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十八·雜病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雜病上 (5)

1. 秦椒散

主膏疸飲少溺多方。

秦椒(一分,汗),瓜丁(半兩)

上二味,搗篩為散。水服方寸匕,日三。

秦王九疸散,方

胃疸食多喜飲,梔子仁主之。心疸煩心心中熱,茜根主之。腎疸,唇乾,葶藶子主之(熬)。脾疸,尿赤出少,惕惕恐,栝蔞主之。膏疸,飲少尿多,秦椒瓜蒂主之(椒,汗,「膏」,一作「肺」)。舌疸,渴而數便,鍾乳主之。肉疸,小便白,凝水石主之(研)。髓疸,目眶深,多嗜臥,牡蠣澤瀉主之。肝疸,胃熱飲多,水激肝,白朮主之。

上一十一味,等分,隨病所在加半兩,搗篩為散。飲服五分匕,日三,稍稍加至方寸匕。

論曰:夫酒疸,其脈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酒疸者或無熱,靖言了了,腹滿欲吐者,宜吐之。酒疸心中熱欲嘔者,宜吐之。酒疸必小便不利,其候當心中熱,足下熱,是其候也。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齏,大便正黑,皮革搔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也。

白話文:

[秦椒散]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因為膏疸而導致的喝水少、小便多的情況。

藥方組成:秦椒(一份,用汗水浸泡過)、瓜蒂(半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用水服用一小匙(方寸匕),一天三次。

秦王九疸散,藥方組成如下:

胃疸,症狀是吃得多且喜歡喝水,用梔子仁來治療。心疸,症狀是心煩且心中發熱,用茜根來治療。腎疸,症狀是嘴唇乾燥,用葶藶子(炒過)來治療。脾疸,症狀是小便赤紅量少,且感到恐懼不安,用栝蔞來治療。膏疸,症狀是喝水少且小便多,用秦椒和瓜蒂來治療(秦椒需用汗水浸泡,這裡的「膏」也可能指「肺」)。舌疸,症狀是口渴且小便頻繁,用鍾乳石來治療。肉疸,症狀是小便呈白色,用凝水石(研磨)來治療。髓疸,症狀是眼眶深陷且嗜睡,用牡蠣和澤瀉來治療。肝疸,症狀是胃熱且喝水多,水氣刺激肝臟,用白朮來治療。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等份混合,並根據患者的疾病部位,再加入一半劑量的該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用水服用五分匕,一天三次,然後逐漸增加劑量到一小匙(方寸匕)。

總結: 關於酒疸,如果脈象是浮的,應先催吐;如果脈象是沉而弦的,應先使用瀉下藥。酒疸有的時候沒有發熱症狀,只是說話清楚,腹部脹滿想吐,這時候應該催吐。酒疸若是心中發熱想吐,也應該催吐。酒疸必然會小便不利,其症狀應當是心中發熱、腳底發熱。如果酒疸使用瀉下藥,時間久了會變成黑疸,眼睛發青、面色發黑,心中感覺像吃蒜泥一樣不舒服,大便呈現黑色,皮膚變得麻木,脈象呈現浮而弱的狀態,即使皮膚顏色發黑,也可能帶有微黃的色澤,這些都是可以據此判斷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