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章

《辨舌指南》~ 卷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6)

1. 紅舌證治圖說

純紅舌(第一百零六)

圖說:紅赤如瘀血之色,不雜他苔。

《舌鑑》:乃溫熱內蓄,自里而達於表也。宜敗毒散去防風,加淡豆豉、蔥白,或葛根解肌湯。(炳章按:暑證多見此舌。宜鮮地、梔、翹、豆豉、黃連、黃芩、知母、青蒿、薄荷、益元散之類。不宜此法。)

《辨正》:純紅舌,非純而不雜,即瘀血之色也。臟腑極熱者、中時疫者、誤服溫補者皆有之,宜三黃白虎湯加連翹,或大小承氣湯等藥酌用。此舌亦有表證者,則兩臉周身必發熱,頭暈目眩,乍寒乍熱,脈浮數,邪熱在太陽也。宜用薄荷、荊芥、葛根、竹葉、生甘草等,以涼散表邪,不可遽用寒涼攻下。

《舌鑑》專指表證,用人參敗毒散。(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桔梗、川芎、枳殼、茯苓、甘草。)余恪守家訓,不敢妄用人參、柴胡,以升燥少陽經,及羌、獨活逼燥諸經,必須風邪深入方可用。若熱邪在太陽,用之適引邪入他經。

光紅柔嫩舌(第一百零七,無圖)

圖說:全舌鮮紅柔嫩,光而無津液,或謂鏡面舌。

《舌鑑》:舌色光紅,柔嫩無津,良由汗下太過,元精耗極於內,宜生脈、保元清補之,(張石頑云:光紅舌,柔嫩如新生,望之似潤,而燥涸殆甚者,為甚行汗下,津液竭也,多不治。宜生脈散合三白湯主之。)更有病後絳舌,如錢發亮而光。或舌底咽乾而不飲涼,此腎虧已極,宜大劑六味地黃湯投之,以救其津液,(凡少陰虛證,舌形必圓大胖嫩。

吳坤安曰:如舌形胖嫩,而色淡紅者,外證必見躁擾不寧,六脈遲微;或動氣內發,腹寒畏冷;或初起吐利,手足逆冷;或格陽躁狂,六脈洪數無根。此腎氣大虧。宜人參八味湯主之。)

《辨正》:紅嫩無津舌,全舌鮮紅柔嫩而無津液,望之似潤,而舌燥涸者,乃陰虛火旺也,宜十全甘寒救補湯常服之。舊說用生脈散、人參三白湯,(人參、澤瀉、茯苓、白朮、白芍、薑、棗)醫家積弊,誤人不少。(五味、白芍酸斂,人參燥肺,苓、朮、薑、棗皆溫補。以此治陰虛人,則腎火愈旺,真水益虧矣。

)若舌絳而光亮者,胃陰亡也,急用甘寒濡潤之品,如炙甘草湯去薑、桂,加鮮石斛、蔗漿、麥冬。(葉天士云:舌淡紅無色者,或干而色不榮者,當是胃津傷,而氣無化液也,宜用炙甘草湯,不可用寒涼藥。章虛谷云:淡紅無色,心脾氣血素虛也,更加干而色不榮,胃中津氣亦亡也,故不可用苦寒之藥,以炙甘草湯養營血以通經脈,其邪自可漸去矣。

薛生白雲:舌光如鏡,外證口大渴,胸悶欲絕,乾嘔不止,此乃胃液受劫,膽火上衝,宜西瓜汁、金汁水、鮮生地汁、甘蔗汁,磨服木香、鬱金、香附、烏藥等味。章虛谷云:此營陰素虧,肝火素旺者,肝火乘胃,耗其津液,故舌先無苔。實津桔,非濁壅。胸悶欲絕者,肝膽氣上逆也,敵以諸汁滋胃液,辛香散逆氣。

白話文:

純紅舌

這種舌頭的顏色像瘀血一樣紅赤,而且舌面上沒有其他顏色的苔。

這種情況是因為身體內有溫熱之氣積蓄,從內部向外表現出來的。應該用敗毒散來去除風邪,並去掉方中的防風,加入淡豆豉和蔥白,或者用葛根解肌湯來治療。(按:暑熱證常見到這種舌頭。應該用新鮮地黃、梔子、連翹、淡豆豉、黃連、黃芩、知母、青蒿、薄荷、益元散之類的藥物來治療。不應該用敗毒散這種方法。)

