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卷第十七·中風下 (1)
卷第十七·中風下 (1)
1. 大續命散
主八風十二痹,偏枯不仁,手足拘急疼痛,不得伸屈,頭眩不能自舉,起止顛倒。或臥忽驚如墮樹狀,盜汗,臨事不興,婦人帶下無子,風入五臟,甚者恐怖鬼來收錄,或與鬼神交通,悲啼哭泣,忽忽欲走方:
烏頭(炮,去皮),防風,麻黃(去節),人參,杏仁(去皮尖、兩仁,熬),芍藥,石膏(研),乾薑,芎藭,茯苓,黃芩,桂心,蜀椒(去目,閉口者,汗),甘草(炙,各一兩),當歸(二兩)
上一十五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稍增,以知為度。
排風湯方:
白蘚皮(一雲茯苓),白朮,芍藥,芎藭,當歸,獨活,杏仁(去皮尖及雙仁,熬),防風桂心,甘草(炙,各二兩),茯神,麻黃(去節,各三兩),生薑(四兩,切)
上一十三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可服兩三劑。
白話文:
主要治療八風十二痹(多種肢體麻木疼痛的疾病),半身不遂,手腳拘攣疼痛,無法伸直彎曲,頭暈目眩,無法抬頭,站立或坐下時會顛倒。或者睡覺時突然驚醒,像從樹上掉下來一樣,盜汗,性功能障礙,婦女白帶過多不孕,風邪侵入五臟,嚴重時會恐懼,覺得有鬼來抓人,或者與鬼神溝通,悲傷哭泣,恍惚想逃跑。
藥方: 烏頭(炮製,去除外皮),防風,麻黃(去除莖節),人參,杏仁(去除外皮尖端、雙仁,炒過),芍藥,石膏(研磨),乾薑,芎藭,茯苓,黃芩,桂心,蜀椒(去除眼睛、閉口者,汗蒸),甘草(炙烤,各一兩),當歸(二兩)
以上十五味藥,搗碎篩成散劑,用酒送服一小匙,每天兩次,可以逐漸增加劑量,以感到有效為度。
排風湯藥方: 白蘚皮(一說可用茯苓),白朮,芍藥,芎藭,當歸,獨活,杏仁(去除外皮尖端及雙仁,炒過),防風,桂心,甘草(炙烤,各二兩),茯神,麻黃(去除莖節,各三兩),生薑(四兩,切片)
以上十三味藥,切成小塊,用水一斗,先煮麻黃,去除水面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如果想要發汗,可以服用兩三劑。
2. 大排風湯
主半身不遂,口不能言及諸偏枯方:
白蘚皮,附子(炮,去皮),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熬),白朮,防風,葛根,獨活防己,當歸,人參,茯神,甘草(炙,各三兩),石膏(六兩,碎),桂心(二兩),白芷(一兩)
上一十六味,㕮咀,以水一斗七升,先煮麻黃,取一升半,去沫,澄清,納藥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半身不遂、口不能說話以及各種偏枯的症狀。
藥方組成:
白蘚皮、炮製過的附子(去除外皮)、麻黃(去除莖節)、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並炒過)、白朮、防風、葛根、獨活、防己、當歸、人參、茯神、炙甘草,以上各三兩;石膏(打碎)六兩;桂心二兩;白芷一兩。
將以上十六味藥材稍微搗碎,加水一斗七升,先煮麻黃,取出一升半的藥汁,去除浮沫,澄清後,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至剩下四升。分四次服用,白天三次,晚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