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卷第十六·中風上 (4)
卷第十六·中風上 (4)
1. 麻子酒
主虛勞百病,傷寒風濕,及女人帶下,月水往來不調,手足疼痹著床方:
麻子(一石),法曲(一斗)
白話文:
麻子(一石),何首烏(一斗)
上二味,先搗麻子成末,以水兩石著釜中蒸麻子極熟,炊一斛米頃出,去滓,隨汁多少如家釀法,酒熟取清,任性飲之,令人肥健。
白話文:
前述兩種藥材,先把麻子搗成粉末,然後加入兩石水在鍋中,用蒸氣將麻子蒸得很熟。煮一斗米差不多時間後取出,去掉渣滓,剩下的汁液多少按照釀酒的方法,酒釀熟後取用澄清的酒液,依個人喜好酌量飲用,可以讓人變胖身體強健。
2. 黃耆酒
主大風虛冷,痰澼偏枯,腳弱腫滿百病方:
白話文:
繁體中文:
大風虛冷,痰澼偏枯,腳弱腫滿百病方:
治療大風寒虛型疾病,痰涎鬱結偏於一側肢體,導致肢體無力、腫脹,以及各種疾病的方劑:
黃耆,獨活,山茱萸,桂心,蜀椒(去目閉口者,汗),白朮,牛膝,葛根,防風,芎藭細辛,附子(去皮),甘草(炙,各三兩),大黃(一兩),乾薑(二兩半),秦艽,當歸,烏頭(去皮,各二兩)
白話文:
黃芪,獨活,山茱萸,肉桂,花椒(去除蒂和口,發汗用),白朮,牛膝,葛根,防風,川芎,細辛,附子(去皮),甘草(炙,各三兩),大黃(一兩),乾薑(二兩半),秦艽,當歸,烏頭(去皮,各二兩)
上一十八味,切,以酒三斗漬十日,一服一合,日三,稍加至五合,夜二服無所忌。大虛加蓯蓉二兩,葳蕤二兩,石斛二兩;多忘加菖蒲二兩,紫石英二兩;心下水加茯苓二兩,人參二兩,薯蕷三兩,服盡。復更以酒三斗漬滓。不爾可曝乾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白話文:
以上十八種藥材切碎,用三斗酒浸泡十天。一開始每天服用一合,逐漸增加到五合,早晚各服一次,不用忌口。 如果身體虛弱,可以再加入二兩蓯蓉、二兩葳蕤和二兩石斛。 如果健忘,可以再加入二兩菖蒲和二兩紫石英。 如果有心下有水腫,可以再加入二兩茯苓、二兩人參和三兩薯蕷,服用完畢。 再用三斗酒浸泡藥渣。如果沒有,可以曬乾後磨成散粉,用酒送服,每次一到兩勺,每天三次。
3. 地黃酒
生地黃汁一石,煎取五斗,冷漬曲發,先淘米曝乾,欲釀時,別煎地黃汁,如前法漬米一宿,漉干炊釀,一如家釀法,拌饙亦以余汁。酘酘皆然。其押出地黃干滓,亦和米炊釀之,酒熟訖封七日押取,溫取一盞,常令酒氣相接。慎豬魚,服之百日,肥白,疾愈。
白話文:
以一石生地黃汁煎煮,取出五斗,待冷後加入酒麴發酵。事先將米淘洗晾乾。準備釀造時,另煎地黃汁。按照上述方法,將米浸泡在酒麴中一夜,濾乾後蒸煮釀造,與一般釀酒方法相同。拌米飯的醬汁也用剩下的酒汁。酒釀成後也如此處理。榨出地黃渣滓後,也和米一起蒸煮釀造。酒釀好後,封存七天,取出溫熱的一杯,並保持酒氣相接。服藥時應忌食豬肉和魚。服用一百天後,會變得肥白,疾病痊癒。
4. 諸散第二
方九首,論一首
白話文:
方九首,論一首
5. 九江太守散
主男女老少未有不苦風者,男子五勞七傷,婦人產後余疾,五臟六腑諸風,皆悉主之方:
白話文:
此方適用於所有人,無不遭受風邪所困擾。對男子而言,適用於五勞七傷,對婦人而言,適用於產後餘疾以及五臟六腑的各種風疾。
知母,人參,茯苓(各三兩),蜀椒(半兩,汗,去目閉口者),栝蔞(一兩半),防風,白朮(各三兩),澤瀉(二兩),乾薑,附子(炮,去皮),桂心(各一兩),細辛(一兩)
白話文:
知母、人參、茯苓(各 150 克) 蜀椒(75 克,用汗過的,去掉閉著嘴巴的) 栝蔞(75 克) 防風、白朮(各 150 克) 澤瀉(100 克) 乾薑、炮附子(去皮)、桂心(各 50 克) 細辛(50 克)
上一十二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再,飲酒常令有酒色,勿令大醉也,禁房室、豬魚生冷,無病常服益佳,延年益壽,輕身明目,強筋骨愈折傷。
白話文:
以上十二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酒服下約一大湯匙,每天兩次。喝酒時,要保持微醺的狀態,不要喝醉。避免房事、吃豬肉、魚類、生冷食物。即使沒有疾病,長期服用也有益處,可以延年益壽、明目、強筋健骨,還能治療骨折傷。
6. 吳茱萸散
主風跛蹇偏枯,半身不遂,晝夜呻吟,醫所不能治方: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風跛蹇偏枯,半身不遂,晝夜呻吟,醫所不能治方。
因風邪入侵導致的肢體癱瘓、跛行、偏癱、半身麻痺,日夜呻吟,一般醫藥難以治癒。
吳茱萸,乾薑,白蘞,牡桂,附子(炮,去皮),薯蕷,天雄(炮,去皮),乾漆(熬),秦艽(各半兩),狗脊(一分),防風(一兩)
上一十一味,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草果、乾薑、白芍、桂枝、炮附子(去皮)、山藥、炮天雄(去皮)、熬製乾漆、秦艽(各半兩)、狗脊(一錢)、防風(一兩)
將以上十一味藥材,研磨過篩成粉末,用酒送服一湯匙,一天服用三次。
7. 山茱萸散
主風跛痹治法如前方:
白話文:
風跛痺
治法:
若兼熱邪者,刺血通經,服風散寒藥。
若兼寒邪者,灸之使通,服溫經通經藥。
若兼濕邪者,刺刺寒邪,服溫散寒濕藥。
若兼血瘀者,刺絡拔罐,服活血化瘀藥。
若兼氣虛者,服補氣健脾藥。
若兼陽虛者,灸之,服溫補腎陽藥。
若兼陰虛者,服滋陰養血藥。
山茱萸,附子(炮,去皮),薯蕷,王蓀,牡桂,乾地黃,乾漆(熬),秦艽,天雄(炮,去皮),白朮(各半兩),狗脊
上一十一味,搗篩為散,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藥走皮膚中淫淫,服之一月。愈。
白話文:
山茱萸、附子(炮製,去除外皮)、山藥、王蓀、桂皮、乾地黃、乾漆(炒製)、秦艽、天雄(炮製,去除外皮)、白朮(各半兩)、狗脊
8. 萬金散
主頭痛眩亂耳聾,兩目淚出,鼻不聞香臭,口爛惡瘡,鼠漏瘰癧,喉咽生瘡,煩熱咳嗽胸滿,腳腫,半身偏枯不遂,手足筋急緩,不能屈伸,賊風猥退,蜚屍蠱注。江南惡氣,在人心下,或在膏肓。遊走四肢,針灸不及,積聚僻戾,五緩六急,濕痹,女人帶下積聚,生產中風,男女五勞七傷皆主之方:
白話文:
適用於:
- 頭痛、眩暈、耳聾
- 雙眼流淚
- 鼻子喪失嗅覺
- 口腔潰爛、惡瘡
- 鼠漏(淋巴結腫大)、瘰癧(頸部淋巴結結核)
- 喉嚨和食道潰瘍
- 煩熱、咳嗽、胸悶
- 腳腫
- 身體一側癱瘓、行動不便
- 手腳筋脈緊張或鬆弛,無法屈伸
- 邪風突然發作,鬼神作祟
- 江南地區的惡劣氣候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可能集中在心臟或膏肓(兩肩胛骨之間的部位)
- 遊走於四肢,針灸無法治療
- 體內積聚不正之氣,五緩六急(一種病症)
- 濕痹(風濕性關節炎)
- 女性帶下積聚
- 生產後中風
- 男女五勞七傷等病症
石斛,防風,巴戟天,天雄(炮,去皮),乾地黃,石楠,遠志(去心),躑躅,烏頭(炮,去皮),乾薑,桂心(各一兩半),蜀椒(半升,汗,去目閉口者汗),瞿麥,茵陳,秦艽,茵芋,黃耆,薔薇,獨活,細辛,牛膝(各一兩),柏子,澤瀉,杜仲(各半兩,炙),山茱萸,通草,甘草(各三分)
上二十七,搗篩為散,雞未鳴時冷酒服五分匕,日三,加至一匕。
白話文:
石斛、防風、巴戟天、天雄(炮製後去皮)、乾地黃、石楠、遠志(去心)、躑躅、烏頭(炮製後去皮)、乾薑、桂心(各 1.5 兩)、蜀椒(半升,出汗的,去皮後封口放入以便出汗)、瞿麥、茵陳、秦艽、茵芋、黃耆、薔薇、獨活、細辛、牛膝(各 1 兩)、柏子、澤瀉、杜仲(各半兩,炙製過)、山茱萸、通草、甘草(各 0.3 兩)
二十七,將藥材搗碎篩過成粉末,在雞鳴之前,用冷酒送服五分一匙,每天三次,逐漸加量至一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