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卷第十·傷寒下 (1)
卷第十·傷寒下 (1)
1. 卷第十·傷寒下
2. 太陰病狀第一
八證,方二首
太陰之為病,腹滿吐,食不下,下之益甚,時腹自痛,胸下堅結,太陰病,脈浮,可發其汗。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為欲愈。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盡醜。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溫,是為系在太陰,太陰當發黃;小便自利,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煩,暴利十餘行,必自止,所以自止者,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腹滿時痛,為屬太陰,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其實痛,加大黃湯主之。方: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加大黃湯方:
大黃(二兩)
上,於前方中加此大黃二兩即是。
人無陽證,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減之,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白話文:
太陰病的症狀有八種,以下提供兩個治療方劑。
太陰病的表現是腹部脹滿、嘔吐、吃不下東西,如果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會更嚴重,有時腹部會自己疼痛,胸下感覺硬結。太陰病如果脈象是浮的,就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
太陰病如果感受風邪,會出現四肢煩躁疼痛,脈象呈現陽虛陰澀而長的現象,這是快要痊癒的徵兆。
太陰病想要痊癒的時間,大概是從亥時(晚上9-11點)到丑時(凌晨1-3點)。
如果腹瀉卻不覺得口渴,這是屬於太陰病,因為臟腑有寒氣的緣故,應當用溫熱的藥物治療,適合使用四逆湯這類的方劑。
傷寒病如果脈象是浮而緩,手腳溫熱,這是病情繫在太陰的表現,太陰病可能會出現黃疸;如果小便正常,腹瀉就無法引起黃疸,大概到了七八天,即使感到煩躁,突然腹瀉十幾次,也會自己停止。之所以會自己停止,是因為脾胃的實邪已經被清除乾淨。
原本是太陽病的,醫師反而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因此導致腹部脹滿,時常疼痛,這是屬於太陰病的表現,可以用桂枝加芍藥湯來治療。如果腹痛比較劇烈,可以用加大黃湯來治療。
桂枝加芍藥湯的藥方: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片)、甘草(二兩,炙烤過)、大棗(十二枚,掰開)。
將以上五味藥材,加入七升水,煎煮至三升,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
加大黃湯的藥方:
大黃(二兩)
只需要在桂枝加芍藥湯的原方中加入大黃二兩即可。
如果患者沒有陽證,脈象虛弱,而且持續腹瀉,如果需要使用大黃芍藥湯,劑量應該減少,因為這類患者的胃氣虛弱,容易受到藥性的影響。
3. 少陰病狀第二
四十五證,方一十六首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
少陰病,欲吐而不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虛故引水自救。小便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其人小便白者,下焦虛寒不能制溲,故白也。夫病其脈陰陽俱緊,而反汗出,為陽,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是為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為強責少陰汗也。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在裡,不可發其汗。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其汗,無陽故也;陽已虛,尺中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少陰病,脈緊者,至七八日,下利,其脈暴微,手足反溫,其脈緊反去,此為欲解,雖煩,下利必自愈。
少陰病,下利,若利止,惡寒而蜷,手足溫者,可治。
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其衣被,可治。
少陰中風,其脈陽微陰浮,為欲愈。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盡寅。
少陰病,八九日,而一身手足盡熱,熱在膀胱,必便血。
少陰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發熱,不死,脈不足者,灸其少陰七壯。
