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 卷第十二 (8)
卷第十二 (8)
1. 木蘭
味苦,寒,無毒。主身有大熱在皮膚中,去面熱赤皰、酒齄,惡風、癩疾,陰下癢濕,明目。療中風傷寒,及癰疽水腫,去臭氣。一名林蘭,一名杜蘭,皮似桂而香。生零陵山谷,生太山。十二月採皮,陰乾。
零陵諸處皆有,狀如楠樹,皮甚薄而味辛香。今益州有,皮厚,狀如厚朴,而氣味為勝。故蜀都賦云:木蘭梫桂也。今東人皆以山桂皮當之,亦相類,道家用合香,亦好也。
〔謹案〕木蘭葉似菌桂葉,其葉氣味辛香,不及桂也。
白話文:
味道苦,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身體皮膚內有很嚴重的發熱,可以去除臉部發熱引起的紅疹、酒糟鼻,以及怕風、癩病,還有陰部搔癢潮濕,並且能使眼睛明亮。還可以治療中風、傷寒,以及癰瘡、腫脹,去除難聞的氣味。它又叫做林蘭,又叫做杜蘭,樹皮像桂皮一樣且有香味。生長在零陵山谷和泰山。在十二月採集樹皮,放在陰涼處晾乾。
零陵各地都有,外形像楠樹,樹皮很薄,味道辛辣香氣。現在益州也有,樹皮較厚,外形像厚朴,但香氣味道更勝一籌。所以《蜀都賦》說:「木蘭就是梫桂。」現在東方的人都用山桂皮來替代它,也有些相似,道家拿來調製香料,也很好用。
【考證】木蘭的葉子像菌桂葉,它的葉子氣味辛辣香,但比不上桂。
2. 榆皮
味甘,平,無毒。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氣。腸胃邪熱氣,消腫。性滑利。久服輕身不飢,其實尤良。療小兒頭瘡痂疕。華,主小兒癇,小便不利,傷熱。一名零榆。生潁川山谷。二月採皮,取白曝乾。八月採實,並勿令中濕,濕則傷人。
此即今榆樹耳,剝取皮,刮除上赤皮,亦可臨時用之。性至滑利,初生葉,人以作糜羹輩,令人睡眠。嵇公所謂:榆,令人瞑也。斷谷乃屑其皮,並檀皮服之,即所謂不飢者也。
〔謹案〕榆三月實熟,尋即落矣,今稱八月採實,恐《本經》誤也。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能治療大小便不通暢,疏通水道,排除身體的邪氣。能消除腸胃的邪熱之氣,消除腫脹。性質滑潤通利。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不感到飢餓,它的果實效果尤其好。可以治療小兒頭上的瘡痂。榆樹的花,主要治療小兒癲癇,小便不順暢,以及因暑熱引起的疾病。榆樹又名零榆。生長在潁川的山谷中。二月採集樹皮,取用內層白色部分曬乾。八月採集果實,都要注意不要讓它受潮,受潮會對人有害。
這就是現在的榆樹,剝取樹皮,刮除表面的紅色粗皮,也可以臨時使用。性質非常滑潤通利,剛長出的嫩葉,人們可以用來做粥羹食用,會使人想睡覺。嵇康所說的:榆樹,會使人昏睡。斷食的人會將它的樹皮磨成粉末,與檀樹皮一起服用,也就是所說的不感到飢餓的方法。
(謹慎考證)榆樹三月果實成熟,很快就會脫落,現在說八月採集果實,恐怕是《本草經》記載錯誤了。
3. 酸棗
味酸,平,無毒。主心腹寒熱,邪結氣,四肢痠疼濕痹,煩心不得眠,臍上下痛,血轉、久泄,虛汗、煩渴。補中,益肝氣,堅筋大骨,助陰氣,令人肥健。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生河東川澤。八月採實,陰乾卅日成。
