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十六 (6)
卷第十六 (6)
1. 露蜂房
味苦、咸,平,有毒。主驚癇瘛瘲,寒熱邪氣,癲疾,鬼精蠱毒,腸痔,火熬之良,又療蜂毒,毒腫。一名蜂腸,一名百穿,一名蜂窠。生牂牁山谷。七月七日採,陰乾。
惡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此蜂房多在樹腹中及地中,今此曰露蜂,當用人家屋間及樹枝間苞裹者。乃遠舉牂牁,未解所以。
〔謹案〕此蜂房,用樹上懸得風露者。其蜂黃黑色,長寸許,蠆馬、牛、人,乃至欲死者,用此皆有效,非人家屋下小小蜂房也。《別錄》:亂髮、蛇皮三味,合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二,主諸惡疽,附骨癰,根在臟腑,歷節腫出疔腫,惡脈諸毒皆瘥。又水煮露蜂房,一服五合汁,下乳石,熱毒壅悶服之,小便中即下石末,大效。
灰之酒服,主陰痿。水煮洗狐尿刺瘡。服之,療上氣赤白痢,遺尿失禁也。
白話文:
味道苦、鹹,性平和,有毒。主要治療驚風、抽搐、手腳痙攣、寒熱病邪、癲癇、鬼怪精靈引起的疾病、蠱毒、腸痔。用火烤過效果更好,又可以治療蜂毒引起的毒腫。它的別名有蜂腸、百穿、蜂窠。生長在牂牁山谷。在七月七日採摘,陰乾。
忌與乾薑、丹參、黃芩、芍藥、牡蠣一同使用。這種蜂房大多在樹的內部或地底下,現在這裡說的露蜂房,應該是用人家屋簷下或樹枝間包覆的那種。現在卻說遠在牂牁,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仔細考證】這種蜂房,要用在樹上風吹日曬得到的。那種蜂是黃黑色,大約一寸長,牠的尾針刺到馬、牛、人,甚至快要死的人,用這種蜂房都有效,不是人家屋簷下那種小小的蜂房。《別錄》記載:將亂髮、蛇皮這三樣東西一起燒成灰,用酒服用一小匙,一天兩次,可以治療各種惡性瘡瘍,包括長在骨頭上的癰瘡,根在內臟的,關節腫脹突出的疔瘡,各種惡毒的脈象都有效。又可以用水煮露蜂房,服用五合的汁液,可以使乳石排出,熱毒鬱結悶塞服用,小便中就會排出石頭的碎末,效果很好。
燒成灰用酒服用,可以治療陽痿。用水煮來洗狐臭或瘡傷。服用,可以治療氣喘、赤白痢疾、遺尿、小便失禁。
2. 樗雞
味苦,平,有小毒。主心腹邪氣陰痿,益精強志,生子,好色,補中輕身,又療腰痛,下氣,強陰多精,不可近目。生河內川穀樗樹上。七月採,曝乾。
形似寒螿而小,今出梁州,方用至希,惟合大麝香丸用之。樗樹似漆而臭,今以此樹上為好,亦如芫青、亭長,必以芫、葛上為良矣。
〔謹案〕此物有二種,以五色具者為雄,良;青黑質白斑者是雌,不入藥用。今出歧州,河內無此物也。
白話文:
味道苦,性平和,帶有微小的毒性。主要功效是治療心腹的邪氣、陰莖萎軟,能增強精氣、堅定意志、幫助生育、增進性慾,可以補養身體中間部位、使身體輕盈,還能治療腰痛、使氣下行、增強陰部的功能、增加精液,但不可接觸眼睛。這種藥材生長在河內地區的河谷樗樹上。在七月採摘,曬乾。
形狀像寒蟬但比較小,現在產自梁州,一般很少使用,通常只在調配大麝香丸時使用。樗樹的樣子像漆樹但有臭味,現在認為生長於這種樹上的樗雞品質較好,就像芫青、亭長一樣,必須長在芫、葛上的品質才好。
【說明】這種藥材有兩種,以五種顏色都有的為雄性,品質較好;青黑色帶有白色斑點的是雌性,不能入藥使用。現在產自歧州,河內地區沒有這種東西。
3. 蚱蟬
味鹹、甘,寒,無毒。主小兒驚癇,夜啼,癲病,寒熱,驚悸,婦人乳難,胞衣不出,又墮胎。生楊柳上。五月採,蒸乾之,勿令蠹。
蚱字音作榨,即是啞蟬。啞,雌蟬也,不能鳴者。蟬類甚多。莊子云:蟪蛄不知春秋,則是今四月、五月小紫青色者。而《離騷》云:蟪蛄鳴兮啾啾,歲暮兮不自聊,此乃寒螿爾,九月、十月中鳴甚淒急;又二月中便鳴者名䗿母,似寒螿而小;七月、八月鳴者名蛁蟟,色青。今此云生楊柳樹上是。
《詩》云:鳴蜩嘒嘒者,形大而黑,傴僂丈夫,止是掇此,昔人啖之。故《禮》有雀鷃蜩範,範有冠,蟬有緌,亦謂此蜩。此蜩復五月便鳴。俗云五月不鳴,嬰兒多災,今其療亦專主小兒也。
〔謹案〕《別錄》云:殼名枯蟬,一名伏蜟,主小兒癇,女人生子不出,灰服之,主久痢;又云蚱者,鳴蟬也,主小兒癇,絕不能言;今云啞蟬,啞蟬則雌蟬也,極乖體用,按諸蟲獸,以雄者為良也。
白話文:
蚱蟬,味道鹹、甘,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小兒驚風、癲癇、夜啼、癲病、發冷發熱、驚恐不安、婦女產後乳汁不下、胎盤滯留不出,以及墮胎。它生長在楊柳樹上。在農曆五月採集,蒸乾後使用,要避免被蟲蛀。
「蚱」這個字的讀音同「榨」,指的就是啞蟬。啞蟬,是雌蟬,不能鳴叫的。蟬的種類有很多。莊子說:「蟪蛄不知道有春秋兩季」,指的就是現在農曆四、五月出現,身體呈紫青色的小蟬。而《離騷》中說:「蟪蛄鳴叫聲啾啾,到了年底,內心感到不安。」,這裡指的其實是寒螿,它們在農曆九、十月鳴叫,聲音非常淒涼急促;另外,在農曆二月就開始鳴叫的蟬,名叫䗿母,外形像寒螿但比較小;農曆七、八月鳴叫的蟬,名叫蛁蟟,身體呈青色。現在這裡說蚱蟬生長在楊柳樹上是正確的。
《詩經》說:「鳴蜩叫聲嘒嘒」,是指體形大、顏色黑的蟬,像彎腰駝背的成年男子,人們就是撿拾這種蟬來吃。所以《禮記》中說,雀、鷃、蜩等鳥類或昆蟲,都有各自適合的器皿來盛裝,蜩的器皿上帶有冠,蟬的器皿上帶有帽纓,這裡說的也是這種蜩。這種蜩也是在農曆五月就開始鳴叫。民間流傳著「五月不鳴叫,嬰兒多災」的說法,現在蚱蟬的療效也主要針對小兒疾病。
【考證】《別錄》記載:蟬蛻稱為枯蟬,也叫伏蜟,主要治療小兒癲癇,婦女難產,將其燒成灰服用,可以治療久痢;又說蚱,是能鳴叫的蟬,主要治療小兒癲癇,導致失語;現在說的啞蟬,是雌蟬,這與其功效大相逕庭,按照一般的蟲獸來說,雄性通常是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