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等20餘人編寫

《新修本草》~ 卷第十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5)

1. 阿膠

味甘,平、微溫,無毒。主心腹內崩,勞極洒洒如瘧狀,腰腹痛,四肢痠疼,女子下血,安胎。丈夫少腹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腳痠不能久立,養肝氣。久服輕身益氣。一名傅致膠。生東平郡,煮牛皮作之。出東阿。

惡大黃,得火良。出東阿,故名阿膠。今都下能作之,用皮亦有老少,膠則有清濁。凡三種:清薄者,書畫用;厚而清者,名為盆覆膠,作藥用之,用之皆火炙,丸散須極燥,入湯微炙爾;濁黑者,可膠物用,不入藥也。用一片鹿角即成膠,不爾不成也。

白話文:

阿膠,味道甘甜,性平,略帶溫性,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腹內出血、過度勞累引起的發冷發熱像瘧疾一樣的症狀、腰腹疼痛、四肢痠疼、婦女下體出血、以及安胎。也能治療男子少腹疼痛、虛勞瘦弱、陰氣不足、腳痠無力不能久站,還有養肝氣的功效。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健,增強體力。它又名「傅致膠」。產於東平郡,用牛皮熬製而成,以東阿出產的最好。

阿膠忌與大黃同用,經過火烤後藥效更好。因為產於東阿,所以稱為阿膠。現在京城也能製作阿膠,但用的牛皮有老有嫩,膠的品質也有清有濁。大致分為三種:清澈稀薄的,用於書畫;濃厚而清澈的,稱為盆覆膠,用於藥材,使用時都要經過火烤,製成藥丸藥散時必須非常乾燥,入湯藥則稍微烤一下就好;渾濁發黑的,可以用來黏合東西,不能入藥。製作阿膠時,必須加入一片鹿角才能成膠,否則無法製成。

2. 醍醐

味甘,平,無毒。主風邪痹氣,通潤骨髓。可為摩藥,性冷利,功優於酥,生酥中。

此酥之精液也,好酥一石有三、四升醍醐,熟杵煉,貯器中,待凝,穿中至底便津出得之。陶云:黃白為餅,此乃未達之言。(新附)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風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經絡氣血阻滯,能潤澤骨髓。可以用來作為外用擦拭的藥物,性質寒涼滑利,功效比酥油更佳,是從酥油中提煉出來的精華。

這是酥油中的精華液,好的酥油一石(古代容量單位)可以提煉出三、四升的醍醐。將酥油煮熟後搗碎煉製,儲存在容器中,等它凝固,在中間穿透到容器底部,就會流出醍醐。陶弘景說醍醐凝固後會呈現黃白色的餅狀,這是沒有深入了解的說法。

3. 底野迦

味辛、苦,平,無毒。主百病,中惡,客忤邪氣,心腹積聚。出西戎。

云用諸膽作之,狀似久壞丸藥,赤黑色。胡人時將至此,亦甚珍貴,試用有效。(新附)

白話文:

味道辛辣、苦澀,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各種疾病,像是中邪、受到外來邪氣侵擾,以及心腹部位的腫塊積聚。產於西戎地區。

據說是用各種動物的膽汁製作而成,外觀像久放壞掉的藥丸,呈現紅黑色。胡人有時會將這種藥帶到這裡販賣,他們也覺得非常珍貴,試用後確實有效。(新補充的資訊)

4.

