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四 (3)
卷第四 (3)
1. 殷孽
味辛、溫、無毒。主爛傷瘀血,泄痢,寒熱,鼠瘻,癥瘕,結氣。腳冷疼弱。一名姜石,鍾乳根也。生趙國山谷,又梁山及南海,採無時。
惡朮、防己。趙國屬冀州,此即今人所呼孔公孽,大如牛羊角,長一、二尺左右,亦出始興。
〔謹案〕此即石堂下孔公孽根也,盤結如姜,故名姜石。俗人乃以孔公孽為之,誤矣。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身體潰爛的傷口、瘀血、腹瀉、忽冷忽熱、瘰癧(淋巴結核)、腫塊積聚、氣滯。也能治療腳冷、無力疼痛。它又名姜石,其實是鍾乳的根部。生長在趙國山谷,以及梁山和南海一帶,採摘時間沒有限制。
它不宜與白朮、防己同用。趙國屬於冀州,這裡所說的殷孽,就是現在人們稱呼的孔公孽,大約像牛羊角一樣,長度約一、二尺左右,也出產於始興。
[考證] 這個殷孽其實是石堂下孔公孽的根部,盤結的樣子像生薑,所以叫做姜石。一般人卻把它當成孔公孽,這是錯誤的。
2. 孔公孽
味辛,溫,無毒。主傷食不化,邪結氣惡,瘡疽瘻痔,利九竅,下乳汁。療男子陰瘡,女子陰蝕,及傷食病,恆欲眠睡。一名通石,殷孽根也,青黃色。生梁山山谷。
木蘭為之使,惡細辛。梁山屬馮翊郡,此即今鍾乳床也,亦出始興,皆大塊折破之。凡鍾乳之類,三種同一體,從石室上汁溜積久盤結者,為鍾乳床,即此孔公孽也。其次長小巃嵸者,為殷孽,今人呼為孔公孽。殷孽復溜,輕好者為鍾乳。雖同一類,而療體為異,貴賤懸殊。
此二孽不堪丸散,人皆搗末酒漬飲之,療腳弱。其前諸療,恐宜水煮為湯也。案今三種同根,而所生各異處,當是隨其土地為勝爾。
〔謹案〕此孽次於鍾乳,如牛羊角者,中尚孔通,故名通石。《本經》誤以為殷孽之根,陶依《本經》以為今人之誤,其實是也。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因飲食過量導致的消化不良、邪氣結聚引起的胸悶不適、癰瘡、瘻管、痔瘡等病症,能疏通九竅,促進乳汁分泌。可以治療男性陰部潰瘍、女性陰部潰爛,以及因飲食不當引起的嗜睡症。它又名通石,是殷孽的根部,呈青黃色。生長在梁山的山谷中。
木蘭能增強其藥效,與細辛一同使用則會減弱藥效。梁山屬於馮翊郡,這裡產的孔公孽就是現在所說的鍾乳床,也出產於始興,都是大塊的斷裂開來的。凡是鍾乳之類,其實是三種同一來源,從石室頂上滴下來的汁液,經過長時間積累盤結而成的,稱為鍾乳床,也就是這裡所說的孔公孽。其次長得比較小而突兀的,稱為殷孽,現在人們也稱之為孔公孽。殷孽再次滴漏,輕薄質地好的就稱為鍾乳。雖然是同一類,但藥效卻有所不同,價值也相差很大。
這兩種孽都不適合製作成丸散,人們一般將其搗碎成粉末,用酒浸泡後飲用,用來治療腳部無力。至於之前提到的其他功效,恐怕比較適合用水煎煮成湯劑服用。考究現在這三種藥材同根同源,但是生長在不同的地方,應該是隨著各自生長的土地不同而各有優勢吧。
(按語)這種孽的藥效次於鍾乳,形狀像牛羊角,中間有孔洞可以貫通,所以稱之為通石。《本經》誤認為它是殷孽的根部,陶弘景根據《本經》認為現在的人們弄錯了,實際上《本經》說的是對的。
3. 石腦
味甘、溫、無毒。主風寒虛損,腰腳疼痹,安五臟,益氣。一名石飴餅。生名山土石中,採無時。
此石亦鍾乳之類,形如曾青而白色黑斑,軟脆易破,今茅山東及西平山並有,鑿土堪取之。俗方不見用,《仙經》有劉君導仙散用之。又真誥云:李整採服,療風痹虛損,而得長生也。
〔謹案〕隋時有化公者,所服亦名石腦,出徐州宗里山,初在爛石中,入土一丈以下得之,大如雞卵,或如棗許,觸著即散如面,黃白色,土人號為握雪礜石,云服之長生。與李整相會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虛弱損傷、腰腿疼痛麻木,能安定五臟、增補氣力。又名石飴餅。生長在名山土壤岩石中,隨時可採集。
這種石頭也屬於鐘乳石一類,形狀像曾青但呈白色並帶有黑色斑點,質地鬆軟易碎,現在茅山東邊和西平山都有產出,可以挖土取得。民間偏方中沒有使用,但在《仙經》中有提到劉君導仙散使用了它。另外《真誥》記載:李整採服此石,治療風濕麻痹和虛弱損傷,因而得以長壽。
【考證】隋朝時有一位名叫化公的人,他所服用的也叫石腦,產自徐州宗里山,最初在鬆散的岩石中,深入土層一丈以下才能取得,大小如雞蛋或棗子,碰觸就會散開像麵粉一樣,呈黃白色,當地人稱之為握雪礜石,說服用它能長生。這和李整的情況是相同的。
4. 石硫黃
味酸,溫、大熱,有毒。主婦人陰蝕,疽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療心腹積聚,邪氣冷癖在脅,咳逆上氣,腳冷疼弱無力,及鼻衄,惡瘡,下部⿸疒𧍷瘡,止血,殺疥蟲。能化金銀銅鐵奇物。生東海牧羊山谷中,及太山、河西山,礬石液也。
東海郡屬北徐州,而箕山亦有。今第一齣扶南林邑,色如鵝子初出殼,名崑崙黃。次出外國,從蜀中來,色深而煌煌。俗方用之療腳弱及痼冷甚良。《仙經》頗用之。所化奇物,並是《黃白朮》及合丹法。此云礬石液,今南方則無礬石,恐不必爾。
白話文:
味道酸,性溫,非常熱,有毒。主要治療婦女陰部潰爛,癰疽痔瘡,清除惡血,強健筋骨,去除頭頂禿髮。能治療心腹內的腫塊積聚,脅肋部位的邪氣和寒冷痞塊,咳嗽氣逆上衝,腳冷疼痛虛弱無力,以及鼻出血,惡性瘡瘍,下部潰瘍,能止血,殺滅疥蟲。還能點化金、銀、銅、鐵等奇異的物質。
石硫黃生長在東海牧羊山的山谷中,以及泰山、河西的山中,是礬石的液體。東海郡屬於北徐州,而箕山也有出產。現在第一等產自扶南和林邑,顏色像鵝蛋剛出殼時的顏色,叫做崑崙黃。其次是產自外國,從蜀地運來的,顏色較深且光亮。民間偏方用它來治療腳部虛弱和頑固寒症,效果很好。《仙經》常常使用它。所能點化的奇異物質,都與《黃白術》和煉丹法有關。這裡說它是礬石的液體,但現在南方沒有礬石,恐怕不一定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