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二 (1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18)

1. 無子

紫石英(《本經》溫)

石鐘乳(《本經》溫)

陽起石(《本經》微溫)

紫葳(《本經》微寒)

桑螵蛸(《本經》平)

艾葉(《別錄》微溫)

秦皮(《本經》微寒,《別錄》大寒)

卷柏(《本經》溫、《別錄》平,微寒)

白話文:

紫石英(性味是溫性的)

石鐘乳(性味是溫性的)

陽起石(性味是微溫性的)

紫葳(性味是微寒性的)

桑螵蛸(性味是平和的)

艾葉(性味是微溫性的)

秦皮(性味是微寒性的,也有說是大寒性的)

卷柏(性味是溫性的,也有說是平和的,或微寒性的)

2. 安胎

紫葳(《本經》微寒)

白膠(《本經》平,《別錄》溫)

桑上寄生(《本經》平)

鯉魚(《別錄》寒)

烏雌雞(《本經》溫)

蔥白(《別錄》平)

阿膠(《本經》平,《別錄》微溫)

生地黃(大寒)

白話文:

紫葳(性味微寒)

白膠(性味平和,《別錄》記載性溫)

桑上寄生(性味平和)

鯉魚(《別錄》記載性寒)

烏雌雞(性味溫)

蔥白(《別錄》記載性味平和)

阿膠(性味平和,《別錄》記載性味微溫)

生地黃(性味大寒)

3. 墮胎

雄黃(《本經》平寒,《別錄》大溫)

雌黃(《本經》平,《別錄》大寒)

水銀(《本經》寒)

粉錫(《本經》寒)

朴硝(《本經》寒,《別錄》大寒)

飛生蟲(《別錄》平)

溲疏(《本經》寒,《別錄》微寒)

大戟(《本經》寒,《別錄》大寒)

巴豆(《本經》溫,《別錄》生溫、熟寒)

野葛(《本經》溫)

牛黃(《本經》平)

藜蘆(《本經》寒,《別錄》微寒)

牡丹(《本經》寒,《別錄》微寒)

牛膝(《別錄》平)

桂心(《別錄》大熱)

皂莢(《本經》溫)

䕡茹(《本經》寒,《別錄》微寒)

羊躑躅(《本經》溫)

鬼箭(《本經》寒)

槐子(《本經》寒)

薏苡仁(《本經》微寒)

瞿麥(《本經》寒)

附子(《本經》溫,《別錄》大熱)

天雄(《本經》溫,《別錄》大溫)

烏頭(《本經》溫,《別錄》大熱)

烏喙(《別錄》微溫)

側子(《別錄》大熱)

蜈蚣(《本經》溫)

地膽(《本經》寒)

斑蝥(《本經》寒)

芫青(《別錄》微溫)

葛上亭長(《別錄》微溫)

水蛭(《本經》平,《別錄》微寒)

虻蟲(《本經》微寒)

䗪蟲(《本經》寒)

螻蛄(《本經》寒)

蠐螬(《本經》微溫,《別錄》微寒)

蝟皮(《本經》平)

蜥蜴(《本經》寒)

蛇蛻(《本經》平)

蟹爪(《別錄》寒)

芒硝(《別錄》大寒)

白話文:

以下列出一些中藥材,並註明它們在《本經》(神農本草經)和《別錄》(名醫別錄)這兩本古籍中記載的藥性:

雄黃: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平偏寒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大溫的藥材。

雌黃: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平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大寒的藥材。

水銀: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粉錫: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朴硝: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大寒的藥材。

飛生蟲:在《別錄》中被認為是性平的藥材。

溲疏: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性微寒的藥材。

大戟: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大寒的藥材。

巴豆: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溫的藥材,但在《別錄》中生用時被認為是性溫,熟用時則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野葛: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溫的藥材。

牛黃: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平的藥材。

藜蘆: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性微寒的藥材。

牡丹: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性微寒的藥材。

牛膝:在《別錄》中被認為是性平的藥材。

桂心:在《別錄》中被認為是大熱的藥材。

皂莢: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溫的藥材。

䕡茹: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性微寒的藥材。

羊躑躅: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溫的藥材。

鬼箭: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槐子: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薏苡仁: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微寒的藥材。

瞿麥: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附子: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溫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大熱的藥材。

天雄: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溫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大溫的藥材。

烏頭: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溫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大熱的藥材。

烏喙:在《別錄》中被認為是性微溫的藥材。

側子:在《別錄》中被認為是大熱的藥材。

蜈蚣: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溫的藥材。

地膽: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斑蝥: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芫青:在《別錄》中被認為是性微溫的藥材。

葛上亭長:在《別錄》中被認為是性微溫的藥材。

水蛭: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平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性微寒的藥材。

虻蟲: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微寒的藥材。

䗪蟲: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螻蛄: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蠐螬: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微溫的藥材,但在《別錄》中則被認為是性微寒的藥材。

蝟皮: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平的藥材。

蜥蜴: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蛇蛻:在《本經》中被認為是性平的藥材。

蟹爪:在《別錄》中被認為是性寒的藥材。

芒硝:在《別錄》中被認為是大寒的藥材。

4. 難產

槐子(《本經》寒)

桂心(《別錄》大熱)

滑石(《本經》寒,《別錄》大寒)

貝母(《本經》平,《別錄》微寒)

蒺藜(《本經》溫,《別錄》微寒)

皂莢(《本經》溫)

酸漿(《本經》平,《別錄》寒)

蚱蟬(《本經》寒)

螻蛄(《本經》寒)

鼺鼠(《本經》微溫)

生鼠肝(《別錄》平)

烏雄雞冠血(《別錄》溫)

弓弩弦(《別錄》平)

馬銜(《別錄》平)

敗醬(《本經》微寒,《別錄》平)

榆皮(《本經》平)

蛇蛻(《本經》平)

白話文:

難產

槐樹的果實(《本經》記載屬性寒涼)

桂樹的中心部位(《別錄》記載屬性大熱)

滑石(《本經》記載屬性寒涼,《別錄》記載屬性極寒)

貝母(《本經》記載屬性平和,《別錄》記載屬性稍微寒涼)

蒺藜(《本經》記載屬性溫和,《別錄》記載屬性稍微寒涼)

皂莢(《本經》記載屬性溫和)

酸漿(《本經》記載屬性平和,《別錄》記載屬性寒涼)

蚱蟬(《本經》記載屬性寒涼)

螻蛄(《本經》記載屬性寒涼)

鼺鼠(《本經》記載屬性稍微溫和)

活老鼠的肝臟(《別錄》記載屬性平和)

黑色公雞的雞冠血(《別錄》記載屬性溫和)

弓弩的弦(《別錄》記載屬性平和)

馬的嚼子(《別錄》記載屬性平和)

敗醬草(《本經》記載屬性稍微寒涼,《別錄》記載屬性平和)

榆樹的樹皮(《本經》記載屬性平和)

蛇的蛻皮(《本經》記載屬性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