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

《千金翼方》~ 卷第十一·小兒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一·小兒 (8)

1. 鼻病第四

論一首,方八首

治鼻不利香膏方:

白話文:

方一

治鼻不通的香膏方:

當歸,薰草(一方用木香),通草細辛蕤仁(各三分),芎藭,白芷(各半兩),羊髓(四兩)

白話文:

當歸、薰草(其他配方使用木香)、通草、細辛、蕤仁(各三錢)、川芎、白芷(各半兩)、羊髓(四兩)

上八味,切,合煎微火上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膏成,去滓,取如小豆大,納鼻中,日三。大熱、鼻中赤爛者,以黃芩梔子代當歸、細辛。

白話文:

以上八種藥材切碎,一起煎煮至微火三次上三次下,煎到白芷顏色變黃、藥膏形成,去掉藥渣,取如小豆大小的藥膏,放入鼻中,一天使用三次。如果發燒嚴重、鼻中赤爛,可以用黃芩、梔子代替當歸、細辛。

治鼻中窒塞香膏方:

白話文:

古文:

治鼻中窒塞香膏方:

生麝香一字,乳香細末一錢,冰片一錢,丁香細末半錢。塗鼻中。

治療鼻中窒塞的香膏方:

生麝香一粒,乳香細末一錢(約3.75克),冰片一錢(約3.75克),丁香細末半錢(約1.875克)。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塗抹於鼻中。

白芷,芎藭(各半兩),通草(一分),當歸,細辛,薰草(各三分,《千金》作莽草),辛夷仁(五分)

白話文:

白芷、芎藭(各 15 克),通草(3 克),當歸、細辛、薰草(各 9 克),辛夷仁(15 克)

上七味,切,以苦酒漬一宿,以不中水豬肪一升,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膏成,去滓。綿裹取棗核大,納鼻中,日三。(一方加桂心十八銖。)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片,用苦酒浸泡一夜。

使用一升不含雜質的豬油,用煎煮法反覆煎煮三次。

當豬油的顏色變成白芷黃時,將藥渣去除。

用棉花包住藥膏,取棗核般大小,塞入鼻中。

每天使用三次。(另一方中,添加十八銖桂心。)

治鼻齆方:

通草(一分),細辛(一分),附子(一分,炮,去皮)

上三味,下篩,蜜和綿裹,納鼻中良。

治鼻中息肉,通草散方:

通草(半兩),礬石(一兩,燒),真珠(一銖)

上三味,下篩,裹綿如棗核,取藥如小豆,納綿頭入鼻中,日三度。(一方有桂心、細辛各一兩)

治鼽鼻,鼻中息肉,不得息方:

礬石(燒),藜蘆(各半兩),瓜蒂(二七枚),附子(半兩,炮)

白話文:

通草散治鼻齆方:

通草(一分量),細辛(一分量),烏頭(一分量,炮製過,去皮)

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後用棉花包裹,塞入鼻中即可。

治鼻中息肉,通草散方:

通草(半兩),明礬(一兩,燒製過),珍珠(一銖)

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棉花包裹成棗核大小,取如小豆大小的藥粉塞進棉花球中,放入鼻中,每日三次。(另一種方劑中加入桂心、細辛各一兩)

治鼻齆,鼻中息肉,不得休息方:

明礬(燒製過),藜蘆(各半兩),瓜子仁(二十七顆),烏頭(半兩,炮製過)

上四味,各搗下篩,合和,以小竹管取藥如小豆大,納鼻孔中吹之。以綿絮塞鼻中。日再,以愈為度。(一方加葶藶半兩)。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物各搗碎並過篩,混合後,用小竹管取藥,取如綠豆大小的藥量,吹入鼻孔中。用棉絮塞住鼻孔。每天吹兩次,直到病癒為止。(另一種藥方中加入半兩葶藶。)

治鼻中息肉塞鼻,不得喘息方:

白話文:

原古代文字:

鼻中息肉塞鼻不得喘息方

治療鼻中長息肉導致鼻子阻塞、無法呼吸的方劑:

