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十五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13)

1. 鶩肪

味甘,無毒。主風虛,寒熱。白鴨屎,名鴨通。主殺石藥毒,解結縛蓄熱。肉,補虛,除熱,和臟腑,利水道。

鶩即是鴨,鴨有家、有野,前《本經》雁肪,一名鶩肪,其療小異,此說則專是家鴨耳。黃雌鴨為補最勝。鴨卵不可合鱉肉食之。凡鳥自死口不閉者,皆不可食之,食之殺人。

〔謹案〕《別錄》云:鴨肪,主水腫。血,解諸毒。肉,主小兒驚癇。頭,主水腫,通利小便,古方療水,用鴨頭丸也。

白話文:

鴨油,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風邪虛弱、寒熱等症狀。白鴨屎,又叫做鴨通。主要用於化解礦物藥的毒性,解開鬱結,排除體內積蓄的熱。鴨肉,可以補虛,消除熱氣,調和臟腑功能,通利小便。

「鶩」就是鴨子,鴨子有家養和野生的區別。之前《本經》提到的雁油,又名鴨油,兩者的療效有些微差異,這裡說的應該專指家鴨。黃色的母鴨滋補效果最好。鴨蛋不可以和鱉肉一起食用。凡是鳥類死後嘴巴沒有閉上的,都不能吃,吃了會致命。

【考證】《別錄》記載:鴨油,主要治療水腫。鴨血,可以解各種毒。鴨肉,主要治療小兒驚厥、癲癇。鴨頭,主要治療水腫,通利小便,古代治療水腫的藥方,有使用鴨頭製成的藥丸。

2. 雁肪

味甘,平,無毒。主風攣,拘急,偏枯,氣不通利,久服長毛髮鬚眉,益氣,不飢,輕身,耐老。一名鶩肪。生江南池澤,取無時。

詩云:大曰鴻,小曰雁。今雁類亦有大小,皆同一形。又別有野鵝大於雁,猶似家倉鵝,謂之駕鵝。雁肪自不多食,其肉應亦好。鶩作木音,云是野鴨。今此一名鶩肪,則雁、鶩皆相類爾。此前又有鴨事注在前。夫雁乃住江湖,而夏應產伏皆往北,恐雁門北人不食此鳥故也,中原亦重之爾。雖採無時,以冬月為好。

〔謹案〕《別錄》云:雁喉下白毛,療小兒癇有效。夫雁為陽鳥,冬則南翔,而夏則北徂,時當春下,則孳育於北,豈謂北人不食之乎!然雁與燕相反,燕來則雁往,燕往則雁來,故《禮》云:秋候雁來,春去鳥至矣。

白話文:

雁脂肪,味道甘甜,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風邪引起的筋脈攣縮、抽筋、半身不遂、氣血不暢通等症狀。長期服用可以使毛髮、鬍鬚、眉毛生長,並能補益氣力,使人不感到飢餓,身體輕盈,延緩衰老。又名「鶩肪」。生長在江南地區的池塘沼澤中,採集沒有固定的時間限制。

古詩說:「大隻的叫做鴻,小隻的叫做雁。」現在的雁也分大小,但外形都相同。另外還有一種野鵝,比雁大,外形像家養的倉鵝,叫做駕鵝。雁脂肪不宜多吃,它的肉應該也很好吃。「鶩」字的發音同「木」,有人說是指野鴨。現在這裡又稱「鶩肪」,可見雁和鶩是很相似的。前面還有提到鴨子的相關記載。雁這種鳥,棲息在江河湖泊,夏天會往北飛去繁殖,可能是因為雁門以北的人不吃這種鳥的緣故吧,中原地區的人也都很看重它。雖然採集沒有固定的時間,但以冬天採集為好。

(考證)《別錄》說:雁喉嚨下的白色羽毛,治療小兒癲癇有效。雁是陽性鳥類,冬天向南飛,夏天向北飛,當春天來臨時,就在北方繁殖,難道說北方人不吃這種鳥嗎?然而雁與燕子的習性相反,燕子來的時候雁子就走,燕子走的時候雁子就來,所以《禮記》說:秋天時觀察到雁子飛來,春天時觀察到鳥類來到。

