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七·針灸中 (3)
卷第二十七·針灸中 (3)
1. 心病第三
一十八法
心俞,各灸二七壯,主心病,老小減之。不能食,胸中滿,膈上逆氣,悶熱,皆灸之。
卒心疝,暴痛汗出,刺大敦,左取右,右取左。男左女右,刺之出血立已。
俠巨闕兩邊,相去各半寸,名曰上門。主胸中痛引腰背,心下嘔逆,面無滋潤,各灸隨年壯。
凡顏色焦枯,勞氣失精,肩背痛,手不得上頭,灸肩髃百壯。穴在肩外頭近後,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
當心下一寸,名巨闕。主心悶痛,上氣,引少腹冷,灸二七壯。
脈不出,針不容兩穴,在幽門兩旁各一寸五分。
健忘忽忽,針間使入五分,掌後三寸。
心中懊憹,徹背痛,煩逆,灸心俞百壯。
心痛如錐刀刺,氣結,灸膈俞七壯。
心痛,冷氣上,鳩尾上二寸半,名龍頷,灸百壯,不針。
心痛,惡氣上,肋痛急,灸通谷五十壯,在乳下二寸。
心痛暴惡,氣叉心,灸巨闕百壯。
心痛,胸脅滿,灸期門,隨年壯。
心痛堅煩,氣結,灸大倉百壯。
心痛曝絞,急欲絕,灸神府百壯。附:鳩尾正當心,有忌。
胸痹心痛,灸膻中百壯。忌針兩乳間。
心痛,灸臂腕橫紋三七壯。
心痛,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白話文:
心病第三
心俞穴,兩邊各灸十四壯,主要治療心臟疾病,年老體弱者要減少灸的數量。對於吃不下飯、胸口脹滿、橫膈膜以上氣逆、胸悶發熱等症狀,都可以用艾灸來治療。
突然發生的心疝,劇烈疼痛且大量出汗,要針刺大敦穴,左邊痛就針右邊,右邊痛就針左邊。男性針左邊,女性針右邊,針刺出血就能立刻停止疼痛。
巨闕穴兩旁各半寸的地方,稱為上門穴。主要治療胸口痛連帶到腰背、心口噁心想吐、面色枯槁無光澤等症狀,兩邊穴位都要用艾灸,數量與年齡相同。
凡是面色焦黃枯槁、因勞累而氣虛、精氣耗損、肩背疼痛、手臂抬不起來的,要灸肩髃穴一百壯。此穴在肩膀外側靠近後面的位置,用手按壓會有鬆開的感覺。
心口下一寸的位置,稱為巨闕穴。主要治療心胸悶痛、氣往上衝、連帶到小腹發冷的症狀,要灸十四壯。
脈搏微弱不明顯,針刺無法進入的兩個穴位,在幽門穴兩旁各一寸五分的地方。
健忘、精神恍惚,要針刺間使穴,針入五分,此穴在手腕後三寸的地方。
心中煩悶、背部疼痛、煩躁不安,要灸心俞穴一百壯。
心痛如刀刺般,氣結不通,要灸膈俞穴七壯。
心痛,感覺冷氣往上衝,在鳩尾穴上方二寸半的地方,稱為龍頷穴,要灸一百壯,不要針刺。
心痛,感覺有不好的氣往上衝,肋骨疼痛急迫,要灸通谷穴五十壯,此穴在乳房下方二寸的地方。
心痛突然發作,很嚴重,氣衝到心口,要灸巨闕穴一百壯。
心痛,胸脅脹滿,要灸期門穴,數量與年齡相同。
心痛,感覺堅硬又煩躁,氣結不通,要灸大倉穴一百壯。
心痛,突然絞痛,快要昏厥,要灸神府穴一百壯。附註:鳩尾穴正對心臟,要特別注意。
胸痹、心痛,要灸膻中穴一百壯。切忌在兩乳中間針刺。
心痛,要灸手腕橫紋處,兩邊各灸二十一壯。
心痛,要灸兩手虎口白色肉交界處,兩邊各灸七壯。
2. 小腸病第四
八十一法,訣二首
