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二十 (6)
卷第二十 (6)
1. 區余
味辛,無毒。主心腹熱癃。
白話文:
味道辛辣,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腹發熱和小便不通暢。
2. 三葉
味辛。療寒熱,蛇蜂螫人。一名起莫,一名三石,一名當田。生田中。葉一莖小黑白,高三尺,根黑。三月採,陰乾。
白話文:
味道辛辣。可以治療寒熱病,以及蛇、蜜蜂螫咬傷。又名起莫,又名三石,又名當田。生長在田地裡。葉子長在一個莖上,莖細小,呈黑白色,高度約三尺,根部是黑色的。在三月採收,陰乾。
3. 五母麻
味苦,有毒。療痿痹,不便,下痢。一名鹿麻,一名歸澤麻,一名天麻,一名若一草。生田野。五月採。
白話文:
味道苦,有毒。可以治療肢體痿軟麻木、小便不順暢、腹瀉等症狀。又名鹿麻、歸澤麻、天麻、若一草。生長在田野間。在五月採收。
4. 疥柏
味辛,溫,無毒。主輕身,療痹。五月採,陰乾。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使身體輕盈,治療痹症。在五月採摘,於陰涼處乾燥。
5. 常更之生
味苦,平,無毒。主明目。實有刺,大如稻米。
白話文:
味道苦澀,性質平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果實帶有刺,大小如同稻米一般。
6. 救煞人者
味甘,有毒。主疝痹,通氣,諸不足。生人家宮室。五月、十月採,曝乾。
白話文:
味道甘甜,但有毒性。主要治療疝氣、肢體麻木等病症,能疏通氣機,補充身體的不足。這種植物生長在人們居住的房屋附近。在農曆五月和十月採收,曬乾後使用。
7. 丁公寄
味甘。主金瘡痛,延年。一名丁父。生石間,蔓延木上,葉細,大枝,赤莖。母大如磧黃,有汁。七月七日採。
白話文:
味道甘甜。主要能治療刀劍等造成的傷口疼痛,並能延年益壽。它又名丁父。生長在石頭縫隙間,莖蔓會攀爬到樹木上,葉子細小,大枝幹呈現紅色。它的母株(或根部)大得像礪石,有汁液。最好在農曆七月七日採集。
8. 城裡赤柱
味辛,平。療婦人漏血,白沃,陰蝕,濕痹,邪氣,補中益氣。生晉平陽。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平。能夠治療婦女漏血、白帶過多、陰部潰爛、濕痺、邪氣,並且能補養中焦,增益氣力。產於晉地平陽。
9. 城東腐木
味鹹,溫。主心腹痛,止泄,便膿血。
白話文:
味道鹹,性溫。主要治療心腹疼痛,止瀉,以及排出帶有膿血的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