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十六 (14)
卷第十六 (14)
1. 鼠婦
味酸,溫,微寒,無毒。主氣癃,不得小便,婦人月閉,血瘕,癇痓,寒熱,利水道。一名負燔,一名⿰虫瑩蝛,一名蜲𪈭。生魏郡平谷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取。
一名鼠負,言鼠多在坎中,背則負之,今作婦字,如似乖理。又一名鼠姑。
白話文:
味道酸,性質溫和,帶有一點點寒性,沒有毒。主要治療氣機閉塞導致的小便不通暢,婦女月經閉止,血瘀積塊,癲癇抽搐,以及寒熱往來等症狀,能夠疏通水道,促進排尿。別名又叫負燔、蜲𪈭、或⿰虫瑩蝛。生長在魏郡平谷一帶以及人們住家附近的地面上,通常在農曆五月五日採集。
還有一個別名叫鼠負,意思是說老鼠多在坑洞中,背上常背著它,現在寫作婦字,似乎有些不合理。又一個別名叫鼠姑。
2. 螢火
味辛,微溫,無毒。主明目,小兒火瘡,傷熱氣,蠱毒,鬼疰,通神精。一名夜光,一名放光,一名熠耀,一名即照。生階地池澤。七月七日取,陰乾。
此是腐草及爛竹根所化,初猶未如蟲,腹下以有光,數日便變而能飛。方術家捕取內酒中,令死乃干之,俗藥用之亦稀。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質稍微溫熱,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治療小兒火瘡(皮膚發炎化膿),以及因傷熱引起的疾病、蠱毒、鬼疰(類似精神疾病),能使精神靈敏。它又名夜光、放光、熠耀、即照。生長在台階、地面、池塘邊。在七月七日採摘,然後陰乾。
這種生物是腐爛的草和竹根所化生的,剛開始不像蟲,腹部下方有光,過幾天就會變成能飛的樣子。方術家會捕捉它浸泡在酒裡,讓它死後再乾燥,一般的藥材很少使用到它。
3. 衣魚
味鹹,溫,無毒。主婦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兒中風項強背起,摩之,又療淋,墮胎,塗瘡滅瘢。一名白魚,一名蟫。生咸陽平澤。
衣中乃有,而不可常得,多在書中。亦可療小兒淋閉,以摩臍及小腹,即溺通也。
白話文:
味道鹹,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婦女的疝氣腫塊、小便不順暢,小兒中風導致的脖子僵硬、背部弓起,用它來摩擦患處。還可以治療淋病、墮胎,塗在瘡傷上可以消除疤痕。又名白魚、蟫。生長在咸陽的平原濕地。
通常在衣物中發現,但不容易經常取得,多半在書本裡。也可以治療小兒小便不通暢,用它摩擦肚臍和小腹,小便就能暢通。
4. 白頸蚯蚓
味鹹,寒、大寒,無毒。主蛇瘕,去三蟲,伏屍,鬼疰,蠱毒,殺長蟲,仍自化作水,療傷寒伏熱,狂謬,大腹,黃疸。一名土龍。生平土,三月採,陰乾。
白頸是其老者爾,取破去土,鹽之,日曝,須臾成水,道術多用之。溫病大熱狂言,飲其汁皆瘥,與黃龍湯療同也。其屎,呼為蚓螻,食細土無沙石,入合丹泥釜用。若服此干蚓,應熬作屑,去蛔蟲甚有驗也。
〔謹案〕《別錄》云:鹽沾為汁,療耳聾。鹽消蛔,功同蚯蚓。其屎,封狂犬傷毒,出犬毛,神效。
白話文:
白頸蚯蚓,味道鹹,性寒,甚至是極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蛇瘕病(腹部腫塊),能夠驅除三種寄生蟲,以及伏屍、鬼疰、蠱毒等病症,還能殺死體內長蟲。它會自行化為水。能治療傷寒引起的伏熱、精神錯亂、腹部脹大、黃疸等病。又名土龍。生長在平坦的土地裡,在三月採集,陰乾。
白頸蚯蚓是年老的蚯蚓,取用時要去除泥土,用鹽醃漬,在太陽下曝曬,很快就會化成水,道術中經常使用它。溫病引起的高熱、胡言亂語,喝它的汁液都能痊癒,效果和黃龍湯一樣。它的糞便,稱為蚓螻,吃的是細土,沒有沙石,可以加入煉丹的泥釜中使用。如果服用曬乾的蚯蚓,應該把它熬成粉末,驅除蛔蟲效果很好。
【謹慎考證】《別錄》中說:用鹽醃漬取汁,可以治療耳聾。用鹽來消除蛔蟲,功效和蚯蚓相同。蚯蚓的糞便,可以用來封住被瘋狗咬傷的傷口,可以拔出傷口內的狗毛,效果神奇。
5. 螻蛄
味鹹,寒,無毒。主產難,出肉中刺,潰癰腫,下哽噎,解毒,除惡瘡。一名蟪蛄,一名天螻,一名𧎅。生東城平澤,夜出者良,夏至取,曝乾。
以自出者,其自腰以前甚澀,主止大小便。從腰以後甚利,主下大小便。若出拔刺,多用其腦。此物頗協神鬼,昔人獄中得其蟪力者。今人夜忽見出,多打殺之,言為鬼所使也。
白話文:
味道鹹,性寒,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難產,拔出肌肉中的刺,使癰腫潰爛,緩解吞嚥困難,解毒,去除惡瘡。又名蟪蛄、天螻、𧎅。生長在東邊城郊的平坦沼澤地,晚上出來活動的品質較好,在夏至時捕捉,曬乾。
如果它是自己從土裡鑽出來的,腰部以上的部位藥性很澀,主要用於止大小便;腰部以下的部位藥性很滑利,主要用於通利大小便。如果要拔出刺,多用它的頭部。這種東西頗具神祕色彩,以前有人在牢獄中得到它的幫助。現在人們晚上突然看見它出現,大多會打死它,說是被鬼所驅使。
6. 蜣螂
味鹹,寒,有毒。主小兒驚癇,瘛痓,腹脹,寒熱,大人癲疾狂易。手足端寒,肢滿賁豚。一名蛣蜣。火熬之良。生長沙池澤。五月五日取,蒸,藏之,臨用當炙,勿置水中,令人吐。
畏羊角、石膏。莊子云:蛣蜣之智,在於轉丸。其喜入人糞中,取屎丸而卻推之,俗名推丸。當取大者,其類有三、四種,以鼻頭扁者為真。
〔謹案〕《別錄》云:搗為丸,塞下部,引痔蟲出盡,永瘥。
白話文:
味道鹹,性寒,有毒。主要治療小兒驚風、抽搐、腹脹、發冷發熱,以及成人癲癇、狂躁等精神疾病。也能改善手腳冰冷、肢體腫脹,甚至像豬一樣鼓起的症狀。它又名蛣蜣。用火烤過後效果更好。生長在長沙的池塘沼澤中。通常在五月五日採集,蒸過後儲存起來,要用時再烤過,不要泡在水中,會讓人嘔吐。
它害怕羊角和石膏。莊子說:「蛣蜣的智慧,在於滾動糞球。」牠喜歡鑽入人的糞便中,取出糞便搓成丸狀並往後推動,俗稱推丸。應該選取大的,牠的種類有三、四種,以鼻頭扁平的為真。
〔考證〕《別錄》說:將蜣螂搗爛做成藥丸,塞入下體,能將痔瘡內的蟲引出,使痔瘡永遠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