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雜病下 (2)
卷第二十·雜病下 (2)
1. 麥門冬散
又方:鹿角末,水和塗之即出。
治因風水腫方:卒刺涉水成腫,取韭並鹽搗置上,以火炙藥上,熱徹即愈。
火燒瘡方:取新牛矢承熱塗之。
又方:燒桃葉,鹽和煮作湯洗之。
又方:以醬汁塗,立愈。
又方:桑灰水敷,干則易。
又方:井底青泥塗之佳。
又方:青羊髓塗之佳。(無青羊,白、黑羊亦得。)
治灸瘡及湯火所損,晝夜啼呼不止,兼滅瘢方:
羊脂(半兩),豬脂(一分),松脂(半兩),蠟(一分)
上四味,於松明上以小銚火燒豬脂等皆消,以杯承取汁敷之,松明是服松木節也。
治灸瘡膿壞不瘥方:
臘月豬脂(一斤),薤白(十枚),胡粉(一兩)
上三味,先煎薤令黃,去之,綿裹石灰一兩煎數沸去之,入胡粉膏中,令調塗故帛上貼之,日三度。
又方:
白蜜(一兩),烏賊魚骨(二枚。一方作一兩)
上二味,搗末相和塗上三五度,瘥。
治火瘡方:
柏白皮(半兩),竹葉(一兩),甘草(二兩)
上三味,以豬膏一斤煎三沸,三上三下,藥成去滓,待冷塗之。(《集驗》有地黃四兩。)
治漆瘡方:
湯漬芒硝五兩令濃,塗干即為,勿住。
又方:取市上磨刀石槽中泥津塗之。
又方:取礬石納湯中洗之。
又方:羊乳汁塗之。
又方:漆姑草挼敷之。
又方:末貫眾塗之。
白話文:
麥門冬散
另外一個方子:用鹿角磨成的粉末,用水調和後塗抹,腫脹就會消退。
治療因為涉水導致的水腫的方子:突然間因為踩水而造成腫脹,取韭菜和鹽一起搗爛敷在腫脹處,然後在藥上面用火烤,直到熱力完全滲透,就會痊癒。
治療火燒傷的方子:取新鮮的牛糞,趁熱塗在燒傷處。
另一個方子:燒桃樹葉,和鹽一起煮成湯來清洗患處。
另一個方子:用醬油塗抹,立刻就好。
另一個方子:用桑樹灰水敷在患處,乾了就更換。
另一個方子:用井底的青泥塗抹效果更好。
另一個方子:用青羊的骨髓塗抹效果更好。(沒有青羊,用白羊或黑羊的骨髓也可以。)
治療艾灸造成的瘡傷或被熱水、火燙傷,導致白天晚上不停哭鬧,同時也能消除疤痕的方子:
羊油(半兩),豬油(一份),松脂(半兩),蜂蠟(一份)。
將以上四種藥材,在松木枝上用小鍋加熱,將豬油等全部融化,用杯子接住融化的汁液,塗在傷處。松木枝指的是松木的樹節。
治療艾灸造成的瘡傷化膿潰爛不癒合的方子:
臘月時的豬油(一斤),薤白(十枚),胡粉(一兩)。
先將薤白煎到發黃,去除,再用棉布包裹一兩石灰,放入鍋中煎煮幾次後取出石灰,然後將胡粉加入煎好的膏藥中,攪拌均勻,塗在舊布上貼在患處,每天三次。
另一個方子:
白蜂蜜(一兩),烏賊魚骨(二枚,有的方子寫一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成粉末,混合後塗抹在傷口上,塗三到五次就會痊癒。
治療火瘡的方子:
柏樹白皮(半兩),竹葉(一兩),甘草(二兩)。
將以上三種藥材,用一斤豬油煎煮三次,每次煮沸後就將藥材取出,再放回,如此重複三次,藥熬好後去除藥渣,待涼後塗在傷處。(《集驗方》裡還有生地黃四兩)。
治療漆瘡的方子:
用濃稠的芒硝水浸泡患處,塗抹在患處,乾了就繼續塗抹,不要停止。
另一個方子:取集市上磨刀石槽裡的泥漿塗抹。
另一個方子:取礬石放入熱水中清洗患處。
另一個方子:用羊奶塗抹患處。
另一個方子:將漆姑草揉搓後敷在患處。
另一個方子:將貫眾磨成粉末塗抹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