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十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八 (4)

1. 萊菔根

味辛、甘,溫,無毒。主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氣,消穀,去痰澼,肥健人,生搗汁服,主消渴,試大有驗。

陶謂溫菘是也。其嫩葉為生菜食之。大葉熟啖,消食和中。根效在蕪菁之右。(新附)

2. 龍葵

味苦,寒,微甘,滑,無毒。食之解勞少睡,去虛熱腫。其子療疔瘡腫,所在有之。

即關河間謂之苦菜者,葉圓花白,子若牛李子,生青、熟黑,但堪煮食,不任生啖。(新附)

3.

味甘,溫,無毒。主通利腸胃,除胸中煩,解酒渴。

菜中有菘,最為恆食,性和利人,無餘逆忤,今人多食。如似小冷,而又耐霜雪。其子可作油,敷頭長髮;塗刀劍,令不鏽。其有數種,猶是一類,正論其美與不美耳。服藥有甘草而食菘,即令病不除。

〔謹案〕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將子北種,初一年半為蕪菁,二年菘種都絕;將蔓菁子南種,亦二年都變成土地所宜,頗有此例。其子亦隨色變,但粗細無異爾。

菘子黑,蔓菁子紫赤,大小相似。惟蘆菔子黃赤色,大數倍,復不圓也。其菘有三種:有牛肚菘,葉最大厚,味甘;紫菘葉薄細,味少苦;白菘似蔓菁也。

4.

味辛,溫,無毒。歸鼻。主除腎邪氣,利九竅,明耳目,安中,久服溫中。

似菘而有毛,味辣,好作菹,亦生食。其子可藏冬瓜。又有茛,以作菹,甚辣快。

〔謹案〕此芥有三種:葉大粗者,葉堪食,子入藥用,熨惡注至良;葉小子細者,葉不堪食,其子但堪為齏耳;又有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粱米,甚辛美,從戎中來。《別錄》云:子主射工及注氣發無恆處,丸服之,或搗為末,醋和塗之,隨手驗也。

5. 苜蓿

味苦,平,無毒。主安中,利人,可久食。

長安中乃有苜蓿園,北人甚重此,江南人不甚食之,以無氣味故也。外國復別有苜蓿草,以療目,非此類也。

〔謹案〕苜蓿莖葉平,根寒。主熱病,煩滿,目黃赤,小便黃,酒疸。搗取汁,服一升,令人吐利,即愈。

6. 荏子

味辛,溫,無毒。主咳逆,下氣,溫中,補體。葉,主調中,去臭氣。九月採,陰乾。

荏狀如蘇,高大白色,不甚香,子共研之,雜米作糜,甚肥美,下氣,補血。東人呼為䔡,以其似蘇字,但除禾邊故也。榨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用者,服食斷谷亦用之,名為重油。

〔謹案〕《別錄》:荏葉,人常生食,子故不及蘇。言為重油入漆及油絹帛,此乃用大麻子油,非用此也。漆及油帛,江左所無,故陶為謬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