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 卷第十一·小兒 (10)
卷第十一·小兒 (10)
1. 喉病第九
十四首
治喉卒腫不下食方:
韭一把,搗熬敷之,冷即易之,佳。
又方:含荊瀝稍稍咽之。
又方:含上好酢,口舌瘡亦佳。
治喉痹嚥唾不得方:
半夏
白話文:
治喉嚨腫痛、不能進食
- 韭菜一把,搗爛塗敷患處,冷了就更換,效果很好。
- 含荊芥汁,慢慢嚥下。
- 含優質醋,對口舌生瘡也有效。
治喉嚨痛,嚥唾沫困難
- 半夏
上一味,細破知棋子十四枚,雞子一枚,扣其頭如慄大。出卻黃白,納半夏,於中納酢令滿,極微火上煎之。取半,小冷飲之。即愈。
白話文:
上一個方子,將知母切成小碎塊,一共十四枚。雞蛋一枚,只留一個栗子大小的蛋頭。將蛋殼敲破,取出蛋黃蛋白,放入半夏。再倒入醋,直到蛋殼盛滿為止。用極小的火煎熱。取一半的量,趁微冷時喝下。這個方子可以治病。
喉痹方:
取附子一枚,去皮,蜜塗火炙令乾,復塗蜜炙,須臾含之,咽汁愈。
又方:含蜀升麻一片,立愈。
治喉痹方:
以繩纏手大指,刺出血一大豆以上,瘥,小指亦佳。
治馬喉痹方:
白話文:
喉痹方:
取附子一顆,去皮,塗上蜂蜜後烘乾,再塗上蜂蜜烘乾,立即含在嘴裡,嚥下它的汁液,即可痊癒。
另一方:
含蜀升麻一片,即可立即康復。
治療喉痹的方法:
用繩子綁住大拇指,刺出超過一顆大黃豆的血液後即可痊癒,小指也可以。
治療馬喉痹的方法:
(未提供)
燒馬蘭根灰一方寸匕,燒桑枝瀝汁,和服,治咽痛不得息,若毒氣哽咽、毒攻咽喉方:
白話文:
取馬蘭根灰一湯匙,燒桑樹枝並取其汁液,將兩者混合後服用。用於治療咽喉疼痛難以停止的情況,尤其當毒氣阻塞咽喉或毒氣攻擊咽喉時。
桂心(半兩),杏仁(一兩,去尖皮熬之)
上二味為散,以綿裹如棗大。含咽其汁。
又方:刺小指爪紋中出血即瘥。左右刺出血,神秘,立愈。
治屍咽語聲不出方:
酒(一升),乾薑(十兩,末之),酥(一升)
上三味,酒二合,酥一匙,薑末一匕,和服之,日三。食後服之。亦治肺病。
治屍咽咽中癢痛,吐之不出,咽之不入,如中蠱毒方:
含生薑五十日,瘥。
治咽中腫垂肉不得食方:
先以竹筒納口中,熱燒鐵從竹中柱之。不過數度,愈。
治懸壅垂下暴腫長方:
乾薑、半夏等分,末,少少著舌本。半夏洗之,如法用。
又方:鹽末筋頭張口柱之,日五自縮。
白話文:
桂心(半兩),杏仁(一兩,去尖皮熬煮)
以上兩味藥材磨成粉末,用棉布包成棗子大小的丸子。含在口中,吞嚥其汁液。
另一種方法:刺破小指指甲縫,出血後即可痊癒。左右手指都刺出血,很神奇,立刻就會好。
治療屍咽語聲不出:
酒(一升),乾薑(十兩,磨成粉末),酥油(一升)
以上三種藥材,酒兩合,酥油一匙,薑末一匙,混合後服用,每天三次。飯後服用。也可以治療肺病。
治療屍咽咽中癢痛,吐不出來,咽不下去,像中了蠱毒:
含生薑五十天,即可痊癒。
治療咽中腫垂肉,無法進食:
先用竹筒放在口中,用燒熱的鐵器從竹筒中刺入。不用多次,即可痊癒。
治療懸壅垂下,腫脹且變長:
乾薑、半夏等量,磨成粉末,少量放在舌根。半夏需要用水洗淨,再按照方法使用。
另一種方法:用鹽末塗抹筋頭,張開嘴刺入,每天五次,自然會縮小。
2. 噎病第十
方二首
酥蜜、生薑汁合一升,微火煎二沸,每服兩棗許,納酒中溫服。
又方:以手巾布裹舂杵頭糠拭齒。
白話文:
方一:
酥蜜與生薑汁合為一升,用小火煎煮兩次沸騰。每次服兩顆棗子的量,加入酒中溫熱後服用。
方二:
用布包裹舂杵頭的糠,來擦拭牙齒。
3. 耳病第十一
方二十四首
治耳聾方:
白話文:
治耳聾方:
二十四首
