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卷第二十七·針灸中 (2)
卷第二十七·針灸中 (2)
1. 心病第三
一十八法
心俞,各灸二七壯,主心病,老小減之。不能食,胸中滿,膈上逆氣,悶熱,皆灸之。
卒心疝,暴痛汗出,刺大敦,左取右,右取左。男左女右,刺之出血立已。
俠巨闕兩邊,相去各半寸,名曰上門。主胸中痛引腰背,心下嘔逆,面無滋潤,各灸隨年壯。
凡顏色焦枯,勞氣失精,肩背痛,手不得上頭,灸肩髃百壯。穴在肩外頭近後,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
當心下一寸,名巨闕。主心悶痛,上氣,引少腹冷,灸二七壯。
脈不出,針不容兩穴,在幽門兩旁各一寸五分。
健忘忽忽,針間使入五分,掌後三寸。
心中懊憹,徹背痛,煩逆,灸心俞百壯。
心痛如錐刀刺,氣結,灸膈俞七壯。
心痛,冷氣上,鳩尾上二寸半,名龍頷,灸百壯,不針。
心痛,惡氣上,肋痛急,灸通谷五十壯,在乳下二寸。
心痛暴惡,氣叉心,灸巨闕百壯。
心痛,胸脅滿,灸期門,隨年壯。
心痛堅煩,氣結,灸大倉百壯。
心痛曝絞,急欲絕,灸神府百壯。附:鳩尾正當心,有忌。
胸痹心痛,灸膻中百壯。忌針兩乳間。
心痛,灸臂腕橫紋三七壯。
心痛,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白話文:
一十八法
-
**心俞穴:**各灸 27 壯,主治心臟疾病,年紀較大或較小的病人可酌減。不能進食、胸中脹滿、橫膈上逆氣、悶熱等症狀,皆可用此穴治療。
-
**卒心疝:**突然心臟疼痛、出汗,刺大敦穴,左腳取右穴,右腳取左穴。男性取左穴,女性取右穴,刺出血即可緩解。
-
**巨闕穴兩側:**相距各半寸,稱為「上門穴」。主治胸痛延伸到腰背、心下嘔吐、面色無光澤,可依據年齡灸壯。
-
**肩髃穴:**凡是面色焦枯、勞累氣虛、肩背疼痛、手臂無法舉過頭頂,可灸肩髃穴 100 壯。穴位位於肩頭外側後方,用手按壓會感覺到有凹陷處。
-
**巨闕穴:**位於心下 1 寸。主治心悶痛、上氣、引發小腹冰冷,可灸 27 壯。
-
**幽門穴:**脈搏無法測量,針灸時兩穴不可相隔,位於幽門兩側各 1 寸 5 分。
-
**間使穴:**健忘、精神恍惚,針灸深度 5 分,位於手掌後方 3 寸。
-
**心俞穴:**心中懊惱憂鬱、徹背疼痛、煩亂嘔吐,可灸心俞穴 100 壯。
-
**膈俞穴:**心痛如錐刀刺,氣結,灸膈俞穴 7 壯。
-
**龍頷穴:**心痛伴隨冷氣上逆,鳩尾穴上 2 寸 5 分,名為龍頷穴,可灸 100 壯,不可針灸。
-
**通谷穴:**心痛、惡氣上逆、肋骨疼痛劇烈,灸通谷穴 50 壯,位於乳房下 2 寸。
-
**巨闕穴:**心痛突然發作,氣息堵塞在心,灸巨闕穴 100 壯。
-
**期門穴:**心痛、胸脅脹滿,灸期門穴,依據年齡灸壯。
-
**大倉穴:**心痛、堅硬煩悶、氣結,灸大倉穴 100 壯。
-
