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八 (8)
卷第八 (8)
1. 紫菀
味苦、辛,溫,無毒。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蹶,安五臟。療咳唾膿血,止喘悸,五勞體虛,補不足,小兒驚癇。一名紫茜,一名青菀。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鄲。二月、三月採根,陰乾。
款冬為之使,惡天雄、瞿麥、雷丸、遠志、藁本,畏茵陳蒿。近道處處有,生布地,花亦紫,本有白毛,根甚柔細。有白者名白菀,不復用。
〔謹案〕白菀,即女菀也,療體與紫菀同,無紫菀時,亦用白菀。陶云不復用,或是未悉。
白話文:
味道苦、辛辣,性質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咳嗽、氣逆上衝、胸中寒熱交結的症狀,能去除蠱毒、痿軟無力,安穩五臟。可以治療咳嗽吐膿血、氣喘心悸、五勞虛損、身體虛弱,能補充不足,也能治療小兒驚風癲癇。它又名紫茜,也叫青菀。生長在房陵山谷以及真定、邯鄲一帶。在二月、三月採挖根部,放在陰涼處晾乾。
款冬花可以加強它的藥效,它不宜與天雄、瞿麥、雷丸、遠志、藁本同用,害怕茵陳蒿。這種植物在道路附近到處都有,貼著地面生長,花也是紫色的,根部有白毛,根很柔軟細小。有白色的品種叫做白菀,但已經不再使用。
〔考證〕白菀,就是女菀,它的藥效和紫菀相同,當沒有紫菀時,也可以用白菀代替。陶弘景說不再使用,可能是因為他對此不了解。
2. 白蘚
味苦、咸,寒,無毒。主頭風,黃疸,咳逆,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濕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療四肢不安,時行腹中大熱、飲水、欲走、大呼、小兒驚癇,婦人產後余痛。生上谷川谷及宛朐。四月、五月採根,陰乾。
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近道處處有,以蜀中者為良。俗呼為白羊蘚,氣息正似羊膻,或名白膻。
〔謹案〕此藥葉似茱萸,苗高尺余,根皮白而心實,花紫白色。根宜二月採,若四月、五月採,便虛惡也。
白話文:
味道苦、鹹,屬性寒涼,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頭痛、黃疸病、咳嗽氣逆、小便淋漓不盡、婦女陰部腫痛、濕痺導致的肌肉壞死、關節僵硬無法彎曲伸展行走。還能治療四肢不適、流行性腹內發熱、口渴想喝水、躁動想走動、大聲喊叫、小兒驚風癲癇,以及婦女產後殘留疼痛。
多生長在上谷、川谷及宛朐一帶。在四、五月採挖根部,陰乾。
忌與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同用。近處各地都有,以蜀地出產的品質最好。俗稱白羊蘚,氣味很像羊的腥膻味,也有人稱之為白膻。
【考證】這種藥的葉子像茱萸,植株高約一尺多,根部外皮白色而內部充實,花是紫白色的。根部最好在二月採挖,如果在四、五月採挖,則會空虛而品質變差。
3. 白薇
味苦、咸,平、大寒,無毒。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痠疼,溫瘧洗洗,發作有時。療傷中淋露,下水氣,利陰氣,益精。一名白幕,一名薇草,一名春草,一名骨美。久服利人。生平原川穀。三月三日採根,陰乾。
惡黃耆、大黃、大戟、乾薑、乾漆、山茱萸、大棗。近道處處有。根狀似牛膝而短小爾。方家用,多療驚邪、風狂、疰病。
白話文:
白薇,味道苦澀、帶鹹味,藥性平和,偏向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突然中風、身體發熱、四肢脹滿、神智不清、胡言亂語、邪氣干擾、忽冷忽熱、痠痛、間歇性發冷的瘧疾。還可以治療因外傷導致的淋漓不止,排除體內水氣,疏通陰氣,增強精氣。別名又叫白幕、薇草、春草、骨美。長期服用對身體有益。生長在平原和山谷。在農曆三月初三採挖根部,陰乾。
忌與黃耆、大黃、大戟、乾薑、乾漆、山茱萸、大棗一起使用。在各地都很常見。根的形狀像牛膝但比較短小。醫家常用來治療驚嚇引起的邪氣、風狂、疰病等疾病。
4. 枲耳實
味苦、甘,溫。葉,味苦、辛,微寒,有小毒。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去惡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一名胡枲,一名地葵,一名葹,一名常思。生安陸川穀及六安田野,實熟時採。
此是常思菜,傖人皆食之。以葉覆麥作黃衣者,一名羊負來。昔中國無此,言從外國逐羊毛中來,方用亦甚稀。
〔謹案〕蒼耳,三月以後、七月以前刈,曬乾為散。夏,水服;冬,酒服,主大風癲癇,頭風濕痹,毒在骨髓。日二服,丸服二十、三十丸;散服一、二匕。服滿百日,病當出如瘑疥,或癢汁出,或斑駁甲錯皮起,後乃皮落,肌如凝脂,令人省睡,除諸毒螫,殺疳濕⿸疒𧍷。久服益氣,耳目聰明,輕身強志,主腰膝中風毒優良。忌食豬肉米泔,亦主狾狗毒。
白話文:
蒼耳子,味道苦、甘,屬性溫和。葉子,味道苦、辛,屬性稍微寒涼,帶有小毒。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頭痛、風濕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四肢抽筋攣縮疼痛,可以去除腐爛的肌肉和壞死的組織,治療膝蓋疼痛和溪毒。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使聽覺和視覺靈敏,增強意志力,使身體輕盈。它又名胡枲、地葵、葹、常思。生長在安陸的河谷和六安的田野,果實成熟時採摘。
這就是俗稱的常思菜,一般人都會食用。用葉子覆蓋麥子,使其發黃的,又稱羊負來。過去中國沒有這種植物,據說是從外國的羊毛中帶進來的,所以現在用的也不多。
〔謹按〕蒼耳,在三月之後、七月之前收割,曬乾後磨成粉末。夏天用水沖服;冬天用酒沖服,主要治療大風引起的癲癇、頭風濕痹,以及毒素深入骨髓的情況。每天服用兩次,可以製成藥丸服用,每次二十到三十丸;也可以直接服用藥粉,每次一到兩匙。服用滿一百天,病症會以皮膚出現如瘡疥的樣子表現出來,或者出水皰,或者皮膚出現斑點錯亂,之後皮膚會脫落,肌肉像凝脂般細嫩,令人減少睡眠,消除各種毒蟲叮咬的毒,殺死疳濕爛瘡。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力,使聽覺和視覺靈敏,身體輕盈,增強意志力,主要治療腰膝部位的風毒,效果很好。忌食豬肉和米泔水,也可以解瘋狗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