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七 (2)

1. 防風

味甘、辛,溫,無毒。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痹,煩滿。脅痛脅風,頭面去來,四肢攣急,字乳金瘡內痙。久服輕身。葉,主中風熱汗出。一名銅芸,一名茴草,一名百枝,一名屏風,一名蕳根,一名百蜚。生沙苑川澤及邯鄲、琅玡、上蔡。二月、十月採根,曝乾。

得澤瀉、蒿本療風,得當歸、芍藥、陽起石、禹餘糧療婦人子藏風,殺附子毒,惡乾薑、藜蘆、白蘞、芫花,畏萆薢。郡縣無名沙苑。今第一齣彭城、蘭陵,即近琅玡者。郁州百市亦得之。次出襄陽、義陽縣界,亦可用,即近上蔡者。唯實而脂潤,頭節堅如蚯蚓頭者為好。俗用療風最要,道方時用。

〔謹案〕今出齊州、龍山最善,淄州、兗州、青州者亦佳。葉似牡蒿、附子苗等。《別錄》云:叉頭者,令人發狂;叉尾者,發痼疾。子似胡荽而大,調食用之香,而療風更優也。沙苑在同州南,亦出防風,輕虛不如東道者,陶云無沙苑,誤矣。

襄陽、義陽、上蔡,元無防風,陶乃妄注爾。

白話文:

防風味道甘甜、辛辣,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因風邪引起的頭暈頭痛、怕風、感受風邪、眼睛失明看不見東西、風邪在全身遊走、關節疼痛麻木、心煩悶脹等症狀。還能治療脅肋疼痛、脅肋受風、頭面部疼痛來去不定、四肢抽筋痙攣、產後痙攣、外傷金瘡導致的內傷痙攣。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防風葉子主要治療中風引起的發熱出汗。防風別名有銅芸、茴草、百枝、屏風、蕳根、百蜚。生長在沙苑、河澤以及邯鄲、琅玡、上蔡等地。二月、十月採挖根部,曬乾。

防風與澤瀉、蒿本一起使用可以治療風邪,與當歸、芍藥、陽起石、禹餘糧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婦女子宮受風的疾病。防風可以解附子的毒性,但與乾薑、藜蘆、白蘞、芫花同用會產生不良反應,並且畏懼萆薢。郡縣中有一種叫做沙苑的地方,沒有防風這種藥材。現在最好的防風產自彭城、蘭陵一帶,也就是靠近琅玡的地方。郁州百市也能找到防風。其次是襄陽、義陽縣界一帶產的防風,也可以使用,也就是靠近上蔡的地方。只有實心而油潤,根頭堅硬如蚯蚓頭的防風才是好的。民間用來治療風邪病最為重要,道家方劑也常用到。

〔考證〕現在產自齊州、龍山的防風最好,淄州、兗州、青州產的也比較好。防風葉子像牡蒿、附子苗等。《別錄》說:根部分叉的防風會使人發狂;根部尾端分叉的會使舊病復發。防風的籽像胡荽籽但更大,調味食用很香,而且治療風邪的效果更好。沙苑在同州南部,也出產防風,但質地輕虛,不如東部地區的防風,陶弘景說沒有沙苑出產防風,是錯誤的。

襄陽、義陽、上蔡這些地方,原本沒有防風,陶弘景是胡亂註解的。

2. 石龍芻

味苦,微寒、微溫,無毒。主心腹邪氣,小便不利,淋閉,風濕,鬼疰,惡毒。補內虛不足,療痞滿,身無潤澤,出汗,除莖中熱痛,殺鬼疰惡毒氣。久服補虛羸,輕身,耳目聰明,延年。一名龍鬚,一名草續斷,一名龍珠,一名龍華,一名懸莞,一名草毒。九節多味者,良。

生梁州山谷濕地。五月、七月採莖,曝乾。莖青細相連,實赤,今出近道水石處,似東陽龍鬚;以作席者,但多節爾。

〔謹案〕《別錄》云:一名方賓,主療蛔蟲,及不消食爾。

白話文:

味道苦,性味稍微偏寒,也稍微偏溫,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腹部的邪氣,小便不順暢,小便淋漓不盡或閉塞不出,風濕病,鬼疰病,以及惡性腫毒。能補養體內虛弱不足,治療腹部痞塊脹滿,身體沒有光澤,盜汗,消除陰莖中的熱痛,殺滅鬼疰惡毒之氣。長期服用能補養虛弱,使身體輕盈,耳聰目明,延年益壽。它又名龍鬚、草續斷、龍珠、龍華、懸莞、草毒。莖節多且味道好的,品質較佳。

生長在梁州山谷潮濕的地方。五月和七月採收莖部,曬乾。莖是青色的,細長相連,果實是紅色的。現在近路邊的水石處也有生長,外形像東陽的龍鬚草;用來編席子的,只是莖節比較多而已。

〔考證〕《別錄》說:它又名方賓,主要治療蛔蟲病和消化不良。

3. 絡石

味苦,溫、微寒,無毒。主風熱,死肌,癰傷,口乾,舌焦,癰腫不消,喉舌腫不通,水漿不下,大驚入腹,除邪氣,養腎,主腰髖痛,堅筋骨,利關節,久服輕身,明目,潤澤,好顏色,不老,延年,通神。一名石鯪,一名石蹉,一名略石,一名明石,一名領石,一名懸石。生太山川穀,或石山之陰,或高山岩石上,或生人間。正月採。

杜仲、牡丹為之使,惡鐵落,畏貝母、菖蒲。不識此藥,仙俗方法都無用者,或云是石類。既云或生人間,則非石,猶如石斛等,系石以為名爾。

〔謹案〕此物,生陰濕處,冬夏常青,實黑而圓,其莖蔓延繞樹石側。若在石間者,葉細厚而圓短;繞樹生者,葉大而薄。人家亦種之,俗名耐冬,山南人謂之石血,療產後血結,大良。以其苞絡石、木而生,故名絡石。《別錄》謂之石龍藤,主療蝮蛇瘡,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心悶。刀斧傷諸瘡,封之立瘥。

白話文:

味道苦,性溫,也有一點點寒性,沒有毒。主要治療風熱病、肌肉壞死、癰瘡、口乾舌燥、癰腫不消退、喉嚨和舌頭腫脹導致無法吞嚥、驚嚇過度導致腹痛、去除邪氣、滋養腎臟、治療腰部和髖部疼痛、強健筋骨、疏通關節。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視力清晰、皮膚潤澤、氣色好、延緩衰老、延年益壽、並能通神。它還有別名叫做石鯪、石蹉、略石、明石、領石、懸石。生長在泰山的山谷中,或是陰面的石山上、高山岩石上,也有生長在人居住的地方。正月採摘。

杜仲和牡丹可以增強它的藥效,它忌諱與鐵落同用,並且害怕貝母和菖蒲。不認識這種藥的人,不論是仙家還是俗世的方法都無法使用它,有些人說它是石頭類的藥材。既然說它有時會生長在人居住的地方,那就不是石頭了,就像石斛一樣,只是因為生長在石頭附近而得名。

〔考證〕這種藥材,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冬天和夏天都是綠色的,果實是黑色的圓球,它的莖蔓延纏繞在樹木和石頭的旁邊。如果生長在石頭縫隙間,葉子會比較細、厚、圓而短;如果纏繞樹木生長,葉子則會比較大而薄。人們也會在家裡種植它,俗名叫耐冬,山南的人稱它為石血,用來治療產後血塊瘀結,效果很好。因為它的莖蔓延纏繞在石頭和樹木上生長,所以被稱為絡石。《別錄》稱它為石龍藤,主要治療蝮蛇咬傷,絞取汁液清洗傷口,服用汁液也能去除蛇毒引起的心悶。刀斧造成的傷口和其他瘡傷,敷上它很快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