**神府穴:**心痛絞痛劇烈,急欲昏厥,灸神府穴 100 壯。附註:鳩尾穴正對著心臟,針灸時須避開。
-
**膻中穴:**胸痹心痛,灸膻中穴 100 壯。禁止在兩乳之間針灸。
-
**心痛:**灸手臂橫紋 三七 壯。
-
**心痛:**灸兩虎口白肉邊緣 7 壯。
2. 小腸病第四
八十一法,訣二首
白話文:
八十一法,訣二首
訣一 氣在田,命在源,髓在谷,骨在淵。 血在海,精在關,輸在穴,氣在先。 補氣強筋骨,補血活關穴。 補精增元氣,補髓定神安。
訣二 上病治下,下病治上。 外病治內,內病治外。 頭病治足,足病治頭。 病在皮,治其肌。 病在肌,治其血。 病在血,治其氣。 病在氣,治其營。 病在營,治其衛。 病在衛,治其經。 病在經,治其絡。 病在絡,治其孫絡。 病在孫絡,治其臟腑。 病在臟腑,治其臟腑經絡。 病在臟腑經絡,治其五輪。 病在五輪,治其氣血。 病在氣血,治其陰陽。 病在陰陽,治其五行。 病在五行,治其表裡。 病在表裡,治其左右。 病在左右,治其前後。 病在前,治其後。 病在後,治其前。 病在左,治其右。 病在右,治其左。 病在上,治其下。 病在下,治其上。 病在內,治其外。 病在外,治其內。
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苦臍痹,少腹中有疝瘕,主月即冷上搶心,刺手心主治,陰在掌後橫紋中,入一分。
白話文:
左手關脈前部脈象陽氣斷絕,代表沒有小腸脈。症狀是臍部瘀血堵塞,小腹中有疝氣和腫塊,月事來潮時出現下冷腹痛並衝擊到心臟,可針刺手掌心主穴治療,該穴位位於掌後橫紋中,刺入深度一分。
左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小腸實也。苦心下急,熱痹,小腸內熱,小便赤黃,刺手太陽治,陽在手第二指本節後一寸動脈。
白話文:
如果左手手腕關節前寸口脈搏陽氣充足而堅實,說明小腸有實熱。患者會出現舌根發苦、心窩悶熱、熱毒痹阻經絡、小腸內發熱、小便赤黃等症狀。治療時應針刺手太陽經,取穴部位為手部第二手指根部後一寸的動脈位置。
俠中管兩邊相去半寸,名曰陰都,灸隨年壯,主小腸熱病。
俠臍兩邊相去一寸,名魂舍,灸一百壯,主小腸泄利膿血,小兒減之。又,灸小腸俞七壯。
灸風眩法: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俠中管兩邊相去半寸,名曰陰都,灸隨年壯,主小腸熱病。
俠臍兩邊相去一寸,名魂舍,灸一百壯,主小腸泄利膿血,小兒減之。又,灸小腸俞七壯。
灸風眩法:
肚臍兩旁相距半寸,稱為陰都,灸壯次數隨年齡增加,主治小腸熱病。
肚臍兩旁相距一寸,稱為魂舍,灸壯一百次,主治小腸腹瀉膿血,小兒灸壯次數應減少。另外,灸小腸俞穴七壯。
治療風眩的方法:
以繩橫度口至兩邊,既得度口之寸數,便以繩一頭更度鼻,盡其兩邊兩孔間,得鼻度之寸數,中屈之取半合,於口之全度中屈之。先覓頭上回發,當回發中灸之,以度度四邊左右前後,當繩端而灸。前以面為正,並依年壯多少,一年凡三灸,皆須瘡瘥又更灸之,壯數如前。若速灸,火氣引上。
白話文:
用繩子橫量嘴巴,從兩側量到兩側,得到嘴巴的尺寸,再用繩子的一端量鼻子,從兩側兩個鼻孔之間量到頭,得到鼻子的尺寸,將繩子對折取中間,與嘴巴的全部尺寸對折。先在頭上的回發上找位置,在回發的中間灸,用繩子量四邊左右前後,對準繩子的端點灸。前面以臉部為正,根據年齡大小,一年一般灸三次,都要等到傷口癒合後再灸,壯數和前面一樣。如果灸得太快,火氣會上升到頭部。
其數處回發者,則灸其近當鼻也。若回發近額者,亦宜灸。若指面為瘢,則闕其面處,然病重者,亦不得計此也。
白話文:
如果數處頭髮倒生,那麼就在接近鼻子的地方灸一灸。如果倒生髮靠近額頭,也應該灸一灸。如果手指臉上導致留下疤痕,那麼就空缺臉上那一塊地方。但是如果病情嚴重,也不能考慮這個了。
治卒癲法:
灸陰莖上宛宛中三壯,得小便通即瘥。當尿孔上是穴。
又,灸陰莖頭三壯。
又,灸乳頭三壯。
又,灸足大指上聚毛中七壯。
又,灸督脈三十壯,在直鼻人中上,入髮際三報之。
又,灸天窗、百會各漸灸三百壯,炷惟小作。
又法:灸耳上髮際各五壯。
治卒中邪魅恍惚振噤法:
鼻下人中及兩手足大指爪甲,令艾炷半在爪上,半在肉上,七炷不止,十四壯,炷如雀矢大作之。
狂,鬼語,針其足大拇指爪甲下,入少許即止。
治大人癲小兒驚癇法:
白話文:
治療癲癇的方法:
- 在陰莖上「宛宛」穴施灸三壯,待小便通暢即可痊癒。該穴位位於尿道口上方。
- 在陰莖頭上施灸三壯。
- 在乳頭上施灸三壯。
- 在腳大拇指上聚毛處施灸七壯。
- 在督脈上施灸三十壯,位於鼻中柱上方,進入髮際三寸處。
- 在天窗穴、百會穴上逐漸施灸三百壯,炷火大小如雀矢。
- 在耳上髮際各施灸五壯。
治療卒中邪魅,導致恍惚、震顫和禁閉的方法:
- 在鼻下人中穴及兩手兩腳大拇指的指甲上,將艾炷一半放在指甲上,一半放在肉上,共施灸七柱,不間斷,十四壯,炷火大小如雀矢。
- 狂躁、說鬼話時,針刺腳大拇指指甲下,針入少許即可止。
治療大人癲癇和小兒驚厥的方法:
灸背第二椎及下窮骨兩處,以繩度中折,繩端一處是脊骨上也。凡三處畢,復斷此繩作三折,令各等而參合如厶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俠脊兩邊便灸之,凡五處也。以丹注所灸五處各百壯,削竹為度,勝繩也。
白話文:
在第二椎和尾骨處各灸一次,用繩子量出中間點然後對折,繩子的一端是在脊椎骨上方。總共灸完三處,再將這根繩子剪成三段,讓三段相等並交會成「厶」形,用其中一個角對準中間灸,下面兩個角分別對著脊椎兩側灸,總共灸五處。在所灸的五處各填入丹藥灸百次,削竹子來量度,比繩子更精確。
狂風罵詈,撾斫人名,為熱陽風。灸口兩吻邊,燕口處赤白際各一壯。
又,灸陰囊縫三十壯,令人立,以筆正注當下,己臥卻核卵令上。乃灸之,勿令近前中卵核,恐害於陽氣也。
卒發狂言鬼語法:
白話文:
繁體中文
狂風罵詈,撾斫人名,為熱陽風。灸口兩吻邊,燕口處赤白際各一壯。
又,灸陰囊縫三十壯,令人立,以筆正注當下,己臥卻核卵令上。乃灸之,勿令近前中卵核,恐害於陽氣也。
狂風暴雨般地咒罵,一頓亂揍,這是瘋熱病。灸兩邊嘴角邊,耳門穴赤白交界處各灸一壯。
