱,甚則心胸亦見。灼熱神昏,便閉溲短,徹夜不寐,脈形細數而澀。此痰阻上焦,熱伏營分,氣機鬱結,熱毒上湧也。宜急用鮮生地、鮮大青葉、黑元參、人中黃、焦山梔、連翹殼、紫草、天花粉、金銀花、竹茹、枇杷葉、夏枯草、薔薇根、海蜇煎湯,調神犀丹等味為劑,不次急投。服至舌本轉赤,舌苔轉黃,疱平腫消為止。
外以紫雪丹塗口舌紫疱上,並用錫類散吹喉。
白話文:
[藍色舌證治圖說]
【純藍色舌】(第一百四十二)
說明:整個舌頭呈現純淨的藍色,就像被藍色染料染過一樣。
《舌鑑》指出:舌頭呈現純藍色,是中焦脾胃氣衰、胃部陽氣即將耗盡的徵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病人很難活下來。
《辨正》認為:如果舌頭呈現純藍色且無苔,這種情況無法治療。然而,如果舌頭呈現藍色但有苔,則可能是心、肝、肺、脾胃等器官受到內火攻擊,導致熱氣傷害氣分,進而使血液循環受阻。這種病症可能伴隨癲狂、高熱、極度口渴、無緣由的哭笑怒罵以及捶胸驚嚇等不同症狀。應該使用十全苦寒救補湯,加倍使用生石膏和黃連,快速服用可以治癒。若懷孕女性舌頭呈現藍色,這表示胎兒已經死亡在腹中,應採取引產措施。
【藍紋舌】(第一百四十三)
說明:舌頭呈現淡藍色,就像靛花和鉛粉調和的顏色,上面有藍色的紋路。
《舌鑑》指出:舌頭出現藍紋,是胃部脾胃氣衰、肝氣旺盛的徵兆,可用小柴胡湯去掉黃芩,加入炮薑和桑葉。如果因為寒涼食物積滯在胃部,應立即服用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
《辨正》認為:藍紋舌指的是舌頭有藍色紋路的情況。在傷寒病症中,這代表胃氣衰弱,可用小柴胡湯去掉黃芩,加入炮薑。若因寒涼食物積滯引起,應服用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包括黃耆、當歸、桂心、芍藥、人參、甘草、半夏、附子、薑和棗,緊急救治。《舌鑑》的療法仍符合標準。
【葡萄瘟舌】(第一百四十四)
說明:舌頭呈現淡藍色,其中夾雜著青色、紫色、黃色和醬色等,色彩混雜。
《舌鑑》指出:葡萄瘟疫是瘟疫中的一種。它是由多種病氣、屍氣和其他病氣混合產生的。舌頭可能呈現青色、紫色、醬色、黃色或藍色,仍然可以按照常規方法治療。
《辨正》認為:口腔和舌頭上出現像葡萄一樣的水泡,舌頭上覆蓋著青色、黃色、紫色、黑色和綠色。嘴脣腫脹、咽喉疼痛,口臭嚴重到能燻人,手臂上出現藍色或紫色斑點,或出現紫色水泡,甚至胸口也可能出現。病人感到極度灼熱、神智混亂、便祕、尿量少,整晚無法入睡,脈搏細弱且數次多。這是因為痰阻塞了上焦,熱氣藏匿在營分中,氣機鬱結,熱毒向上湧現。應立即使用新鮮生地、新鮮大青葉、黑元參、人中黃、焦山梔、連翹殼、紫草、天花粉、金銀花、竹茹、枇杷葉、夏枯草、薔薇根、海蜇煮湯,調入神犀丹等成分,不分時間緊急服用。直到舌頭恢復紅色,舌苔轉為黃色,水泡平息,腫脹消退為止。
此外,應將紫雪丹塗抹在舌頭上的紫色水泡上,並使用錫類散吹喉。
2. 附:孕婦辨舌通論
妊娠傷寒,邪入經絡,舌苔漸生,輕則子殞,重則母傷。枝損果必墜,母傷胎必傾,母子安危,當驗於舌。舌青面赤,子死母活;舌赤面青,母死子活;舌面俱赤,子母皆活。《舌辨》云:舌灰是傷寒里證,熱入子宮,恐胎不固,宜小柴胡湯加白朮、苧麻根等藥,內解邪熱,外固胎元,若面黑舌藍,主子在胎將死,因母傷寒後已過經,失於調理,致令如此,恐二命皆難保也。