生地黃(極粗大者長一寸半),杏仁(七枚,燒令黑),印成鹽(兩顆),巴豆(七枚,去皮,熬令紫色),頭髮(雞子大,炙之)
白話文:
- **生地黃:**極其粗大,長約 3.8 公分
- **杏仁:**7 粒,燒至發黑
- **印成鹽:**2 粒
- **巴豆:**7 粒,去皮,煮至呈現紫色
- **頭髮:**雞蛋大小,烤過
上五味,搗作末,以發薄裹,納耳中,一日一夜。若少損,即卻之,直以發塞耳。耳中黃水及膿出,漸漸有效。不得更著。若未損,一宿後更納一日一夜,還去藥,一依前法。
治勞聾、氣聾、風聾、虛聾、毒聾,如此久聾,耳中作聲。補腎治五聾方: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薄紙包好,放入耳中,停留一天一夜。如果藥材接觸到耳朵內部傷口會疼痛,就取出藥材,直接用紙塞住耳朵。耳朵中的黃水和膿液會逐漸排出,這表示藥材發揮了效果。不能再放入藥材。如果藥材沒有接觸到傷口,第二天再放入藥材,停留一天一夜,然後取出藥材,按照之前的步驟進行。
治療五聾(勞聾、氣聾、風聾、虛聾、毒聾)方劑
耳聾已久,耳中產生聲響。補腎治療五聾的方劑:
山茱萸(二兩),乾薑,巴戟天,芍藥,澤瀉,桂心,菟絲子,黃耆,乾地黃,遠志,(去心),蛇床子,茯苓,石斛,當歸,細辛,蓯蓉,牡丹皮,人參,甘草(炙),附子(炮,去皮。各二兩),防風(一兩半),菖蒲(一兩),羊腎(二枚)
上二十三味,搗篩煉蜜和為丸如梧子大,服十五丸,日三加至三十四十丸。
又方:
白話文:
山茱萸(120克) 乾薑 巴戟天 芍藥 澤瀉 桂心 菟絲子 黃耆 乾地黃 遠志(去心) 蛇牀子 茯苓 石斛 當歸 細辛 蓯蓉 牡丹皮 人參 炙甘草 炮附子(去皮,各120克) 防風(90克) 菖蒲(60克) 羊腎(2枚)
取二十三味藥材搗碎過篩,再加入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服用時,一次服用十五丸,逐日增加,直至每次服用三十至四十丸。
另有一方:
蓖麻(五分),杏仁(一兩,去尖皮),桃仁(四分,去尖皮),巴豆仁(一分,去心皮,熬)石鹽(三分),附子(半兩,炮),菖蒲(一兩),磁石(一兩),薰陸香(一分),松脂(二兩半),蠟(二兩),通草(半兩)
白話文:
*蓖麻:5分 *杏仁:1兩(去尖皮) *桃仁:4分(去尖皮) *巴豆仁:1分(去心皮,用油熬煉) *石鹽:3分 *附子:半兩(炮製過) *菖蒲:1兩 *磁石:1兩 *薰陸香:1分 *松脂:2兩半 *蠟:2兩 *通草:半兩
上十二味,先搗諸石等令細,別搗諸物等,加松脂及蠟,合搗數千杵,令可丸乃止,取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一日四五度,出之轉捻,不過三四度。日一易之。
又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二種藥材,先將礦石類藥材搗碎成細粉,再將其他藥材搗碎,加入松脂和蠟,一起搗數千次,直到可以搓成藥丸為止。搓成棗核般大小,用棉花包裹塞入耳朵,每天四五次,取出後轉動揉捻,不要超過三四次。每天更換一次藥丸。
古代文字:
發黃汗,口渴,小便赤短。
生地黃一兩,麥門冬半兩,赤芍藥五錢,山梔子三錢,當歸身三錢,川芎一錢五分。加薑三片,棗十枚。一碗水煎,去滓,溫服。
**症狀:**汗液發黃,口乾舌燥,小便量少且顏色深。
湯方:
- 生地黃 60 克
- 麥門冬 30 克
- 赤芍藥 15 克
- 山梔子 9 克
- 當歸身 9 克