另外,灸陰囊縫三十壯,可以讓患者站立,用筆正對準穴位,自己躺下後,把睪丸提起。然後施灸,不要灸太靠近睪丸,以免損傷陽氣。
瘋病急發時說胡話的法則:
以甑帶急合縛兩手大指,便灸左右脅,當對屈肘頭兩處火,俱下各七壯,須臾鬼語自道姓名乞去。徐徐語問,乃解其手。
白話文:
用煮飯的甑子帶子緊緊綁住兩隻大拇指,然後灸左右肋間,與屈肘處相對的地方,兩處各灸七次壯火,不一會兒,鬼魅就會說話,自報姓名並求著離開。慢慢地問它話,然後再解開它的繩子。
狂癇不識人,癲病眩亂,灸百會九壯。
狂走瘛瘲,灸玉枕上三寸。一法:頂後一寸百壯。
狂邪鬼語,灸天窗九壯。
又,灸口吻十五壯。
狂癲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壯,在手腕後六寸。
狂走驚癇,灸河口五十壯,在手腕後陷中動脈,此與陽明同也。
狂癲風癲,吐舌,灸胃管百壯,不針。
又,灸大幽一百壯。
又,灸間使三十壯。(《千金》云:治狂走癲癇。)
狂言恍惚,灸天樞百壯。
又,灸間使三十壯。(《千金》云:治狂言妄語。)
狂走喜怒悲泣,灸巨覺隨年壯。在背上俠內側反手不及者,骨芒穴上六分,捻之痛是也(一云巨闕俞。)
狂邪驚癇,灸承命三十壯,在內踝後上行三寸動脈上。
又,灸巨太陽五十壯。(《千金》云:治狂癲風驚,厥逆心煩。)
又,灸巨太陽五十壯。(《千金》云:治狂癲鬼語。)
又,灸足少陽隨年壯。(《千金》云:治狂癲癇狂易。)
又,灸足陽明三十壯。(《千金》云:治狂走,驚,恍惚。)
狂走癲闕如死人,灸足大敦九壯。(《千金》云:灸足大指三毛中。)
狂走罵詈,灸八會,隨年壯,在陽明下五分。
白話文:
狂癇不識人,癲病眩亂
癲癇發作,不認識人,神志恍惚,在百會穴(頭頂正中)艾灸九壯。
狂走瘛瘲
發瘋亂跑且有精神異常,在玉枕穴(腦後正中)上三寸處艾灸。
**另一方法:**在百會穴後一寸艾灸一百壯。
狂邪鬼語
癲癇發作時胡言亂語,在印堂穴(兩眉之間)艾灸九壯。
又
在印堂穴旁兩側艾灸十五壯。
狂癲哭泣
癲癇發作時大哭,在手三里穴(手腕後六寸處)艾灸三十壯。
狂走驚癇
癲癇發作時亂跑且抽搐,在合谷穴(手腕後陷中動脈處)艾灸五十壯,此處與陽明經有關。
狂癲風癲,吐舌
癲癇發作時吐舌,在胃管穴(肚臍上六寸處)艾灸一百壯,不針刺。
又
在大幽穴(肚臍下兩寸處)艾灸一百壯。
又
在間使穴(肚臍旁開三寸處)艾灸三十壯。(《千金方》記載:治療狂走癲癇。)
狂言恍惚
癲癇發作時胡言亂語且神志恍惚,在天樞穴(肚臍旁開二寸處)艾灸一百壯。
又
在間使穴(肚臍旁開三寸處)艾灸三十壯。(《千金方》記載:治療狂言妄語。)
狂走喜怒悲泣
癲癇發作時亂跑且喜怒哀樂情緒變化異常,在巨闕穴(背部脊椎旁,反手摸不到處,骨芒穴上六分處,按壓會痛)艾灸根據年齡艾灸壯數。
狂邪驚癇
癲癇發作時有驚嚇抽搐,在承命穴(內踝後上行三寸動脈處)艾灸三十壯。
又
在太衝穴(腳背側,大拇趾與第二趾中間)艾灸五十壯。(《千金方》記載:治療狂癲風驚,心悸氣逆。)
又