梁特嚴云:余家訓望舌分經,察色辨苔,但求於表裡寒熱虛實,詳審明確,即得治法要領。初無男婦老少之殊,亦無妊娠傷寒之異名也。治孕婦勿誤用損胎之藥,然亦不能妄用保胎藥以助火而擾胎,夫表有感邪,必發散之;里有虛寒,必溫補之。倘里有實熱,留之為害,亦必攻瀉之,《內經》所謂「有故無殞」也。
(有故者,有病也。宜用重藥時,適對其病,則病當之,而無害也。如孕婦或有黃黑舌厚苔膩芒刺,大便閉者,亦可酌用生大黃、元明粉等藥以去大熱,而不傷胎也。)如此,則不必別立妊娠傷寒一門。舊本《舌鑑》,既有圖說,因踵為之辯,不敢人云亦云,將錯就錯。(舊論謂邪入經絡,輕則母傷,重則子傷。
而視母舌,以知子命,色澤則安,色敗則斃,面青舌青者,子死母活;面舌俱青出沫者,母子俱死。亦有面舌皆白,而母子俱死者,蓋色不澤也。)
梁玉瑜云:以上一百四十四舌,傷寒、雜病皆有之,大半為重病不常見者。其輕病常見之舌,分經別色,辨其表裡及某經寒熱虛實,不必拘定圖說。庶能隨機應變,虛則衛母,實則泄子;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審病用藥,以平為期;補瀉溫涼,無或軒輕。本書後附古案新案諸條,力言用補藥保全黑舌,不可枚舉。
命意偏重溫補,是但知甘溫為補,而不知當用苦寒之時,雖瀉亦補也。原本又論燕都王生黑舌,既用甘溫大劑,復用冷水一二斗妄治而愈,彼亦不知其故,輒歸功於溫補。以余觀之,安知非熱病而得力於冷水乎。總之,黑舌有實熱有虛寒區別之法,已詳總論。若不將病源認明在先,而以探試幸中之藥味,表彰於後,斷定某藥可治某舌,鮮不傳誤。
[附錄」王文選《傷寒舌鑑》跋云:以手拭舌,滑而軟者病屬陰;粗而燥者病屬陽。胸喜熱物者病屬陰;胸喜冷飲者病屬陽。病在陰者,宜溫,宜散;在陽者,宜解,宜下。數語尚是。然閱者若固執鮮通,必多貽誤,何也?虛寒者,舌固滑而軟,邪初傳裡者,真熱假寒者,亦間有軟滑之舌。實熱者與邪入陰者,舌固粗而燥,陰虛水涸者,真寒假熱者,亦或有粗燥之舌。
其別異處,虛寒證必全舌色淡白滑嫩,無點,無罅縫,無餘苔。邪初傳裡證,全舌白滑而有浮膩苔。寒滯積中者,舌亦相類,惟問所因以辨證耳。真熱假寒證,必全舌色白,而有點、花、罅裂、積沙各實苔不等,(面苔刮不淨,底色卻隱紅,多刮欲嘔或乾嘔。重刮沙點旁,或出血少許,假證最惑人,宜慎辨之。
白話文:
懷孕期間如果得了傷寒,病邪侵入經絡,舌苔就會慢慢產生。如果情況輕微,可能會導致胎兒死亡;如果情況嚴重,可能會危害母體。就像樹枝受損,果實必定會掉落一樣,母體受到傷害,胎兒必定會不穩定。所以母子是否平安,應該要看舌頭的狀況來判斷。如果舌頭呈現青色,臉色呈現紅色,代表胎兒死亡,但母親還活著;如果舌頭呈現紅色,臉色呈現青色,代表母親死亡,但胎兒還活著;如果臉色和舌頭都呈現紅色,代表母子都平安。
《舌辨》這本書說:「舌苔呈現灰色,是傷寒進入體內的症狀,表示熱邪侵入子宮,可能導致胎兒不穩固。應該使用小柴胡湯,並加入白朮、苧麻根等藥材,來化解體內的熱邪,並鞏固胎兒。如果臉色發黑,舌頭發藍,表示胎兒即將在子宮內死亡,這是因為母親在傷寒後沒有好好調理,才會導致這種情況,母子兩條性命恐怕都難以保全。」
梁特嚴說:「我家的醫學傳承,觀察舌頭會區分經絡,觀察顏色來判斷舌苔。主要是從外在與內在、寒熱、虛實等方面詳細審察,如果判斷明確,就能掌握治療的重點。這和男女老少沒有區別,懷孕期間得傷寒也和其他傷寒沒有不同。治療孕婦時,不能誤用會傷害胎兒的藥物,但也不能濫用保胎藥,以免助長火氣而擾亂胎兒。如果身體表面有外感邪氣,必須要發散;如果體內虛寒,必須要溫補。如果體內有實熱,不處理會造成危害,也必須要攻瀉,就像《內經》所說的『有病就要治療,才不會有危害』。
