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十七 (3)
卷第十七 (3)
1. 【果中】
2. 梅實
味酸,平,無毒。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惡疾。止下痢,好唾,口乾。生漢中川穀,五月採,火干。
此亦是今烏梅也,用之去核,微熬之。傷寒煩熱,水漬飲汁。生梅子及白梅亦應相似,今人多用白梅和藥,以點志蝕惡肉也。服黃精人,去禁食梅實。
〔謹案〕《別錄》云:梅根,療風痹,出土者殺人。梅實,利筋脈,去痹。
白話文:
味道酸,性平,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使氣往下走、消除發熱煩悶、使心情安定、緩解肢體疼痛、半身不遂、皮膚麻木不仁、壞死的肌肉,去除青黑色的痣和惡性腫瘤。還能止瀉、改善常吐口水和口乾的症狀。這種梅子生長在漢中地區的山谷中,在五月採摘,然後用火烘乾。
這就是現在所說的烏梅,使用時要去核,稍微烘烤一下。如果是傷寒引起的發熱煩躁,可以泡水取汁飲用。生的梅子和白梅功效也類似,現在人們多用白梅來配藥,用來點去黑痣和腐蝕壞肉。服用黃精的人,要禁止吃梅子。
[謹按]《別錄》記載:梅樹的根,可以治療風痹,但從土裡挖出來的根會使人喪命。梅子可以疏通筋脈,去除痹症。
3. 枇杷葉
味苦,平,無毒。主猝啘不止,下氣。
其葉不暇煮,但嚼食,亦瘥。人以作飲,則小冷。
〔謹案〕用枇杷葉,須火炙,布拭去毛,毛射人肺,令咳不已。又主嘔逆,不下食。
白話文:
枇杷葉,味道苦,性平,沒有毒性。主要治療突然發生的呃逆不止,可以使氣往下行。
如果來不及煮藥,直接咀嚼枇杷葉,也能夠治好。人們用它來煮水喝,藥性會稍稍偏涼。
〔謹慎說明〕使用枇杷葉,必須先用火烤過,再用布擦去葉片上的絨毛,絨毛射入肺部,會導致咳嗽不止。枇杷葉還能治療嘔吐、吃不下東西的症狀。
4. 柿
味甘,寒,無毒。主通鼻耳氣,腸澼不足。柿有數種,云今烏柿火熏者,性熱,斷下,又療狗齧瘡。火熘者亦好,曬乾者性冷。鹿心柿尤不可多食,令人腹痛利,生柿彌冷。又有椑,色青,惟堪生啖,其性冷復乃甚於柿,散石熱家啖之,亦無嫌。不入藥用。
〔謹案〕《別錄》云,火柿主殺毒,療金瘡火瘡,生肉止痛。軟熟柿解酒熱毒,止口乾,壓胃間熱。
白話文:
柿子味道甘甜,性寒,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通暢鼻子和耳朵的氣,治療腸道虛弱引起的痢疾。柿子有很多種類,聽說現在用火燻過的烏柿,性熱,能止瀉,還能治療被狗咬傷的瘡。用火烤過的柿子也很好,曬乾的柿子性寒。鹿心柿尤其不能多吃,會讓人肚子痛和腹瀉,生的柿子更加寒冷。還有一種叫椑的柿子,顏色青色,只能生吃,它的寒性比柿子更甚,體內有熱的人可以吃,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這種椑柿不入藥。
《別錄》記載,用火烤過的柿子可以殺毒,治療刀傷和火傷,能生肌肉止痛。軟熟的柿子可以解酒熱和毒素,止口渴,壓制胃部的熱氣。
5. 木瓜實
味酸,溫,無毒。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其枝亦可煮用。
山陰、蘭亭尤多,彼人以為良藥,最療轉筋。如轉筋時,但呼其名及書上作木瓜字皆愈,理亦不可尋解。俗人拄木瓜杖,云利筋脛。又有榠楂,大而黃,可進酒去痰。又楂子,澀,斷利。《禮》云:楂梨舊欑之。鄭公不識楂,乃云是梨之不藏者。然則古亦以楂為果,今則不入例也。凡此屬多不益人者也。
白話文:
木瓜果實,味道酸,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濕氣引起的痺症邪氣,以及霍亂導致的劇烈嘔吐腹瀉,還有抽筋不止的症狀。木瓜樹枝也可以煎煮後使用。
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一帶特別多木瓜樹,當地人把它當作良藥,尤其擅長治療抽筋。如果發生抽筋時,只要呼喊「木瓜」的名字,或者在紙上寫下「木瓜」二字,抽筋就會好轉,這個道理也沒辦法解釋。民間習俗用木瓜木材製作的拐杖,據說可以幫助筋骨活動順暢。另外還有一種叫做榠楂的果實,個頭很大而且是黃色的,可以搭配酒食用,具有化痰的作用。還有一種叫做楂子的果實,味道澀,可以止瀉。《禮記》裡說:「楂梨舊欑之。」鄭玄不認識楂子,就說它是梨子沒有好好收藏的結果。由此可見,古代也把楂子當作水果食用,但現在已經不算在水果之列了。總體來說,這些果實大多對人體沒有益處。
6. 甘蔗
味甘,平,無毒。主下氣,和中,補脾氣,利大腸。
今出江東為勝,廬陵亦有好者。廣州一種,數年生,皆如大竹,長丈餘,取汁以為沙糖,甚益人。又有荻蔗,節疏而細,亦可啖也。
白話文:
甘蔗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能使氣向下運行、調和脾胃、補益脾氣、疏通大腸。
現在產於江東的甘蔗品質最好,廬陵也有不錯的。廣州有一種甘蔗,要生長好幾年,都像大竹子一樣,長達十幾尺,取汁可以製成砂糖,對人很有益處。還有一種像荻草的甘蔗,竹節稀疏而細,也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