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三·瘡癰上 (1)
卷第二十三·瘡癰上 (1)
1. 溫中湯
主癰疽取冷過多寒中下痢食完出方:
甘草(炙),乾薑,附子(炮,各一兩半),蜀椒(二百四十枚,汗)
上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名為溫中湯,主要治療癰疽這種皮膚疾病,是因為過度攝取寒涼食物導致體內虛寒,引起腹瀉。
這個方子的配方是:炙甘草、乾薑、炮附子各一兩半,蜀椒二百四十枚(需要去除汗液)。
將以上四味藥材切碎,加入六升水煮到剩兩升,分成三次服用。
2. 黃耆散
主癰疽撮膿方:
黃耆(五分,膿多倍之),小豆(一分,熱口乾倍之),芎藭(半兩,肉大,生倍之),芍藥(二分,癰不止,倍之),栝蔞(二分,渴,小便利倍之),白蘞(三分,有膿不合倍之)
上六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廣濟》有甘草三分)。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用來治療癰疽,幫助膿液排出:
黃耆(五分,如果膿很多就加倍用量),赤小豆(一分,如果口乾舌燥就加倍用量),芎藭(半兩,如果肌肉腫脹就用雙倍的生芎藭),芍藥(二分,如果癰腫不消退就加倍用量),栝蔞(二分,如果口渴且小便不順就加倍用量),白蘞(三分,如果有膿卻無法癒合就加倍用量)。
將以上六味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用一小湯匙的量,用酒送服,一天服用三次。(《廣濟》這本書的記載中,還加了甘草三分。)
3. 瞿麥散
主諸癰潰及未潰,瘡中疼痛,膿血不絕,不可忍之方:
瞿麥,白芷,黃耆,當歸,細辛,芍藥,芎藭,薏苡仁,赤小豆(各一兩)
上九味,先以清酒漬豆,出,於銅器中熬之。干復漬,漬熬五過止。然後治末之合下篩。溫酒服方寸匕。日夜各五,三日後痛者肌肉生。一方以苦酒漬小豆,多痛,倍瞿麥,瘡未開倍白芷,膿多倍黃耆、薏苡、芍藥。
白話文:
這個方劑主要治療各種癰瘡,不論是已經潰爛或是尚未潰爛,瘡裡面疼痛難忍,膿血流個不停的情況。
藥方組成:瞿麥、白芷、黃耆、當歸、細辛、芍藥、川芎、薏苡仁、赤小豆,各一兩。
將以上九味藥材,先用清酒浸泡赤小豆,取出後放在銅器中煎熬。等乾燥後再浸泡,浸泡與煎熬反覆五次。然後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後過篩。用溫酒送服一小匙藥粉,早晚各服用五次。服用三天後,疼痛處就會開始長出新的肌肉。
另一個配方是改用苦酒浸泡赤小豆,如果疼痛劇烈,就將瞿麥的劑量加倍。如果瘡瘍尚未破開,就將白芷的劑量加倍。如果膿液很多,就將黃耆、薏苡仁、芍藥的劑量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