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二十 (1)
卷第二十 (1)
1. 載
味酸,無毒。主諸惡氣。
白話文:
味道酸,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各種邪惡之氣引起的疾病。
2. 慶
味苦,有毒。主咳嗽。
白話文:
味道苦,而且有毒性。主要用來治療咳嗽。
3. 腂
味甘,無毒。主益氣,延年。生山谷中,白順理。十月採。
以上草木類一百三十四種
白話文: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益氣力,延緩衰老。生長在山谷中,外觀是白色且有順向紋理。在十月採收。
以上是一百三十四種草木類藥材的說明。
4. 雄黃蟲
主明目,闢兵不祥,益氣力。狀如⿰虫戒螉。
白話文:
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驅除不祥之氣,增強體力。形狀像一種名叫「戒螉」的蟲子。
5. 天社蟲
味甘,無毒。主絕孕、益氣。狀如蜂,大腰,食草木葉。三月採。
白話文: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治療不孕,並能補益氣力。外形像蜜蜂,但腰部較粗大,以草木的葉子為食。在三月時採集。
6. 桑蠹蟲
味甘,無毒。主心暴痛,金瘡,肉生不足。
白話文: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臟突然劇烈疼痛、刀劍等金屬外傷,以及肌肉生長不足的狀況。
7. 石蠹蟲
主石癃,小便不利。生石中。
白話文:
主要治療因結石導致的小便不順暢。這種蟲子生長在石頭裡面。
8. 行夜
療腹痛,寒熱,利血。一名負盤。
今小兒呼為橫盤,或曰死頻蟲。
白話文:
治療腹痛,有時發冷有時發熱,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它有一個別名叫負盤。
現在小孩子稱它為橫盤,也有人說它是死頻蟲。
9. 蝸離
味甘,無毒。主燭館,明目。生江夏。
白話文: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眼翳(眼內障礙物),使眼睛明亮。生長在江夏地區。
10. 麋魚
味甘,無毒。主痹,止血。
白話文: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痺症,並且能夠止血。
11. 丹戩
味辛。主心腹積血。一名飛龍。生蜀,如鼠負,青股蜚頭赤。七月七日採,陰乾。
白話文:
味道辛辣。主要治療心腹部位的瘀血積滯。又名飛龍。生長在四川一帶,形狀像背負著東西的老鼠,青色的腿,像蜚蠊(蟑螂)一樣的頭是紅色的。在農曆七月七日採集,陰乾後使用。
12. 扁前
味甘,有毒。主鼠瘻癃,利水道。生山陵,如牛虻翼赤。五月、八月採。
白話文:
味道甘甜,但有毒性。主要治療鼠瘻、小便不暢,能通利水道。生長在山陵地區,外形像紅色翅膀的牛虻。在五月和八月採摘。
13. 蚖類
療痹內漏。一名蚖短,土色而文。
白話文:
治療身體內部的腫脹積液,這種病症又叫做「蚖短」,它外觀呈現土色並帶有紋路。
14. 蜚厲
主婦人寒熱。
白話文:
主治婦女寒熱病。
15. 梗雞
味甘,無毒。療痹。
白話文: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可以治療痹症。
16. 益符
主療閉。一名無舌。
白話文:
主要治療閉塞不通的病症。又名無舌。
17. 地防
令人不飢不渴。生黃陵,如濡,居土中。
白話文:
使人不會感到飢餓和口渴。它生長在黃色的土丘,看起來像被浸濕的樣子,而且生長在土裡面。
18. 黃蟲
味苦。療寒熱,生地上,赤頭,長足,有角,群居。七月七日採。
以上蟲類十五種
白話文:
味苦。可以治療寒熱病,生長在陸地上,頭是紅色的,腳很長,有角,成群居住。在農曆七月七日採集。
以上是關於十五種蟲類的記載。
19. 薰草
味甘,平,無毒。主明目,止淚,療泄精,去臭惡氣,傷寒頭痛,上氣,腰痛。一名蕙草,生下濕地,三月採,陰乾,脫節者良。
俗人呼燕草,狀如茅而香者為薰草,人家頗種之。《藥錄》云:葉如麻,兩兩相對。《山海經》云:薰草,麻葉而方莖,赤花而黑實,氣如靡蕪,可以止癘。今市人皆用燕草,此則非。今詩書家多用蕙語,而竟不知是何草。尚其名而迷其實,皆此類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停止流淚,治療遺精,去除臭氣,以及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呼吸困難、腰痛。它又名蕙草,生長在潮濕的低窪地,在三月採收,陰乾,以沒有斷裂的為佳。
一般人稱它為燕草,外形像茅草但有香味的才是薰草,有些人家會種植。《藥錄》說:它的葉子像麻葉,兩兩相對。《山海經》說:薰草,葉子像麻葉且莖是方形的,開紅花結黑色的果實,氣味像靡蕪,可以治療傳染病。現在市面上的人都用燕草,這是不對的。現在詩書中多用蕙這個字,卻不知道是哪種草。只是知道它的名稱卻不了解它的實際樣貌,都是這種類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