這種舌頭的紅色並不是單純的紅色,而是像瘀血一樣的顏色。臟腑極度發熱、感染時疫、或者誤服溫補藥物都可能出現這種舌頭。應該用三黃白虎湯加入連翹,或者用大承氣湯或小承氣湯等藥物,根據情況選用。這種舌頭也有可能是表證,表證時,臉和全身都會發熱,頭暈眼花,時而發冷時而發熱,脈象是浮數的,這是因為邪熱在太陽經。應該用薄荷、荊芥、葛根、竹葉、生甘草等藥物來清涼散發表邪,不應該馬上使用寒涼的藥物來攻下。

《舌鑑》只提到表證,並建議使用人參敗毒散。而我遵守家訓,不敢隨便使用人參和柴胡,因為它們會讓少陽經變得乾燥,羌活和獨活也會讓其他經脈變得乾燥,只有風邪深入時才能使用。如果熱邪在太陽經,使用這些藥反而會把邪氣引到其他經絡。

光紅柔嫩舌

整個舌頭鮮紅柔嫩,光亮而且沒有津液,有的人稱之為鏡面舌。

這種舌頭光亮發紅,柔嫩且沒有津液,是因為發汗或攻下太過,導致體內的精氣嚴重耗損。應該用生脈飲和保元湯來清補。(張石頑說:這種舌頭光亮發紅,柔嫩像新生的一樣,看起來好像很滋潤,但實際上非常乾燥,這是因為過度發汗或攻下導致津液枯竭,通常難以治癒。應該用生脈散合三白湯來治療。)還有病後舌頭變成絳紅色,像錢幣一樣光亮。或者舌根部咽喉乾燥而不喜歡喝涼水,這是腎虧嚴重,應該用大劑量的六味地黃湯來補充津液。(凡是少陰虛證,舌頭的形狀一定是圓大而且胖嫩。)

如果舌頭的形狀胖嫩,但顏色是淡紅色的,那麼外在症狀一定是煩躁不安,六脈遲緩微弱;或者體內氣機紊亂,腹部寒冷怕冷;或者剛開始出現嘔吐腹瀉,手腳冰涼;或者出現格陽躁狂,六脈洪大但沒有根基。這是因為腎氣大虧,應該用人參八味湯來治療。

這種舌頭的特點是整個舌頭鮮紅柔嫩而且沒有津液,看起來好像很滋潤,但實際上舌頭是乾燥的,這是因為陰虛火旺。應該經常服用十全甘寒救補湯。以前的說法是用生脈散和人參三白湯,這是醫學界的積弊,誤導了很多人。(因為五味子和白芍有酸斂的作用,人參會讓肺部乾燥,茯苓、白朮、生薑、大棗都是溫補的,用這些藥來治療陰虛的人,會讓腎火更旺,真陰更虧。)

如果舌頭是絳紅色而且光亮的,這是因為胃陰耗盡了,應該馬上用甘寒滋潤的藥物來治療,比如炙甘草湯去掉生薑和桂枝,加入新鮮石斛、甘蔗汁和麥冬。(葉天士說:舌頭淡紅沒有顏色,或者乾燥而沒有光澤,這是因為胃津受損,而氣不能化生為津液,應該用炙甘草湯,不能用寒涼藥物。章虛谷說:淡紅沒有顏色,是心脾氣血本身就虛弱的表現,如果更加乾燥而沒有光澤,那是胃中津氣也已經耗盡了,所以不能用苦寒的藥物,應該用炙甘草湯來滋養營血,使經脈暢通,病邪自然就會逐漸消失。

薛生白說:舌頭光亮如鏡,外在症狀是口渴難耐,胸悶的好像要斷氣一樣,不停地噁心想吐,這是因為胃液受到損害,膽火上衝,應該用西瓜汁、金汁水、新鮮生地汁、甘蔗汁,磨成粉末服用的木香、鬱金、香附、烏藥等藥物。章虛谷說:這是因為營陰本來就虧虛,肝火本來就旺盛,肝火侵犯胃部,耗損津液,所以舌頭先沒有苔。這是津液枯竭,而不是痰濁壅塞。胸悶得好像要斷氣,是肝膽之氣上逆的表現,應該用各種汁液來滋潤胃液,用辛香的藥物來疏散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