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人

《丹溪脈訣指掌》~ 辨九道脈症 (1)

回本書目錄

辨九道脈症 (1)

1. 辨九道脈症

細為氣血兩虧之脈,又為濕氣陰邪傷里,主病在內,為諸虛勞損,七情所傷,憂勞過度,神怯為腹滿,傷精汗泄為虛,塞泄痢為積,細緊瘕症積聚刺痛,細滑為僵仆,為痰熱為嘔吐,細數為虛熱,細遲虛寒,細而止隧道空虛,痰結走痛,細澀血枯精竭,寸細嘔吐反胃,吐衄咯血,肺氣虛喘,心虛怔忡,關虛細胃虛腹脹,脾虛中濕血不榮筋骨蒸勞熱,尺細丹田虛冷脫陰遺精泄痢,為久病必虛,有虛症脈細為順,無虛症之象脈細則為逆,外感暴病皆不宜細,若細者氣血已為邪傷也,邪盛正虛亦為逆,溫熱脈細為陰傷亦為逆。

數為陽脈為熱,有力實熱,無力虛火,成為吐泄為熱痛,為煩渴煩滿,為陰不勝陽,火旺水虧,火熱刑金肺病,秋浮脈不宜數,浮數表熱,沈數里熱,氣日數實為肺癰,虛數為肺痿,滑數痰火,澀數為氣鬱火結,陰血傷大便燥結下血,小便赤濁淋閉熱痹,寸數君火剋金,咳咯吐膿血吐衄血口渴口舌生瘡咽喉痹痛肺傷,關數肝脾胃火,尺數相火不靜,腎水陰虛,數極為熱入心胞狂熱煩躁,實數胃中熱熱結燥屎譫語神糊,有止則為促脈。

動為陰陽相搏,陽動汗出,陰動則發熱,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動為虛為形寒畏冷,三焦氣傷,欲作戰汗,為痛為驚為痹為泄為恐為痢為筋病拘攣,為男子亡精,女子崩漏,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陰虛陽搏謂之動。

虛為虛為寒,勞熱骨蒸腳弱筋骨痿,為身熱傷暑自汗怔忡驚悸,為陰虛發熱陽虛畏寒,為痿痹,寸虛血不榮心神怯失眠健忘失志,關虛脾不統血血不歸肝脾困食木消化腹脹不舒,尺虛骨蒸痹痿傷腎精血耗亡。

促為陽結,數中有止,熱中有滯,或為氣滯或血滯,或為飲蓄或食滯,或為痰滯或為膿阻,濡不行血脈隧遺阻滯難行,不能流利,故脈促,促促者將發斑結,為陰滯,遲中有止,寒中兼滯,亦為氣血飲食痰滯積聚,疝瘕癥結,陰疽痰核凝結濕痰流注痹痛,浮結外有痛積,沈結內有積聚,結微則積微,結甚則積甚,脈結著恐陰毒發斑,促結二脈其因相同,惟促為陽熱結為陰寒,浮沈主病當參觀之。

散為氣血皆虛,根本脫離之脈,產婦得之則生易,孕婦得之則死易,諸病脈代散者死,散脈獨見則危,腎脈耎散則死,心脈浮大而做肺脈短澀而散為平,若心脈耎散則怔忡,肺脈耎散則汗脫,肝脈耎散為溢飲,脾脈軟散為胻胕腫,尺脈軟散為死脈,久病軟散為絕脈,散大而軟按之無有散而不聚,去來不定至亦不齊,若散珠之無拘束。

代為絕脈,一臟氣絕不至則止,須臾他臟代至,因而又助止有定數,故為死脈,五十至一止者又為平脈,五十之內止者為代,平人見之必危,如病腹脅諸痛泄痢吐瀉霍亂中宮氣塞下元虛脫,氣血暴損不能白續者代為病脈,凡脈當代者或有可救,如傷寒心悸脈代者復脈湯主之,又孕婦脈代其胎三月雖代無妨,代脈亦有生死之別不可不知。

革為虛寒相搏,為亡血失精,為女子崩漏半產,男子脫血營虛夢遣泄金鎗暴損房勞精脫,產後脫血虛暈發厥帶濁,日久下元虛脫,又三部脈革,久病必危,牢為塞積裡實,為腹脅脹痛,為水氣為木旺乘脾,為㿗疝癥瘕,為陰病腸結燥屎,為寒凝血瘀,為傷寒里結,為寒濕痹痛失血陰虛脈牢不治。

白話文:

[辨識九種脈象病症]

詳細解讀脈象顯示氣血雙虧,又顯示濕氣、陰邪侵入內臟,主病在體內,由各種虛弱、七情傷害、過度勞累及精神怯懦引起。腹部飽脹、傷精、汗多、虛塞、瀉痢、積聚、細緊瘕症、積聚刺痛等,都是此脈象的特徵。細滑脈象表示中風、痰熱、嘔吐;細數脈象代表虛熱;細遲脈象表示虛寒;細而止脈象代表隧道空虛、痰結、走痛;細澀脈象代表血枯、精竭。寸細脈象顯示嘔吐、反胃、吐血、咯血、肺氣虛喘、心虛怔忡。關細脈象表示胃虛、腹脹、脾虛、中濕、血不榮筋骨、骨蒸勞熱。尺細脈象顯示丹田虛冷、脫陰遺精、瀉痢,長期疾病必有虛弱症狀。