(所謂『有故』,指的是有病。當需要使用重藥時,如果藥物對症,就能治療疾病,而不會有危害。比如孕婦如果出現黃黑色、厚膩有芒刺的舌苔,並且大便不通,也可以酌情使用生大黃、元明粉等藥物來去除體內的熱邪,而不會傷害胎兒。)這樣看來,就不需要另外設立一個「妊娠傷寒」的病名。舊版的《舌鑑》已經有圖示說明,所以我就根據它來辨別,不敢人云亦云,將錯就錯。(舊的理論認為,病邪侵入經絡,情況輕微時會傷害母親,情況嚴重時會傷害胎兒。而觀察母親的舌頭,就能知道胎兒的狀況。如果舌頭的顏色正常,就平安;如果舌頭的顏色不好,就會有危險。臉色青色、舌頭青色,代表胎兒死亡但母親活著;臉色和舌頭都青色且口吐白沫,代表母子都死亡。也有臉色和舌頭都呈現白色,但母子都死亡的情況,這是因為臉色沒有光澤的緣故。)
梁玉瑜說:「以上這一百四十四種舌象,傷寒、雜病都有可能出現,大多是重症才會看到的,並不是常見的。那些輕症常見的舌象,要根據經絡和顏色來區分,辨別是表症還是裡症,以及是哪個經絡的寒熱虛實,不必拘泥於圖示說明,才能夠隨機應變。虛弱時要扶助母體,實證時要宣洩胎兒;情況緊急時要先治療表症,情況緩和時要治療根本病因。審慎判斷病情來用藥,以達到陰陽平衡為目標。補藥、瀉藥、溫藥、涼藥的使用,都不能有偏頗。本書後面的古代和現代案例中,也大力強調使用補藥來保全出現黑色舌苔的病人,這些案例多到無法一一列舉。
過去醫學的觀念比較偏重於使用溫補藥,他們只知道甘溫藥是補藥,卻不知道當需要使用苦寒藥的時候,即使是瀉藥,其實也是在補。原本的醫書中也提到燕都王生出現黑色舌苔,用甘溫藥治療後,又用冷水澆灌一兩斗才痊癒。但他自己不知道原因,就歸功於溫補藥。以我來看,怎麼知道不是因為熱病,而正好靠冷水治療才好的呢?總之,黑色舌苔有實熱和虛寒的區別方法,總論中已經詳細說明。如果沒有先明確病因,就用嘗試碰運氣的方式來使用藥物,然後在事後又說某種藥可以治療某種舌象,那一定會傳播錯誤的觀念。」
[附錄]王文選在《傷寒舌鑑》的跋文中說:「用手擦拭舌頭,如果舌頭滑潤柔軟,表示病症屬於陰;如果舌頭粗糙乾燥,表示病症屬於陽。胸部喜歡溫熱的東西,表示病症屬於陰;胸部喜歡冰涼的飲料,表示病症屬於陽。病症屬於陰,應該用溫藥、散藥來治療;病症屬於陽,應該用解藥、瀉藥來治療。這幾句話還算正確,但是如果讀者固執不懂得變通,一定會造成很多錯誤。為什麼呢?因為虛寒體質的人,舌頭固然滑潤柔軟;但邪氣剛開始進入體內的人、或體內有真熱假寒的人,舌頭有時也會滑潤柔軟。實熱體質的人、或邪氣進入體內的人,舌頭固然粗糙乾燥;但陰虛導致津液枯竭的人、或體內有真寒假熱的人,舌頭有時也會粗糙乾燥。
區別的關鍵在於,虛寒證的舌頭,一定是整個舌頭顏色淡白,表面光滑柔嫩,沒有斑點、裂紋,也沒有多餘的舌苔。邪氣剛開始進入體內的人,整個舌頭是白色的,表面滑潤,但有浮膩的舌苔。寒邪阻滯在體內的人,舌頭的狀況也類似,要仔細詢問病因來辨別。真熱假寒證,一定是整個舌頭呈現白色,但會有斑點、花紋、裂紋、積沙等各種不同的舌苔。(表面苔刮不乾淨,底色卻隱約透紅,通常多刮幾次會想吐或乾嘔。仔細刮沙點旁邊,可能會少量出血,這種假象最容易迷惑人,應該要謹慎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