在太衝穴(腳背側,大拇趾與第二趾中間)艾灸五十壯。(《千金方》記載:治療狂癲鬼語。)
又
在膽俞穴(腳背側,外くるぶ上七寸處)艾灸根據年齡艾灸壯數。(《千金方》記載:治療狂癲癇狂易。)
又
在足三里穴(小腿外側,膝蓋下面三寸處)艾灸三十壯。(《千金方》記載:治療狂走,驚嚇,神志恍惚。)
狂走癲闕如死人
癲癇發作時亂跑後突然倒下像死人一樣,在大敦穴(腳大拇指內側指甲旁)艾灸九壯。(《千金方》記載:艾灸腳大拇指三根汗毛中間。)
狂走罵詈
癲癇發作時亂跑且咒罵,在內關穴(手腕內側,手心朝上時兩條筋中間)艾灸根據年齡艾灸壯數,此穴位於陽明經下方五分處。
狂癲驚走風恍惚,瞋喜罵笑歌哭,鬼語吐舌,悉灸上星、腦戶、風池,手太陽、陽明、太陰,足太陽、陽明、陽蹺、少陽、太陽、陰蹺、足跟,悉隨年壯。
白話文:
如果出現狂亂、癲癇、驚恐、神志恍惚、發怒喜悅、大罵大笑、哭喊、說鬼話、吐舌等症狀,全部灸上星、腦戶、風池穴,還有手太陽、陽明、太陰經;足太陽、陽明、陽蹺、少陽、太陽、陰蹺經;足跟穴,具體取穴位置根據患者年齡酌情決定。
驚怖心忪,少力,灸大橫五十壯。
邪鬼妄語,灸懸命一十四壯,在口唇里中央絃絃者是。一名鬼祿,一法以鋼刀決斷絃絃乃佳。
狂邪鬼語,灸伏兔百壯。
又,灸慈門五十壯。(《千金》云:治悲泣邪語,鬼忙歌笑。)
悲泣鬼語,灸天府五十壯。
狂邪發無常,披頭大喚欲殺人,不避水火者,灸間使,男左女右,隨年壯。
狂走刺人,或欲自死,罵詈不息,稱鬼神語,灸口吻頭赤白際一壯。
又,灸兩肘內屈中,五壯。
又,灸背脾中間三壯,報之。
驚狂走,灸內踝上三寸,近後動脈上七壯。
邪病,四肢重痛,諸雜候,尺澤主之。一名鬼堂。
邪病語不止及諸雜候,人中主之。一名鬼市。(《千金》云:一名鬼客廳,凡人中惡先掐鼻下足也。)
邪病臥,冥冥不自知,風府主之。一名鬼穴。
邪病大喚罵詈走,十指端去爪一分主之。一名鬼城。
邪病鬼癲,胸上主之。一名鬼門。並主四肢重。
邪病大喚罵走,三里主之。一名鬼邪。
勞宮,一名鬼路。
陽澤,一名鬼臣。
耳前髮際宛宛中,一名鬼床。
尺中動脈名鬼受。
足太陽名鬼路。
白話文:
驚怖心忪,少力
針灸大橫穴五十壯。
邪鬼妄語
針灸懸命穴一十四壯,位於口脣裏中央處發出絃音者。一種名為鬼祿的邪氣,可用鋼刀割斷絃音來治療。
狂邪鬼語
針灸伏兔穴一百壯。
還有,針灸慈門穴五十壯。(《千金要方》記載:治療悲泣邪語、鬼神亂歌亂笑。)
悲泣鬼語
針灸天府穴五十壯。
狂邪發作無常,披頭大喊,欲殺人,不避水火
針灸間使穴,男性左邊,女性右邊,根據年紀不同而選用穴位。
狂走刺人,或欲自死,罵詈不息,說鬼神言語
針灸口吻穴,位於頭部赤白交際處一壯。
還有,針灸兩肘內屈中,五壯。
還有,針灸背部脾臟中間三壯,對邪氣進行驅趕。
驚狂亂跑
針灸內踝上三寸,靠近腳後動脈處七壯。
邪病,四肢劇痛,各種症狀
尺澤穴主治,又名鬼堂。
邪病語出不絕,且有各種症狀
人中穴主治,又名鬼市。(《千金要方》記載:又名鬼客廳,凡人中了惡,先掐鼻下足。)
邪病臥牀,昏迷不醒
風府穴主治,又名鬼穴。
邪病大聲叫罵,亂跑亂走,十指端去指甲一分
主治,又名鬼城。
邪病鬼癲,胸痛
