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 (1)

1. 卷第九

2. 款冬

味辛、甘,溫,無毒。主咳逆上氣善喘,喉痹,諸驚癇,寒熱,邪氣。消渴,喘息呼吸。一名橐吾,一名顆東,一名虎鬚,一名菟奚,一名氐冬。生常山山谷及上黨水旁。十一月採花,陰乾。

杏仁為之使,得紫菀良,惡皂莢、硝石、玄參,畏貝母、辛荑、麻黃、黃耆、黃芩、黃連、青葙。第一齣河北,其形如宿蓴未舒者佳,其腹裡有絲。次出高麗百濟,其花乃似大菊花。次亦出蜀北部宕昌,而並不如。其冬月在冰下生,十二月、正月旦取之。

〔謹案〕今出雍州南山溪水及華州山谷澗間。葉似葵而大,叢生,花出根下。

白話文:

味道辛辣、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咳嗽氣逆、氣喘、喉嚨腫痛、各種驚嚇癲癇、忽冷忽熱、邪氣入侵。也能治療口渴、呼吸急促。別名有橐吾、顆東、虎鬚、菟奚、氐冬。生長在常山的山谷及上黨的水邊。十一月採花,陰乾。

杏仁可以增強它的藥效,與紫菀同用效果更好。它和皂莢、硝石、玄參一起使用會產生不良反應,同時也應避免與貝母、辛夷、麻黃、黃耆、黃芩、黃連、青葙一起使用。最好的產地是河北,外形像還沒展開的蓴菜,腹部有細絲。其次是高麗百濟,開的花像大菊花。再次是蜀北部的宕昌,品質都不如河北。它在冬天冰下生長,在十二月、正月早上採摘。

〔考證〕現在產於雍州南山溪水和華州山谷的溪澗邊。葉子像葵菜但更大,成叢生長,花從根部下方長出。

3. 牡丹

味辛、苦,寒、微寒,無毒。主寒熱,中風,瘛瘲,痙,驚癇,邪氣,除症堅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除時氣,頭痛,客熱,五勞,勞氣,頭腰痛,風噤,癲疾。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巴郡山谷及漢中,二月、八月採根,陰乾。

畏菟絲子、貝母、大黃。今東間亦有,色赤者為好,用之去心。按鼠婦亦名鼠姑,而此又同,殆非其類,恐字誤。

〔謹案〕牡丹,生漢中。劍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實圓綠,冬實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藥,肉白皮丹。出漢、劍南,土人謂之牡丹,亦名百兩金,京下謂之吳牡丹者,是真也。今俗用者,異於此,別有臊氣也。

白話文:

牡丹,味道辛辣、苦澀,屬性寒涼,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寒熱往來、中風、抽搐、痙攣、驚厥、癲癇等疾病,以及去除邪氣,消除腹中堅硬的腫塊、瘀血,調理腸胃,安定五臟,治療癰瘡。還可以治療流行性感冒、頭痛、外感發熱、五勞(指心、肝、脾、肺、腎的勞損)、勞累引起的氣虛、頭腰疼痛、風病引起的口噤、癲疾等病症。牡丹又名鹿韭、鼠姑。生長在巴郡山谷和漢中一帶,在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陰乾備用。

牡丹畏懼菟絲子、貝母、大黃。現在東部地區也有種植,顏色偏紅的品質較好,使用時需去除根心。有人認為鼠婦又名鼠姑,但此處的鼠姑與鼠婦不同,可能是文字上的錯誤。

(經過考證)牡丹,產於漢中。劍南所產的牡丹,幼苗像羊桃,夏天開白花,秋天結圓形的綠色果實,冬天果實變為紅色,能過冬不凋謝,根部像芍藥,肉白色而表皮紅色。產自漢中和劍南的牡丹,當地人稱之為牡丹,又名百兩金,京城一帶稱作吳牡丹的,才是真正的牡丹。現在市面上常用的牡丹,與此不同,且帶有臊氣。

4. 防己

味辛、苦、平、溫,無毒。主風寒,溫瘧,熱氣,諸癇,除邪,利大小便。療水腫,風腫,去膀胱熱,傷寒,寒熱邪氣,中風手腳攣急,止泄,散癰腫,惡結,諸蝸疥癬,蟲瘡,通腠理,利九竅。一名解離,文如車輻理解者良。生漢中川穀,二月、八月採根,陰乾。

殷孽為之使,殺雄黃毒,惡細辛,畏萆薢。今出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色,虛軟者好,黯黑冰強者不佳。服食亦須之。是療風水家要藥耳。

〔謹案〕防己,本出漢中者,作車輻解,黃實而香,其青白虛軟者,名木防己,都不任用。陶謂之佳者,蓋未見漢中者爾。

白話文:

防己,味道辛辣、苦澀,性平或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風寒、溫瘧、熱病引起的病症、各種癲癇,能去除邪氣,使大小便順暢。還能治療水腫、風腫,清除膀胱的熱氣,對於傷寒、寒熱邪氣、中風引起的手腳抽筋有療效,能止瀉,消散癰腫、惡性腫塊,治療各種疥癬、蟲瘡,使皮膚毛孔暢通,疏通身體的九個孔竅。

防己又名解離,根部紋路像車輪的輻條一樣,有這種紋路的才是好的。它生長在漢中地區的山谷中,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陰乾備用。

殷孽可以作為它的輔助藥,能解雄黃的毒性,但它不宜與細辛同用,並且畏懼萆薢。現在出產於宜都、建平一帶的防己,個頭大、顏色青白、質地鬆軟的比較好,顏色暗黑、質地堅硬的就不好。服用它也需要注意這些。防己是治療風濕、水腫等疾病的重要藥物。

〔謹按〕真正的防己,原本出產於漢中,根部紋路像車輪的輻條,呈黃色且氣味芳香。現在所說的青白色、質地鬆軟的,叫做木防己,沒有藥用價值。陶弘景說那種好,是因為他沒見過漢中出產的真正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