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四·瘡癰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四·瘡癰下 (3)

1. 甘濕第六

論二首,方三十八首

論曰:夫甘濕之為病也,或熱或寒如病虎狀,或時下痢,或痢則斷,或常痢不止,無有時節,或時睡眠,有時思食,而氣力漸弱,日日羸瘦,腹背攣急,頭項無力,嗜臥食少,試法先指琢其脊上兩邊,若逐指即起如粟者,即是疳病,若不起者,非是疳也。若起者可漸向上琢之,若起至頸骨兩邊者,即是蟲已入腦矣,病難愈矣。

療十得二,終須多灸,若未入腦,醫之可瘥。

先以繩拘項向心壓頭,令當齊骨下尖處,即插著轉繩向背,背上當脊骨插頭,橫量病人口兩吻頭,作定於捉繩頭,脊骨上點兩處,灸,必須細意點處齊平即灸,初旦灸二壯,滿一七日至第二七日,灸二七壯,第三七日旦暮灸七壯,第四七日目只三壯,第五七日日二壯。看初灸二三日,若灸瘡發膿者易瘥,五六日乃發者難瘥。

唯得食白飯苜蓿苦苣蔓荊菜香漿少許燒鹽,瘥後百日,乃可得依常食。又須灌藥三遍,相去五日一灌。

蔥白(一握),豉(二升),蜀椒(三合),鹽(二合)

上四味,又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暖灌之,取一升乃灌也。

療疳濕食口齒及下部方:

飛廉蒿(蜀名)

上一味,燒作灰,搗篩,以兩錢匕著病處,甚痛,忍之。若不痛,則非疳也。特忌油膩、蜜、魚。有人患疳,食口刺痛,穿著此得瘥,著下部中蟲如馬尾大,相續出無數,十日後瘥。二十日平復。

又方:

取五葉紫花草末和杏仁葦花相和,吹下部中瘥。

疳濕方:

搗五葉紫花草熟,先病上拭乾,納著病上,瘥為限。所中疳者絞取汁五合服之,日三夜一。

下部癢如蟲行方:

真硃砂(一銖),礬石(二分,燒),芎藭(一分)

上三味,搗末綿裹,納下部中。

又方:取蝦蟆末、兔矢末,用之如上法。

又方:

以紙裹莨菪根煻火燒熟,以蜜塗納下部中,一切蟲痔皆愈。

又方:

黃連(二兩),蛇床子(半兩),黃柏,梔子(各一兩)

上四味,搗篩為散,以臘月豬脂和,塗納下部中,日再。

又方:

大黃,黃芩,黃耆,玄參(各一兩),丹參(三分),芍藥(半兩),吳茱萸(五分,炒)

上七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疳濕,久下痢赤白,百療不瘥方:

兔頭(炙),狐骨(皆臘日採,炙),葶藶子(熬),百草(五月五日收),蛇頭(炙),蝦蟆(炙),蜣螂(皆五月五日採,炙),石黛,晚蠶蛾(熬),青礬(熬),黃礬(熬),丁香,麝香,菥蓂(灰),故緋(灰),苦參,柏皮乾姜,角蒿(灰),丹砂,芒硝,鐵衣,印成鹽救月木,蠍蟲矢,桂心,床中桄木

上二十七味,等分,細研如粉,以筒子吹下部,日三,良。(《千金》有倒掛草。)

疳濕下蟲方(《千金》云:下黑:)

白話文:

甘濕症狀與治療解析

甘濕症是一種由濕熱或寒濕引起的疾病,其特點包括腹瀉、全身乏力、食慾異常、氣力減弱等,病情若加重可能導致蟲蝕肛門,甚者波及五臟而危及生命。以下為症狀辨析與治療方法的詳細解釋:


症狀描述

甘濕症表現多樣,可能出現:

  • 腹瀉,有時為間歇性,或持續不止。
  • 睡眠增加、食慾異常。
  • 身體消瘦,四肢無力,腹背抽筋,頭頸乏力。
  • 若脊背兩側有如米粒大小的結節,並向上延伸至頸部,則說明病情嚴重,蟲可能已入腦,難以治癒。

基本治療方法

若症狀尚未波及腦部,應進行針灸調理並輔以飲食控制及藥物治療。

  1. 針灸療法
  • 在脊骨特定穴位灸療,逐步增加灸的次數。
  • 初次灸兩壯,隨後根據療程增加至每日七壯,再逐漸減少。
  • 若灸瘡兩三日內化膿,則病情較易治癒;若化膿延遲至五六日,則治療效果較差。
  1. 飲食控制
  • 病中僅能食用白飯、苜蓿、苦苣等清淡食物,避免油膩、甜食。
  • 痊癒後百日內亦需節制飲食。
  1. 灌藥法
  • 使用蔥白、豆豉、蜀椒、鹽等煮水灌腸,每五日進行一次,共灌三次。

常見甘濕症狀治療方劑

  1. 疳濕口齒及下部治療
  • 使用燒製飛廉蒿灰塗於患處,若感劇痛,說明病因為疳濕。
  • 對於蟲蝕下部,可使用五葉紫花草配杏仁與葦花,吹於患處以排蟲。
  1. 濕疳引起的腹瀉
  • 使用大黃、黃芩、黃耆等製成藥散,配酒服用。
  • 若病情嚴重,需選用動物藥材如兔頭、蛇頭、蝦蟆等配伍,製成粉末,吹於患處或口服。
  1. 蟲行瘙癢與濕疳瘡
  • 可使用朱砂、礬石、芎藭製成粉末,以棉裹納入患處。
  • 或採用燒製黃連、蛇床子、黃柏等藥膏外塗。
  1. 急性疳濕與口瘡
  • 使用麻子油煉製,溫熱後灌腸,每隔一天一次,對疳濕及口腔病變效果顯著。

病情惡化與處理

  1. 重症疳濕
  • 若出現口腔潰瘍蔓延至喉部或胸部,應使用角蒿灰塗於病變部位,配合薔薇根煮汁含服。
  1. 蟲蝕引發瘡痔
  • 配伍麝香、乾薑、礬石等研製成粉,使用竹管將藥粉送入患處三寸處,早晚各一次。
  1. 濕䘌合併下部癢痛
  • 使用臘月兔頭、蝦蟆等燒製後與青黛、地黃葉灰混合,製成散劑,塞於患處。

醫療與預防建議

  1. 辨別病因
  • 若患者牙齒無光澤、舌苔全白,甚至口腔潰瘍泛濫,則為蟲蝕肛門所致,需及時治療以免影響五臟。
  1. 簡單用藥
  • 單用黃連、艾葉、苦參煎湯內服,對於寒濕腹瀉有良效。
  1. 飲食禁忌
  • 治療期間嚴禁食用甜膩食物,並避免油炸食品及生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