胸上穴主治,又名鬼門。同時主治四肢疼痛。
邪病大聲叫罵,亂跑亂走
三里穴主治,又名鬼邪。
勞宮穴
又名鬼路。
陽澤穴
又名鬼臣。
耳朵前髮際的凹陷處
又名鬼牀。
尺中動脈
名叫鬼受。
足太陽經
名叫鬼路。
癲狂二三十年者,灸天窗,次肩井,次風門,次肝俞,次腎俞,次手心主,次曲池,次足五趾,次湧泉,各五百壯,日七壯。
針邪鬼病圖訣法:
白話文:
對於癲狂症二十或三十年以上的患者,可以進行以下灸法:
- 灸天窗穴:500次壯,每天7壯。
- 灸肩井穴:500次壯,每天7壯。
- 灸風門穴:500次壯,每天7壯。
- 灸肝俞穴:500次壯,每天7壯。
- 灸腎俞穴:500次壯,每天7壯。
- 灸手心主穴:500次壯,每天7壯。
- 灸曲池穴:500次壯,每天7壯。
- 灸足五趾穴(腳上五個腳趾):每個腳趾500次壯,每天7壯。
- 灸湧泉穴:500次壯,每天7壯。
針邪鬼病圖訣法
邪鬼之病,或由鬼附,或由邪擊,或由鬼邪併合。
由鬼附者
- 症狀:忽喜忽悲,忽叫忽笑,言語錯亂,神志昏迷。
- 處理:刺左耳後「鬼室」穴,或刺手指「解溪」穴。
由邪擊者
- 症狀:胸悶氣短,心悸盜汗,面色蒼白,精神萎靡。
- 處理:刺腕後寸側「神門」穴,或刺足三里「鬼哭」穴。
由鬼邪併合者
- 症狀:兼有以上兩種症狀,且更加劇烈。
- 處理:同時刺上述穴位,並配合按摩背部「百勞」穴。
凡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種種形相,示表癲邪之端,而見其病,或有默然而不聲,或復多言而謾語,或歌或哭,或笑或吟,或眠坐溝渠,啖食糞穢,或裸露形體,或晝夜遊走,或嗔罵無度,或是飛蟲精靈,手亂目急,如斯種類癲狂之人,今針灸與方藥並主治之。
白話文:
所有怪病的來源有很多,它們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症狀,顯示出癲狂的徵兆,而見到這些病人時,有的默不作聲,有的又多言妄語,有的唱歌有的哭泣,有的發笑有的吟詩,有的睡坐在溝渠中,吞食糞便,有的裸露身體,有的晝夜遊蕩,有的咒罵不休,有的像飛蟲精靈一樣,手腳亂動,眼睛瞪大。以上這些類型的癲狂之人,現在就用針灸和藥物一起來治療。
扁鵲曰:百邪所病者,針有十三穴。凡針之體,先從鬼宮起。次針鬼信,便至鬼壘,又至鬼心,未必須並針,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蟲之精,便自言說,論其由來,往驗有實,立得精靈,未必須盡其命,求去與之。男從左起針,女從右起針,若數處不言,便遍針也。依訣而行,針灸等處並備主之。
白話文:
扁鵲說:各種邪病,可用針刺十三個穴位治療。凡針刺人體,先從「鬼宮」穴開始。接著針刺「鬼信」穴,然後到「鬼壘」穴,再到「鬼心」穴。不需要全部針刺,只針五、六個穴位就可以知道病因了。如果是邪蟲作祟,邪蟲就會自己說話,說明病因。查驗後如果屬實,就能夠找到邪蟲的精靈,不必非要殺死它,可以請它離開。男性從左手開始針刺,女性從右手開始針刺。如果多處針刺都未見邪蟲反應,就遍佈針刺。按照訣竅操作,針灸的穴位和使用方法都有主治作用。
