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 (2)

1. 甘遂

味苦、甘,寒、大寒,有毒。主大腹疝瘕,腹滿,面目浮腫,留飲宿食,破症堅積聚,利水穀道,下五水,散膀胱留熱,皮中痞,熱氣腫滿。一名主田,一名甘藁,一名陵藁,一名凌澤,一名重澤。生中山川穀。二月採根,陰乾。

白話文:

這種草藥有苦、甘兩種味道,寒、大寒兩種屬性,且有毒。它的主要用途是治療大肚子裡長了腫瘤、肚子發脹、臉部浮腫、停留在胃裡的宿食、打破堅硬的腫塊或積聚的膿液、利水,通暢腸道,排除身體裡多餘的水分,消除膀胱裡蓄積的熱氣,治療皮膚下的腫塊,以及熱氣引起的腫脹。它還有另外四個名字,包括田主、甘藁、陵藁和凌澤、重澤。這種草藥生長在山區、河流和山谷裡。在二月採摘它的根,然後在陰涼處曬乾。

瓜蒂為之使,惡遠志,反甘草。中山在代郡。先第一本出太山,江東比來用京口者,大不相似。赤皮者勝,白皮都下亦有,名草甘遂,殊惡,蓋謂膺偽草耳,非言草石之草也。

白話文:

瓜蒂為中藥使者,討厭遠志,而甘草與之相反。中山在代郡。瓜蒂最早的本草來源於太山,江東近年來使用京口者,差別很大。赤皮瓜蒂勝過白皮瓜蒂,都下也有白皮瓜蒂,名字叫草甘遂,特別討厭,大概是說像膺偽草一樣,不是像草石這樣的草。

〔謹案〕所謂草甘遂者,乃蚤休也,療體全別。真甘遂苗似澤漆,草甘遂苗一莖,莖端六、七葉,如蓖麻、鬼臼葉等。生食一升,亦不能利,大療癰疽蛇毒。且真甘遂皆以皮赤肉白,作連珠實重者良。亦無皮白者,皮白乃是蚤休,俗名重臺也。

白話文:

所謂草甘遂,其實就是蚤休,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完全不同。真甘遂的苗類似澤漆,草甘遂的苗只有一根莖,莖的頂端有六、七片葉子,形狀像蓖麻、鬼臼的葉子等。生吃一升,也不能通便,卻能有效治療癰疽、蛇毒。另外,所有真甘遂的皮都呈紅色,肉呈白色,藥珠實且重者為良。也沒有皮呈白色的真甘遂,皮呈白色的是蚤休,俗稱重臺。

2. 葶藶

味辛、苦,寒、大寒,無毒。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下膀胱水,腹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腹。久服令人虛。一名大室,一名大適,一名丁歷,一名蕇蒿。生藁城平澤及田野。立夏後採實,陰乾。

白話文:

  • 味道辛、苦,性寒、大寒,無毒。
  • 它的主要功效是治療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並能破堅逐邪、通利水道、下膀胱水、腹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以及利小腹。
  • 但長期服用會使人虛弱。
  • 別名有大室、大適、丁歷、蕇蒿。
  • 生長於藁城平澤及田野。
  • 在立夏後採收果實,並在陰涼處晾乾。

得酒良,榆皮為之使,惡殭蠶、石龍芮。出彭城者最勝,今近道亦有。母即公薺,子細黃至苦,用之當熬也。

白話文:

如果用酒來做引子,就用榆皮做為輔佐藥。不適合和殭蠶、石龍芮一起服用。彭城的艾草最優良,如今附近也有生長。艾草的母株就是公薺,子株黃而細小,非常苦,使用時應該先熬煮。

3. 芫華

味辛、苦,溫、微溫,有小毒。主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蠱毒,鬼瘧,疝瘕,癰腫,殺蟲魚,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腫,五水在五臟皮膚,及腰痛,下寒毒、肉毒。久服令人虛。一名去水,一名毒魚,一名牡芫。其根名蜀桑根,療疥瘡,可用毒魚。生淮源川穀。三月三日採花,陰乾。

白話文:

味道辛、苦,性溫或微溫,微毒。主治咳嗽、逆氣上沖,喉嚨有聲喘鳴,咽喉腫脹,氣短,蠱毒,鬼瘧,疝氣、瘕疾,癰腫,殺蟲治魚,消除胸中的痰水,喜歡吐唾液,水腫,以及腰痛、下寒毒、肉毒。長期服用會讓人虛弱。又名去水、毒魚、芫華。它的根名為蜀桑根,可以治療疥瘡,可以用毒魚。生長在淮源川穀。三月三日採花,陰乾。

決明子為之使,反甘草。近道處處有,用之微熬,不可近眼。

白話文:

決明子用作明目的藥物,可以緩和甘草的作用。決明子在各地都很容易找到,使用時需要稍微煎煮,但不可讓它靠近眼睛。

4. 澤漆

味苦、辛,微寒,無毒。主皮膚熱,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丈夫陰氣不足。利大小腸,明目,輕身。一名漆莖,大戟苗也。生太山川澤。三月三日、七月七日採莖葉,陰乾。

小豆為之使,惡薯蕷。是大戟苗,生時摘葉有白汁,故名澤漆,亦能齧人肉。

白話文:

味道苦、辣,微寒,無毒。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發熱,大腹水腫,四肢和臉部浮腫,男性陽氣不足。促進大腸和小腸的排泄,使眼睛明亮,減輕體重。別名為「漆莖」,也是大戟花的幼苗。生長在太山附近的河流和沼澤地。在三月初三和七月初七採摘莖葉,在陰涼處曬乾。

小豆會讓它發作,它不喜歡薯蕷。是大戟的幼苗,在生長時摘下它的葉子,有白色的汁液,因此得名「澤漆」,也能咬傷人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