取細辛,以口濕之,屈頭納鼻中,旁納四畔多著,日十易之,滿二十日外。以蒡藶子一兩、松蘿半兩,二味搗篩,以綿裹薄如棗核大,納鼻中,日五六易之,滿二十日外。以吳白礬上上者二兩,納瓦杯,裹,相合令密置窖中燒之待瓦熱取搗篩,以面脂和如棗核大,納鼻中。日五六易,盡更和,不得頓和。二十日外乃瘥,慎行作勞及熱食並蒜面百日。

白話文:

  1. 取細辛,用口水潤濕,將細辛彎曲成頭狀,塞入鼻孔中,旁邊多塞幾層,每日更換十次,持續二十天以上。

  2. 取牛蒡子一兩、松蘿半兩,搗碎過篩,包裹在棉花中,搓成棗核大小,塞入鼻孔中,每日更換五六次,持續二十天以上。

  3. 取上等吳白礬二兩,放入瓦杯中包裹好,放在窖中密封燒製,待瓦杯加熱後取出白礬,搗碎過篩,用面脂調和成棗核大小,塞入鼻孔中。每日更換五六次,每次更換前重新調和藥物,不可一次調和過多。持續二十天以上即可痊癒。

  4. 痊癒後要注意避免勞累、吃熱食,並避免食用大蒜和麵粉類食物,持續百天。

治齆鼻有息肉,不聞香臭方:

瓜蒂,細辛(各半兩)

上二味,為散,絮裹豆大,塞鼻中,須臾即通。

白話文:

繁體中文:

瓜蒂,細辛(各半兩)

西瓜子、細辛(各半兩)

使用方法:

以上兩種藥材製成散劑,用紗布包裹成豆子般大小,塞入鼻中,片刻即可通氣。

2. 羊肺散

主鼻中息肉梁起方:

白話文:

鼻中息肉梁起方

久患鼻中息肉,或一人帶數枚,或數人帶一枚。雖將息肉摘出,仍復重生。其症屢生屢摘,以致血氣衰微,精神不足,不能任事。咳嗽時息肉隨氣而動,宛如浮水中之萍藻,動搖不定。

治療方法:

取生白附子一枚,去皮研為細末,用薄荷葉或蘇合香丸調成膏狀,塗抹於鼻中息肉上。每日早晚各敷一次。

注意事項:

此方藥性辛烈,不可久用。塗抹時,需避開鼻孔周圍的皮膚。

羊肺(一具,干之),白朮(四兩),蓯蓉(二兩),通草(二兩),乾薑(二兩),芎藭(二兩)

白話文:

羊肺(一對,切片後曬乾)、白朮(4 兩)、蓯蓉(2 兩)、通草(2 兩)、乾薑(2 兩)、川芎(2 兩)

上六味,為散。食後以粥汁服五分匕,日二服,加至方寸匕。

白話文:

上六味,為散。飯後以粥汁服用五分小匙,一天兩次,逐漸增加到一方寸(約 1.9 公分)大小的量。

論曰:凡人往往有鼻中肉塞,眠食皆不快利,得鼻中出息,而俗方亦眾,而用之皆無成效。惟見《本草》云:雄黃主鼻中息肉,此言不虛。但時人不知用雄黃之法。醫者生用,故致困斃。曾有一人患鼻不得喘息。余以成煉雄黃,日納一大棗許大,過十日,肉塞自出,當時即得喘息,更不重發。其煉雄黃法,在仙丹方中具有之,宜尋求也,斯有神驗。

白話文:

論述說:一般人常患有鼻中長肉塞住的情況,睡不好、吃不下也不舒服,如果鼻中息肉能排出,在民間也有許多偏方,但使用後都沒有成效。只有在《本草》中提到:雄黃可以治療鼻中息肉,這話不假。但當時的人不瞭解如何使用雄黃。醫生直接生用,因此導致病人睏乏而死。曾經有個人得了鼻疾,喘不過氣來。我用煉製過的雄黃,每天放一顆大棗那麼大,十天之後,鼻塞的肉自己掉了出來,當時就能喘氣,也沒有再復發。煉製雄黃的方法,在仙丹方中記載,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尋找,此法有很神奇的效果。

