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 (9)

1. 升麻

味甘、苦,平、微寒,無毒。主解百毒,殺百精老物殃鬼,闢溫疫,瘴氣,邪氣,蠱毒。入口皆吐出,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久服不夭,輕身長年。一谷周麻。生益州山谷。二月、八月採根,曬乾。

舊出寧州者第一,形細而黑,極堅實,頃無復有。今惟出益州,好者細削,皮青綠色,謂之雞骨升麻。北部間亦有,形又虛大,黃色。建平間亦有,形大味薄,不堪用。人言是落新婦根,不必爾。其形自相似,氣色非也。落新婦亦解毒,取葉挼作小兒湯浴,主驚忤。

白話文:

味道甘甜、苦澀,性平,稍帶寒性,沒有毒性。主要能解各種毒,殺滅各種精怪鬼魅,避開溫疫、瘴氣、邪氣、蠱毒。入口後會令人想吐,能治療突然發作的腹痛、流行性瘟疫、頭痛發冷發熱、風邪引起的腫痛等各種毒症、喉嚨痛、口腔潰瘍。長期服用可以不早夭,使身體輕健延年益壽。這種植物一株可以長出很多麻桿。生長在益州的山谷中。在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曬乾。

以前產自寧州的質量最好,形狀細小而黑,非常堅硬結實,現在已經沒有了。現在只有益州產出,好的質量是細小的,削開後皮是青綠色的,叫做雞骨升麻。北部地區也有產出,但形狀虛大,顏色發黃。建平一帶也有產出,但形狀大而味道淡薄,不能使用。有人說是落新婦的根,其實不一定。它們形狀相似,但氣味和顏色不同。落新婦也能解毒,取它的葉子揉搓後給小孩洗澡,可以治療受驚。

2. 柴胡

為君,味苦,平、微寒,無毒。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除傷寒心下煩熱,諸痰熱結實,胸中邪逆,五臟間遊氣,大腸停積水脹,及濕痹拘攣,亦可作浴湯。久服輕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一名山菜,一名茹草,葉一名芸蒿,辛香可食。

生洪農川穀及宛朐,二月、八月採根,曝乾。得茯苓、桔梗、大黃、石膏、麻子仁、甘草、桂,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入硝石三方寸匕,療傷寒,寒熱頭痛,心下煩滿。半夏為之使,惡皂莢,畏女菀、藜蘆。今出近道,狀如前胡而強。《博物志》云:芸蒿葉似邪蒿,春秋有白蒻,長四、五寸,香美可食,長安及河內並有之。

此柴胡療傷寒第一用。

〔謹案〕茈是古柴字。《上林賦》云:茈姜。及《爾雅》云:藐,茈草,並作茈字。且此草,根紫色,今太常用茈胡是也。又以木代系,相承呼為茈胡。且檢諸本草,無名此者。傷寒大小柴胡湯,最為痰氣之要,若以芸蒿根為之,更作茨音,大謬矣。

白話文:

柴胡是藥方中的主要藥材,味道苦,性平或稍微偏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胸腹部的疾病,能夠去除腸胃中鬱結的氣,以及飲食造成的積滯,也能夠治療寒熱引起的病邪,幫助身體新陳代謝。可以解除傷寒引起的心下煩熱、各種痰熱結成的實症、胸中的邪氣上逆、五臟之間的遊走不定之氣、大腸積水腫脹,以及風濕造成的關節拘攣,也可以用來泡澡。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視力清晰,增強精力。柴胡又名地薰、山菜、茹草,它的葉子又名芸蒿,味道辛香可以食用。

柴胡生長在洪農川谷以及宛朐一帶,在二月和八月採集根部,曬乾。如果搭配茯苓、桔梗、大黃、石膏、麻子仁、甘草、桂枝,用水一斗煮取四升,加入硝石三方寸匕,可以治療傷寒、寒熱頭痛、心下煩悶。半夏可以作為柴胡的使藥,柴胡忌與皂莢同用,害怕女菀和藜蘆。現在近處也出產柴胡,形狀像前胡但更為堅硬。《博物志》記載:芸蒿的葉子像邪蒿,在春秋季節有白色嫩芽,長四、五寸,香甜美味可食,長安及河內一帶都有。

柴胡是治療傷寒的首選藥物。

〔考證〕茈是古代的柴字。《上林賦》中說:「茈姜」,以及《爾雅》中說:「藐,茈草」,都使用茈字。而且這種草的根是紫色的,現在常用的茈胡就是它。又因為用木字旁代替糸字旁,因此相傳稱之為茈胡。檢閱各本草書,沒有提到這種寫法。治療傷寒的大小柴胡湯,是處理痰氣的重要藥方,如果用芸蒿根來代替,而且將「茈」讀成「茨」,那就大錯特錯了。

3. 防葵

味辛、甘、苦,寒,無毒。主疝瘕腸泄,膀胱熱結,溺不下,咳逆,溫瘧,癲癇,驚邪狂走,療五臟虛氣,小腹支滿,臚脹,口乾,除腎邪,強志。久服堅骨髓,益氣輕身。中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見鬼。一名梨蓋,一名房慈,一名爵離,一名農果,一名利茹,一名方蓋。生臨淄川穀,及嵩高、太山、少室。三月三日採根,曝乾。

北信斷,今用建平間者,云本與狼毒同根,猶如三建,今其形亦相似,但置水中不沉爾,而狼毒陳久亦不能沉矣。

〔謹案〕此藥上品,無毒,久服主邪氣驚狂之患。其根葉似葵花子根,香味似防風,故名防葵。採依時者,亦能沉水,今乃用枯朽狼毒當之,極為謬矣。此物亦稀有,襄陽、望楚、山凍及興州西方有之。其興州採得,乃勝南者,為鄰蜀土也。

白話文:

防葵的味道是辛、甘、苦,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疝氣、腹部腫塊、腸道泄瀉、膀胱熱結導致小便不暢、咳嗽氣逆、溫瘧(反覆發燒的瘧疾)、癲癇、驚恐邪氣引起的狂躁亂跑,還能治療五臟虛弱的氣虛、小腹脹滿、腹部鼓脹、口乾舌燥,排除腎臟邪氣,增強意志。長期服用可以使骨髓堅固,增強體力,使身體輕盈。中火氣的人不可以服用,會使人精神恍惚,產生見到鬼的幻覺。它還有別名叫梨蓋、房慈、爵離、農果、利茹、方蓋。生長在臨淄的溪谷,以及嵩山、泰山、少室山一帶。在三月初三採挖根部,曬乾。

北方出產的品質斷裂,現在使用的是建平地區的,據說它本來和狼毒是同根,就像三建一樣,現在它們的形狀也很相似,只是把防葵放到水裡不會沉下去而已,而放置很久的狼毒也不能沉下去。

【考證】這種藥是上品,無毒,長期服用可以治療邪氣引起的驚恐狂躁等病症。它的根莖葉子像葵花籽的根,香味像防風,所以叫做防葵。按時節採收的防葵,也能沉入水中,現在竟然用枯朽的狼毒來冒充,實在是太荒謬了。這種東西也很稀少,襄陽、望楚、山凍以及興州西方有產出。其中興州採得的,比南方的好,因為它靠近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