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十八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 (6)

1.

味辛、微酸,溫,無毒。歸心,安五臟,除胃中熱,利病人,可久食。子,主夢泄精,溺白。根,主養髮。

白話文:

這個東西味道有些辛,有點兒酸,性溫,沒有毒性。它可以安撫心臟,讓五臟平穩,清除胃裡的熱氣,對病人有好處,可以長期食用。它的種子,能用來處理遺精和尿液混濁的問題。它的根部,則有益於頭髮的生長與養護。

韭子入棘刺諸丸,主漏精;用根,入發膏;用葉,人以煮鯽魚鮓,斷卒下痢,多驗。但此菜殊辛臭,雖煮食之,便出猶奇熏灼,不如蔥、薤熟則無氣,最是養性所忌也。生薑是常食物,其以隨乾薑在中品,今依次入食,更別顯之,而復有小異處,所以彌宜書。生薑,微溫,辛,歸五臟,去痰下氣,止嘔吐,除風邪寒熱。

白話文:

韭子的果實可以放入刺蝟皮等丸藥中,用來治療遺精;用根部可以放入頭髮油中;用葉子可以跟鯽魚一起煮成醃漬品,治療卒然腹瀉,效果顯著。但這種菜非常辛辣刺鼻,即使煮過後吃,味道還是很重,不如蔥、薤煮熟後就沒有味道了,這是養生的禁忌。生薑是常見的食物,和乾薑一起被歸類為中品,現在依次介紹它的食用方法,以及與其他食物的細微差異,所以值得寫下來。生薑,性微溫,味辛,歸屬於五臟,可祛痰理氣、止嘔吐、祛除風寒熱症。

久服少志、少智,傷心氣,如此則不可多食長御,有病者是所宜也耳。今人啖諸辛辣物,惟此最恆,故《論語》云:「不撤薑食」。言可常啖,但勿過多耳。

白話文:

長期吃辛辣的食物會使人意志衰退、智力減退,損傷心氣,所以不應該多吃或經常吃。有疾病的人適當吃一些是合適的。現在的人吃各種辛辣的食物,以蔥、薑、胡椒、大蒜最常見,所以《論語》中說:「不撤薑食」。意思是說可以經常吃, 但不要吃的過多。

〔謹案〕薑,久服通神明,主風邪,去痰氣,生者尤良。《經》云:久服通神明,即可常啖也。今云少智、少志,傷心氣,不可多服者,誤為此說,檢無所據也。

白話文:

〔謹慎地探討〕生薑,長期服用能使思慮通暢,神志清醒,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祛除痰氣,生的生薑效果尤佳。《黃帝內經》說:長期服用生薑能使思慮通暢,神志清醒,所以可以經常食用。現在有人說,少智、少志的人,損傷了心氣,不能多吃生薑,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查閱醫書沒有任何依據。

2. 白蘘荷

微溫。主中蠱及瘧。

白話文:

微溫。主中蠱及瘧疾。

今人乃呼赤者為蘘荷,白者為覆菹,葉同一種耳,於人食之,赤者為勝。藥用白者。中蠱者服其汁,並臥其葉,即呼蠱主姓名。亦主諸溪毒、沙蝨輩,多食損藥勢,又不利腳。人家種白蘘荷,亦云闢蛇。

〔謹案〕根主諸惡瘡,殺螫蠱毒。根心主稻麥芒入目中不出者,以汁注目中即出也。

白話文:

現在人們稱紅色的這種植物爲蘘荷,白色的爲覆菹,其實它們的葉子是同一種。對於人們食用來說,紅色的更好。藥用則選擇白色的。如果中了蠱毒,服用它的汁液,並用它的葉子覆蓋身體,就可以呼出蠱主的姓名。這種植物還可以治療各種溪毒、沙蝨等,但吃多了會削弱藥性,並且不利於腳部健康。家中種植白色的蘘荷,據說還可以驅蛇。

〔謹案〕這種植物的根部可以治療各種惡瘡,殺死蠱毒。其根心部分還能治療稻穀或麥子的芒刺進入眼睛中出不來的情況,只需將汁液滴入眼中,芒刺就會出來。

3. 菾菜

味甘、苦,大寒。主時行壯熱,解風熱毒。

即今以雜作鮓蒸者。菾,作甜音,亦作忝。時行熱病初得,便搗飲汁皆除瘥。

〔謹案〕此菾菜似升麻苗,南人蒸炮又作羹食之,亦大香美也。

白話文:

此藥味甘、苦,性質極寒涼。主治流行性感冒,解除風熱毒。

現在常用來和各種東西混雜一起做醃菜,蒸著吃。茼蒿,讀作「ㄊㄨㄥˊ」,也讀作「ㄊㄧㄢˇ」。流行性感冒剛發病時,將茼蒿搗碎榨汁服用,就能痊癒。

備註

這種茼蒿的菜苗類似於升麻的嫩芽,南方人會蒸煮或煮成湯來食用,既香又美味。

4.

味辛,溫。主下氣,除寒中,其子尤良。

白話文:

味道辛辣,溫和。具有行氣降逆、驅除腹中寒氣的作用,其中果實的功效尤為顯著。

葉下紫色而氣甚香。其無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蘇,不任用。子主下氣,與橘皮相宜同療也。

白話文:

葉子下面是紫色的,而且氣味很香。如果沒有紫色,也沒有香味並且很像荏草的,叫做野蘇,不能入藥使用。它的果實可以降下氣,可以和橘皮一起使用,療效是一樣的。

5. 水蘇

味辛,微溫,無毒。主下氣,殺穀,除飲食,闢口臭,去毒,辟惡氣。久服通神明,輕身耐老,主吐血、衄血、血崩。一名雞蘇,一名勞祖,一名芥苴,一名瓜苴,一名道華。生九真池澤,七月採。

方藥不用,俗中莫識。昔九真遼遠,亦無能識訪之。

白話文:

味道辛,性質微溫,沒有毒。主要作用是通下氣,消穀食,去除飲食,去除口臭,排毒,去除惡氣。長期服用可以通明神識,減輕體重並延緩衰老,可以主治吐血、鼻血流不止、血崩的症狀。別名:雞蘇、勞祖、芥苴、瓜苴、道華。生長在九真地區的池澤裡,七月採摘。

昔日九真地區遙遠難行,也無人能認識、拜訪他。

〔謹案〕此蘇,生下濕水側,苗似旋覆,兩葉相當,大香馥。青、濟、開、河間人名為水蘇,江左名為薺苧,吳會謂之雞蘇。主吐血、衄血、下氣、消穀大效。而陶更於菜部出雞蘇,誤矣。今以雞蘇為水蘇之一名,復申吐血、衄血、血崩六字也。

白話文:

(謹慎地記載)這個蘇,生長在水邊,苗的樣子像旋覆花,兩片葉子相對稱,有很濃鬱的香味。青州、濟州、開封、河間的人們稱呼它為水蘇,長江以南的人們稱呼它為薺薴,吳會地區的人們稱呼它為雞蘇。它有顯著的止血、止吐、降氣、消食的效果。但陶更加在蔬菜部位裡寫出雞蘇,是錯誤的。現在以雞蘇作為水蘇的一個別名,再次說明它能止吐血、止鼻血、止血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