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十八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 (8)

1. 馬芹子

味甘、辛,溫,無毒。主心腹脹滿,下氣,消食,調味用之,香似橘皮,而無苦味。

生水澤旁,苗似鬼針、菾菜等,花青白色;子黃黑色,似防風子。(新附)

2.

味甘,寒,無毒。主消渴,熱痹。

蓴性寒,又云冷,補,下氣,雜鯉魚作羹,亦逐水。而性滑,服食家不可多啖也。

〔謹案〕蓴久食大宜人。合鮒魚為羹,食之,主胃氣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此應在上品中。三、四月至七、八月,通名絲蓴,味甜,體軟;霜降以後,至十二月,名環蓴,味苦,體澀,取以為羹,猶勝雜菜。

3. 落葵

味酸,寒,無毒。主滑中散熱。實,主悅澤人面。一名天葵;一名繁露。

又名承露,人家多種之。葉惟可𩚫鮓,性冷滑,人食之,為狗所齧作瘡者,終身不瘥。其子紫色,女人以漬粉敷面為假色,不入藥用也。

4. 蘩蔞

味酸,平,無毒。主積年惡瘡不愈。五月五日日中採,干,用之當燔。

此菜人以作羹。五月五日採,曝乾,燒作屑,療雜惡瘡,有效。亦雜百草取之,不必止此一種爾。

〔謹案〕此草,即是雞腸也,俱非正經所出。而二處說異,多生濕地坑渠之側,一名百滋草。流俗通謂雞腸,雅士總名蘩蔞。《爾雅》物重名者,並云一物兩名也。

5.

味辛,微溫。主蠼螋溺瘡,多食令人氣喘。

俗傳言食蕺不利人腳,恐由閉氣故也。今小兒食之,便覺腳痛。

〔謹案〕此物,葉似蕎麥,肥地亦能蔓生,莖紫赤色,多生濕地、山谷陰處。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關中謂之菹菜也。

6.

味辛,溫,有毒。主散癰腫、⿸疒𧍷瘡,除風邪,殺毒氣。獨子者,亦佳。歸五臟。久服傷人,損目明。五月五日採之。

今人謂葫為大蒜,謂蒜為小蒜,以其氣類相似也。性最熏臭,不可食。俗人作齏以啖膾肉,損性伐命,莫此之甚。此物唯生食,不中煮,用以合青魚鮓食,令人發黃耳。取其條上子,初種之,成獨子葫;明年則復其本也。

〔謹案〕此物煮為羹臛,極俊美,熏氣亦微。下氣,消穀,除風,破冷,足以饌中之俊。而注云不中煮,自當是未經試爾。

7.

味辛,溫,無毒,歸脾腎。主霍亂,腹中不安,消穀,理胃,溫中,除邪痹毒氣。五月五日採。

小蒜生葉時,可煮和食。至五月葉枯,取根名薍子,正爾啖之,亦甚熏臭。味辛,性熱,主中冷,霍亂,煮飲之。亦主溪毒。食之損人,不可長用之。

〔謹案〕此蒜與胡蔥相得,主惡蛓毒、山溪中沙蝨水毒大效。山人、俚、獠時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