惡防己。今出東山間,云即是山棗樹子,子似武昌棗,而味極酸,東人乃啖之以醒睡,與此療不得眠,正反矣。
〔謹案〕此即樲棗實也,樹大如大棗,實無常形,但大棗中味酸者是。《本經》唯用實,療不得眠,不言用仁。今方用其仁,補中益氣。自補中益肝以下,此為酸棗仁之功能。又於下品白棘條中,復云用其實。今醫以棘實為酸棗,大誤矣。
白話文:
味道酸,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心腹寒熱、邪氣鬱結、氣滯、四肢痠痛、濕痹、心煩難以入睡、肚臍上下疼痛、血痢、久瀉、虛汗、煩渴。可以補益脾胃,增強肝氣,強健筋骨,幫助陰氣,使人肥胖健康。長期服用可以安定五臟,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生長在河東一帶的河流湖泊旁。八月採摘果實,陰乾三十天即可。
忌與防己同用。現在東山一帶出產的,據說是山棗樹的果實,果實像武昌棗,但味道極酸,當地人拿來當作醒睡的零食,這與此藥治療失眠的功效,正好相反。
〔考證〕這裡說的酸棗,就是樲棗的果實,樹像大棗樹一樣高大,果實形狀不固定,只要是大棗中味道酸的,就是這種。古籍《本經》只說用果實,治療失眠,沒有說用棗仁。現在的藥方卻用它的棗仁,來補益脾胃、增強氣力。從補益脾胃、增強肝氣以下所說的,都是酸棗仁的功效。另外在下品藥材白棘條中,又說使用它的果實。現在的醫生把棘實當作酸棗,這是大錯特錯了。
4. 槐實
味苦、酸、咸、寒,無毒。主五內邪氣熱,止涎唾,補絕傷,療五痔,火瘡,婦人乳瘕,子臟急痛。以七月七日取之,搗取汁,銅器盛之,日煎,令可作丸,大如鼠矢,內竅中,三易乃愈。又墮胎,久服明目,益氣,頭不白,延年。枝主洗瘡及陰囊下濕癢。皮主爛瘡。根主喉痹寒熱。生河南平澤。可作神燭。
景天為之使。槐子以多連者為好,十月上巳日採之,新盆盛,合泥百日,皮爛為水,核如大豆。服之,今令人腦滿,發不白而長生。今處處有,此云七月取其子未堅,故搗絞取汁。
〔謹案〕《別錄》云:八月斷槐大枝,使生嫩孽,煮汁釀酒,療大風痿痹甚效。槐耳味苦、辛,平,無毒。主五痔心痛,女人陰中癢痛。槐樹菌也,當取堅如桑耳者。枝炮熨止蠍毒也。
白話文:
槐實,味道苦、酸、鹹,性寒,沒有毒性。主要治療體內五臟的邪氣熱,能止住口水,修補斷裂的傷口,治療五種痔瘡、火瘡、婦女乳房腫塊、子宮急痛。在農曆七月七日採摘槐實,搗碎取汁,用銅器盛裝,在太陽下煎熬,使其可以做成丸狀,大小像老鼠的糞便,塞入患處,更換三次就能痊癒。槐實也能墮胎,長期服用可以明目、增強氣力、使頭髮不變白,延年益壽。槐樹枝可以洗滌瘡傷及陰囊下濕癢。槐樹皮可以治療爛瘡。槐樹根可以治療喉嚨腫痛、發冷發熱。槐樹生長在河南平坦的沼澤地帶。可以用來製作神燭。
景天是槐實的使藥。槐子以多顆相連的為佳,在農曆十月上巳日採摘,用新盆盛裝,混合泥土一百天,使外皮腐爛成水,內核像大豆一樣。服用後,據說可以使人腦部充盈、頭髮不變白且長生不老。現在到處都有,這裡說七月採摘的槐實是還未成熟的,所以搗碎榨取汁液。
【按】《別錄》記載:在農曆八月砍斷槐樹大枝,使其生長出嫩芽,煮汁用來釀酒,治療大風痿痹非常有效。槐耳,味道苦、辛,性平,沒有毒性。主要治療五種痔瘡引起的心痛、婦女陰部搔癢疼痛。槐耳是槐樹上的菌類,應取堅硬像桑耳的。槐枝烤熱後熨燙可以止蠍子毒。