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六·婦人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婦人二 (1)

1. 竹葉湯

主五六歲兒溫壯,腹中急滿,氣息不利,或有微腫。亦主極羸,不下飲食,堅痞,手足逆冷方:

竹葉(切,一升),小麥(半升),甘草(炙),黃芩,栝蔞根,澤瀉,知母,人參,茯苓,白朮,大黃(各一兩),生薑(一兩半,切),麥門冬(二兩,去心),桂心(二銖),半夏(二兩,洗)當歸[三兩(分)]

上十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麥、竹葉取四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一升六合,分四服。

治小兒連壯熱實滯不去,寒熱往來,微驚方:

大黃,黃芩(各一兩),栝蔞根(三分),甘草(炙),牡蠣(熬),人參(各半兩),桂心(二兩),龍骨,凝水石,白石脂(各半兩),滑石(二兩,碎),硝石(半兩)

上十二味,㕮咀,加紫石英半兩,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服三合,一日令盡。

治小兒寒熱咳逆,膈中有澼乳若吐,不欲食方:

乾地黃(四兩),麥門冬(半升,去心),五味子(半升),大黃(一兩),硝石(一兩),蜜(半升)

上六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硝石、蜜更煮令沸。服二合,日三。胸中當有宿乳一升許出。兒大者服五合。

白話文:

竹葉湯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五六歲左右,體溫偏高、體格壯實的小孩,他們肚子脹得很快,感覺很滿,呼吸不順暢,或者身體有些輕微浮腫。這個方子也適用於那些極度虛弱、吃不下東西、肚子裡有硬塊、手腳冰冷的小孩。

藥方組成:

竹葉(切碎,約一升)、小麥(半升)、炙甘草、黃芩、栝蔞根、澤瀉、知母、人參、茯苓、白朮、大黃(各約一兩)、生薑(約一兩半,切碎)、麥門冬(約二兩,去心)、桂心(約二銖)、半夏(約二兩,洗過)、當歸(約三兩)

以上十六味藥材,切碎後,加七升水,先煮小麥和竹葉,取四升藥汁,過濾藥渣。再將其他藥材放入,煮到剩下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用。

治療小兒持續高燒,身體發熱、積滯不消,時冷時熱,偶爾驚厥的方子

藥方組成:

大黃、黃芩(各約一兩)、栝蔞根(約三分)、炙甘草、煅牡蠣、人參(各約半兩)、桂心(約二兩)、龍骨、凝水石、白石脂(各約半兩)、滑石(約二兩,搗碎)、硝石(約半兩)

以上十二味藥材,切碎後,再加入紫石英約半兩,加四升水,煮到剩下一升半。分三次服用,一天內喝完。

治療小兒發冷發熱、咳嗽、呼吸急促,胸膈中有像痰液的乳汁,可能嘔吐,不想吃東西的方子

藥方組成:

乾地黃(約四兩)、麥門冬(約半升,去心)、五味子(約半升)、大黃(約一兩)、硝石(約一兩)、蜂蜜(約半升)

以上六味藥材,切碎後,加三升水,煮到剩下一升,過濾藥渣。再加入硝石和蜂蜜,繼續煮到沸騰。服用約二合,一天三次。胸部應該會排出約一升左右的宿乳。較大的小孩可以服用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