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5)

1. 磁石

味辛、咸,寒,無毒。主周痹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痟,除大熱,煩滿及耳聾。養腎臟,強骨氣,益精,除煩,通關節,消癰腫鼠瘻,頸核喉痛,小兒驚癇,煉水飲之。亦令人有子。一名玄石,一名處石。生大山川穀及慈山山陰,有鐵者則生其陽,採無時。

柴胡為之使,殺鐵毒,惡牡丹、莽草,畏黃石脂。今南方亦有,其好者,能懸吸針,虛連三、四、五為佳,殺鐵物毒,消金。《仙經》、《丹方》、《黃白朮》中多用也。

白話文:

味道辛辣、鹹,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周身麻痺、風濕病、肢體關節疼痛,導致無法拿取東西,身體洗洗作痛、痠麻,能消除身體過熱、煩躁和耳聾。能滋養腎臟、強健骨骼、增益精氣、消除煩躁、疏通關節,也能消散癰腫、鼠瘻、頸部淋巴結腫大、喉嚨疼痛,以及治療小兒驚癇,將磁石煉製成水服用。也能使人容易懷孕。

又名玄石、處石。生長在大山、河谷以及慈山的陰面,有鐵礦的地方則生長在陽面,採集時間沒有限制。

柴胡可以引導藥效,能解除鐵的毒性,忌與牡丹、莽草同用,害怕黃石脂。現在南方也有產出,品質好的能吸住針,能連續吸住三、四、五根針的為佳,能解除鐵類物質的毒性,也能溶解金屬。《仙經》、《丹方》、《黃白朮》等書中經常使用。

2. 玄石

味鹹,溫,無毒。主大人小兒驚癇,女子絕孕,少腹寒痛,少精、身重。服之令人有子。一名玄水石,一名處石。生太山之陽,山陰有銅。銅者雌,玄者雄。

惡松脂、柏子、菌桂。《本經》磁石,一名玄石。《別錄》各一種。今案其一名處石,名既同,療體又相似,而寒溫銅鐵及畏惡有異。俗中既不復用,無識其形者,不知與磁石相類否?

〔謹案〕此物,鐵液也,但不能拾針,療體如《經方》,劣於磁石。磁石中有細孔,孔中黃赤色,初破好者,能連十針,一斤鐵刀亦被迴轉。其無孔,光澤純黑者,玄石也,不能懸針也。

白話文:

味道鹹,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大人小孩的癲癇,女性不孕,小腹寒冷疼痛,精子稀少、身體沉重。服用它可以使人懷孕。又名玄水石,也叫處石。生長在泰山的南面,山的北面有銅礦。銅是陰性,玄石是陽性。

它害怕松脂、柏子、菌桂。《本草經》記載的磁石,又名玄石。《名醫別錄》則說是兩種東西。現在考證,它又名處石,既然名字相同,治療效果也相似,只是寒熱性質、和銅鐵的關係以及禁忌有所不同。現在民間已經不再使用,也沒有人認識它的樣子,不知道它和磁石是否相似?

(謹慎考證)這個東西是鐵水形成的,只是不能吸起針,治療效果和《經方》記載的類似,但比磁石差。磁石中有細小的孔洞,孔洞內呈黃紅色,剛破開的品質好的磁石,可以連吸起十根針,一斤重的鐵刀也可以被它轉動。沒有孔洞,光澤純黑的,就是玄石,不能吸起針。

3. 理石

味辛、甘,寒、大寒,無毒。主身熱,利胃,解煩,益精,明目,破積聚,去三蟲。除營衛中去來大熱,結熱,解煩毒,止消渴,及中風痿痹。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膏,順理而細。生漢中山谷及盧山,採無時。

滑石為之使,畏麻黃。漢中屬梁州,盧山屬青州。今出寧州。俗用亦希,《仙經》時須,亦呼為長理石。石膽一名立制石,今此又名立制,疑必相亂類。

〔謹案〕此石夾兩石間如石脈,打用之,或在土中重疊而生。皮黃赤,肉白,作針理文,全不似石膏。漢中人取酒浸服,療癖,令人肥悅。市人或刮去皮,以代寒水石,並以當礜石,並是假偽。今盧山亦無此物,見出襄州西泛水側也。

白話文:

味道辛辣、甘甜,性質寒冷,甚至非常寒冷,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治療身體發熱,幫助腸胃消化,解除煩躁,增進精氣,使眼睛明亮,破除體內積聚的腫塊,去除三種寄生蟲。還能消除營衛之氣往來導致的發熱、體內鬱積的熱邪,解除煩躁和毒素,止渴,以及治療中風導致的肢體麻痺無力。它又名立制石、肌石,外觀像石膏,有紋路且質地細緻。生長在漢中的山谷和廬山,採集沒有時間限制。

滑石可以增強它的藥效,但它與麻黃藥性相剋。漢中屬於梁州,廬山屬於青州。現在寧州也有出產。民間使用並不普遍,《仙經》中時常需要用到,也稱它為長理石。石膽又名立制石,這裡又把這種石頭叫做立制,懷疑是名稱混淆。

【考證】這種石頭夾在兩塊石頭之間,像石頭的脈絡,敲打使用,有的則是在土中重疊生長。外皮黃紅色,肉質白色,有針狀的紋路,完全不像石膏。漢中人把理石用酒浸泡後服用,可以治療腹部腫塊,讓人身體肥胖且心情愉快。市場上有人刮掉它的外皮,用來替代寒水石,甚至當作礜石,這些都是假的。現在廬山也沒有這種東西,只見到襄州西邊泛水附近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