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苦臍痹,少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搶心,刺手心主治,陰在掌後橫紋中,入一分。
左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小腸實也。苦心下急,熱痹,小腸內熱,小便赤黃,刺手太陽治,陽在手第二指本節後一寸動脈。
俠中管兩邊相去半寸,名曰陰都,灸隨年壯,主小腸熱病。
俠臍兩邊相去一寸,名魂舍,灸一百壯,主小腸泄利膿血,小兒減之。又,灸小腸俞七壯。
灸風眩法:
以繩橫度口至兩邊,既得度口之寸數,便以繩一頭更度鼻,盡其兩邊兩孔間,得鼻度之寸數,中屈之取半合,於口之全度中屈之。先覓頭上回發,當回發中灸之,以度度四邊左右前後,當繩端而灸。前以面為正,並依年壯多少,一年凡三灸,皆須瘡瘥又更灸之,壯數如前。若速灸,火氣引上。
其數處回發者,則灸其近當鼻也。若回發近額者,亦宜灸。若指面為瘢,則闕其面處,然病重者,亦不得計此也。
治卒癲法:
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通即瘥。當尿孔上是穴。
又,灸陰莖頭三壯。
又,灸乳頭三壯。
又,灸足大指上聚毛中七壯。
又,灸督脈三十壯,在直鼻人中上,入髮際三報之。
又,灸天窗、百會各漸灸三百壯,炷惟小作。
又法:灸耳上髮際各五壯。
治卒中邪魅恍惚振噤法:
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令艾炷半在爪上,半在肉上,七炷不止,十四壯,炷如雀矢大作之。
狂,鬼語,針其足大拇指爪甲下,入少許即止。
治大人癲小兒驚癇法:
灸背第二椎及下窮骨兩處,以繩度中折,繩端一處是脊骨上也。凡三處畢,復斷此繩作三折,令各等而參合如厶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俠脊兩邊便灸之,凡五處也。以丹注所灸五處各百壯,削竹為度,勝繩也。
狂風罵詈,撾斫人名,為熱陽風。灸口兩吻邊,燕口處赤白際各一壯。
又,灸陰囊縫三十壯,令人立,以筆正注當下,己臥卻核卵令上。乃灸之,勿令近前中卵核,恐害於陽氣也。
卒發狂言鬼語法:
以甑帶急合縛兩手大指,便灸左右脅,當對屈肘頭兩處火,俱下各七壯,須臾鬼語自道姓名乞去。徐徐語問,乃解其手。
狂癇不識人,癲病眩亂,灸百會九壯。
狂走瘛瘲,灸玉枕上三寸。一法:頂後一寸百壯。
狂邪鬼語,灸天窗九壯。
又,灸口吻十五壯。
狂癲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壯,在手腕後六寸。
狂走驚癇,灸河口五十壯,在手腕後陷中動脈,此與陽明同也。
狂癲風癲,吐舌,灸胃管百壯,不針。
又,灸大幽一百壯。
又,灸間使三十壯。(《千金》云:治狂走癲癇。)
狂言恍惚,灸天樞百壯。
又,灸間使三十壯。(《千金》云:治狂言妄語。)
狂走喜怒悲泣,灸巨覺隨年壯。在背上俠內側反手不及者,骨芒穴上六分,捻之痛是也(一云巨闕俞。)
白話文:
小腸病第四
左手關脈寸口處陽氣衰竭者,表示沒有小腸經脈的氣血運行。症狀包括肚臍疼痛、少腹有疝氣或腫塊,月經期則胸悶心慌,可用針刺左手掌心來治療,針刺部位在手掌後橫紋中央,針刺深度約一分。