3. 鷓鴣鳥

味甘,溫,無毒。主嶺南野葛菌毒,生金毒及溫瘴久欲死不可瘥者,合毛熬酒漬服之。生搗取汁服,最良。生江南,形似母雞,鳴云鉤輈格磔者是也。

有鳥相似,不為此鳴者,則非也。(新附)

白話文:

鷓鴣鳥,味道甘甜,性質溫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嶺南地區野葛菌的毒素、身上長出的金屬毒瘡、以及溫熱病久治不癒,已經快要病死的人。將鷓鴣鳥連毛一起熬煮,然後用酒浸泡後服用。如果將生的鷓鴣鳥搗爛取汁服用,效果最好。這種鳥生長在江南一帶,外形像母雞,叫聲聽起來像「鉤輈格磔」的就是。

另外有一種鳥外形相似,但是叫聲不是這樣的,就不是這裡所說的鷓鴣鳥。(這是後來新增的說明)

4. 【禽中】

5. 雉肉

味酸,微寒,無毒。主補中,益氣力,止泄痢,除蟻瘻。

雉雖非辰屬,而正是離禽。景午日不可食者,明其王於火也。

〔謹案〕雉,味甘,主諸瘻瘡也。

白話文:

雉肉,味道酸,性微寒,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養脾胃,增強體力,止瀉痢,消除蟻瘻(一種皮膚病)。

雉雞雖然不屬於十二地支中的辰,但它確實是屬於離卦的鳥類。在午日(農曆中午時分)不宜食用,是因為它在五行中屬火。

〔補充說明〕雉肉,味道甘甜,主要功效是治療各種瘻瘡。

6. 鷹屎白

主傷撻,滅瘢。

止單用白,亦不能滅瘢。復應合諸藥,殭蠶、衣魚之屬以為膏也。

〔謹案〕鷹屎灰之,酒服方寸匕,主惡酒,忽使飲人知之。

白話文:

主要治療跌打損傷,可以消除疤痕。

單獨使用鷹的糞便(白色部分),無法消除疤痕。必須搭配其他藥物,如僵蠶、蠹魚等,製成藥膏才能有效。

〔謹慎按語〕將鷹糞燒成灰,用酒調服一小匙,可以治療厭惡喝酒,忽然給人喝下,會讓人知道酒的味道很難喝。

7. 雀卵

味酸,溫,無毒。主下氣,男子陰痿不起,強之令熱,多精有子。腦,主耳聾。頭血,主雀盲;雄雀屎,療目痛,決癰癤,女子帶下,溺不利,除疝瘕。五月取之良。

雀性利陰陽,故卵亦然。術云:雀卵和天雄丸服之,令莖大不衰。人患黃昏間目無所見,謂之為雀盲,其頭血療之。雄雀屎,兩頭尖是也,亦療齲齒。雀肉不可合李食之,亦忌合醬食,妊身尤禁也。

〔謹案〕《別錄》云:雀屎和男首子乳如薄泥,點目中胬肉赤脈貫瞳子上者即消,神效。以蜜和為丸,酒飲服,主症癖久痼冷病;或和少乾薑服,悅人。

白話文:

雀卵,味道酸,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能使氣往下行,治療男子陽痿不舉,能使陰莖勃起並發熱,增加精子產生,使人容易生育。雀腦,可以治療耳聾。雀頭部的血,可以治療夜盲症;雄雀的糞便,可以治療眼睛疼痛,使癰癤破開,也能治療婦女白帶,小便不暢,還能消除疝氣腫塊。在農曆五月採集的最好。

麻雀的性質有利於陰陽調和,所以麻雀的卵也有同樣的功效。道術上說:用麻雀卵和天雄丸一起服用,可以使陰莖增大且不會衰退。人患有在黃昏時看不見東西的病症,叫做夜盲症,用麻雀頭部的血來治療。雄雀的糞便,兩頭尖尖的,可以用來治療蛀牙。麻雀肉不可以和李子一起食用,也不適合和醬一起食用,懷孕的婦女尤其禁忌。

〔謹案〕《別錄》中記載:將麻雀糞便和男嬰的頭垢或母乳混合成薄泥狀,塗抹在眼睛上,可以消除眼睛中因胬肉而出現的紅絲貫穿瞳孔的症狀,效果神奇。將麻雀糞便和蜂蜜混合做成藥丸,用酒送服,可以治療久病、痼疾和寒冷引起的疾病;或者和少許乾薑一起服用,可以使人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