- 川芎 4.5 克
輔料:
- 生薑 3 片
- 紅棗 10 枚
煎法:
將以上藥材放入一碗水中煎煮,去渣後,趁溫熱服用。
磁石(四兩),牡荊子(二兩一云牡蠣),石菖蒲(三兩),山茱萸(二兩),芎藭(二兩),茯神(二兩),白芷(二兩),枳實(二兩,炙),地骨皮(三兩),天門冬(三兩,去心),甘草(三兩,炙),橘皮(二兩),生薑(二兩,切),竹瀝(二升)
白話文:
- 磁石:4 兩
- 牡荊子(或牡蠣):2 兩
- 石菖蒲:3 兩
- 山茱萸:2 兩
- 芎藭:2 兩
- 茯苓:2 兩
- 白芷:2 兩
- 枳實:2 兩(炒)
- 地骨皮:3 兩
- 天門冬:3 兩(去核)
- 甘草:3 兩(炒)
- 橘皮:2 兩
- 生薑:2 兩(切片)
- 竹瀝:2 升
上十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減半,下竹瀝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五日服一劑。三劑後著散。
又散方:
白話文:
古代文字: 十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減半,下竹瀝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五日服一劑。三劑後著散。
繁體中文: 十四味,咀嚼後,倒入水八升,煮沸後減半,加入竹瀝煮沸後減為二升半,分為三份服用,每隔五日服用一劑。服用三劑後,改用另一方藥。
將十四種藥材咀嚼後,加入八升水煮沸,減半後,加入竹瀝煮沸,減為二升半,分為三份服用,每五天服用一劑。服用三劑後,改用另一方藥。
另一方藥:
石菖蒲(二兩),山茱萸(二兩),磁石(四兩),土瓜根(二兩),白蘞(二兩),牡丹皮(二兩),牛膝(二兩)
白話文:
石菖蒲(80 克) 山茱萸(80 克) 磁石(160 克) 土瓜根(80 克) 白蘞(80 克) 牡丹皮(80 克) 牛膝(80 克)
上七味,搗篩為散,綿裹塞耳,日一易。仍服大三五七散一劑。
又方:
硫黃,雌黃(一云雄黃)
上二味,等分,末之,綿裹塞耳,數日聞聲。
又方:以童子尿灌耳中三四度,瘥。
赤膏主耳聾齒痛方:
白話文:
使用這七種藥材,搗碎篩過成粉末,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耳中,每天更換一次。仍舊服用一劑大三五七散。
另一個方子:
- 硫磺,雌黃(有人稱作雄黃)
上述兩味藥材,等分研磨成粉末,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耳中,數日後即可聽到聲音。
另一個方子:
用童子尿滴入耳中三四次,即可痊癒。
赤膏治療耳聾和牙痛的方子:
丹參(五兩),蜀椒(二升),大黃(一兩),白朮(一兩),大附子(十枚,炮,去皮),細辛(一兩),乾薑(二兩),巴豆(十枚,去皮),桂心(四寸),芎藭(一兩)
白話文:
丹參 (250 公克) 四川花椒 (1 公斤) 大黃 (50 公克) 白朮 (50 公克) 附子 (10 顆,炮製後去除外皮) 細辛 (50 公克) 乾薑 (100 公克) 巴豆 (10 顆,去除外皮) 桂心 (12.7 公分) 川芎 (50 公克)
上十味,切,以淳苦酒漬一宿,納成煎豬膏三斤,著火上。煎三上三下,藥成去滓,可服可摩。耳聾者綿裹膏納耳中,齒冷痛著齒間,諸痛皆摩。若腹中有病,以酒和服如棗許大。咽喉痛吞如棗核一枚。
治二十年聾方:
成煎雞肪(五兩),桂心,野葛(各半兩)