味甘、酸,寒,無毒。主熱毒,止渴,解散發利,除胸中虛熱,身面上熱瘡、肌瘡。

案牛、羊、馬、水牛乳,並可作酪,水牛乳作者濃厚,味勝𤚩牛。馬乳作酪性冷,驢乳尤冷,不堪作酪。(新附)

白話文:

味道甘甜、酸澀,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主要治療熱毒,能夠止渴,幫助發汗散熱,消除胸中的虛熱,以及身體表面上的熱瘡、肌肉瘡。

可以用牛、羊、馬、水牛的奶來製作酪,其中水牛奶做成的酪最濃稠,味道勝過用一般牛的奶做的。馬奶做成的酪性質寒冷,驢奶尤其寒冷,不適合用來製作酪。

5. 【獸中】

6. 犀角

味苦、咸、酸,寒、微寒,無毒。主百毒蠱疰,邪鬼,瘴氣,殺鉤吻、鴆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魘寐,療傷寒,溫疫,頭痛,寒熱,諸毒氣。久服輕身駿健。生永昌山谷及益州。

松脂為之使,惡雚菌、雷丸。今出武陵、交州、寧州諸遠山。犀有二角,以額上者為勝,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至端,此至神驗。或云是水犀,角出水中。《漢書》所云:駭雞犀者,以置米邊,雞皆驚駭不敢喙。又置屋中,烏鳥不敢集屋上。昔者有人以犀為纛,死於野中,有行人見有鳶飛翔其上,不敢下往者,疑犀為異,抽取便群鳥競集。又云通天犀,夜露不濡,以此知之。

凡犀見成物皆被蒸煮,不堪入藥,惟生者為佳。雖曰屑片,亦是以煮炙,況用屑乎!又有光犀,其角甚長,文理亦似犀,不堪藥用耳。

〔謹案〕犀有兩角,鼻上者為良,通天犀者,即水犀,云夜露不濡,尤是前說。有人以犀為纛,死於野中,飛鳥翔而不集,謬矣。此心為劍簪耳,此人冠纛,則是貴人,當有左右,何得野死?從令喻說,足為難信。光是雌犀,文理細膩,斑白分明,俗謂斑犀,服用為上,然充藥不如雄犀也。

白話文:

犀牛角味道苦、鹹、酸,性寒或微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各種毒引起的疾病,例如蠱毒、邪鬼附身、瘴氣,能解鉤吻、鴆羽、蛇的毒,去除邪氣,使人不會產生迷惑或做惡夢,能治療傷寒、溫疫、頭痛、發冷發熱等各種毒氣引起的疾病。長期服用能使身體輕盈強健。犀牛角生長在永昌山谷和益州一帶。

松脂是輔助藥,忌與雚菌、雷丸同用。現在出產在武陵、交州、寧州等偏遠山區。犀牛有兩隻角,以長在額頭上的為最好,還有一種叫做通天犀的,角上有一條白色的線,直通到角尖,這種犀牛角最為神奇有效。有人說通天犀是水犀,犀角是從水中長出來的。《漢書》中提到的「駭雞犀」,只要放在米旁邊,雞都會驚嚇不敢啄食。又如果放在屋子裡,烏鴉等鳥類就不敢停在屋頂上。以前有人用犀牛角做成旗杆,死在野外,有路人看到有老鷹在旗杆上盤旋,卻不敢飛下來,懷疑犀牛角有異,把犀牛角拔走後,鳥群才爭相飛下來。還有一種說法是,通天犀的犀角在夜晚露水不會沾濕,可以藉此判斷。

所有市面上看到的犀牛角,大多都經過蒸煮處理,不能入藥,只有天然的生犀牛角效果最好。雖然說用犀牛角的碎屑,也是經過蒸煮烤炙的,更何況是用磨成粉的呢!還有一種叫光犀的,犀角很長,紋路也像犀牛角,但不適合做藥用。

【考證說明】犀牛有兩隻角,長在鼻子上的角品質較好,通天犀就是水犀,傳說夜晚露水不會沾濕,跟之前的說法一致。有人用犀牛角做成旗杆,死在野外,鳥類只敢盤旋不敢停下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那應該只是劍鞘上的裝飾品罷了。這個人既然是戴著犀牛角裝飾旗杆的,應該是位貴人,身邊一定有隨從,怎麼可能死在野外?就算只是舉例說明,也難以讓人信服。光犀是雌犀牛,犀角紋路細膩,有明顯的黑白相間的斑紋,俗稱斑犀,藥效不錯,但做藥用還是不如雄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