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十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8)

1. 蠐螬

味鹹,微溫、微寒,有毒。主惡血,血瘀痹氣,破折血在脅下堅滿痛,月閉,目中淫膚、青翳白膜。療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踒折,血結,金瘡內塞,產後中寒,下乳汁。一名蟦蠐,一名肥齊,一名勃齊。生河內平澤及人家積糞草中。取無時,反行者良。

蜚蠊為之使,惡附子。大者如足大指,以背滾行,乃駛於腳,雜豬蹄作羹與乳母,不能別之。詩云領如蝤蠐,今此別之。名以蠐字在下,恐此云蠐螬倒爾。

〔謹案〕此蟲,有在糞聚中,或在腐木中。其在腐柳樹中者,內外潔白;土糞中者,皮黃內黑黯。形色既異,土木又殊,當以木中者為勝。採雖無時,亦宜取冬月為佳。案《爾雅》:一名蠍,一名蛣𧌑,一名蝤蠐。

白話文:

味道鹹,性質稍微溫熱,也稍微寒涼,有毒。主要治療體內惡血、血瘀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能破除脅肋下因血瘀積聚而導致的堅硬脹痛,也能治療月經閉止、眼睛裡的贅生物、青翳白膜等眼疾。可以治療胸腹部積血不散,以及骨折扭傷、血腫、金瘡傷口內部堵塞,也能治療產後受寒、幫助分泌乳汁。別名又叫蟦蠐、肥齊、勃齊。生長在河內平坦的沼澤地,以及人們家裡堆積糞便的草堆裡。採集沒有固定時間,但以反向爬行的為佳。

蜚蠊是牠的使者,討厭附子。大的像腳的大拇指,以背部滾動前進,比腳走還快。把牠混在豬蹄一起煮湯給哺乳婦女喝,她們也分辨不出來。詩經說:「脖子像蝤蠐」,現在這裡區別說明牠,以「蠐」字在下的名稱,怕是這裡說的蠐螬弄反了。

〔謹案〕這種蟲,有的在糞堆中,有的在腐朽的木頭中。在腐爛的柳樹中的,內外潔白;在泥土糞堆中的,外皮黃色內裡黑黯。形狀顏色既然不同,生長在土裡或木頭裡也不同,應該以木頭中的為佳。採集雖然沒有固定時間,也應該以冬季採集的為好。根據《爾雅》記載,又名蠍、蛣𧌑、蝤蠐。

2. 蛞蝓

味鹹,寒,無毒。主賊風喎僻,軼筋及脫肛,驚癇攣縮。一名陵蠡,一名土蝸,一名附蝸。生太山池澤及陰地沙石垣下。八月取。

蛞蝓無殼,不應有蝸名,其附蝸者,復名蝸牛。生池澤沙石,則應是今山蝸,或當言其頭,形類猶似蝸牛蟲者,俗名蝸牛者,作瓜字,則蝸字亦音瓜。莊子所云,戰於蝸角也。蛞蝓入三十六禽限,又是四種角蟲之類。熒室星之精矣,方家殆無復用乎。

〔謹案〕三十六禽。亥上有三豕,蠵乃豪豬,亦名蒿豬,毛如蝟簪,搖而射人,其肚合屎乾燒為灰,主黃疸,豬之類也。陶謂為蝓,誤極大矣。又《山海經》云:蠵彘身人面,音如嬰兒,食人獸。《爾雅》云:猰蠵類𤠾,迅走食人,並非蛞蝓也。蛞蝓乃無殼蝸蠡也。

白話文:

蛞蝓味道鹹,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筋骨脫落、脫肛、驚嚇引起的癲癇和抽搐。它又名陵蠡、土蝸、附蝸。生長在泰山一帶的池塘、沼澤和陰暗潮濕的沙地、石頭牆下。通常在八月採集。

蛞蝓沒有殼,不應該有蝸牛這個名稱,而它被稱為「附蝸」,又被稱為蝸牛。它生長在池塘沼澤的沙地石頭中,那麼它應該是現在所說的山蝸,或者應該說它的頭部形狀像蝸牛的蟲子,俗稱蝸牛的人,把蝸字寫成瓜字,蝸字的發音也像瓜。莊子所說的「在蝸牛角上爭鬥」,指的就是這個。蛞蝓被列入三十六禽之中,又是四種有角的蟲類之一。它可能是熒室星的精華,但是醫家幾乎不再使用它了。

〔謹案〕關於三十六禽的記載。亥位上有三種豬,其中蠵其實是豪豬,又名蒿豬,毛像刺蝟一樣,會搖動身體射出毛刺傷人,它的肚子裡的屎曬乾燒成灰,可以治療黃疸,是豬的種類。陶弘景把它當成蛞蝓,是極大的錯誤。《山海經》中說:蠵彘是人面獸身,叫聲像嬰兒,會吃人。《爾雅》中說:猰蠵像狗,跑得很快會吃人,這些都不是蛞蝓。蛞蝓是沒有殼的蝸牛。

3. 水蛭

味鹹、苦,平、微寒,有毒。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又墮胎。一名蚑,一名至掌。生雷澤池澤。五月、六月採,曝乾。

蚑,今復有數種,此用馬蜞,得齧人腹中有血者,仍干為佳。山蚑及諸小毒,皆不用。楚王食寒菹,所得而吞之,果能去結積,雖曰陰佑,亦是物性兼然。

〔謹案〕此物,有草蛭、水蛭。大者長尺,名馬蛭,一名馬蜞,並能咂牛、馬、人血;今俗多取水中小者用之,大效,不必要須食人血滿腹者;其草蛭,在深山草上,人行即敷著脛股,不覺,遂於肉中產育,亦大為害,山人自有療法也。

白話文:

水蛭,味道鹹、苦,性平,帶點微寒,有毒。主要功效是驅除惡血、瘀血,能治療月經閉止、破除血塊腫塊、消除積聚,也能治療不孕,疏通水道,並且能墮胎。它有一個別名叫蚑,又叫至掌。水蛭生長在雷澤、池澤等水域。通常在五、六月採集,然後曬乾。

蚑,現在有很多種類,這裡使用的是馬蜞,牠咬到人腹部有血的地方,吸飽血後曬乾最好。山上的蚑以及其他小型有毒的蚑,都不採用。楚王曾經吃過醃漬的寒菜,裡面有水蛭,他吞下去後,竟然能去除體內的結塊積聚,雖然說是上天的保佑,但也確實是水蛭的藥性發揮了作用。

〔仔細考證〕水蛭這種東西,有草蛭和水蛭兩種。大的水蛭長達一尺,叫做馬蛭,又叫馬蜞,牠們都能吸牛、馬、人的血;現在一般多用水中較小的水蛭,效果也很好,不一定要用吸飽人血的水蛭;至於草蛭,生長在深山草叢中,人走過時會附著在小腿或大腿上,人們往往沒有感覺,牠們會在肉裡產卵繁殖,也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山裡的人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