白話文:
將上述十種材料切片,用醇厚的苦酒浸泡一夜,然後放入煎好的豬油(三斤)中,放置在火上。煎熬三次後,去掉渣滓,可以內服或外敷。
對於耳聾,用棉花包裹藥膏塞入耳中;對於牙齒冷痛,將藥膏塗在牙齒間;對於各種疼痛,都可以外敷。
如果有腹痛,用酒調和藥膏,服用大約一棗子的分量;如果有咽喉痛,可以吞服一顆棗核大小的藥丸。
製作煎雞油(500 克),桂樹心,野葛(各 250 克)
上三味,切,膏中銅器內,微火煎三沸,去滓,密貯勿泄,以葦筒盛如棗核大,火炙令少熱,仰傾耳灌之。如此十日,耵聹自出,大如指長一寸。久聾不過三十日。以發裹膏深塞,勿使泄氣,五日乃出之。
又方:以器盛石鹽飯底,蒸令消以灌耳中,驗。
治聤耳出膿汁方:
白話文:
上述三味藥,切碎,放入抹有油脂的銅器中,用小火煮沸三次,去除渣滓,密封保存,不要使空氣泄漏。用蘆葦筒盛裝如棗核大小的膏藥,用明火炙烤使其溫熱,仰面朝上傾入耳朵。這樣堅持十天,耳垢會自動流出,形狀像手指,長度約一寸。即使是長期失聰的,不超過三十天也能治好。用頭髮裹住膏藥深入耳道堵塞,不要讓氣體泄漏,五天後取出。
使用容器盛裝石鹽,置於飯鍋底部,蒸煮至石鹽溶解,將溶液灌入耳中,即可見效。
礬石(三兩,燒),龍骨(一兩),黃連(一兩),烏賊魚骨(一兩)
白話文:
明礬(150 克,燒製),龍骨(50 克),黃連(50 克),墨魚骨(50 克)
上四味,下篩,取如棗核大,綿裹塞耳,日三易。(一方用赤石脂,無龍骨)
治底耳方:
礬石(燒之),石鹽(末之)
上二味,先以紙繩紝之,展卻汁令乾,以鹽末粉耳中令通,次下礬石末,粉上須臾臥勿起,日再。
治耳疼痛方:
附子(炮,去皮),菖蒲
上二味,等分裹塞之。
治蟲入耳方:
末蜀椒一撮,納半升酢中灌之,行二十步。蟲出瘥。
治百蟲入耳方:
搗韭汁,灌之耳中立出。
又方:灌蔥涕,須臾蟲出瘥。
又方:以木葉裹鹽炙令熱,以掩耳,冷即易之,出。
又方:
薑汁滴耳中。又灌牛乳,良。又桃葉塞耳。
治蚰蜒入耳方:
牛乳灌之,蚰蜒自出。若入腹者,空腹服酢酪一升。不出更服。仍以和麵燒餅,乘熱坐上,須臾出。
又方:以油灌之。
又方:灌驢乳於耳中,即變成水入腹。飲之即瘥。
又方:桃葉汁灌之。
又方:打銅碗於耳邊。
又方:炒胡麻以布袋盛枕頭。
白話文:
治療耳朵流膿方:
明礬(燒製),食鹽(研磨)
以上兩味藥,先用紙繩將它們串起來,掛起來讓汁液滴乾,然後用鹽末粉於耳中通氣,接著再撒上明礬末,在耳中放置一會兒,躺下不要起身,一天兩次。
治療耳朵疼痛方:
附子(炮製,去皮),菖蒲
以上兩味藥材,等分研磨後塞入耳中。
治療蟲子進入耳朵方:
花椒粉一撮,放入半升醋中灌入耳中,走二十步。蟲子就會出來,即可康復。
治療各種蟲子進入耳朵方:
搗碎韭菜汁,灌入耳中,蟲子就會立即出來。
**又一方:**灌入蔥涕,過一會兒蟲子就會出來,即可康復。
**又一方:**將鹽用木葉包起來烤熱,用它蓋住耳朵,冷了就換一個,蟲子就會出來。
又一方:
滴薑汁於耳中。或者灌入牛奶,效果很好。或者用桃葉塞住耳孔。
治療蚰蜒進入耳朵方:
灌入牛奶,蚰蜒會自行爬出來。如果進入腹中,空腹服下一升的醋酪。若不出,再服一升。然後用和好的麵粉做成燒餅,趁熱坐在上面,過一會兒蚰蜒就會出來。
**又一方:**灌入油。
**又一方:**灌入驢奶於耳中,它會變成水進入腹中。喝下即可康復。
**又一方:**灌入桃葉汁。
**又一方:**在耳邊敲打銅碗。
**又一方:**將炒熟的胡麻裝入布袋中,放在枕頭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