左手關脈寸口處陽氣充盛者,表示小腸經脈氣血充盈。症狀包括心下急痛、熱痛、小腸內熱,小便顏色赤黃,可用針刺手太陽小腸經來治療,針刺部位在食指(第二指)近指節後方一寸的動脈處。
肚臍旁兩側各半寸處,稱為陰都穴,灸治的壯數依年齡和體質而定,主治小腸熱病。
肚臍旁兩側各一寸處,稱為魂舍穴,灸治一百壯,主治小腸瀉痢膿血,小兒應減少灸治的壯數。同時,可灸小腸俞穴七壯。
治療眩暈的方法:
用繩子橫量過嘴巴,測量出嘴巴寬度的尺寸,再用繩子的一端從鼻樑量到兩側鼻孔之間的距離,取鼻樑寬度的一半,然後在嘴巴寬度的一半處,找到頭頂髮旋處,在此處施灸。根據繩子測量的尺寸,在髮旋周圍前後左右四個方向施灸。以面部為基準點,灸治的壯數依年齡和體質而定,一年施灸三次,每次都要等之前的灸傷痊癒後才能再次施灸,每次的壯數如同前述。若灸火太快,熱氣會向上衝。
如果髮旋位置靠近後腦,則應在靠近鼻樑處施灸。如果髮旋靠近額頭,也應該施灸。如果面部有疤痕,則應避開面部疤痕處施灸,但病情嚴重者,則不能考慮這些。
治療突然發作的癲癇的方法:
在陰莖上的陰莖繫帶處灸三壯,小便通暢後即可痊癒。穴位就在尿道口上方。
另可灸陰莖頭三壯。
另可灸乳頭三壯。
另可灸足大拇指聚毛處七壯。
另可灸督脈三十壯,位於鼻樑正中直上,進入髮際三寸處。
另可灸天窗穴、百會穴,每次逐漸增加至三百壯,艾炷宜小。
另一種方法:灸耳上方髮際處各五壯。
治療突然中邪魅惑、神志恍惚、四肢抽搐的方法:
在人中穴以及左右手足大拇指指甲處施灸,艾炷一半放在指甲上,一半放在肉上,共七炷,每炷十四壯,艾炷大小如雀矢。
治療狂語、鬼言的方法:針刺足大拇指指甲下,僅需刺入少許即可。
治療大人癲癇和小兒驚癇的方法:
灸治背部第二個椎骨以及其下方骶骨兩處,用繩子測量脊柱的長度,將繩子對摺,繩子的一端位於脊柱中央,共三處,再將繩子分成三等份,交叉成“厶”字形,中央一點和兩側邊緣各灸一處,共五處。在五個穴位上各灸一百壯,用削尖的竹片代替繩子作標記。
治療因熱陽風引起的狂風罵詈、打人毀物的方法:灸治口唇兩邊的“燕口”處,在赤白交界處各灸一壯。
另可灸陰囊縫三十壯,讓患者站立,用筆垂直標記穴位,施術者臥下,將患者的睪丸向上托起,再施灸,避免灸到睪丸附近,以免損傷陽氣。
治療突然發狂、說胡話的方法:
用甑帶緊緊捆綁住左右手大拇指,然後在左右脅肋部,對應屈肘處施灸,每側七壯,不久後胡言亂語者就會自行說出姓名並請求離開。緩緩詢問後,即可解開其手。
治療狂癇不識人、癲癇眩暈的方法:灸百會穴九壯。
治療狂奔、抽搐的方法:灸玉枕穴上三寸。另一方法:灸頂後一寸處百壯。
治療狂邪鬼語的方法:灸天窗穴九壯。
另可灸口唇十五壯。
治療狂癲哭泣的方法:灸手逆注穴三十壯,位於手腕後六寸處。
治療狂奔驚癇的方法:灸河口穴五十壯,位於手腕後凹陷處的動脈,此穴與陽明經相同。
治療狂癲、風癲,吐舌的方法:灸胃脘穴百壯,不需針刺。
另可灸大幽穴一百壯。
另可灸間使穴三十壯。(《千金要方》記載:治療狂奔癲癇。)
治療狂言恍惚的方法:灸天樞穴百壯。
另可灸間使穴三十壯。(《千金要方》記載:治療狂言妄語。)
治療狂奔、喜怒哀樂無常的方法:灸巨覺穴,灸治的壯數依年齡而定。位於背部內側,反手夠不到的地方,在骨突穴上方六分,按壓此處會感到疼痛(也有人稱此穴為巨闕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