3. 口病第五

論二首,方十七首

凡口瘡忌食鹹膩及熱面干棗等,宜純食甜粥,勿食鹽菜,三日即瘥。

凡口中面上生息肉轉大,以刀決潰去膿,愈。

治積年口瘡不瘥,薔薇湯方:

薔薇根(一升)

白話文:

論二首方十七首

所有口腔潰瘍忌食鹹膩及熱性麵條、幹棗等,宜純食甜粥,勿食鹽漬蔬菜,三日即可痊癒。

凡是口腔或臉上長出的息肉逐漸變大,以刀劃破潰爛處排膿,即可痊癒。

治療多年不愈的口腔潰瘍,可使用薔薇湯方:

薔薇根一升

上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含之。久久極即吐之,定更含,少少入咽亦佳,夜未睡以前亦含之,三日不瘥,更令含之。瘥為度,驗秘不傳也。

白話文:

將上一種藥,用七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去除渣滓,含在口中。含久後,將藥液吐掉,再含新的藥液。也可以少許少許地吞嚥。晚上睡覺前也可以含。連續三天症狀沒有好轉,就繼續含服。以痊癒為標準。這是祕方,不要外傳。

治口中瘡,身體有熱氣痱瘰,薔薇丸方:

白話文:

治口中瘡,身有熱氣痱瘰,薔薇丸方:

材料:

  • 薔薇花 10 克
  • 茯苓 10 克
  • 赤石脂 10 克
  • 滑石 10 克
  • 甘草 10 克

做法: 將上述材料研成細粉,加入蜂蜜調和成丸。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 20 粒,每日兩次,以溫水送服。

薔薇根(一兩),黃芩(一兩),鼠李根(一兩),當歸(一兩),葛根(一兩),白蘞(一兩),栝蔞根(二兩),石龍芮(一兩),黃柏(一兩),黃耆(一兩),芍藥(一兩),續斷(一兩),黃連(一兩)

白話文:

一兩玫瑰花根 一兩黃芩 一兩鼠李根 一兩當歸 一兩葛根 一兩白芷 二兩栝樓根 一兩石龍芮 一兩黃柏 一兩黃芪 一兩芍藥 一兩續斷 一兩黃連

上十三味,末之,煉蜜和服如梧子,十丸。日三服。(《千金》無黃連。)

治熱病口爛咽喉生瘡水漿不得入膏方:

白話文:

方劑:

  • 黃連
  • 黃芩
  • 黃柏
  • 生石膏
  • 桔梗
  • 甘草
  • 梔子
  • 知母
  • 黃耆
  • 白芷
  • 白芍
  • 當歸
  • 川芎

使用方法:

將以上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粉,加入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日三次,每次服十丸。

備註:

《千金方》中不包含黃連這味藥材。

當歸(一兩),射干(一兩),升麻(一兩),附子(半兩,炮,去皮),白蜜(四兩)

白話文:

當歸:一兩(約30克) 射干:一兩(約30克) 升麻:一兩(約30克) 附子:半兩(約15克),先炮製,去除外皮 白蜜:四兩(約120克)

上五味,切,以豬膏四兩,先煎之令成膏,下著地,勿令大熱,納諸藥,微火煎,令附子色黃。藥成,絞去滓,納蜜,復火上令相得,盛器中令凝,取如杏子大含之。日四五,輒咽之。瘥。

白話文:

將這五味藥材切碎,並用豬油四兩先煎成膏。加入地黃,不要用太大的火,把其他藥材放入膏中,用小火煎煮,直到附子變成黃色即可。藥煎好後,過濾掉渣滓,加入蜂蜜,再放在火上加熱,讓蜂蜜和藥膏充分融合。裝入容器中讓它凝固,取如杏子大小含服。每天服用四到五次,含化後吞下。服用後就能痊癒。

治口中瘡、咽喉塞不利、口燥膏方:

豬膏(一斤),白蜜(一斤),黃連(一兩,切)

上三味,合煎,去滓,令相得,含如半刺,日四五,夜二。

治口吻生白瘡,名曰燕口方:

取新炊甑下飲訖,以口兩吻銜甑唇,乘熱柱兩口吻二七下,瘥。

口旁惡瘡方:

亂髮灰,故絮灰,黃連末,乾薑末(各等分)

上四味,合和為散,以粉瘡上,不過三度。

治口臭方:

濃煮細辛含汁,久乃吐卻,三日當愈。

又方:井花水三升,漱口吐廁中。

又方:

白話文:

治口中瘡、咽喉塞不利、口燥膏方:

豬油(一斤),蜂蜜(一斤),黃連(一兩,切片)

將上述三味藥材合在一起熬煮,濾去渣滓,讓它們充分混合。把膏藥含在口中,如半顆針大小。每天含四五次,晚上含兩次。

治口脣生白瘡方,名為燕口方:

取剛炊好的米飯鍋底下的水,用嘴含著鍋沿,趁熱在兩個口脣上摩擦兩到七次即可痊癒。

口旁惡瘡方:

頭髮灰、舊棉絮灰、黃連末、乾薑末(各等份)

將上述四味藥材混合成粉末,灑在瘡口上,不必超過三次。

治口臭方:

將細辛濃煮後含汁,含久後吐出。連續三日即可痊癒。

**另有方法:**井花水三升,用來漱口後吐在廁所裡。

另有方法:

橘皮(五分),木蘭皮(一兩),桂心(三分),大棗(四十枚,蒸之,去皮)

白話文:

橘子皮(15克),木蘭樹皮(30克),桂枝(9克),紅棗(40顆,蒸熟後去皮)

上四味,末之,以棗肉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二服,稍稍至三十丸。(一方有芎十八銖)。

白話文:

把以上四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棗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 20 粒,每天服用兩次,逐漸增加到每次服用 30 粒。(還有一種方子含有 18 克芎)

又方:

桂心,甘草(炙,等分)

上二味,細末,三指撮酒服二十日,香。

又方:

蜀椒(汗),桂心(各一兩)

上二味,服如前方。

治口乾方:

白話文:

方一

桂皮心,甘草(炒製後),份量相等。

以上二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取三指量,用酒送服,持續服用二十天,有芳香之氣。

方二

花椒(出汗),桂皮心(各一兩)。

以上二味藥材,服用方法如同方一。

治療口乾的方劑

豬脂若羊脂雞子大,擘之,苦酒半升中漬一宿,絞取汁含之。

白話文:

將豬油或羊油切成雞蛋大小的塊。將其放入盛有半升苦酒的容器中浸泡一整夜。第二天,將豬油或羊油取出,絞出汁液。含一口汁液在口中。

又方:

石膏(五合,碎),蜜(二升)

白話文:

石膏(五合,搗碎),蜂蜜(二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石膏取二升,納蜜煮取一升,去滓,含如棗核大,咽汁盡即含之。

白話文:

上面兩味藥材,用水三升煮石膏,取兩升湯液。再加入蜂蜜煮沸,取一升湯液。去掉渣滓,含一小口,像棗核那麼大,把汁液嚥下去,再含下一口。

又方:含一片梨即愈,夜睡當時即定。

又方:

羊脂(雞子大),酒(半升),大棗(七枚)

上三味,合漬七日,取棗食之,瘥。

又方:禁夜勿食酸食及熱面。

治口卒噤不開方:

搗附子末,納管中,開口吹口中,良。

白話文:

另有以下方法:

含一塊梨即可痊癒,晚上睡覺時就會安泰入眠。

又有一法:

羊脂(雞蛋大小),酒(半升),大棗(七枚)

以上三種藥材,混合浸泡七天,取大棗食用,即可痊癒。

**又有一法:**禁止晚上食用酸性食物和熱麵。

治療口部突然緊閉無法張開的方法:

研磨附子末,裝入竹管中,打開口對著口中吹氣,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