少陰病,但厥無汗,強發之必動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目出,是為下厥上竭,為難治。
少陰病,惡寒,蜷而利,手足逆者,不治。
少陰病,下利止而眩,時時自冒者死。
少陰病,其人吐利,躁逆者死。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蜷,其脈不至,其人不煩而躁者,死。
少陰病六七日,其息高者,死。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反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方:
麻黃(二兩,去節),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二斗,先煮麻黃,減一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方;
麻黃(二兩,去節),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方:
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中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少陰病症第二,包含四十五種症狀,以及十六個處方。
少陰病的症狀是脈象微弱細小,只想睡覺。
少陰病想吐卻不煩躁,只想睡覺,五六天後自己腹瀉且口渴,這是屬於少陰病的症狀,因身體虛弱,所以靠喝水來自行救援。小便顏色發白,是少陰病症狀的完整表現,小便發白是因為下焦虛寒,無法正常控制排尿,所以才會發白。如果脈象陰陽俱緊,卻又出汗,這是屬於陽氣的表現,屬於少陰病,治療方法應當是治療咽喉痛和嘔吐腹瀉。
少陰病伴隨咳嗽和腹瀉,並且神志不清,這是因為被火氣所傷的緣故,小便一定排尿困難,這是因為強行逼出少陰的汗液所導致。
少陰病,脈象細弱沉而數,病在內部,不可以發汗治療。
少陰病,脈象微弱,不可以發汗治療,因為沒有陽氣的緣故;如果陽氣已經虛弱,寸關尺脈中尺脈部位弱而澀滯,也不可以服用瀉下藥物。
少陰病,脈象緊,到七八天后,腹瀉,脈象突然變得很微弱,手腳反而溫暖,脈象緊的情況反而消失了,這是病情將要好轉的跡象,即使感覺煩躁,腹瀉也會自行痊癒。
少陰病,腹瀉,如果腹瀉停止,感到惡寒蜷縮,手腳溫暖,這是可以治療的。
少陰病,惡寒蜷縮,時而煩躁,想脫掉衣被,這是可以治療的。
少陰病中風,脈象陽氣微弱陰氣浮盛,這是將要痊癒的徵兆。
少陰病,將要痊癒的時間,是在子時到寅時之間。
少陰病,八九天后,全身手腳都發熱,熱在膀胱,一定會便血。
少陰病,患者嘔吐腹瀉,手腳沒有冰冷反而是發熱,不會死亡,但脈象不足的,應該灸少陰穴七壯。
少陰病,只有厥逆(四肢冰冷)沒有汗,強行發汗一定會引起出血,不知道從哪裡出血,可能從口鼻眼睛出血,這是下厥上竭的症狀,是很難治療的。
少陰病,惡寒,蜷縮並且腹瀉,手腳冰冷,這是無法治療的。
少陰病,腹瀉停止後頭暈,時時感覺自己冒汗,這樣會死亡。
少陰病,患者嘔吐腹瀉,煩躁不安,這樣會死亡。
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蜷縮,脈象摸不到,患者不煩躁卻不安,這樣會死亡。
少陰病六七天,呼吸急促,這樣會死亡。
少陰病,脈象微弱細小沉降,只想躺著,出汗但不煩躁,自己想吐,到五六天後,自己腹瀉,然後又煩躁不安睡不著覺,這樣會死亡。
少陰病,剛開始發病,反而發熱,脈象反而沉降,用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處方如下:
麻黃(二兩,去節),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製,去皮,切成八片)
以上三味藥,用水二斗,先煮麻黃,減少一升,去掉上層浮沫,加入其他藥物,煮到三升,去掉藥渣,溫服一升。
少陰病,發病二三日,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微微發汗,因為二三日沒有其他症狀,所以微微發汗即可。處方如下:
麻黃(二兩,去節),附子(一枚,炮製,去皮,切成八片),甘草(二兩,炙烤)
以上三味藥,用水七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掉上層浮沫,加入其他藥物,煮到二升半,去掉藥渣,溫服八合。
少陰病,發病二三日以上,心中煩躁,睡不著覺,用黃連阿膠湯治療。處方如下:
黃連(四兩),黃芩(一兩),芍藥(二兩),雞蛋黃(二枚),阿膠(三挺)
以上五味藥,用水六升,先煮三味,煮到二升,去掉藥渣,加入阿膠烊化,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溫服七合,一日三次。
少陰病,發病一兩天,口中感覺溫和,但背部惡寒,應該灸治療,用附子湯治療。
少陰病,全身疼痛,手腳冰冷,骨節疼痛,脈象沉降,用附子湯治療。處方如下:
附子(二枚,炮製,去皮,切成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
以上五味藥,用水八升,煮到三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