數脈象為陽脈,代表熱,有力為實熱,無力為虛火。可能導致嘔吐、泄瀉、熱痛、煩渴、煩滿,表示陰無法抑制陽,火旺水虧,火熱影響肺部。秋季浮脈不宜出現數脈象,因為這代表肺癰、肺痿、痰火、氣鬱火結、陰血傷、大便燥結、下血、小便赤濁、淋閉、熱痹。寸數脈象表示君火剋金,咳嗽、咯血、吐血、口渴、口舌生瘡、咽喉疼痛、肺傷。關數脈象表示肝脾胃火。尺數脈象表示相火不靜、腎水陰虛。數極脈象表示熱進入心包,狂熱煩躁,胃中熱,熱結燥屎,神智混亂。

動脈象表示陰陽相搏,陽動出汗,陰動發熱。陽虛會出現陽動,陰虛會出現陰動。動脈象表示虛弱、形寒畏冷,三焦氣傷,疼痛、驚嚇、痹症、洩瀉、恐懼、痢疾、筋病拘攣、男子亡精、女子崩漏。婦女手少陰脈象動脈象嚴重者表示懷孕。陰虛陽搏被稱為動脈象。

虛脈象表示虛弱、寒勞熱、骨蒸、腳弱、筋骨萎縮、身體發熱、傷暑、自汗、怔忡、驚悸、陰虛發熱、陽虛畏寒、痿痹。寸虛脈象表示血不榮心,神怯、失眠、健忘、失志。關虛脈象表示脾不統血,血不歸肝,脾困食木消化不良,腹脹不舒。尺虛脈象表示骨蒸、痹痿、傷腎精血耗竭。

促脈象表示陽結,在數脈象中停頓,熱中有滯,可能是氣滯、血滯、飲蓄、食滯、痰滯、膿阻,血脈流動受阻,脈象促進。促促脈象可能導致斑結。結脈象表示陰滯,在遲脈象中停頓,寒中兼滯,可能是氣血、飲食、痰滯、積聚、疝瘕癥結、陰疽、痰核、凝結、濕痰流注、痹痛。浮結表示外有痛積,沉結表示內有積聚。脈象結微表示積微,脈象結甚表示積甚。脈結著可能導致陰毒發斑。促脈和結脈原因相同,但促脈為陽熱,結脈為陰寒。脈象位置應考慮。

散脈象表示氣血皆虛,根本脫離。產婦得到此脈象容易分娩,孕婦得到此脈象容易死亡。各種疾病脈象替代、散失者會死亡。散脈象單獨出現非常危險。腎脈耎散會死亡,心脈浮大且做肺脈短澀且散為正常。如果心脈耎散會出現怔忡,肺脈耎散會出現汗脫,肝脈耎散表示溢飲,脾脈軟散表示胻胕腫,尺脈軟散表示死脈。長期疾病軟散表示絕脈。散大且軟,按下無有,散而不聚,來去不定,到達不整齊,如同散落的珠子沒有約束。

代脈象表示絕脈,一臟氣絕不至,則停止,片刻後其他臟器代至,因此再次停止。有定數,所以是死脈。五十次脈跳一次停止是正常脈象。五十次之內停止是代脈象。健康人看到此脈象必定危險。例如疾病、腹脅疼痛、瀉痢、吐瀉、霍亂、中宮氣塞、下元虛脫、氣血暴損、不能自續,代脈象表示疾病脈象。所有脈象應當代者,有時可以挽救。例如傷寒心悸脈象替代,復脈湯主之。另外,孕婦脈象替代,胎兒三個月,即使替代也無妨。代脈象也有生死之別,不可不知。

革脈象表示虛寒相搏、亡血失精、女子崩漏、半產、男子脫血、營虛夢遣、泄金鎗、暴損房勞、精脫、產後脫血、虛暈發厥、帶濁日久、下元虛脫。又三部脈象革,長期疾病非常危險。牢脈象表示塞積、裡實、腹脅脹痛、水氣、木旺乘脾、痃疝癥瘕、陰病、腸結燥屎、寒凝血瘀、傷寒裡結、寒濕痹痛、失血陰虛。牢脈象無法治療。

長脈象表示有餘,大小均平,遙遙自若,為正常脈象。像拉繩長竿,則表示胃經實熱、陽毒發斑、癲癇、痰氣。長脈象身體強壯,木旺,為肝脈,屬木,主春令,春木弦長柔細。

短脈象表示不足,為陰中伏陽,為三焦氣壅,宿食不消。寸短且滑數脈象表示酒傷神浮。短血澀脈象表示沈短,為痞。寸短頭疼,尺短腹疼,關短寸尺不通表示陰陽絕脈。短脈象表示肺實,屬金,主秋氣,秋脈浮短且澀。

以上皆為重要脈象知識,學習者應熟讀,以增強理解力和判斷力。然後進行交互研究,結合六淫外感、五臟內傷,參考四季旺相、六氣臨歲、南北政策,根據各部位推測原因,必須清晰無疑,才能達到完善境界。對於各種疾病分類,脈象證據應經常參考、詳細審查,如此深入研究,纔可稱為醫學基本功。否則,依賴聖教,欺騙取財,成為軒岐之賊臣宰,祈求努力。補充長、短、牢三脈象證據,參考李瀕湖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