第一初下針,從人中名鬼宮,在鼻下人中左邊下針,出右邊。
第二次下針,手大指爪甲下三分,名鬼信。入肉三分。
第三次下針,足大指爪甲下,入肉二分,名鬼壘,五指皆針。
第四次下針,在掌後橫紋入半解,名鬼心。
第五次下針,在外踝下白肉際,火針七鋥,鋥三下名鬼路。
第六次下針,入髮際一寸,大椎以上火針七鋥,鋥三下名鬼枕。
第七次下針,去耳垂下五分,火針七鋥,鋥三下名鬼床。
第八次下針,承漿從左刺出右,名鬼市。
第九次下針,從手橫紋三寸兩筋間針度之,名鬼路,此名間使。
第十次下針,入髮際直鼻上一寸,火針七鋥,鋥三下名鬼堂。
第十一次下針,陰下縫灸三壯,女人玉門頭三壯,名鬼藏。
第十二次下針,尺澤橫紋中內外兩紋頭接白肉際七鋥,鋥三下名鬼臣,此名曲池。
第十三次下針,去舌頭一寸,當舌中下縫,刺貫出舌上。仍以一板橫口吻,安針頭令舌不得動,名鬼封。
上以前若是手足皆相對,針兩穴。若是孤穴,即單針之。
治風邪法:
灸間使隨年壯。
又,灸承漿七壯,三報之。
又,灸心俞七壯。
又,灸三里七壯。
治鬼魅:
灸入髮際一寸百壯。
灸間使、手心各五十壯。
野狐魅:
合手大指,急縛大指,灸合間二七壯,當狐鳴而愈。
白話文:
第一次下針:
從鼻下的人中,向左邊下針,再從右邊出針。
第二次下針:
在手拇指指甲下三分處,名為「鬼信」。下針深度為三分。
第三次下針:
在腳大拇指指甲下,下針深度為二分,名為「鬼壘」。所有手指都要針灸。
第四次下針:
在手掌後面的橫紋處,下針深度為半寸,名為「鬼心」。
第五次下針:
在外踝下方白色肉際處,用火針下七鋥(一種度量單位),扎三下,名為「鬼路」。
第六次下針:
從髮際線向上下一寸,在大椎穴上方用火針下七鋥,扎三下,名為「鬼枕」。
第七次下針:
從耳垂下方五分處,用火針下七鋥,扎三下,名為「鬼牀」。
第八次下針:
從承漿穴左側刺入右側,名為「鬼市」。
第九次下針:
從手橫紋處向上三寸,在兩條筋之間下針,名為「鬼路」,也就是「間使」。
第十次下針:
從髮際線上直線向上到鼻上方一寸,用火針下七鋥,扎三下,名為「鬼堂」。
第十一次下針:
在下體縫針三壯,女性在玉門穴旁頭針三壯,名為「鬼藏」。
第十二次下針:
在尺澤穴橫紋中,內外兩紋交接處,白色肉際處下七鋥,扎三下,名為「鬼臣」,也稱「曲池」。
第十三次下針:
從舌根向上約一寸,從舌中間的縫隙刺入,穿出舌頭上方。再用一塊板子橫銜在口中,固定針頭,讓舌頭不能動,名為「鬼封」。
針灸部位原則:
如果手腳相對,則針灸兩個穴位。如果只有單側穴位,則只對該側穴位針灸。
治療風邪的方法:
根據年齡調整間使穴的灸壯數。
再灸承漿穴七壯,分三次進行。
再灸心俞穴七壯。
再灸三里穴七壯。
治療鬼魅的方法:
灸髮際線上方一寸,灸一百壯。
灸間使穴、手心,各灸五十壯。
治療野狐魅症的方法:
將手的大拇指合起來,緊縛住,在指縫間灸二七壯,當狐狸叫聲消失時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